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华分支睾吸虫病
释义 中华分支睾吸虫病

§ 内容

中华分支睾吸虫寄生于胆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肝吸虫病。主要因食入未熟的淡水鱼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消化功能紊乱、肝区疼痛和肝脏肿大,重者可致肝硬变。还常并发胆道感染、胆囊炎、胆石症及胆管细胞癌等。本病分布在亚洲,多见于中国、日本、朝鲜等国。估计全世界感染人数达1900万。1984年中国湖北江陵西汉古尸研究结果表明,早在2300多年前,此病就存在于中国。现分布于华南、西南、华北、东北等24个省、市、自治区,人群感染率约为0.1~57.0%。尤其是广东等省居民有食“鱼生”和“鱼生粥”的习惯,更易受染。

病原学 中华分支睾吸虫属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后睾吸虫科,分支睾吸虫属。成虫体形狭长、扁薄,前端尖,后端钝,大小为10~25×3~5mm。有口、腹两个吸盘。雌雄同体,两个睾丸前后排列,睾丸大而多、分枝,为本虫的特征。虫卵为人体寄生虫卵中的最小者,黄褐色,形似芝麻,前端较窄,有小盖,内含一个已育好的毛蚴。成虫定居于人或其他终寄主(猫、狗等)的肝胆管里,以组织液和粘液为营养。排出的虫卵随胆汁到达肠腔,再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落入水中,被淡水螺(第一中间寄主)吞食后,卵内的毛蚴即在螺体内孵出,形成胞蚴。胞蚴发育、增殖,形成多个雷蚴,雷蚴再发育成多个尾蚴,成熟的尾蚴自螺体逸出后,在水中遇到一定种类的淡水鱼(第二中间寄主),就钻入其体内形成囊蚴。人或动物若食入未熟的带囊蚴的鱼,蚴虫即在十二指肠内破囊而出,经总胆管进入肝胆管,经20天左右发育为成虫,并开始排卵。成虫寿命可达15~25年。在中国能作第一中间寄主的淡水螺种类甚多。能作第二中间寄主的淡水鱼主要属鲤科。感染阶段的囊蚴主要寄生于鱼体的肌肉中,亦可见于鳃、皮、鳞和鳍等部位。在中国福建、辽宁、江西、广东还发现淡水虾也可为本吸虫的第二中间寄生。除人外,很多哺乳动物(如猫、狗)都可有本虫成虫的自然感染,成为自然贮存寄主。在中国,食用淡水鱼常和螺生活在同一水体,若人和动物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域,螺和鱼即有受染的可能,而当地若有吃生或半生鱼虾的习惯,本病就有可能在人群中流行。

临床表现 轻度感染者症状不明显。多数病例表现为慢性过程,感染后逐渐出现食欲不振、乏力、上腹部不适、腹泻、腹胀、消化不良、肝区痛和肝脏肿大等。少数急性患者除上述表现外,尚有发冷发热、轻度黄疸等,严重病例可出现重度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低、贫血、肝硬变,并可见全身水肿、腹水、最后死于极度衰竭、继发感染或肝功能衰竭。有时还并发胆道感染、胆囊炎、胆石症和胆管细胞癌。虫体数量多时可阻塞胆道,造成梗阻。若虫体寄生于胰管可引起胰腺的合并症,感染严重的儿童可表现侏儒症。

诊断 根据流行学史和临床表现可怀疑本病。粪便或胆汁中查到虫卵即可确诊。由于粪便中残渣多,虫卵小,有时需要多次复查才能发现。胆汁中虫卵多,检出的阳性率高,但十二指肠流操作复杂,不能普遍应用。此外,皮内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荧光抗体和对流电泳等免疫学诊断方法,均可协助诊断及流行学调查,但不能作为确诊的唯一根据。

治疗 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和合并症的治疗。目前常用的病因特效治疗药物为吡喹酮,其疗程短(只1~2天),疗效高(近100%),副作用小。六氯对二甲苯疗效亦佳,但疗程长,副作用大。呋喃丙胺也有一定疗效,但对严重感染者效果稍差。丙硫笨咪唑效果比吡喹酮稍差,但可以同时治愈并存的线虫感染。停药半年至1年后虫卵持续阴性者,可以认为已经根治。严重感染合并肝硬变的病例应及早给予病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有时尚可挽回生命。合并胆道感染时,应及时控制并发感染。虫体或结石造成胆道梗阻时,应及早手术治疗。

预防 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不吃未熟的鱼,抓鱼后洗手,切生、熟菜用的刀、砧板要分开。搞好粪便管理,减少鱼、螺等感染机会,切断本虫的生活史和流行环节。有条件时在病区进行普查普治。

§ 配图

§ 所属分类

吸虫病

蠕虫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8: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