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战争生活》
释义

§ 影片简介

《战争生活》这是Qatsi三部曲的最后一部。Qatsi是美国印第安土著Hopi语,意思是生活。

1983年,受IRS(Institute of Regional Study)委托,导演雷吉奥拍出了一部非叙事性的电视片,在这基础上,Qatsi系列第一部惊世之作《失衡生活》(Koyaanisqatsi)应运而生。在得到了包括卢卡斯、科波拉等人的大力支持与推广之后,《失衡生活》在当时形成了轰动性的效果。5年以后,Qatsi系列第二部《变形生活》(Powaqqatsi)诞生,尽管没有在第一部的基础上取得大的突破,但也不失为水准之作。

《战争生活》的诞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尽管《失衡的生活》与《变形的生活》都取得了相当好的评价,但在拍摄期间,导演仍然面临严重的资金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派拉蒙公司已经为前两部电影发行了DVD,但是雷吉奥仍然坚持收回版权,让想要购买DVD的影迷单独与他联系,单价150美金,作为对第三部影片拍摄费用的支持。最后在米拉迈克斯公司的支持下,由著名导演斯蒂芬·索德伯格(《性、谎言、录像带》,《毒品网络》,《永不妥协》)出任执行制片,历经10余年,终于完成了这部作品。

§ 关于影片

《战争生活》原子弹,多利羊,世界地图,股票市场,数字,游行,

警察,棍棒,枪,子弹,拳击手,本·拉登,电脑,争吵,

阅兵,汽车,布什,轮盘赌,云霄飞车,快餐,速度,网络,

死亡,爆炸,键盘,字母,汽车,光线,车灯,哭泣……

1975年,一个叫高弗莱·雷吉奥(Godfrey Reggio)的美国人,有感于当代人类生活的混乱状态,打算拍摄一部纪录片传达这种感受。同时,他打算以一种全新的风格拍摄这部影片:完全抛弃故事情节、演员表演、人物对话、画外解说甚至任何音响,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伴以音乐的、从现实生活中捕捉的、未经加工的、激动人心的、富于美感和冲击力的画面。

1983年,受美国IRS(地域研究学院)委托,雷吉奥拍出了一部非叙事性的电视片,在此基础之上,第一部惊世之作[失去平衡的生活]应运而生。此后,[变形生活]和[战争生活]的完成组成了影史上不容遗忘的“生活三部曲”。其中,[失去平衡的生活]突出的是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中现代科技与环境的冲突;《变形生活》则展现了现代科技和全球一体化对自然、对古代文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文化的影响和蚕食;到了[战争生活],镜头聚焦到现代社会的暴力性。这里的暴力不只是侵略与战争,而是指一切残酷的、带有暴力性质的侵略,甚至包括数字社会、媒体对于人类的侵害等。生活三部曲通过巧妙的剪接手段组成了一首由动态影像和交响音乐构成的叙事诗,带来异乎寻常的震撼。

导演戈弗雷·瑞吉奥从日常现实中提取催眠般的意象,用高科技艺术手法对片段进行视觉上的提炼和改变,把一个由自然规则主导的世界幻化成技术合成及虚幻主导的世界,极度的夸张、隐秘、奇异、悲怆、荒凉、浩阔、逼仄、压抑、放纵、狂欢、希望和绝望。在潮汐般的光影画面和音乐中,他带领我进入了一次诗歌的世界感的遨游之旅。

1888年,美国乔治·伊斯曼发明胶卷,并于1894年与爱迪生合作制成“活动电影视镜”。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造出能将影象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电影机后,真正的电影终告问世。早期电影有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工厂放工、街头即景、婴孩的午餐等,爱迪生则拍摄了动物表演、歌舞演出、拳击比赛等,并为拍摄这类场面专门建立了摄影棚,请表演者在摄影机面前演出。尽管早期的影片仅仅展示出的是一项技术的发明,构成游艺场的新奇节目,这毕竟是电影艺术最原始最初期的开端。

早期的电影比较简单,只有视觉运动的组合。《生活如战》完全可以看作是将电影最原始的部分做了一次充分的还原。

它同另一部电影《2001太空漫游》有着不可解释的共性。既是一次妙不可言的纯视觉体验,又是一首关于时光和历史的组诗。一切的诉诸于文字的努力都显得苍白无力。由于它没有具象的情节,更没有直接的对白。除了碎片似的切片和贯穿始终的跌宕起伏的配乐。使《生活如战》看起来很象一部漫长的MTV。

英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与1968拍摄出一部非叙事性的电影《2001年太空漫游》,他说:“在《2001环游太空》这部电影里,我想尽力去创造一种纯粹的视觉感受。”从某种层面上说,《生活如战》将大师的追求实现了。

§ 影片看点

《战争生活》首先,如果能够抛弃那些客观,冷静的评论词汇,我会说这一系列是绝对的经典,极品。对于任何有视觉感受的人来说,它带来的都是一种异乎寻常的震撼。这样的电影,绝对值得你为之购上一套正版DVD,焚香沐浴之后静下心来反复的欣赏。(注:本人与此DVD发行商没有什么业务往来。)

