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通鉴纪事本末》 |
释义 | 《通鉴纪事本末》《通鉴纪事本末》是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的历史著作,为南宋史家袁枢所编著。宋以前,中国史籍不外编年和纪传二体,这两种体裁各有缺点,编年体以年为经,“或一事而隔越数卷,首尾难稽”;纪传体以人为主,“或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有鉴于此,袁枢对《通鉴》进行改编,区别门目,综括1300多年史迹,分隶239目,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征淮南,每事一篇,自为起迄,故名“纪事本末”。袁枢的著述,为历史编纂学开创了新途径。 § 简介 《通鉴纪事本末》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的历史著作。一百四十二卷。作者南宋袁枢(1131年~1205年),字机仲,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袁枢精研《资治通鉴》,苦其浩博,难以寻究史事终始,于是根据《通鉴》旧文,区别门目,以类纂辑。每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起自《三《通鉴纪事本末》书影家分晋》,终于《周世宗征淮南》,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概括为二百三十九篇。另有六十六事,附于各篇之后,总计大小三百零五题。去取剪裁,颇为精密。但内容皆属政治﹑军事,经济方面很少。宋以前史书祗有编年﹑纪传两体,各有短长。编年体以年为经,“或一事而隔越数卷,首尾难稽”;纪传体以人为主,“或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袁枢于两体外,创立纪事本末一体。这种体裁因事命篇,不拘常格,与现代史书的体裁颇为接近,是对历史编纂学的一个重要贡献。该书成于淳曀元年(1174),三年,初刻于严州郡学。明末,张溥于袁书各篇之后加入自己的评论。流行版本有中华书局本。 § 作者小传 袁枢, 《通鉴纪事本末》中国南宋史学家。字机仲。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孝宗初中进士,初任温州判官、兴化军教授。乾道七年(1171),为礼部试官,出为严州教授。其后历任太府丞、兼国史院编修官、权工部郎官兼吏部郎官、吏部员外郎、大理少卿,出知常德府、江陵府等职。袁枢为人正直,颇有史德。在担任国史院编修时,故相章敦的后代曾以同乡关系,要求他美饰章敦的传记,被袁枢严词拒绝。他说:“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袁枢喜读司马光的《通鉴》,但苦于篇幅浩博,要了解某一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很不方便,于是他便以事件为纲,集中抄录《通鉴》的有关原文,“每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最后,他把《通鉴》294卷的内容、1362年的编年史改编为239个以事件标目的专题,全书缩减为42卷。因各专题记一事之本末,故将这种史书体裁称为“纪事本末”。因其文总括为239事,独立成篇,起讫了然,为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学著作。创造纪事本末这一新的写史体例,兼有纪传、编年二者优点,使“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析”,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两代多有仿作。 § 编纂过程 《通鉴纪事本末》是袁枢在严州任教授时所撰, 《通鉴纪事本末》这时由于职掌清闲,可以从容论著。袁枢与朱熹、吕祖谦和杨万里是同时代人,这时的社会经济和学术文化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却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这一现实,对于抱有“爱君忧国之心,愤世疾邪之志”的袁枢来说,只有像司马光那样,拿起史笔,来抒发自己的报国忧民之情。 袁枢为人正直,对政治腐败,朋党互争,压制人才等丑恶社会现象是很不满的。当他为国史院编修官,分配负责撰修《宋史》列传时,北宋哲宗时“奸相”章敦的子孙,以同乡关系请袁枢对章敦传加以“文饰”时,袁勃然大怒说:“子厚为相,负国欺君。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后世天下公议!”(《宋史·袁枢传》)当时宰相赵雄“总史事”,听到后即称赞他“无愧古良史”(同上)。 当时现实政治的直接刺激,是袁枢编纂《通鉴纪事本末》的原因之一,给内外交困的赵宋封建政权提供安邦治国的药方。另一个原因,是为了解决读《资治通鉴》的困难。由于《通鉴》记述了1300多年的史实,取材宏富,但它只是每年记述,对于一件事情连续好几年的,它未能连贯记述,如果要了解其全貌,就要翻阅好几卷,读者很不方便。据说,《资治通鉴》修成后,司马光希望写作班子以外的有关人员再看一遍,但使他很失望,只有一个名叫王胜之的借去看了一遍,别的人面对这部巨著,有的只翻了几卷,有的只看了几页就不想再看了。