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诸病源候论》
释义

§ 医书简介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中国最早的论述以内科为主各科病病因和证候的专著。又称《诸病源候总论》、《巢氏病源》。50卷。隋代巢元方等撰于大业六年(610)。该书总结了隋以前的医学成就,对临床各科病证进行了搜求、征集、编纂,并予系统地分类。全书分67门,载列证候论1739条。叙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证候等。诸证之末多附导引法,但不记载治疗方药。《诸病源候论》内容丰富,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口齿、骨伤等多科病证,对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外科手术等方面,有不少精辟论述,对后世医学影响较大。《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等医著的病因、病理分析,大多依据此书。1949年后有影印本。

§ 详细介绍

《诸病源候论》书影

《诸病源候论》总结了隋代以前的医学成就,集第五世纪以前病候之大成,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内容丰富,系统完善的病固病理学专著。其继《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之后,进一步探讨并发展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实为我国医学遗产中一部宝贵的文献,陈邦肾等人曾赞誉这是有隋一代千石不朽的著作,或许不为过分。

《诸病源候论》一书的特点一是内容极为丰富,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并且发展了证候分类学体系;二是在病因学说方面较以前有很大进步;三是对症候与发病特征描述的十分细致、逼真而准确等。

《诸病源候论》所列举的疾病范围极为广泛,举凡内、外、妇、儿、眼、鼻、耳、齿、皮肤等科都包括了。其中内科疾病的记载,尤为详细,包括急慢性传染病,如伤寒、时气、热病、温病、疫疠、霍乱、痢疾、注病(结核)等;和各系统、脏腑疾病,如风病、虚劳病、消渴病、脚气病、咳嗽病、淋病、积聚病、症瘕病、疝病、痰饮病、水肿病、心腹病、脾胃病等,共三十九门,占全书内容一半以上。该书几乎把隋代以前和当时的各种病名证候加以整理,分门别类,又按病因、病理、脏腑等分类,列出许多症候细目分别叙述。又如虚劳病诸候门,共列举有七十五论。

关于眼科病记载了结合膜炎、内障、夜盲等。关于齿病记载有龋齿、牙周脓肿、齿糟脓肿、齿龈萎缩等,并且还记述有拔牙损候,论述拔牙后病理症状。关于耳病记载了各种类型的耳鸣、耳聋。关于创伤外科方面记述了肠吻合术及其护理、血管结扎法、创伤缝合术等。从《诸病源候论》一书中所论述的范围来看,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不仅反映了公元七世纪前我国临床实践经验的丰富与提高,同时也标志着祖国理论医学的发展水平和辉煌成就。[1]

§ 著作贡献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50卷),由隋·巢元方奉敕主持编纂,成书于公元610年(隋大业六 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论述临床各科诸病证候及其病因病机的专书。书中汇粹众说,沉研精理,形脉证治,罔不该集,较之前代,多有建树;不仅将当时的医学理论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而且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亦不失其可资借鉴取法的科学价值。笔者考析书中“痰饮病诸候”及其它各病候中有关内容,深感此书实为中医痰病学术发展的奠基之作。其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痰饮分论 首创痰病学说

从现存文献来看,中医学论痰饮,始于东汉之未。张仲景所著《金匾要略》一书中,有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篇中称痰饮、溢饮、支饮、悬饮为“四饮”,此外尚论及留饮、伏饮之证。综观全篇所述,实属水饮为患,对痰病尚无专论。其后,于魏晋间成书的《名医别录》,是隋朝以前唯一较多地提及痰病的一部文献。书中简要记载了朴硝、茯苓、细辛、柴胡等20余种药物,治疗“停痰痞满”、“腹中痰实结搏”、“膈中痰水”、“胸中痰癖”、“心下结痰痞气”、“痰冷”、“痰热”、“痰满”等病变的功效。其次,晋葛洪所撰的《肘后备急方》卷四“治胸膈上痰饮诸方”中,载录了治疗痰厥头痛的若干首方剂。由上可以看出,魏晋时代的医家,对痰病的病位、寒热属性、临床特征等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并积累了一定的用药经验,但在理论上尚无明确的论述。至于隋以前的其它医药学文献中,除或多或少地引录张仲景的痰饮之说外,极少见到有关痰病的记载。

