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持摄影机的人》
释义

§ 基本信息

持摄影机的人

更多中文片名:

持摄像机的人

更多外文片名:

Chelovek s kinoapparatom

The Man with a Movie Camera

The Man with the Movie Camera

Living Russia, or The Man with a Camera.....(USA)

Chelovek s kino-apparatom.....Soviet Union (original title)

El hombre de la cámara.....Argentina / Spain

Человек с Киноаппаратом.....Soviet Union (Russian title)

Czlowiek z kamera.....Poland

De man met de camera.....Netherlands

Der Mann mit der Kamera.....Germany

Ember a felvevögéppel.....Hungary

Kore ga Russia da.....Japan (theatrical title)

L'home de la màquina de filmar.....Spain (Catalan title)

L'homme à la caméra.....France

L'uomo con la macchina da presa.....Italy

Mannen med filmkameran.....Sweden

Mies ja elokuvakamera.....Finland

O Homem da Câmara de Filmar.....Portugal

O Homem da Câmera.....Brazil

O anthropos me tin kinimatografiki mihani.....Greece (transliterated ISO-LATIN-1 title)

Um Homem Com uma Câmera.....Brazil (video title)

导演:

吉加·维尔托夫 Dziga Vertov

编剧:

吉加·维尔托夫  Dziga Vertov  ....scenario

主演:

Mikhail Kaufman  ....The cameraman

影片类型:

纪录片

片长:

80 min / Germany:68 min / UK:68 min

国家/地区:

苏联

色彩:

黑白

幅面:

35毫米无声标准银幕

混音:

默片

级别:

Australia:G / Finland:S / Brazil:18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胶片长度:

(6 reels)

§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苏联

Soviet Union 1929年1月8日......(Kiev) 苏联

Soviet Union 1929年4月9日......(Moscow) 美国

USA 1929年5月12日 法国

France 1929年7月......(Paris) (limited) 德国

Germany 1929年7月......(limited) 美国

USA 1929年9月16日......(New York City, New York) 意大利

Italy 1995年10月14日......(Pordenone Silent Film Festival) 巴西

Brazil 2005年9月28日......(Rio de Jane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VUFKU

发行公司:

Kino International Corp. [美国] (????) (USA) (theatrical) (re-release)

Amkino Corporation [美国] (????) (USA) (theatrical)

Image Entertainment Inc. [美国] (2002) (USA) (DVD)/(????) (USA) (VHS)

Kino Video [美国] (2003) (USA) (DVD)/(????) (USA) (VHS)

Continental Home Vídeo [巴西] (????) (Brazil) (DVD)/(????) (Brazil) (VHS)

New Star [希腊] (2008) (Greece) (theatrical) (re-issue)

BFI Video [英国] (2000) (UK) (DVD)

Divisa Home Video [西班牙] (2007) (Spain) (DVD)

Madman Entertainment Pty. Ltd. [澳大利亚] (2005) (Australia) (DVD)/(2005) (New Zealand) (DVD)

Moskwood Media (2007) (Netherlands) (DVD)

Punto Zero (2007) (Italy) (DVD)

YLE Teema (2010) (Finland) (TV)

§ 影片简介

《带摄影机的人》是一部具有很强纪实性和多义性的作品。这部经过精心剪辑的纪录片是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理论的直观表现,它没有布景,没有字幕,也没有演员道具。影片呈现了一个缜密的套层结构:表层上是一部纪录苏联劳动人民平凡生活的城市交响曲,其内层则讲述了摄影机如何纪录生活、摄影师如何进行拍摄和剪辑。

表层的城市交响曲可以分为观众入席的序曲、城市的黎明、劳动人民的辛勤工作和工作后的休息与艺术实践。在内层结构中,从带摄影机的人拿着摄影机走出门口开始,讲述了通过“电影眼睛”即摄影机来纪录现实社会的过程。影片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纪录下了一个时代一个城市的现实生活场景,更多地在于其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所实现的价值。在技术方面,本片创造了分割画面、二次曝光等剪辑手法;在理论上创造了“自我暴露”的拍摄手法,即摄影者出现在影片中。所以本片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 影片赏析

