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脉经》
释义

§ 医书简介

《脉经》

《脉经》是中医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全书共分十卷、九十八篇。

全书共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卷二、三则以脉合脏腑经络,举其阴阳之虚实,形证之异同,作为治疗依据;卷四诀四时、百病死生之分,并论脉法;卷五述仲景、扁鹊脉法;卷六列述诸经病证;卷七-九讨论脉证治疗,其中卷七以伤寒、热病为主,卷八为杂病,卷九为妇产科、小儿病证;卷十论奇经八脉及右侧上下肢诸脉。原有“手检图三十一部”,今已亡佚。

《脉经》最大贡献有二。其一:首次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具体描述。其二:将晋以前的诊脉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文献资料均收集保存下来。《脉经》经宋,林亿等校订后,卷数未变,而篇次和内容均有所更动。此书刻本颇多,现有几十种刊本。1949年以来,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卫生出版社先后有影印本刊行。

§ 源起

王叔和的《脉经》

东汉末年,社会黑暗腐败,军阀混战,人民颠沛流离,处于连年战争的灾难之中。在张仲景的教诲下,王叔和刻苦钻研各种医学知识,四处行医治病,认真摸索实践,很快便以“学识渊博,洞识修养之道”著称,成为当时的名医。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连年征战,王叔和随军征战,历尽艰辛,他一面防病治病,一面利用太医令这个优越的政治条件,在江南、淮北等地搜求古典医著和张仲景、华佗等人的遗作,为后来著书立说做了充分的准备。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在世界医学史上的独特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中就有关于切脉可以诊察内脏病变的记载,《内经》、《难经》中也有丰富的脉学内容。司马迁在《史记》中,把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称为中国脉学的创始人,指出“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张仲景对脉学的造诣很深,他在《伤寒杂病论》中列出的脉学达20多种,已广泛地把切脉识病作为辨证施治的根据。华佗也精通脉学,有人称他为“疗病平脉之候,其验若神”。这说明在王叔和之前,中国医学在脉学上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是,历史上有关脉学的资料却非常零乱、繁杂,说法很不统一。为了提高脉学的科学性,更好地发挥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王叔和深感有将其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必要,于是毅然担起了撰写《脉经》的重任。他利用做太医令时搜求的各种脉学资料,旁征博引,采摭群论,然后根据自己的临床体验,按照,“百病根源,各以类相从”的方法,分清纲目,依类编排,精心整理,终于在公元260年完成了这部伟大著作的撰写。

《脉经》问世以后,一直受到历代医学家的重视,自隋唐以后便被列为学医的必读之书,书中的内容很大部分一直为后世所沿用,至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具体内容

《脉经》

《脉经》是中医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著。撰年不详。《隋书·经籍志》最早著录。刊行之后,自晋至唐历三百余年流传不绝。宋代校正医书局曾对此书进行校勘。

现存主要版本有:元天历三年(1330)广勤书堂刻本、明成化间据元泰定本翻刻本、明赵府居敬堂刻本、明万历三年(1577)福建刻本、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守山阁丛书》本、清光绪十七年(1891)《周氏医学丛书》本、清光绪十九年(1893)杨守敬校勘本等。人民卫生出版、商务印书馆、上海科技出版社分别出版了影印本和排印本。

王叔和(约3 世纪),名熙。西晋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一说今山东济宁)人。魏晋间医学家。曾任晋太医令。王氏性度沉静,博通经方,于诊切之术有较深研究。鉴于前人撰集方书,其有关脉学部分,或混杂相涉,烦而难明,于是考核遗文,摭拾群论,采集前代医家医著如扁鹊、张仲景、华佗及《内经》、《四时经》等论述脉学的内容,结合临床实际,撰成《脉经》。

此外,王氏曾编次整理了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对保存古籍作出重要贡献。另有《张仲景评病要方》1 卷、《论病》6 卷,均佚。

本书10卷,97篇,约8 万字。

卷1 主要论述24种病脉体象、脉理、诊脉法,各种平脉,疾病将瘥和难愈的脉候。

卷2 论“关前”、“关后”的脉象以及寸口、人迎、神门等部位脉象的阴阳、虚实变化所主的脏腑经络病变,寸、关、尺各部脉象主病与治疗,奇经八脉的脉象主病。

卷3 论脏腑的平、病、死脉。

卷4 论遍诊法与独取寸口法的各部脉象主病,杂病各种病脉,各种诊亏损、决死生的脉候。

卷5 辑扁鹊与张仲景脉法,扁鹊与华佗察色与闻声要诀。

卷6 论脏腑病机与病证。

卷7 论汗、吐、下、温、灸、刺、火、水等治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热病诸证与死候。

