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敖包相会》 |
释义 | § 歌曲介绍 流传甚广的张振富与耿莲凤男女二重唱版本。 1952年,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的电影剧本《草原上的人们》,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开拍,而歌曲《敖包相会》就是此片中的一首插曲。据影片编剧之一的玛拉沁夫介绍,他将《敖包相会》的歌词写好后,交给了另一位编剧海默修饰润色,两人几经切磋后,又拿给影片作曲——著名的达斡尔族作曲家通福看。随后,通福来到了他的故乡呼伦贝尔大草原,根据海拉尔河畔的一首古老的情歌创作而成。1953年,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上映,《敖包相会》也随之飘向了祖国的五湖四海。 § 歌曲 作词:玛拉沁夫/海默 作曲:通福 【歌词节选】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哪,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 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 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呀,海棠花儿不会自己开。 只要哥哥我耐心地等待哟,我心上的人儿就会跑过来哟嗬。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哪,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 我在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 我在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嗬? § 创作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虽然建国之初也要面临着像朝鲜战争这样的国际问题,但国内建设事务的重组和执行,同样也是势在必行。其中,民族政策从一开始就成为了中央政府率先考虑的问题之一。因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言,保持民族的统一,不仅可以保证新中国的繁荣稳定,更可以在各民族各种文化频繁的交流中,促进各民族的发展,最终让中华文明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新中国的成立实际上也结束了许多民族过往的从属、甚至于受压迫受屈辱的地位,从此以平等的地位融入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草原上的人们》就是这么一部呼应民族政策的电影,它也真实纪录了蒙古族人民在新中国建立后,与所有中国人共同创业、共同建设的一段历史。 《草原上的人们》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讲述的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为将草原建设得更加美好而辛勤劳动的故事。玛拉沁夫同时也是《敖包相会》这首歌的词作者,并在交给另一位编剧海默修饰润色后,最后由达斡尔族作曲家通福创作完成作品。 为了呼应电影剧情的需要,电影插曲《敖包相会》是一首充满着大草原风情的优美歌曲。在创作的过程中,作曲家通福曾亲历他的故乡呼伦贝尔大草原,并根据海拉尔河畔的一首古老情歌,最终为《敖相相会》谱下了旋律。其情其境,非常类似于当年王洛宾扎根边疆、整理并创作大量民歌的过程,都是在汲取当地民风民俗的基础上,经过古老韵律和个人情感的互通,最后写下一首又一首传世的佳作。 所谓敖包,又叫鄂博,蒙语“堆子”的意思,敖包最早本是用作道路或界域的标志,后来演变成为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和汉族的土地庙比较类似。敖包一般是堆石成台,沙漠中则用柳条堆成。牧民们每年在六七月间祭敖包,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姑娘和小伙子则借此机会躲进草丛里,谈情说爱,互诉衷情,这就是敖包相会。 电影歌曲,顾名思义就是出现在电影里的歌曲,是为了电影剧情的需要,而起到辅助作用的一种艺术形式。但有时候电影歌曲却因为自身独特的魅力,很容易就独立于电影之外,成为一件独立的艺术品,甚至于有的电影歌曲的影响力,还可以远远大于电影,成为若干年后回忆某部电影的切入口。《敖包相会》就是这么一首歌曲。同时,在传播媒介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电影本身就是推广一首歌曲的最好平台。除了《敖包相会》以外, 《我的祖国》 《英雄赞歌》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都和电影脱不了干系。 和许多被广为流传歌曲的主题一样,《敖包相会》也是一首情歌。虽然它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但经过通福更通俗的处理,除了保留下一定的大草原韵律之外,整首作品最突出的还是那种真挚又纯朴的青涩情感呈现。既体现出音乐作品越简单越容易动人的规律,也是最典型的以情动人的代表佳作。因为情才可以超越时空、永不落伍,这也是为什么当新千年由刀郎重新翻唱的版本,依然能够受到许多歌迷喜欢的原因。 § 原唱 电影(草原上的人们)1952年出品.电影中两首歌曲分别为: 1.主题曲:(敖包相会)玛拉沁夫/海默词 通福曲 演唱:长春电影乐团歌手: 王树理、吴秀云 2.插曲:(百灵鸟)作词 海默 作曲 向异 通福 演唱:长春电影乐团歌手: 王树理、吴秀云/女声布演员 电影(草原上的人们)插曲(敖包相会)在电影没有上映之前的第一位歌唱者是原内蒙古歌曲团的女歌唱家傲登高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