《持摄影机的人》

影片以一个独特的拼贴镜头作为开端,一个摄影师扛着一个摄影机站在另一个偌大的摄影机上。这个镜头仿佛在说明,摄影机是具有主观性的,相比之下,那个摄影师显得更为渺小。

维尔托夫最为重要的理论是“电影眼睛论”。这一理论声称,摄影机的镜头具有记录显示的功能,故而比之人的眼睛更具有优越性。这一理论的核心,即是将电影摄影机比喻为人的眼睛,而电影工作者的任务即手持摄影机,“在不知不觉中捕捉生活”,反对人为的照搬和饰演。所以从一开始,该影片就流露出了极强的强调摄影机功能的意味。

影片的第一场发生在一个电影院里,通过不断的蒙太奇剪辑,表达了电影即将开场的意味。先是观众还未入席,电影院里空无一人,而此时折叠椅却神奇地折叠、打开,仿佛在期待观众进场。接着观众们纷纷走进电影院,很惬意地等着影片的放映,配乐乐队和放映师也做好了准备。随后,影片的大幕缓缓拉开。

继而,从一个慢慢推向一面窗户的镜头开始,天逐渐亮了起来,沉睡的人们缓缓苏醒,导演利用一串表现卧室、街头、楼房、路灯、橱窗、公园乃至各式各样的人的镜头组合,表现了在这座大城市的新的一天的到来。银行、打字机、工厂、汽车、报社、轮船、油罐、交通灯、纺织机、小街,人们开始忙碌起来。

一辆车停在了摄影师的公寓门前,摄影师背上三角架和摄影机,坐上汽车出发了,开始去不同的地方对城市的生活进行拍摄。似乎,摄影师的拍摄也应该是电影眼睛理应捕捉到的精灵。摄影师站在不同的位置,拍摄不同的画面,在大桥上,在铁轨上,在吉普车里。公交车纷纷驶离车库,暗示着人们忙碌的一天的到来。然后,商店开始营业、工厂开始开工、锅炉开始运转、人们充满激情的投入工作和生活。

在疯狂的激情之后,导演开始转向表现温情,摄影师扛着机器来到大街上,在闹市中,人们工作生活的艰辛在他的“笔”下缓缓流动。但很快,影片重新回到了高亢的主旋律。导演通过一组关于电车、火车、马车、车站的剪辑,表现这个城市的繁忙。特别是作者将机器架在摄影机上,移动跟拍行进的马车里的人的表现,很有实验精神。

接下来,本片开始走到一个哀伤的阶段。笔者觉得,今天看来,这是本片最具感染力和人文关怀的片段。不同的人,走进一个办公机构,有的是来登记结婚的情侣,有的则是形同陌路但内心深处还隐含不舍的即将离别的爱人。疑虑、不舍、哭泣、绝望、隐忍、痛苦,在一格格来回剪切的镜头前被放大到摄人心魄。更为震撼的是,导演将这些镜头与婴儿的出生和人的死亡剪接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视觉感染力。

接着,影片又回到了日常生活的正常轨道上来,摄影师在大楼里,拍摄人来人往和电梯的上上下下,日复一日,轮回往复。接着,摄影师再次回到车上,去跟拍救护车和消防车忙碌的场景。伤员、医生、救护车、消防车、消防队员的来回剪辑,强化了真实的繁忙感。

之后,影片的旋律慢慢转向高贵和圣洁,不同女人的不同命运在此刻彰显无疑。一个考究的女人在美容,另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人在辛勤劳动;一个女人在洗头,另一个则在辛劳的洗衣服;理发屋、鞋店、流水线、缝纫机……镜头的对立产生了不确定的涵义。在一组做卷烟、织布、打字、打电话、化妆、弹钢琴的快速剪辑之后,苏联各阶层女性的生活状态跃然于银幕之上。

摄影师继续着他的旅途,镜头瞄准了一条大河,在这一部分,摄影师与摄影机出现的频率最高,持摄影机的摄影师本身就是与波涛汹涌的大河相对应的拍摄客体。摄影师甚至来到钢索上,俯拍大坝的泄洪,这在当时是极为震撼的场面。

而泄洪时万马奔腾般的澎湃和工厂机械的转动形成了很好的对应,强化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寻唤。

