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红军与白军》
释义

片名:红军与白军 Zvyozdy i soldaty Csillagosok, katonák Red and the White, The

主演:Jácint Juhász András Kozák Tibor Molnár József Madaras

片长:90 分钟

类型:剧情 战争

地区:匈牙利 前苏联

导演:Miklós Jancsó

年份:1968年9月

语言:匈牙利语 俄语

级别:Sweden:15

电影海报

影片简介:

本片是匈牙利长镜头学派代表人物扬索的“人和权力"四部曲中的第2部,扬索曾得到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类似于终身成就奖的表彰。本片的长镜头运用也是出神入化,可以作为电影教学使用。影片描写的是1919年的俄国,红军和白军对峙,许多匈牙利人志愿参加红军。开端就是白军追击红军,在一个城堡里,俘虏了上百名红军。然后给他们15分钟时间逃跑,接下来就是白军的猎杀游戏,他们骑着马在广袤的俄罗斯平原上,追杀一个个仓皇逃窜的红军俘虏。后来二十几名红军逃到一所白军医院。其中一人接受指挥员命令逃跑给兄弟部队报信来营救他们。从医院逃跑的战士带着骑兵大部队赶到,只看到横陈的尸体。他默默的举起刀致敬。

§ 影片评价

《红军与白军》杨秋的电影美学在片中得到很好的贯彻,在主题上阐明了人与权力的政治议题,表现出那一段历史时期的人性真实一面。但影片最值得称道的是影像风格,人物永远在不停的运动中,构图具有表现主义的味道,草原空旷广阔,景深线条错落,形成对比感强烈的悲怆效果,足足有好几分钟的运动长镜头显得娴熟精彩,总是伴随人物在不断移动,而且大量长距离的横移镜头与人物的纵向走位有相当惊人的视觉冲击力,场面调度有大师级的气魄和风范,在全景中人物与大自然环境的比例却显得十分渺小而不足道,整部电影像是杨秋对自己美学电影语言的一次全方位的探索和测试。

§ 导演介绍

杨索的横空出世给世界影坛带来了一次惊喜,他的才华在1967、1968年这两年间如火山喷发般汹涌而出,给我们带来了《红军与白军》和《静默与呼喊》这两部作品,令全世界对匈牙利电影、也对杨索刮目相看。杨索钟情于长镜头的运用,但他的长镜头并不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因为他的摄影机总是运动着的,杨索用这种运动创造出场面的紧张、表达出自己的立意,并有效的调动观众的视线。

§ 演员介绍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被誉为是俄国的斯蒂芬·斯皮尔伯格,1945年生于莫斯科艺术世家,父亲赛吉米亥科夫是诗人兼作家,苏联国歌即出自其手笔,母亲亦是诗人,哥哥同时也是俄罗斯名导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善于经营影像,用出色的画面来叙事传情,作品中充满着浓厚的俄罗斯人道主义关怀。《失声琴》(Unfinished Piece for Mechanical Piano)令他扬名国际,马斯楚安尼主演的《黑眼珠》更是许多影迷们对米哈尔科夫影像魅力注意的开始,1991年《蒙古精神》(Urga)荣获威尼斯金狮奖、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1995年的《烈日灼身》更一并将他推上事业最高峰,该片与张艺谋的《活着》一同拿到戛纳影展评审团大奖,更在1996年奥斯卡拿到最佳外语片大奖,并于同年获邀担任柏林影展评审团主席。近几年仍佳作不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4: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