《诸病源候论》一书,以张仲景的痰饮之说为基础,吸收魏晋医家对痰病的新认识,立足于《内经》以来中医学的病因病机理论和辨证原则,对各种因痰饮而致的病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系统的总结,创造性地将痰和饮分别加以论述,为中医痰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痰饮病诸候”共16论。其中包括:痰饮合论2候,即痰饮候、痰饮食不消候;痰病专论5候,即热痰候、冷痰候、痰结实候、隔痰风厥头痛候,诸痰候;饮病专论9候,即流饮候、流饮宿食候、留饮候、留饮宿食候、癖饮候、诸饮候、支饮候、溢饮候、悬饮候。关于痰病,除上述热痰、冷痰等5候外,书中其它病候中还论及了痰癖候、饮酒人瘀癖菹痰候、虚劳痰饮候、解散痰解候、妇人杂病痰候、妇人妊娠痰候、小儿杂病痰候等多种痰病证候。其对痰病诸候,详述病症、审辨病因、推求病机,为后世医家论治痰证奠定了理论基础。

提纲犁领 论列痰病诸候

《诸病源候论》在“痰饮病诸候”中,分别论述了热痰,冷痰、痰结实、隔痰风厥等证候类型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这是中医学关于痰病最早的证候分类和病因病机专论。

其“热痰候”谓:“热痰者,谓饮水浆结积而生也。言阴阳否隔,上焦生热,热气与痰水相博,聚而不散,故令身体虚热,逆害饮食,头面噏噏而热,故云热痰也。”其“冷痰候”谓:“冷痰者,言胃气虚弱,不能宣行水谷,故使痰水结聚,停于胸隔之间,时令人吞酸气逆,四肢变青,不能饮食也。”其“痰结实候”谓:“此由痰水积聚在胸府,遇冷热之气相搏,结实不消,故令人心腹痞满,气息不安,头眩目暗,常欲呕逆,故言痰结实。”其“膈痰风厥头痛候”谓:“膈痰者,谓痰水在于胸膈之上,又犯大寒,使阳气不行,令痰水结聚不散,而阴气逆上,上与风痰相结,上冲于头,即令头痛。若手足寒冷至节即死。”上述痰病的证候类型,是巢氏立足于寒热虚实的辨证原则,加之以病因、病机、病位的分析,以及临床表现的特征而划分的。虽然尚不够全面,但其提纲挚领,规范证型,实开后世医家研究痰病的辨证论治规律与方法之先河。

