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齐长城遗址
释义

§ 概说

齐长城遗址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多有长城,除北方燕赵长城外,尚有齐长城、魏长城、楚长城。齐长城横亘於山东中部,又名长城岭、大横岭,西起今黄河东岸的长清县西南孝里镇广里村北,向东进行丘陵区,又逐渐蜿蜒攀升至泰山西麓的中低山区,尔后沿泰沂山脉分水岭,直达黄海西岸的今青岛市小珠山之东的黄岛区东于家河村东北入海,蜿蜒618.9公里,史称千里长城,现存遗址占总长度的64.3%。

千里齐长城,在连年的战争中屡兴屡废,世世代代地建,年年月月地修,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钜防之一,是目前国内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的古建筑遗址。整座齐长城,巍巍峨峨,恢恢宏宏,恰似东方巨龙,盘旋飞舞于崇山叠嶂之中,将黄河、泰山、东海连成一体,是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的结晶,是齐鲁大地的脊梁。

§ 修建史话

齐长城遗址春秋战国时,社会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奴隶制社会逐渐崩溃,封建社会日益形成。在这样一个阶级矛盾极其复杂而又激烈的时代,列国诸侯竟相争伐,周天子大势已去,徒有虚名。

齐国当时的大国,,曾雄踞于各强国之首。位于今山东省北部,建都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其疆域东到 海,西到黄河,南极泰山,北到无棣水(今河北盐山县南),是当时华夏诸国中最强的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促使政治、经济、文化集中,因而城市也发展起来。在各国都城中,齐都临淄规模最大。考古材料表明,齐都临淄故城包括大小两城,大城周长14,158米,小城周长7,275米,大小城总长21,433米,合周尺9,500丈。人口7万家。

但齐桓公称霸时,但这时鲁、晋尚处于强盛时期,齐国并不像日后那样强大,其疆域最大不过"方五百里",而且疆界难以巩固,争争夺夺,犬牙交错,泰山成为天然屏障。

泰山两侧是齐鲁接壤地带,是南北争战与会盟的通道。特别是在齐国的西南部,济水与泰山之间构成依河临山之险,是中原各国的交战要道,敢是春秋战国时中原诸国进攻齐国的咽喉。所以,齐国在这里首先修筑了西段城障,以防鲁、晋诸国。

战国初,齐国更加鼎盛,而鲁国则衰,楚、越乘虚而放,特别是楚国不断北征至海岱地区,先后灭掉了邾、杞、莒等国,并把越国的势力也赶了出去,取得了琅玡一带的领土,直接危及齐国,于是迫使齐国又修建了东段长城,以防楚越。到了战国中期,齐威王、齐宣王继起争霸,楚国灭掉了越国,更加危及齐,而冈峦起伏的泰沂山区正处于齐之南越,以山代城的传统格局已不适应徒骑兵战的新形势,于是齐威王又修建了中段长城。尔后,齐宣王又对整座长城加以维修连成一体。

《史记·楚世家·正义》引《齐记》:"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可见当时规模已不小。

最后,齐湣王又对长城进行了全面整修。至此,齐长城先后经历几百年才大功告成。

§ 构筑特点

齐长城遗址齐长城西起今黄河东岸的长清县西南孝里镇广里村北,向东进行丘陵区,又逐渐蜿蜒攀升至泰山西麓的中低山区,尔后沿泰沂山脉分水岭,直达黄海西岸的今青岛市小珠山之东的黄岛区东于家河村东北入海,蜿蜒618.9公里,史称千里长城,城墙的构筑特点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建筑材料就地取材。

平原和矮丘,以土板筑成宽十二三米,高七八米的土城墙。如岭子头处搞"大寨田"挖掉南侧一半,现遗址底宽仍达5.2米,高仅2.5米。穆陵关西大岘山上坍塌后的遗址底宽达15米,高5米。土筑城墙就地取材,黄土、黄粘土、沙土、砂砾土都有。不论何种土质,都是加盐水板筑,至今盐渍可见。板筑时夯层10厘米~25厘米不等,现裸露处夯层明显。

山上以石垒砌。有的沿山脊砌成宽5米~7米的双面城墙。更多的城墙不在山脊,而选在山脊阳侧陡坡上开挖少量土方,垒成宽1米~2米的单面石墙,墙阴填土石,形成阳面高六七米,阴侧高仅1米~2米居高临下的态势,易守难攻。用料上有块石、条石、片石、花岗岩、石灰岩、沉积岩等,就地取材。