之后,导演使用了极为前卫的方法表现了工厂车床运转的场面,画面速度的刻意变化和镜头的规律性的晃动,产生了异样的审美体验。而之后摄影师和机器运转之间风一般的交替剪切强烈的突出了摄影师的在场性。

最后的部分,导演似乎是在表现苏联人工作之后的生活。摄影师先是把摄影机扛到街上,拍摄车水马龙的街道。接着是长达将近10分钟的海滨休闲活动和体育运动的镜头组合。

回到电影院,人们在观看摄影师拍摄的电影,随着眼睛与画面的高速剪辑,电影在镜头和眼睛的叠印中落下帷幕。

§ 影片幕后

持摄影机的人

没有过多的叙述交代,没有响亮的字幕,维尔托夫就成功地运用了“自我暴露”的拍摄手法(即摄影者出现在影片里),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不合常理的越轨行为。192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许多以大都市为题材的电影,如米哈伊考夫曼和伊尔雅考帕林的《莫斯科》(1926)和鲁特曼的《柏林城市交响曲》(1927)等,这些影片都反映了都市的日常生活。但是维尔托夫的影片更贴切、更真实地展现了刚刚开始的大都市时代的风貌,再加上“自我暴露”的拍摄手法,能够不断激起观众的兴致和热情,这是其他都市题材的电影所没有达到的效果。因为那些导演所尽力表现的只是都市生活的表面光辉,让人觉得浮光掠影,没有深度。

1923年,维尔托夫发表了《抛弃戏剧式电影制作方法》的文章,对大众娱乐电影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但是1929年他却拍摄了《带摄影机的人》这部大众娱乐电影,并丰富了这种电影的形式。用他自己的话说,这部电影将使观众们从

“未成年”走向“成年”,变得更加成熟。他认为应该向大众展现电影所能表现的一切东西。因为当时电影还是一门神秘的科学,虽然也有一些关于电影知识的出版物,但都不是面对普通大众的,而且有拼凑之嫌。在维尔托夫看来,电影是那些有一定专业能力的观众进行交流的手段,他们能够对电影这种新媒体所表现的东西进行讨论并作出评价。维尔托夫的这种观点在当时要超前几十年,所以没有公司对他的拍摄计划《带摄影机的人》感兴趣。直到1928年,伯乐才出现,远离莫斯科的乌克兰摄影和电影委员会,投资拍摄了这部电影。1929年4月9日,《带摄影机的人》在苏联首映,但苏联电影评论界给予这部电影的只有激烈的批评。

§ 剧情介绍

本片是一部纪录前苏联劳动人民平凡生活的影片,也是一部关于摄影机如何记录以及摄影师剪辑师工作的影片。影片拍摄于苏维埃革命之后,片中有强烈的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本片是苏联纪录片导演,“电影眼”理论的创始人吉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的代表作。电影主要拍摄于乌克兰的敖德萨市,摄像师是维尔托夫的哥哥米凯尔•卡夫曼(Mikhail Kaufman)。影片主要分观众入席、城市黎明、人民的工作与休息、体育运动和艺术实践几部分,通过刻画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呈现苏维埃新社会中的一个理想城市。摄影师米凯尔•卡夫曼在拍摄的同时也出现在电影画面中,首创了“自我暴露”的电影形式。在这部具有里程碑性突破意义的纪录片中,维尔托夫首次使用了二次曝光、快进、慢动作、画面定格、跳跃剪辑、画面分割等前卫剪辑手法,并采用了仰角、特写、推拉镜头等新颖的拍摄手法,并制作了一段定格动画。

§ 幕后花絮

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系苏联著名蒙太奇理论的“电影眼睛派”(Kino Eye)创始人维托夫用摄影机纪录的莫斯科的一天,在镜头和剪辑技巧方面有着创造性的发现。他强调用“抓拍”的方式捕捉生活的片段,并积极主张利用声画蒙太奇对电影进行革新,他的这套理论对后来的法国先锋派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都有深远的影响。60年代戈达尔组成过著名的“吉加·维托夫小组”,取名便是对这位苏联电影实验大师的推崇。