精究详审 揭示痰生诸病

中医学有“百病皆生于痰”的说法,医家多认为此说首倡于元代医家王珪,实际上早在 《诸病源候论》中,就已揭示了痰生诸病,其候非一的病变特点。书中“痰饮病诸候”有“诸痰候”云:“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或冷、或热、或结实、或食不消、或胸腹痞满、或短气好眠,诸候非一,故云诸痰。”这就明确指出了痰积体内,可导致多种病理变化,其临床表现具有“诸候非一”的复杂性。从全书各病候中有关痰的病变来看,更可看出这一点。如:热痰结聚上焦,则身体虚热,逆害饮食,头面噏噏而热(热痰候);冷痰结聚中焦,则时令人吞酸气逆,四肢变青,不能饮食(冷痰候);痰水与冷热之气搏结于胸府,则令人心腹痞满、气息不安,头眩目暗,常欲呕逆(痰结实候);隔间之痰与风痰互结,上冲于头,则头痛(隔痰风厥头痛候);疾停聚流移于胁肋之间,则胁肋时时作痛(痰癖候);饮酒之人病痰,则呕吐宿水,色如菹汁、豆汁,其味酸苦(饮酒人瘀痹疽痰候);服散之人病痰,则胸隔痞满,头眩痛,心胁结急,甚则目无所见而疼痛(解散痰癖候、解散目无所见目疼候);虚热客于上焦而胸隔生痰实,则口苦舌干(客热候);肺病胸隔痰满,则喘息不调,咽喉如有水鸡之呜也(上气喉中如水鸡鸣候);痰气搏击于咽喉,则喉间呀呷有声,随嗽动息(呷嗽候);上焦停痰并脾胃虚冷,则谷不消,胀满而气逆,好噫而吞酸,气息醋臭(噫醋候);风客皮肤,痰渍腑脏,则人面皮上,或有如乌麻, 或如雀卵上之色也;风邪挟痰,乘于脏腑,上及于目,则目生肤翳,或目生内障,或目赤痛,或目茫茫,或目生珠管状物,甚则目珠脱出(目肤翳候、目青盲候、目茫茫候、目珠管候,目珠子脱出候);胸膈痰气搏结,逆上咽喉,则咽中如炙肉脔(咽中如炙肉脔喉):妇人妊娠痰聚,则妨害饮食、心痛、呕吐、心烦(妊娠恶阻候、妊娠心痛候、妊娠子烦候);小儿风邪外客,痰渍腑脏,则寒热往来,腹痛,胸胁心腹烦热而满,大便难,小便涩,食不消,虽能食而不生肌肉(小儿寒热往来候、寒热往来五脏烦满候,寒热往来腹痛候、寒热结实候、寒热往来食不消候、寒热往来食不生肌肉候);小儿喂养不当,痰聚胸膈,则饮乳不下,吐涎沫,甚者壮热不止,继发惊痈(小儿痰候)等等。以上各种因痰而致的病变,较之元代王珪《泰定养生主论》所述痰症,更为临床所常见,对后世医家的痰病诊疗更具指导意义。

辩证求本阐发痰病病源

《诸病源候论》在“痰饮病诸候”及有关病候中,对痰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建立了中医有关痰病最早的病因病机学说。其中又始终贯穿着因病生痰,因痰致病这一病理观,亦即今人所云痰既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子。

关于痰这一病理产物的形成,《诸病源候论》认为,是饮食不节、将适失宜、外邪干犯。血脉壅塞、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相互作用,以致人体水液运化失常,饮邪积聚不消的结果。其云:“服散而饮过度,将适失宜,衣厚食温,则饮结成痰痹”(解散病诸候);“将适失宜,饮食乘度,隔内生热痰”(解散病诸候);“小儿欢乳,因冷热不调,停积胸隔之间,结聚成痰,”(小儿痰候)。如是言饮食不节,将适失宜而生痰。其又云:“痰水积聚在胸府,遇冷热之气相搏。结实不消”(痰饮病诸候);“痰水在于胸隔之上,又犯大寒,使阳气不行,令痰水结聚不散,而阴气上逆,上与风痰相结(痰饮病诸候),是言外邪干犯而生痰。其还云:“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痰饮病诸候),是言血行郁阻而生痰。其再云:“冷痰者。言胃气虚弱,不能宣行水谷。故使痰水结聚,停于胸隔之间”(痰饮病诸候),是言脏腑功能失调而生痰。

