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释义

§ 学校简介

学校占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校区总建筑面积14.72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建成后将开设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部,共计108个标准班,三年后在校学生总数可达5200名。,学校面向全市招生。2005年,高中招生12个班,初中招生8个班,小学将在2006年1-5年级同时招生。这所学校,将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社区基础。同时,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广阔的前景,也使学校具有同步发展的极大机遇。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是东莞未来国际化高水平的教育基地,学校将承接东莞中学优良的办学传统,坚持“对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宗旨和“自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全力打造能与世界先进教育对话的国内一流学校。

学校校长由东莞中学现任校长兼任,并由东莞中学选派年富力强的高素质干部担任副校长和中层行政干部。教师队伍的组成除由东莞中学抽调部分骨干教师外,日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招聘名优教师。

§ 教学设施

学校拥有完善的功能配置,除主教学楼、管理中心、运动场、体育馆、学生宿舍、教工宿舍、食堂、电教馆、图书馆等必要设施外,还配建了先进的计算机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中心、文艺中心、露天舞台、自然观景区等,将成为一所设施先进、现代化程度高的新型学校。学校的各项建筑与自然高度融合,极富个性化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时代与传统的交汇,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将倾心尽力为求学和工作的广大师生营造一片温馨、静谧的学习环境和生活乐土。

§ 办学宗旨

“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宗旨包含有两方面价值取向。一是要把学校教育的关怀指向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获得最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最好教育;二是要把学校教育的视线穿越学生生命发展的全程,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思想基础、能力基础、情感基础、生活基础。

§ 办学理念

自主:

指学生自主的发展,即学生在学校创设的自我教育机制的作用下,充分展示生命的主体性,主动的探求知识,自律的修炼品格,自理的安排生活,培养自主选择、独立思考、自我判断,自我调控、自我负责、自我完善的意识、行为和能力,形成自尊、自立、自决、自强的人格特征。,

和谐:

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指学生和谐的发展,即学校通过具有整体性、均衡性的课程结构,使学生在身体、智慧、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呈现一种相互支持和促进的协调发展,实现生命整体的和谐性。二是指学校和谐的人文环境,它的文化特质是学校有全体成员共同信奉的核心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有能包容个性,感受心灵自由、促进思维活跃的生活空间,有帮助每一个成员获得成功、实现自身价值的发展平台,有相互之间交流、沟通、理解、接纳的人际关系,有宽松、民主、友善、融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

共同发展:

共同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系统思维,它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意义:一是学生的全体发展,即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适合于他自身的发展;二是师生的一同发展,即师生在生命互动的教育过程中都获得发展;三是学校与师生的同步发展,即学校与其成员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关系下的联动性发展。

§ 发展历程

●2005年1月18日,市政府办公室向松山湖管委会、东莞市教育局下达《关于“松山湖国际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主要内容如下:学校由广东省光大集团和东莞新世纪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建成后捐赠给市政府,由市财政等筹办并纳入市直属学校管理,校名初定为“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2005年1月31日,市教育局发出《关于设立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通知》。

●2005年2月17日,东莞市教育局任命东莞中学校长黄灿明兼任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校长,任命黎德文为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常务副校长,王健为副校长。

●2005年2月22日,“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筹备办公室”在东莞中学北区选址成立。

●2005年6月12日,学校举行首期初一年级自主招生入学测试。

●2005年7月—8月,学校相继完成首期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的新生录取工作

●2005年8月31日,学校隆重举行“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落成暨开学典礼”。副市长吴道闻、教育局长杨晓棠出席并致辞。

● 2005年9月1日,第一届学生正式开课。在读生共969人,其中初一级八个班,学生416人,高一级十二个班,学生 553人。

●2007年7月,东莞市教育局任命黎德文同志为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校长。

●2008年6月7日—9日,546名高三毕业生在本校设立的考场,参加了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

●2008年6月10日,我校举办2008届高中毕业典礼,送别第一届高三毕业生。

●2008年6月20日——22日,我校第一届初三毕业生参加了参加全市高中招生考试。

●2008年6月23日,我校举办2008届初中毕业典礼,送别第一届初三毕业生。

§ 招生情况

根据学校目前具备的办学条件及师资队伍情况,学校每年高中招收10—12班的高一级新生,初中招收8—12个班的初一级新生。学校目前生源状况良好。[1]