§ 导演

吉加维尔托夫,1896年1月2日出生于比亚利斯托克。后为躲避战乱随父母来到了圣彼得堡,在这里他结识了马雅可夫斯基,并接触到未来主义运动。维尔托夫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写幻想小说和诗歌,未来主义运动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他学习音乐,并成为一名未来主义流派的音乐家,1916年,维尔托夫创立了“听觉实验室”,对声响剪辑进行试验。1920年代初,维尔托夫成为苏联最早的新闻纪录片《电影新闻周讯》的编辑。内战期间,《电影新闻周讯》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工具,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影素材被立刻剪辑成《电影新闻周讯》,然后由宣传火车传播到全国各地。通过剪辑新闻片,维尔托夫制作了最早的历史长片《内战史》,还导演了几部纪录片,并创办了一种不定期播放的杂志片《电影真理报》。

经过这些实践,维尔托夫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电影理论。1923年,他发表了名为《抛弃戏剧式电影制作方法》的文章,提出了“电影眼睛”的理论。他把摄影机比作人的眼睛,主张电影工作者手持摄影机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强调对现实的即兴观察。但维尔托夫并不反对蒙太奇,他强调将电影观察的素材加以组织,从而引导观众达到明确的思想结论。有声电影的出现使维尔托夫把他倡导的“电影眼睛”和“无线电耳朵”的理论结合起来,形成音画对位的蒙太奇。1931年,维尔托夫拍摄了《顿巴斯交响乐》,受到卓别林的赏识。《关于列宁的三支歌》是维尔托夫的又一杰作,表现了“从过去到将来、从奴隶生活到自由生活的全部过程”。1937年,维尔托夫拍摄了《摇篮曲》。此后,他的理论受到猛烈的攻击,一直到1954年2月12日故去,维尔托夫再也没拍过自己的电影,只拍了几部作为任务的影片。

§ 影片地位

纪录片《持摄影机的人》整个影片都没有故事情节和主角。而她运用激昂的,节奏急促的音乐配上快镜头,把零碎的生活场景杂乱的拼接在了一起。并且特写和远景较多,着重记录人们的动作和表情,和整个城市的环境的转换。持摄影机的人在影片一开始便把镜头对准了普通的老百姓身上,反应他们的日常生活状态。整部影片都是以一部电影来展示摄影机如何纪录生活、摄影师如何进行拍摄和剪辑。在开片与结尾中都交代了电影院这个场景。其中穿插了很多摄影师调试摄影机的镜头,镜头都会出现一个眼睛,这正是导演想表到的观点—— 电影摄影机如同人的眼睛一样, 它把所看到的大千世界转录于银幕但电影摄影机又远远胜逾人的眼睛, 电影时空的灵活性使它不仅能纪录客观世界, 同时还能通过复杂的剪辑手法描写和表现主观印象。因此, 电影应该绝对摒弃虚假性, 把镜头对准真实广阔的客观世界, 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

所以在影片中我们常会看见持照相机的人扛着摄影机在大街小巷,四处奔波的画面。这些尽头中有清洁工,公园,商店,火车,女人,沙滩,甚至是路人,它把最客观最真实的生活场景记录下来,并且不做修饰。印象深刻的是一段中,激昂快节奏的音乐突然转慢,镜头对准的是一张张照片,而在定格每个照片时,有会有动态的影像插入。利用人们理发,洗碗,磨刀的几组镜头运用蒙太奇的方式把摄影师调试摄影机的镜头巧妙的组接到了一起,把摄影师如何拍摄,剪辑以这种形式表达。在片尾,镜头中的城市被分割成两半,而放大的摄影师正在拍摄生活中的人们,导演运用重叠的影像,以虚拟的形式给人真实的感受,它表达了摄影师生活在我们的周围,就如同我们的眼睛,可以随时记录生活中的细节,但是很多人却没有发现摄影机的无处不在。另外一个镜头,是当摄影师镜头对准那些人时,他们又会不禁的遮住自己的脸,或者是立刻逃跑,就像人的眼睛,当你被一双眼睛不停的注视的时候,你会感觉不自在。

这部白默片的生活片段虽然感觉十分凌乱,没有故事情节,并且有许多两极镜头的运用。但她也是“电影眼睛”派的开创,但它开始运用了许多蒙太奇,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 摄影机与机械文明的全知观点

当我们再一次讨论这部无疑的在影史上有着绝对地位的影片《持摄影机的人》(The Man with the Movie Camera)的同时,也许我们应当重新思索维多夫为这部实验作品的命名:持摄影机的“人”。但是,维多夫在这部复杂的影像作品中,所立意凸显的是“人”吗?当我们着墨于讨论“全能之眼”的同时,这个持摄影机的“人”在哪里?

