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丁廷模
释义

§ 基本资料

图片

姓名:丁廷模

性别:男

生日:1936年5月生

星座:

籍贯:中国贵州

民族:汉族

文凭:大学文化

身高:

血型:

§ 成长经历

1936年5月生于贵州普定。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1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至1958年1月任共青团贵州省贵阳市委学生部副部长、团市委委员(其间:1953年3月至1953年6月在西南团校学习)。1958年1月至1962年9月任贵州省贵阳市三江农场生产大队副队长、生产队队长。1962年9月至1966年9月在贵州大学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66年9月至1968年1月贵州大学毕业待分配。1968年1月至1979年12月任贵州省绥阳县中学教研组组长。1979年12月至1982年1月任贵州省贵阳市《贵阳晚报》社编辑组组长、编委。1982年1月至1983年10月任贵州省贵阳市委办公厅综合处处长。1983年10月至1984年11月任贵州省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84年11月至1985年4月任贵州省贵阳市委副书记。1985年4月至1990年8月任贵州省贵阳市委副书记(其间:1986年至1988年曾兼任贵州省教委主任;1989年3月至1989年7月在中央党校学习)。1990年8月至1996年5月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1996年5月至1998年1月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兼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书记。1998年1月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副主任。中共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三、十四、十五大代表

§ 花溪水的性格

“我爱花溪水,它清澈见底,无声地向前流淌,只有碰上岩石挡路时,才发出淙淙的响声……”这段话出自丁廷模的文章《花溪水的性格》中一个老共产党员之口。

花溪水的性格

丁廷模在文中写到:“清澈见底”是说思想要纯洁,要永远具有一颗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赤子之心。“无声地向前流淌”是说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永不停滞,勇往直前。“只有碰上岩石挡路时,才发出淙淙的响声”是说面临严峻考验时,应当显示出自己的力量和革命的坚定性。丁廷模本人就是一个有着“花溪水性格”的人。

1936年,丁廷模生于贵阳。读小学时,上历史和时事课的丁益智老师讲洪秀全和孙中山,讲邹韬奋、李公朴、闻一多,讲苏联和列宁,丁老师倾向进步、倾向革命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少年时的丁廷模。“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1947年小学毕业时,丁老师将这首《自立歌》写在丁廷模的纪念册上。《自立歌》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促使他较早地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

在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丁廷模在位于花溪河畔的清华中学读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激励着他追求进步思想。1952年,团中央提出“学习是青年更加特别突出的任务”。当时在贵阳一中读高三的丁廷模已是班上的团支部书记。他和大多数热血青少年一样,怀着报效祖国的热切愿望,努力学习,渴望考上大学,用知识来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这年年底,团市工委考虑到丁廷模学习好、能力强,便调他参加工作。“青年团员应该服从革命需要”,丁廷模觉得这是组织对自己的考验,于是放下考大学的心愿,参加了工作,仅16岁的他担起了贵阳一中团总支书记的重担。在当时贵阳一中的师生眼中,小丁老师是一个有朝气、有干劲的团干部,他身上的每个细胞都充满激情,特别受到青年欢迎。人们还记得:当年的小丁老师曾一次又一次地向青年们介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鸥》、《把一切献给党》等优秀作品,自己和许多青年一起被这些作品感动得热泪盈眶。人们还记得:在他的激励和帮助下,一个因腿瘸而自卑的学生变得自强自立,成长为一位出色会计;一个哑巴学生以保尔•柯察金为榜样,坚强面对生活带来的苦难,并光荣入团……由于工作成绩优异,1956年,丁廷模被团市委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当选为团市委委员,于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是丁廷模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那年的整风运动里,他怀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写了一首诗,大意是希望共青团干部应当富有朝气,敢于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唯唯诺诺。这些完全出自爱党的赤诚言词却使他被打入另册,被发配到一个农场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从此罹祸20多年。坎坷的经历没有使他消沉,更没有使他对党失去信心和爱心。他在一份关于自己的审查报告中写到:“我坚信:若干年后,我会重新回到党的队伍中来。”他一边劳动,一边学习肥料学、土壤学等农业方面的知识,并阅读了大量哲学著作。1960年,他得了一场大病。在家里养病的4个月里,他克服精神上、身体上的痛苦,认真阅读了《毛泽东选集》等光辉著作,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1961年11月,农场党委宣布摘掉他的“右派分子”帽子。 1962年,他考上贵州大学中文系,成为62级新生。在那个年代,“摘帽右派”上大学毕竟是罕见的。丁廷模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怀着感激之情,争分夺秒学习文化知识,在校成绩优异。毕业时,因“摘帽右派”的身份,他被分配到绥阳县旺草中学教书。面对命运的不公,他坦然写下了“平生无所求,甘为孺子牛”的诗句,背上行囊来到黔北农村,默默献身农村教育事业十余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伟大的祖国开始了一个新的历程,丁廷模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个灿烂春天。1979年,他被调回贵阳参加《贵阳晚报》的筹备工作,并担任“要闻组”组长。这之前,丁廷模没有办过报纸,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便像小学生一样悉心向同事学习。在《贵阳晚报》工作的两年零五个月时间里,每次采访,每篇报道、每个专栏、每个标题、每次校对……他都费尽了心思,付出了极大艰辛。丁廷模是一个正直的新闻工作者,当时他对一些社会时弊和党内不正之风有所察觉,写了《一曲社会主义制度的赞歌》、《做公仆,不当官老爷》、《“退礼”引发的思考》等大量时政评论,弘扬优良作风,倡导道德文明,批判社会不良风气,净化人们的心灵。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贵阳晚报》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指导性与知识性、趣味性的统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有力地宣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鼓舞全市人民为贵阳市的建设发展而努力奋斗。1981年,“要闻组”被评为全市先进集体。

当“右派”和“摘帽右派”的22年是一段痛苦的时期,丁廷模只因为虔诚以至痴迷于自己的理想而暂不被理解。但他从来也没有灰心,生活的大书使他学到更多的学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时间里,特别是担任贵州省委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重要职务期间,他怀着无比热诚,厚积而薄发,全身心地投入改革开放的大业。丁廷模常说:“不管我做什么事,都要对得起三千多万贵州人民和四千多万广西人民”。他长期分管意识形态、农业、政法工作,为贵州、广西的发展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思想上、理论上努力做到与时俱进;行动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多办实事。 他把握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针比较全面,在指导工作中总是尽力防止和排除“左”的和“右”的干扰。他事必躬亲,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他审阅稿件,从内容到标题,从段落到标点,都仔细推敲。广西新闻界流传这样一句话:“不怕写稿,最怕丁副书记审稿!”他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常说:“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经济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社会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在分管广西农业工作时,他在抓粮食稳定增长的同时,特别重视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把救济输血式的扶贫转变成开发式的扶贫。1990年他刚到广西工作时,全区贫困人口将近1000万人,进入21世纪后,广西贫困发生率已在4%以下。

“老骥伏励,志在千里。” 2002年1月,66岁的丁廷模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仍矢志不渝,热切关心西部大开发,大力支持法制建设,积极进行党建工作研究,广泛宣传科学理论,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关注新闻舆论……他写出了《开创党建研究工作新局面》、《执政能力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等大量指导性很强的理论研究文章,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余热。

处于逆境时,他不消极颓唐;处于顺境时,他保持清醒的头脑。丁廷模保持着“花溪水的性格”,乐观向上,以一颗为人民利益工作的赤子之心,为着正确的理想、信念执著地追求着。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我们贵州人 (1990) .... 顾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0: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