§ 校长寄语

探索者的心声

黎德文校长

一片焕发着经济活力的土壤,孕育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区,也催生出一个充满希望的学校。带着全市人民的殷殷期待,承接百年老校的优秀文化,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开始了自己的办学历程。于是,有了我们这样一群不甘平庸的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聚集到美丽的松湖之畔,为打造一所理想的学校,用生命的激情和智慧,展开一路艰难的探索。

我们要打造的是这样一所学校:

——在这个学校里,有一块坚实的基石,那就是人的生命。学校的全部运作,都是以生命为原点刻画的轨迹。在这里,每一个学生、每一位老师,都是鲜活的、珍贵的生命,对人的尊重是至高的道德伦理,对生命的关注是一切行为的准则。我们的学校,应该是这样一个地方,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是幸福的,他们不仅有明日的幸福期待,也拥有着今天的幸福体验。所有本应属于青春年少的欢乐,在这里都会返朴回归到孩子们的生命之中。教师们在这里工作,不再是乏味的劳作、被动的应付和机械的重复,而是兴味盎然、热力四射的思考与创造。学校是寄托理想和情感的家园。学生们在这里留下成长的记忆——学校是一生中最快乐的地方;老师们在这里写下生命的历程——学校是寄托理想和情感的家园。

——在这个学校里,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要为每一个学生终身的发展奠基。面对我们的学生,如果让教育的思考穿越他们整个生命历程,我们会感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天,当教育依旧充塞着短视和功利时,我们太需要用我们的声音去呼唤一种真正的“人”的教育。这种教育的价值取向,直指学生一生平衡、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这样的教育,应该有这样一种情怀,它决不用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去搏取“名校”的光环,也决不为迎合世俗的审视而把教育异化为一种缺失人文关怀的“驯化”,把学校变成情感流失的“沙漠”。我们追求这样的教育理想——在学校里,不再有被遗忘的“角落”,教育的关怀将滋润每一位孩子的心灵,他们都能展现生命的丰富性和主动性,都有属于个体生命的发展空间。我们希望从这里走出校门的孩子们,都能抬着头,以一种阔大和豪放的胸襟去迎接未来的挑战,既能成为一名现代意义上的合格公民,又一生拥有健康、充实、丰盈、明亮的自我。

——在这个学校里,我们想营造这样一个集体,那是由真心热爱教育的人组成的教职工队伍。在他们的意识中,教师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在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承担着责任,也都收获着成功;每一个人都有释放个性的空间,也拥有合作交流的平台。这里崇尚心灵的敞亮和坦诚,提倡相互的理解和包容,追求一种和谐的美丽;这里尊崇集体的智慧,提倡团队的精神,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在这个集体中,所有的制度都渗透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因而它不再是一种禁锢和惩罚的条例,而是全体成员认同和恪守的生活法则。我们还怀抱着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要实践一个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在这个共同体中,学习不再仅仅是职业需要的驱动,它已经成为每一个成员生命的内在需求,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在读书中感受着心灵自由、精神充实的畅快,在读书中获得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我们知道,在一个优质教育资源还相对缺乏的社会里,追求应试的成功依然是人们对教育期望的主流。我们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艰难的起步,勇敢地面对挑战,选择坚定与执着。同时,我们也懂得,一所学校的发展,必须要有它“安身立命”的逻辑起点,离开了这一点,所有理想都只能陷入乌托邦的泥沼。当学生不可避免的要去面对选拔考试的激烈竞争时,学校理应承担起一份责任,把关切的目光投注在学生当下的实际需求,为他们参与升学竞争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因而,我们将努力去寻求一种办学的思路,在现实的教育大环境中,用我们的智慧小心呵护孩子们的成长,避免“急功近利”的行为把他们的生命之流割裂。我们用理想支撑起一片信念的天空,也贴近现实的土地,历经实践的冲刷与考验,在适应社会的基础上实现对现存教育状态的超越。

前行的路上尽管会遭遇瓶颈和难题,但我们将时时以“反思”解读自我,抑制住浮燥,留住一份清醒。因清醒而平和、因平和而理性,因理性而智慧,因智慧而深刻。

也许,教育的理想恒在远方,但我们也要一直走在追寻的路上。平凡而执着的努力,将支撑并照亮我们朴素的教育人生。我们渴望成功,但也并不惧怕失败。因为探索是对真理的追求,价值存在于追求的过程之中。[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1: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