作为日后真实电影与直接电影的发展源头,“持摄影机的人”为了拍摄“现实”的生活,发展出了一套极为繁复的“电影眼”(kino eye)理论。“真实电影”是一门新兴艺术,生活本身的艺术。“电影眼”涵盖:所有的电影技巧;所有的活动影像;所有的方法,无所不包,这样才能够走出去,记录现实─活动的现实。﹙By Jean Rouch,摄影机与人﹚维多夫在《持摄影机的人》这部影片中,意图繁复、多层的影像开创了电影眼理论,步移景换的影像背后,是一套独特的电影眼公式:kino eye(电影眼)=kino see(我透过摄影机看)+ kino write(我用摄影机在胶卷上纪录)+ kino organize(我剪辑)

在这场电影眼的革命里,维多夫将“摄影机”视为出战的工具,将“电影眼”与“电子耳”所摄录下来的世界,补足“没有武装的人类之眼”所看不见的缺憾。“摄影机万能”成为这场划时代革命的主要彰显诉求。在维多夫的电影实验里,从拍摄人群移动、剪辑台工作直到摄影机自动移动和拍摄(如同未来主义电影里会出现的“笔自动书写”一样),除了开创了剪辑的各种可能性之外,维多夫似将“电影眼优于人眼”的意念,在复杂转动的影像中一再重复。

然而,这毕竟是场实验与革命。是否如维多夫所说的,摄影机从此能够无所不在的拍摄“没有觉察的生活”(life-unawares),是个双向的命题。单纯的把摄影机神化,也许是维多夫表象上的企图,事实上,《持摄影机的人》同时也是第一步暴露电影摄制、剪辑过程的影片、第一部将“摄影师”和“剪辑师”放进结构中的影片。无所不在的摄影机试图拍摄人们生活的原貌(life as it is),但同时也隐性的指出了操作摄影机的“人”的位置。“全知之眼”志在拍摄人眼所不能见之处,同时,也揭示了影像“虚构”的可能。这也是第一部透露出作者“自我反思”(reflexive)的影片。 [1]

§ 影片评析

这部无声的记录片是1929年的《持摄影机的人》。

即使在今天看来,这部电影依然可以算作比较具有实验性的作品,而它竟然出现在近80年前的苏联,距电影的诞生只有短短的34年,当时的电影还处于默片时代。

全片没有情节,只是不动声色的记录莫斯科的市景,街上形形色色的行人,店铺,工厂,电车,火车……

如果一直是这样,镜头只是像眼睛一样在观察,那么这部电影直接叫做《摄影机》也未为不可,但是既然片名叫做《持摄影机的人》,那么这个“人”的作用自然会在影片中体现出来。

于是,每当我们随着镜头看着莫斯科城中的各种景象,逐渐进入,逐渐放松,简直认为没有摄影机,也没有镜头后面的那个人的存在的时候,电影里就会出现摄影师的镜头,一会儿是他扛着摄影机寻找合适的角度,一会儿是他蹲在矿工后面拍摄矿工的劳动,让我们总是恍然大悟的想起原来我们看到的并非天生就有的景象,而是摄影机后面的这个人想让我们看到的东西,当我们看着教堂宏伟的尖顶的时候,如果摄影师将摄影机转个方向,我们将看到贫苦居民居住的小草棚;而如果摄影师不想让我们看到草棚的话,我们就只会为这教堂的壮观而赞叹——一切都取决于持镜头的这个人,此时此刻,我们都是他的臣民,我们都要遵从于他的意愿。

最有意思的是这样一组镜头:街上奔跑着一辆敞棚汽车,车里是几个打扮入时的阔太太,这样的镜头并没有什么特别,可这时,镜头切换,我们看到摄影师正坐在与敞棚汽车并行的另一辆敞棚汽车上,拍摄着阔太太们的一举一动。这就让人不由得想到,那么我们现在”所在”的镜头,岂不是另一辆与两辆车共行的汽车上的另一名摄影师的眼睛吗?