库布里克曾经说:“在《2001环游太空》这部电影里,我想尽力去创造一种纯粹的视觉感受。”从某种层面上说,Qatsi系列的出现将大师的追求实现了。

它是一次奇妙的视觉体验,一切将之诉诸于文字的努力似乎都显得徒劳。正如剧情简介中能看到的那样,这部电影中没有肌肉俊男,没有丰乳肥臀,没有一万发子弹,也没有太空飞梭。它没有恩怨情仇之类的“情节”,但是看完之后,我们却能清晰的感受到这部影片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这是一部真正“画面化”的电影,组成它的元素只有一幅幅精美的动态“照片”。同时,它又是一篇论文,一篇关于人类生存困境的论文。与其他论文形式的影片(比如著名的越战纪录片《Hearts and Minds》)所不同的是,它没有对主题进行集中的、轰炸式的论证;相反,它采取了一种看似舒缓的,散文式的方式表达。

法国著名导演戈达尔曾说:“现在的观众只知道从屏幕上被动的接受信息,却忘记了主动的获取信息的能力。”而雷吉奥在访谈中也谈出了相仿的观点。这部影片要传达的信息,需要观众自己去整合那些美轮美奂的画面,而每个观众通过自己不同的体验,能够对其产生个人不同的理解。

高佛雷·雷吉奥与菲利普·格拉斯

这部影片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菲利普·格拉斯的配乐。从《失衡生活》开始,菲利普·格拉斯便开始了与雷吉奥的长期合作,至今为止,他包办了Qatsi三部曲的所有配乐 (除了在最新的《战争生活》中,马友友有一段精彩的大提琴独奏)。也正是《失衡生活》,让菲利普·格拉斯声名鹊起。作为20世纪最有名的一位音乐家,他与斯蒂夫·雷奇(Steve Reich)、特里·瑞里(Terry Riley)、蒙特·扬(LA Monte Young)一起成为极简主义的代表。除了Qatsi三部曲以外,他还大量的参与了其他电影的配乐,其中包括埃罗·莫里斯(Errol Morris)的著名纪录片《细细蓝线》,马丁·斯科西斯的《Kundun》以及金·凯瑞主演的《楚门的世界》。

或许正是由于该片特殊的非叙事的形式,音乐元素在影片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甚至很多人(包括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戏称该片是一部90分钟长度的MTV。在“画面+音乐”这样的形式单纯的结合下,我们可以最大限度的看到音乐对观众心理的引领,暗示与影响。在很多看似冷静的“中性化”的场景中,正是有了音乐的存在,使观众在观看时产生情感的偏向,从而使得作者的意图更加清晰,方便的表达出来。

§ 影评

《战争生活》这是哪里?这里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力量导致的衰败?是谁将这样的空旷装入你的视野?

每一天,一些人消失;每一天,一些人出生。

哭声,是陪伴人类一生的声音,心,在哭声中浸泡、脆化,最后遗失在浩瀚的宇宙,微尘一粒,有始无终。

谈论、解构《战争生活》图像的意义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在看似紊乱的影像后面包含着大量政治学、人文学、社会学的讯息,它在你的生命场景中,又固执地游荡在你的可见之外,只有你个人的命运和影像相切,它才能散发出异彩。

战争是人类生活的附属物,只要地球上还有着人,那么战争的硝烟就挥之不去,人类的历史就是战争的历史,人类一诞生,地球就遭殃!

我们听见了心跳,说明我们的胸膛中还有着热度,可是,那半截通天塔突兀地在流云之下,人,狂热而愚蠢的人呢?!

有限到无限的距离是“一”到“O”的间隔。中国的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正是此理。

在我们的可视的世界了。探求的动机最终往往因为“智慧头脑”的膨胀而走向事物的反面,正如老爱同志看到第一颗原子弹,他已经无法掌控科学技术的运用方向了,人类善良的愿望总是被政客玩弄于掌故之间。

电子乐冰冷的音效(有一段竟和《追捕》中吃药的一场相似。)伴随着数字化的画面,在五彩缤纷的后面,任何构成都可还原成两进制的乏味,一个什么都可以字串化的年代,想象已经被剥夺了,虚拟化正在源源不断给你提供“精神鸦片”,而当我们想拥抱这一切的时候,猛然发现,我们站在文明的荒野,我们在虚幻中握手相欢,却在真实的尘世中紧闭心门,疏于交流。

是谁们的脚步踏过草地,他们让我想到秦国的铁蹄和寒光的兵器( 《荆柯刺秦》);他们让我看到死亡的异色和绝望的人民(《战舰波将金号》敖德萨阶梯);他们代表着绝对的服从和效忠;他们的帽徽上闪烁着五角星。

人的死亡是一道冰凉的算式吗?人的生命在数字中归入死亡之地,他们凝视着天际,硝烟的穹苍中只有炮火的弧光映红我们的眼睛,我们无法辨清黑白,我们的眼中装满着千万年人类的宿命。