由此可见,《通鉴》由于篇幅太大使人阅读困难。司马光本人也感觉到这一难处,他晚年时曾经想另写一部《资治通鉴举要历》,把《资治通鉴》简化一番,但他老了,已力不从心,结果没有完成。 袁枢根据《资治通鉴》记载的重要史实,以事件为中心,按照《通鉴》原来的年次,分类编辑,抄上原文,把司马光的史论也抄上,每事标以醒目的题目,而袁氏本人没有发表意见,也没有加上一句话。这样,共编集了239个事目,始于《三家分晋》,终于《世宗征淮南》,记述了1300多年的史事,共42卷。袁氏虽然只用了大约两年的时间编写《通鉴纪事本末》,但他熟读《通鉴》却花了不知多少年的时间。他不但要熟读《通鉴》,了解其全部内容,还要吃透司马光的史学见解。 《通鉴纪事本末》 袁枢跟司马光一样,始终恪守“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原则。因此他在编立标题,抄录史料时,对于灾异、符瑞、图谶、占卜、鬼怪等绝少加以采用,即使稍有涉及,也是作为起警戒作用而引用的。这种反对天命论神学,而重视社会现实的史观,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对于统治者袁枢是提出警告的,如袁枢在《通鉴纪事本末》卷三《武帝惑神怪》中抄录了“臣光曰”,批评了汉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由此可见,袁枢是有自己的政治见解的,这正如朱熹所说的,袁枢“其部居门目,始终离合之间,又皆曲有微意。”(《朱子大全》卷81)所谓“微意”,就是指袁枢的政治观点。袁枢把有关封建政治的主要问题,如杨万里(与袁枢同为太学官)所举的内容,“曰诸侯,曰大盗,曰女主,曰外戚,曰宦官,曰权臣,曰夷狄,曰藩镇”(《通鉴纪事本末叙》)之类,都作为全书的基本内容,使它成为当时及后世君臣的鉴戒。袁枢还十分重视汉族政权的恢复事业,对于“祖逖北伐”、“宋明帝北伐”等,大书特书,而对于进据中原及举兵南犯的少数民族上层统治分子,则视为“石勒寇河朔”,“赵魏乱中原”。当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到《通鉴纪事本末》一书时,立即推荐给宋孝宗。宋孝宗阅读时,赞叹地说:“治道尽在是矣。”(《宋史·袁枢传》)孝宗命令摹印十部,以赐太子和江上诸帅,命熟读之;还提升袁枢为大宗正簿。 § 成功原因 《通鉴纪事本末》的成书时间前后不足一年, 《通鉴纪事本末》梁启超将此誉为中国古代“善抄书者可以成创作”的典型范例之一。《通鉴纪事本末》的成书看似神奇,然而它的成功却并非偶然。首先,它的产生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上古时期,由于地理知识不广,社会关系不太复杂,所以史书中按时间顺序记述,体例较为单一的编年体最早产生;秦汉以后,统一皇朝出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体例多样、记载全面的纪传体史书应运而生;唐宋时期,封建文化高度发展,随着历史著作积累日益丰富,大量史书因篇幅浩繁,使“诸生历年莫能尽其篇章,毕世不暇举其大略”,于是社会呼唤简明易读、又能具体反映史事的新史体产生,以解决人们求知和阅读的困难。另外,从史学本身来看,自先秦以降,综合记述历史的史书主要是编年、纪传二体,二体虽各有所长,但在叙事方面却存在一些不可弥补的缺陷,编年体以年为经,则“事以年隔,年以事析”(杨万里《通鉴纪事本末序》);纪传体以人为纲,则“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刘知几《史通·二体》)。因此史家希望克服二体的不足,在史书体裁上有所突破。袁枢正是顺应了时代和史学发展的要求,以他个人深谙二体和熟读《通鉴》的史学功力,完成了历史编纂学的创新。史书专篇记事或详一事之本末,可偶见于早期史籍《尚书》、《左传》,而作为全书体例则是从袁枢开始的,因此清代史学家章学诚盛赞这一变化是“臭腐复化为神奇”的创举。臭腐者,二体之不足也;神奇者,纪事本末之新意也。 § 史学价值 袁枢最大的贡献, 《通鉴纪事本末》是开创了以纪事为主的本末体,实现了史书编纂体的突破,从而出现了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三足鼎立的体例。以“时”为中心的编年体和以“人”为中心的纪传体各有千秋,而检索不便则是它们的共同缺点。而袁枢创立的以“事”为中心的纪事本末体裁,却弥补了编年与纪传体的不足,因而丰富了史学内容,正如清代著名历史学家章学诚所评论的那样:“因事命篇,不为常格,……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决断去取,体圆用神,……故曰:‘神奇化臭腐,而臭腐复化为神奇’。”(《文史通义·书教下》)章氏的评论是正确的,袁氏创立的纪事本末新体裁,的确是对中国历史编纂学的一大贡献。 《通鉴纪事本末》的史学价值在于创立了“以事为纲”的纪事本末体裁。在史书中,时间、人物、事件本来同为历史记载的要素,其中集时、地、人为一体的“事”,更是令人瞩目。然而在纪事本末之前已流行多年的编年、纪传二体,因受自身体裁的局限,却未能很好承担起叙事的责任。纪事本末体史书弥补了这一缺陷,它以事件为中心,按时间的先后集中史料加以叙述,使人们便于了解每一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三国分立的历史为例,相关史事在编年体的《通鉴》中占了近50年、长达十几卷的内容,在纪传体的《三国志》中则分散于大量人物纪传,历史事件的记载头绪纷繁、脉络不清。