关于痰这一致病因子导致人体诸种病变的机理,《诸病源候论》基本是着眼于外邪内痰相挟为患,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失和,痰阻气机下利等方面加以论述的。其云:“风邪痰气,乘于腑脏,脏腑之气虚实不调,故气冲于目”(目病诸候);“风邪客于皮肤,痰饮渍于腑脏,”(面体病诸候)。是言外邪内痰相挟为患。其又云:“胸隔痰饮渍于五脏,则令目眩头痛也”(妇人杂病诸候调);“脏内客热,与胸膈痰饮相搏;熏渍干肝,肝热气冲发于目,故令目赤痛也,甚则生翳”(小儿杂病诸候),是言痰结致脏腑功能失调。其还云:“风邪外客于皮肤,内而痰饮渍于腑脏,血气不和,与阴阳交争,故寒热往来”(小儿杂病诸候):“阴阳否隔,上焦生热,热气与痰水相搏,聚而不散”(痰饮病诸候)。是言痰结而致阴阳气血失和。其再云:“胸膈痰满,气机壅滞,喘息不调”(气病诸候);“胸隔痰结,与气相搏,逆上咽喉之间,结聚状如炙肉之脔也”(妇人杂病诸候)。是言痰阻而气机不利。

以上仅例举《诸病源候论》由痰病病因病机学说之大要,于此不难看出其已具中医痰病理论之雏形。

综上所述,《诸病源候论》首创痰病学说,胪列痰病诸候,揭示痰生百病,阐发痰病病机,对中医痰病学大的发展,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其所创立的痰病学说,为舌世医家研究痰病病因病机,以及临床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医痰病学大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2]

§ 影响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述病源和证候的书,书中虽没有记载治法和方药,却有很强的资料价值,为医者的案头常备用书。书中记载了“疥虫”是疥疤的病源,它藏在湿疥的脓疤中,可用针头挑得,形似水中的蜗牛,其观察十分细腻,也是病因学说在形态学上的一大进步。书中对“绦虫”也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解说。其中讲道:寸白虫会一段段的增生,逐渐长大达四、五尺长,这与现代医学对绦虫的描述十分接近,并且指出了这种病的发生与食用未熟的鱼和牛肉有关。书中描写了“漆疮”,这是一种发生在对漆敏感的体质的人身上的米粒样的丘疹。当接触到漆以后,只有这类人身上会出现,而其他人没有,这也是最早的免疫学研究,可以说这时的病因学说,对于过敏的认识已经十分全面了。书中还对传染病,如肺结核、天花、脚气病等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甚至提到了妇女人工流产。在养生方面,也很有真知灼见:文中提出刷牙是保证牙齿健康的关键。甚至还描写了肠吻合手术的步骤、方法、缝合以及护理等。可见当时的外科手术也是比较发达的。

病源与证候是中医辨证处方的重要依据之一,该书内容丰富,描述详尽,分析准确,明确易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书。除此之外,《诸病源候论》还是一部记载了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著作,从该书所载的对于病因的认识方面的内容看,当时的医学对于疾病的认识已经达到了全面周到、分析透彻的程度。也许是受到了文化导向的影响,医学史上,多数医家更加重视对于理、法、方、药等方面的研究和著述,这方面的专著非常少。而《诸病源候论》内容的全面和周到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缺,直到今天的医学发展水平,它仍称得上是一部完备的好书。

§ 作家介绍

巢元方

隋代,朝中的太医博士巢元方率众编著了《诸病源候论》一书。至此,才完成了对这一重要学科的确立,并且对于中医极具特色的“病源学”和“证候学”进行了精细、准确的分类与描述,其内容十分周到、全面,以至于在其后的几千年中,该书仍是最完备、最详细的病因学和证候学专著。

巢元方是隋大业年间的太医博士,他知识渊博,医术高超。据《炀帝开河记》记载:隋朝大总管麻叔谋,患了“风逆”证,不能行动,头晕恶心,每天只好卧床。巢元方为他诊病后,认为是风邪侵入腠理造成的,病的部位在胸臆之中。便叫他用嫩肥羊蒸熟,掺上药粉同食,麻依法服后,很快就好了。从此便常服此方以自养。巢元方在治疗过程中,灵活掌握,可以做到药食同疗的地步,可见医术很高。而这种小方治大病、食药相合的治疗方法,足以见得医者的强闻博识,聪颖敏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9: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