卷8 论杂病脉证和治法。

卷9 论妇人、小儿诸病证的机理、脉证与预后。

卷10为“手检图三十一部”,然图已亡佚,唯存论脉的“前、后、左、右、上、下、中央”诊法及诸种脉象主病等内容。

《脉经》是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本书在学术上的主要特点,一是对脉象的系统归纳。第一次把病脉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种。并对每种脉的体状、搏动征象及其变化,都作了具体描述,丰富了中医诊断学的内容,使脉学系统化。二是保存了大量古医籍内容。《脉经》中“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

在脉学上保存了晋以前大量的有关诊脉方法、脉象病理、脉诊意义等方面的资料,成为后世脉学研究的重要参考。同时,书中几乎转录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全部内容。成为《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古传本之一,对研究仲景学说有重要价值。

《脉经》的成就和学术价值,很早就被确认。后世的脉学著作,可以说都是在《脉经》基础上的发展。托名五代高阳生撰的《王叔和脉诀》,取材于《脉经》而重新编次,以歌诀形式阐述脉理,易于讲授和学习,在相当长时间中,流传广泛,影响超过原书,故有“脉诀出而脉经隐”之说法,并产生出不少《脉诀》的派生著作。198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脉校释》,对原书作了系统、全面的校勘、注释,是迄今较完善的校注本。[1]

§ 版本种类

《脉经》

《脉经》经宋林亿等校订后,卷数未变,而篇次和内容均有所更动。此书刻本颇多,现有几十种刊本。1949年以来,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卫生出版社先后有影印本刊行。

《隋书·经籍志》最早著录。刊行之后,自晋至唐历三百余年流传不绝。宋代校正医书局曾对此书进行校勘。

现存主要版本有:元天历三年(1330)广勤书堂刻本、明成化间据元泰定本翻刻本、明赵府居敬堂刻本、明万历三年(1577)福建刻本、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守山阁丛书》本、清光绪十七年(1891)《周氏医学丛书》本、清光绪十九年(1893)杨守敬校勘本等。人民卫生出版、商务印书馆、上海科技出版社分别出版了影印本和排印本。

§ 贡献

人体脉经

1,确立脉象指下标准

《脉经》第一次系统论述各种脉象,总结归纳脉象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24种,并准确描述了各种脉象的不同指下感觉。如谓:“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脉经》后历代中医著述对脉象的描述,均未离开《脉经》的基本概念。

2,奠定脉名种类基础

《脉经》对古代医学文献散载的30余种脉名进行整理,归纳为24种脉象名称,从而奠定了脉名种类的基础,成为历代脉书中脉名及其分类的基本准则。

3,首开脉象鉴别先河

《脉经》在提出24脉象后,紧接着提出浮与芤、弦与紧、革与实、滑与数、沉与伏、微与涩、软与弱、迟与缓八组相类脉,提醒医生要注意脉象的区别对照,对后世医家对脉象的鉴别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4,确立三部脉法和脏腑分候定位

《脉经》在《难经》基础上,将寸尺二部脉法发展为寸、关、尺三部脉法;把《内经》遍身诊脉法之三部加以发挥,解释为掌后脉口寸关尺三部,并以寸关尺三部各有天地人三候,合为九候。这是最早的寸口三部九候提法,并提出寸关尺三部左手依次候心小肠、肝胆、肾膀胱,右手依次候肺大肠、脾胃、肾膀胱的脏腑分配观点,从而使独取寸口脉法在理论与方法上趋于完善,推进了这种简便易行的诊脉法的临床普遍应用。《脉经》的脏腑定位,历代除大小肠、三焦脉位略有歧议外,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中医脉学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5,总结脉象临床意义

《脉经》对不同脉象的临床意义也作了大量论述:一是对脉象主病进行原则概括,如“迟则为寒”,“洪则为热”;二是结合脉、证、病机、治疗进行综合总结,如“寸口脉芤吐血,微芤者衄血。空虚血去故也。宜服竹皮汤、黄芪汤,灸膻中”等等。这类论述对脉象临床意义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反映出当时的脉象病理研究已达到较高水平,同时一直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 价值

《脉经》

《脉经》是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在学术上的主要特点,一是对脉象的系统归纳。二是保存了大量古医籍内容。《脉经》中“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

在脉学上保存了晋以前大量的有关诊脉方法、脉象病理、脉诊意义等方面的资料,成为后世脉学研究的重要参考。同时,书中几乎转录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全部内容。成为《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古传本之一,对研究仲景学说有重要价值。

《脉经》的成就和学术价值,很早就被确认。后世的脉学著作,可以说都是在《脉经》基础上的发展。托名五代高阳生撰的《王叔和脉诀》,取材于《脉经》而重新编次,以歌诀形式阐述脉理,易于讲授和学习,在相当长时间中,流传广泛,影响超过原书,故有“脉诀出而脉经隐”之说法,并产生出不少《脉诀》的派生著作。198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脉校释》,对原书作了系统、全面的校勘、注释,是迄今较完善的校注本。

