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甜蜜十六岁》 |
释义 | § 影片简介 莱姆的母亲让娜正在服刑,不过她将在莱姆16岁生日时得到释放。莱姆决定做一些有特别意义的事情,他是如此渴望拥有温暖的家庭生活,多年来他从不曾得到 《甜蜜十六岁》过。这意味着要摆脱几个讨厌的人的影响和控制,包括让娜的男朋友斯坦,以及莱姆的祖父。 不过首先必须解决的是筹集一笔现款,对于一个身无分文又没有任何技能的少年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莱姆只好和他的伙伴策划了一起疯狂的阴谋,但他们逐渐发现这桩天真的计划给他们带来了种种麻烦。当莱姆意识到自己深陷于无法控制的危险中时,决定抽身而退。可事态似乎并不那么简单…… (本片获2002年嘎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和苏格兰学院奖的最佳男主角奖,获嘎纳金棕榈大奖、恺撒奖最佳欧盟电影奖提名,共获各类奖项9种、提名13种) § 幕后花絮 肯·罗奇的四百击--《甜蜜十六岁》 不知为什么,看特吕福的《四百击》(The 400 Blows)只得到部分地感同身受,而肯·罗奇(Ken Loach)的《甜蜜十六岁》(Sweet Sixteen)却有让我有痛进心底的感觉。 《甜蜜十六岁》 叛逆少年永远是电影所钟爱,然而,时序到了2002,手机男孩的年代,再反还能反出个什么来呢?显然,两个问题男孩都有个问题母亲,《四百击》里奥的反叛,是要逃离母亲的那个家,然而,《甜蜜十六岁》的里恩反叛却是为了赢回母亲,并重建那个破碎了的家。 成长电影里“问题少年”的反社会,不外来自一个问题家庭,少年的反叛对象也通常是家庭、或者学校。而揪出人物、故事背后的层层机制也是肯·罗奇以往电影里所叨叨念念,偶尔让观众格格不入的“教条”,连以浪漫花朵包装的可口工运电影《面包与玫瑰》,都难免在咀嚼巧克力时,发现黏牙的左派标签纸。然而这次,肯·罗奇暂且搁下了他那层外显的意识型态包袱,在故事、影像、表演上都展现了时代的速度感,这速度,反而让他举重若轻,让人在大快朵颐之后,有敌不住的辛酸翻搅。 就要16岁的里恩决定为即将出狱的母亲做些事情,买下一个河边的车厢房屋,把姊姊也一起接回来住,为此,男孩伙同死党不计代价要筹得一笔钱,黑吃黑、贩毒,使尽浑身解数就是为了给母亲一个家,几度被伤害,已经完全无法信任母亲的姊姊,迁就着亲弟的梦想。 然而事情总是不尽如人意的,这双混世哪吒终于踢到了铁板,被抓包了,意外的,这名在挣钱上诡计多端小混混,被黑帮老大视为可以纳为己用的佼佼者,然后,入伙之前的第一课,就是得先摆脱同生共死的好友,男孩重建家庭的意志如此强烈,他必须放弃死党。于是在成为一个男人的过程中,先是要割断感情关系,割断他亲姐,割断他穿同一裤裆的弟兄。然后为赢回母亲与黑暗之神进行一场交易。 可你知道,十六岁男孩湖边的梦小屋,那对母爱深深眷恋之处,竟被母亲讪笑为“鸟不生蛋地方……”,而这样白目的话,竟又从母亲情夫的嘲笑之口中得知。 男孩亮出匕首往前一刺,刹那间,肯·罗奇的教条框架轰然崩塌了……这是肯式“四百击”。仍然攻向吃人社会,只不过这次隔空打穴,几令人浑然不觉。 § 媒体报道 李木是那种也许不算沉默,但绝对是做大事的人。 少年时代已显锋芒。 多少年后,如果他还幸存着,江湖一笑,英雄不问出身。 他有种把别人跟自己都逼到绝处的本事。 但是他温柔。 