《通鉴纪事本末》用《曹操篡权》、《孙氏据江东》、《刘备据蜀》3个专题分述三国建立的过程,又以《宦官亡汉》至《晋灭吴》等16个专题,交代三国时期的其他史事。读者通过阅读这些有机联系的专题后,自然会对三国这一历史阶段的重要事件留下深刻印象。《通鉴纪事本末》的问世,丰富、完善了古代史书体裁,从此纪事本末与编年、纪传一起,形成中国古代史体的三大支柱,对后世影响极大。继《通鉴纪事本末》之后,又有十几种纪事本末体史书产生,它们前后连贯,也如“二十四史”一样形成了一套通史体系。梁启超说:“研究历史,必把一件件史迹看作集团,才有下手的地方,把史迹看作集团研究,这就是纪事本末体。”他还认为纪事本末与近代史籍的章节体最为接近,“抑亦旧史界进化之极轨也”。这些评论充分肯定了纪事本末体产生在中国史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通鉴纪事本末》概括了《通鉴》的全部史事,篇幅却不及原书的一半,因此它又有简明概括、便于普及历史知识的显著优点。袁枢改造《通鉴》,并非简单抄录或随意组合,他在剪裁联缀史料时,能照顾到各历史事件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通过谋篇立目和事件的先后安排,贯穿史学通识,反映历史发展的线索。《通鉴纪事本末》不仅以“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的记述效果,向人们展示全史的轮廓,而且以类似章回小说的专题叙事,让人感受到历史的生动性。这就是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普遍欢迎的原因。时至今日,对于初读旧史书的人来说,《通鉴纪事本末》仍是首选的入门书。 § 版本情况 虽然《通鉴纪事本末》原抄《资治通鉴》,但对《通鉴》的校勘却起了一定的作用。由于《通鉴》流传已久,传抄刻印,难免会有错误。所以读书时,可以把两书互相校勘。 《通鉴纪事本末》 清代的张敦仁曾经用《通鉴纪事本末》大字本(即湖州版本;严州版本字小,又叫小字本),和明代万历年间杭州所刻《资治通鉴》元注本互校,校出异文3000多条,写成《资治通鉴刊本识误》3卷,后来章钰撰写《胡刻通鉴正文校宋记》时,把张敦仁校勘《资治通鉴》的异文而无别本资印证处,列为附录。1957年由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标点本《资治通鉴》,除了章钰书中重要校勘都收入本书做注文外,还选录了张敦仁书中的一些校勘做为注文。这就使标点本《资治通鉴》成为现有较好的一种版本。 现代版本: 1、“四部备要”影印本。 2、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部备要”本,16开精装1册。 3、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 4、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平装28册。 5、中华书局排印本,平装大32开。 6、中华书局“历代纪事本末”16开精装缩印本。 (节选本,“文白对照本”,“全译本”不计入) § 后人评价 此书一经问世, 《通鉴纪事本末》即为世人所重,当时的著名学者杨万里、吕祖谦、朱熹先后为此书作序作跋,倍加赞赏。《通鉴纪事本末》也有它的缺点。首先表现在取材上,因《资治通鉴》本来就是一部政治史,关于经济、文化方面的记载比较少。袁枢所取资料,不过是有关诸侯、“大盗”、女主、外戚、宦官、权臣、“夷狄”、藩镇之类,其他史事,多略而不书。这不能不是一个欠缺。另外,它囿于《资治通鉴》范围,多属照抄,没有自取的第一手材料。总之,《通鉴》有的,它不一定都有,《通鉴》没有的,它也没有。其次,《通鉴纪事本末》记述的事与事之间没有联系,对于整个历史不能勾画出一个发展的线索,因此,它只能记述了“治乱兴衰”的现象。 《通鉴纪事本末》具有明显的敌视农民起义的思想。例如,对于农民起义,多称为某某之乱(如“黄巾之乱”);汉族统治者和叛乱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往往用“讨”、“平”一类的字样。《通鉴纪事本末》,宋本共42卷,明末张溥(字天如,江苏太仓人,复社领袖)曾就《通鉴纪事本末》各篇,写成史论若干篇,附在各篇之后。这两种版本,一种有论,一种无论,还是容易区分的。在袁枢的影响下,明、清两代许多学者仿照他的体例编纂了不少纪事本末体史书。例如:《绎史》、《左传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 相关词条 《传习录》《旧五代史》《九章算术》《春秋公羊传》《元和郡县图志》 《后汉书》《四书集注》《天工开物》《春秋左氏传》《通鉴纪事本末》 《南齐书》《白虎通义》《五经正义》《明夷待访录》《四库全书提要》 《北齐书》《船山遗书》《新五代史》《伤寒杂病论》《读史方舆纪要》 § 参考资料 1、《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中国古代典籍一百种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http://www.xiaoshuo.com/readbook/00110904_15850_3.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