兵士整齐的脚步总是连接着他人和自己的未来,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通向的往往是平民的死期,政客的血色是无辜平民的鲜血酿成,平民对于他们而言只是国家年鉴中一组可以容易删去的枯燥数据。

这是知识爆炸年代,这是大师云集的年代,他们用智慧发明了杀伤力更加大和强的杀人武器,当代科技使得一些高科技人员成为“恶魔”,他们冥思苦想的是远距离杀人的艺术,冷兵器年代的肉搏为后工业时代的数字化按钮所替代,经济实力决定了当代的发言权。

他们不仅随意践踏地球的次序,他们更妄想用DNA技术重组人类,他们早已忘乎所以,他们看不到上帝的震怒,基因科学潜在的隐患、克隆技术的道德危机,垃圾食品日益替代了天然的美味,这一切他们将人类引向何方?!人类已经深陷得意忘形的黑洞中无法自拔。我们可以自豪宣布我们能够熟知人类的每个细胞,却无法打破心灵的隔墙,这是谁的悲哀。

看看那些刚出生的孩子吧!我们将给她们一个怎样的世界。人子孕育于母腹,但是,那只叫“多利”的羔羊却将我们带上了一个无法预测的时代,人类,在“更高、更强、更快”的精神指引下将奔向何方!

竞技体育的产业化和政治化让人类强身健体的体育成为了挑战极限的酷刑和炫耀国力的手段,为了提高(为了奖金)、为了国家的形象(特别是专制国家),那些运动员将自己交给药物,交给受资本家操纵和主宰的当代体育,如果,体育的结果是通向伤残,那么我们人类就不配谈“诗意的栖居”,更不配谈体育精神。

《战争生活3》没有旁白,有的只是一幅幅发人深思的画面。普天之下,何处再有净土?!那些速度和爆发力、耐力“神话”中,他们的成绩是否白纸般干干净净?!

提琴呜咽,琴声控诉着人类的愚蠢和短视,森林被毁、湖泊污染、耕地退化、高耸着冒着浓烟的烟囱,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或许,有一天我们再也看不到树木,我们能够看到的是数字技术建立起的郁郁葱葱。在家国的首都,人造的鲜花在深秋的寒意中怒放!

电影在继续,各国的钱币连接着数据,时代的轮盘赌上盯满贪婪的眼睛,股票交易所每天准时上映大悲大喜的闹剧,叮咚作响的钱币早已腐蚀人类的心灵。“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亡”。一个没有操守的年代,主义只是功利的遮羞布,为了利益,政客们早已出卖了人民和心灵,在他们的交易中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人家破人亡……

真实早已不复存在,为了意淫和欲求,我们可以将数字梦露带回家猛操,为了掩盖,传媒已经可以将一切真实虚化为白痴的玩笑。

好莱坞成就了世众的梦想,也帮助政客扭曲真相和制造恐慌。

在欢喜和雀跃的背后,只是一场赌局的输赢,我们对于“崇高”的认识是,只要能够有利可图,我们就要道貌岸然的“崇高” !

我们为数字压迫,我们被数字量化,就连快乐也被数字左右,我们得意于股票的飙升,我们自喜在损人利己的快感中,我们谋算着他人也被他人谋算,只有一个是长生将军,那就是死神!

科技让我们可以瞬间知会于网络,却让这代人再没有了隐私,国家,这个冰凉的名词把我们攫取囊中,我们是被数字技术禁锢的囚徒,我们早已不存在私人空间。

马友友悲凉的提琴声中,我们一起回眸时代,那些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公众人物,那些为当下定义为善与恶的人物,抑或在其中你能发现某些熟悉的面容。他们制造着令心颤抖的历史,他们自己却也无法逃避“成者为王败者寇”的命运。

上帝,在另岸,而此岸,他们正上演着不可测的戏剧,他们是(自己看看,有几个认识的)……

今天,资本家已经改变了他们的狰狞的面貌,他们用糖衣炮弹蚕食着人的物质和精神世界,那些著名的品牌后面有着多少第三世界小童的血泪,那些著名的品牌又使多少年轻人成为奢侈的奴隶。青年,在精神的异化中成长为道貌岸然的“两足动物”。他们,在这样的年代为时尚和奢华埋葬。

而政治也在酝酿死亡的土壤,地域冲突、种族冲突、宗教冲突、意识形态的冲突,无数虚虚实实的主义将地球造成了一个火药桶,我们在死亡的阴影下胆战心惊的存活!

明天,明天我们会得到安宁吗?

那些触目惊心的图像恶梦般萦绕在我的脑海,那是同类的残杀,那是同类的血腥。

它是父亲之死!

它是母亲之死!

它是历史之死!

人,死去,而那些记忆残存在了艺术史和政治史中。

我们 有着明天 我们 有着怎样的明天

在一片红色中,我们开始坠落!

在一片璀璨的星光中,我们聆听天籁之音…

但是,我们看到了那行血色的大字NAQOYQATSI

据说这是印地安霍布族语言直译为:互相杀戮(影片字幕显示)

这是杀戮的记录

一种战争作为生存方式

一场文明人间进行的战争

这是古老的告诫,这是神的告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2 0: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