整部电影,似乎导演都在跟我们玩着同样的游戏——先让你放松警惕,进入他为你设置的环境与心情,然后忽然用一组镜头对你当头棒喝,告诉你:“这一切都不过是我为你安排的,你自己不可能自由选择,我让你哭你就要哭,我让你笑你就要笑,我让你看到的你就要看,我不让你看到的你休想看到……”

影片的蒙太奇镜头运用的很好,例如里面有一组镜头,分别是婚礼,葬礼,婴儿的出生,老人的死亡等等,我一面不无感伤的想到了人生无常世界广袤之类的词语,一面在心里知道又中了导演的套,我们已经太熟悉电影语言了,固定的场景我们就会产生与之相符的固定的情感,而我们毫无知觉。

还有一组镜头,一个女孩在射击,镜头快速的在她的枪口和靶之间切换,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说明子弹即将射出,可是切换了好多次子弹也没有射出,让人心里憋闷极了,呼吸都困难,还好最后子弹还是射出去了,如释重负的同时,心里又一次的感觉到了导演的诡计。:)

拿到了摄影机,就是掌握了话语权,就能任意的摆布观众,当我们沉浸在镜头为我们讲述的故事,铺设的场景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到过镜头后面,那个“持摄影机的人”呢?

最近有本讲电影的书名叫《我的摄影机不撒谎》,而《持摄影机的人》要告诉我们的似乎是:摄影机永远不可能不撒谎。  [2]

§ 相关评论

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的宣传片,内容上我就不予置评了,但从纯电影和摄影的角度来看,这部片子让我从头赞到尾,比如说:

1. 蒙太奇。蒙太奇。蒙太奇。它蜂拥而至打得你措手不及的剪辑们,把几年前爱森斯坦创造的蒙太奇技术发挥到了超前实验的高度。

2. 摄影师的自我暴露理念将这部电影引向了几乎算是哲学的深度。我们以为自己看到的一切是天经地义,习以为常的。但其实,这一切都是精心策划的筛选。

3. 无数的镜中镜,几乎可以算是维尔托夫对观众心理的一场大玩弄。不论画面是从静止的胶片转切到胶片上的这个电影,还是一次又一次,我们看到电影院里面的观众看电影。看的什么电影呢?就是我们现在看的这个电影。这让我想起那句著名的打油诗“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跟小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呢?从前有座山……”自己小时候也曾多次想象,自己有一天能跳进电视机里面,把里面的虚构当现实。因此,他的这一套实验对我来说震撼之极。当我全屏看一段影片,然后又看到电影院里面的人在看这一段影片时,我不禁感到混乱与迷惘,我刚刚是在看自己么?

4. 强烈的对比,让这个完全没有语言与故事的摄像头讲述了超于画面的内涵。比如那一组结婚与离婚的组合,葬礼,生育,与婚礼的组合,美容的女人与劳动的女人之对比,都让人心里感慨万千。

5. 定格。我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简直就吐血了。法国新浪潮中,特吕弗的《祖与占》以几个定格镜头而闻名。但是没想到,早在三十多年前,人家苏联哥哥就已经创意出来了。而把静止的胶片当照片陈列再反复回转,同样混淆着大家的视线而具有高度的实验性与美感。

6. 双重曝光。把一个镜头嵌在另外一个镜头里面,这种技术在今天的电影里面是相当普遍的,数码技术来做也是相当简单的。但在二十年代, 这部电影就大篇幅的运用了这种重叠的效果,非常具有革命性。

7. 关于画面的分割,拍摄的角度等,这些都让我觉得之后的《奥林匹亚》和《公民凯恩》相比起来,也似乎不那么牛逼了。

8. 最搞的是居然还有动画。当然不是手工画的动画,而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连起来的实物动画,后来超现实动画大师史云梅耶的标签风格。说到超现实,这电影也很有几个镜头相当有味道,比如电影一开始,摄影师站在摄影机上面的这个镜头,以及摄影师站在啤酒杯里面的镜头,也都具有着深深的超现实风格。

你能想到,这是一部二十年代的电影么?它里面运用到的技术,当代都鲜有电影能相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4: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