《脉经》不仅在中国国内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国外医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隋唐时期,这部书便随着中国医学的外传流入日本,以后又传到阿拉伯。公元11世纪时,阿拉伯伟大医学家阿维森纳在他的医著《医典》的切脉部分,基本上引用了《脉经》的内容。欧洲人拉希德·丁·哈姆达尼在他的《中医大典》中,也提到了王叔和。公元14世纪,我国的脉学传到波斯,当时波斯出版的一部《百科全书》中,还特别引述了《脉经》和王叔和的名字。公元17世纪时,来中国学习的波兰人卜弥格,曾把《脉经》译成拉丁文,于公元1666年出版,介绍了中国的脉法。特别值得提出的是,18世纪英国的著名医学家芙罗伊尔,因受《脉经》的影响而研究脉学,发明了切脉时的脉搏计数表,还写了《医生诊脉的表》一书,于公元1707年在伦敦出版。上述这些中外医学交流活动,充分说明了王叔和及其《脉经》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及产生的深远影响。

§ 作者

《脉经》

王叔和,名熙,,大约公元180年(东汉灵帝光和三年),王叔和出生在山东一个封建贵族家庭里。他从小就勤奋好学,立志献身于祖国的医学事业。东汉末年,社会黑暗腐败,军阀混战,人民颠沛流离,处于连年战争的灾难之中。王叔和的家族,在战乱中多次迁移。约公元190年,他跟随族人从洛阳迁往荆州,投奔刘表。当时,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正家居荆州所属的南阳。张仲景精通医道,远近闻名。王叔和自幼立志学医,自然倾慕张仲景的高超医术,所以一到荆州,便亲往南阳拜师求学。在张仲景的教诲下,王叔和刻苦钻研各种医学知识,四处行医治病,认真摸索实践,很快便以“学识渊博,洞识修养之道”著称,成为当时的名医。

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刘表病死。不久,刘表的儿子刘琮以荆州投降曹操,王叔和与他的家族也一同归顺曹操。在此之前,曹操因“头风”病复发,召华佗不至,便将华佗杀死在狱中。不久,曹操的小儿子仓舒得病,无人医治死去,曹操才认识到医学的重要,后悔不该杀了华佗。公元220年魏国建立后,曹操重视启用各种人才,王叔和便以其高超的医术,当上了曹魏的“太医令”。

王叔和学识渊博,为人诚实,性格沉静。他潜心研究医学,洞识养身之道,精于切脉诊病,并做到了当时的太医令(太医令相当于今天的最高级医院的院长)。他平生雅好著述,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主要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了《伤寒论》,一是著述了《脉经》。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可谓丰功伟绩。在对中医学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先要遵古、博古、习古以继承前学,才能知新、用新、创新以发扬医理,这才是学习中医学,宏扬中医事业的正道。

公元261年,王叔和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1岁,死后葬在湖北麻城县老爷山。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医学家,后人在山上建了一座药王庙,并将附近的一个村庄改称药王冲。王叔和以其在祖国医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崇敬,他的业绩已永垂后世。

§ 对针灸学的贡献

针灸

王叔和不但是一位精通脉学的医家,也是一位相当重视针灸学的著名医家,对针灸学的发展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脉经》虽以论脉学著称,但其中也有较多篇幅用来阐述针灸学的内容。书中对经络病候、腧穴理论、辨证分型、刺灸方法等均有所涉及,补充了针灸学的部分理论,对针灸学的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现将《脉经》对针灸学的贡献归纳如下:

(1)倡导针灸务先切脉。王氏认为:在进行针灸治疗以前,必须进行诊断,而诊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切脉。《脉经》中的诊疗特点是将切脉与脏腑经络辨证密切结合等,以脉象为先导,然后论述证候或症状,最后决定针灸治则及方法。

(2)临证时主张针、灸、药结合。王叔和的《脉经》中,常可见针刺、艾灸、方药综合治疗的论述,可以看出王氏对针刺、艾灸、方药三者无偏颇。

(3)补充了俞募穴理论。《内经》、《难经》中已经出现了“俞”、“募”穴的名称。但《内经》中只有五脏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对于六腑之背俞穴仅提出“六府之俞各穴”,并未列出穴名和位置;《难经》中也仅仅提到了“五脏募在阴而俞在阳”。《脉经》中则明确了五脏六腑中的十个募穴和十个俞穴的名称及有关定位,大大丰富了俞募穴的内容,使俞募穴理论向系统化和条理化的方向发展,距六脏六腑十二俞募穴的完整理论已经近在咫尺。

(4)发挥了五输穴与俞募穴的协同作用。《脉经》在运用针灸治疗疾病时,倡导五输穴与俞募穴配合使用,以发挥五输穴与俞募穴的协同治疗作用。如在《脉经》卷六,王氏将五输穴与俞募穴配合使用治疗神志病,确实是一种较为鲜见的独特方法,拓宽了配穴思路。[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8: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