《甜蜜十六岁》 他是李康生式的落寞加马小军式的张狂,妻夫木聪式的矫捷跟热血,还有大暴走中杉原的不顾一切。 他有成人的冷静,也有少年的疯狂,有被迫杀人的懵然无知,也有偷假牙报复的小可爱。 然后他默默地,在不知所在的海边,冷冷地绝望。 这片子没想象中的亲民,也许已经亲民了,但戏剧性的东西还是太多。我始终不相信会有不爱儿子的妈妈,她在李木和屎蛋之间永远选择暴佞的后者。 爱是有选择的吗? 我们替李木无奈了。一直以来赖以生存的目标也被摧毁,接下来的他该何去何从? 李木学会刮胡子的那天,他被朋友和母亲完全彻底地抛弃了。 姐姐仍说着我爱你。但有了自己的儿子的她,毕竟不象他一样那么需要母亲了。 他在16岁生日那天才发现自己原来一直在伪装大人。 他其实只是个迫切需要妈妈的孩子。 16岁那天,这一点暴露无疑。这足以让他毙命的死穴,在这一天,被狠狠击中。 我万分感谢最后ken loach大人没让李木寻死。 只是让他焦躁的背影定格在吹着冷风的海边,让他面上的泪水,消失在石缝里,静静风干。 (据说李木的扮演者Martin Compston,是个毫无表演经验的小子,演得实在本色,堪称自然流畅,在大家面前,决不逊色) § 精彩剧照 《甜蜜十六岁》 § 相关评论 I'll stand by you 2007-01-12 03:54:27 来自: Scala (上海) Sweet Sixteen / 甜蜜十六岁的评论 [甜蜜十六岁],看的时候觉得像达内兄弟的[孩子],看完觉得像特吕弗的[四百下],现在觉得还是像[孩子]多一点。肯·罗奇,获得金棕榈奖之前他的电影我没有看过一部,对这位导演印象也不深,只记得拍过[以祖国的名义],还有就是得过戛纳最佳剧本奖,除此以外就一无所知了。这几天在家看《人物》,有一期是肯·罗奇,突然唤起了我对这位导演的兴趣。[甜蜜十六岁]于是成为我看的第一部肯·罗奇的电影。 《甜蜜十六岁》 肯·罗奇喜欢用手摇摄影,顺时拍摄,表现的基本是社会题材,所以[甜蜜十六岁]让我觉得像[孩子]并不奇怪,我甚至觉得两部影片出自同一导演之手,除了剪辑会有明显的区别。不过相比较我更喜欢肯·罗奇的电影,至少[甜蜜十六岁] 我认为要好过[孩子]。不过[甜蜜十六岁]没有获得金棕榈,达内兄弟已是两度在戛纳折桂([罗塞塔]1999,[孩子]2005)。没办法,评委们喜欢,而且是库斯图里卡喜欢,没辙,只能闭嘴。好在今年老人终于如愿了,[风吹稻浪]在戛纳得到评委会一致好评。以王家卫的话来说,肯·罗奇获奖没有悬念。[甜蜜十六岁]描写的青少年贩毒问题,这已成为欧洲社会普遍观众的焦点之一。肯·罗奇选取这一题材应该说是很明智的,而且他对于影片的艺术性处理也是独到的。没有局限在批判上,而是以亲情作为切入点来表现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他把影片最后的宏旨导向关爱,理解,宽容,很难不令人动容。结尾处 Liam在湿地的那组镜头,从特写推伸至远景,向特吕弗致敬也罢,二十一世纪的[四百下]也罢。总之那一刻,[甜蜜十六岁]是属于肯·罗奇的。 就像那首歌唱的,I'll stand by you....... § 阅读链接 http://www.douban.com/review/1110369/ § 参考资料 http://www.dyddy.com/html/movie_article/1/1468.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