在长清的陡岭子山上发现50米长双层城墙,即在城墙之阳坡又筑外墙,两墙相距2米~3米。三股峪北山还发现有锯齿形城墙,即城墙外侧呈三角形突出,这段城墙长300米。诸城马山至北山一带山坡上的城墙,都用石块砌成间隔7米~10米的格子状,中间填土石,既省料又可防止泥土流失。

“因地形,用险制塞”,就是充分利用数十米高悬崖峭壁的山险墙,因无法攀登而不再在其上修筑城墙。这种情况齐长城全线用得很多,短的数十米、几百米、长的达千余米。

象这样以山险代替城墙的例子很多,其中以泰山长城和博山长城为代表。齐长城未经过泰山主峰,而是自泰山西北,经泰山之阴迤逦东去,但城墙只修筑到泰山西北的钉头崖,其以东的老鸹尖、摩天岭、高山尖子、牛山口一带的"泰山北岗",长达15公里没有修筑城墙,而是利用海拔八九百米的高山险峰代替长城墙,并以海拔1545米的泰山主峰为屏障,步兵车阵是无法进攻的。

齐长城遗址在城子村(古城)逾淄河,东到三泰山以东虽有黑虎、油篓、雁门等诸"寨"而无城墙,直到沂源县大崮、小崮之东才见城墙遗址。在南自鲁山,北至三泰山,东到大崮,南北18公里,东西14公里范围内,有海拔800米以上山峰52座,车马厮杀的战场是难以在这"博山"之中摆开的,况且南有海拔1108米的鲁山屏障。因此,用山险代替城墙不无道理。况且利用山险代替城墙还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减轻了许多劳役之苦。

§ 历史

齐长城遗址齐长城的修建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据考证,它的修建,借鉴了城池防御的手段,具有重要的军事、建筑、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非常值得研究和探索。从历史方面看,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王室逐渐衰落,而齐、鲁、晋等国则日渐富强,特别是齐国正崭露头脚,渐渐崛起于东方。逐渐占据了霸主地位的齐国虽发展迅速,但是,南部强大的晋国却一直是当时齐国统治者心头的一块病,时时令其不安,而且当时其他诸子国也纷争不断,战事颇繁,对齐国也是一种威胁,因此确实需要设防…从地理方面看,齐国所受封地在泰沂山脉以北,背靠山面对海,海是不必防范的,西和北面有黄河作为天险屏障。可谓易守难攻,只有南面有出入泰山的陆地大道,直通在它南面的鲁、楚等国,虽然泰沂山是约定俗成的边界线,但因地势开阔,易守难攻,正是中原诸国进攻齐国的咽喉之地,是齐国需要重点防范的要塞,必需设防。而且据史料记载,春秋至战国初,各国主要是用战车作战,因此设防重点是修筑关隘,用来阻挡战车,而到了战国时期,步兵以其机动灵活可以翻山越岭等优势,在军事上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这就迫使齐国在修建关隘的同时,还要建好山岭上的长城,以防步兵的入侵。正是出于防御目的,齐桓公开始在此修筑长城。随后,齐灵公、齐威王又不断将长城沿泰沂山脉向东增修,至齐宣王时已修至东海。需要说明的是,此时,鲁弱楚强,扩修齐长城重点是防楚,史载"乃齐宣王所筑,以御楚寇者"可以作为明证。明、清、民国等时代的统治者又对莱芜境内的齐长城进行过维修,所以虽历经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至今仍清晰可见这堪作历史见证的遗迹,而且是全程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

莱芜境内的齐长城西起莱城区大槐树乡的芭麻峪村,东至和庄乡的荣科村,横跨大槐树、鹿野、上游茶业口、和庄等5个乡镇,穿越后关、长城岭等大大小小28个村庄,历三平山、鸡爪顶、摩池岭、霹雳顶等9座高峰,踞天门关、锦阳关、青石关三道雄关,沿莱芜市北部边界的崇山峻岭,经大大小小224座山头,蜿蜒起伏百里之遥。

齐长城是随着不同的地形、山势和地貌而修筑的,主要有关、烽火台、团城和墙四部分组成,关全部建在山口要道上;烽火台则建在大关的山顶,用以传递敌情;团城是建在关两侧高山顶上的石围墙塞,用以屯兵和观察敌情。城墙的位置一般是建在随山升降的分水限南侧的斜坡上。地势一般是南低北高。因为南面低,来犯的敌人需要向上进攻,非常困 齐长城遗址难,起到防御作用。北面高则可以居高临下,易于防守。墙底厚一般约3米,但关处厚4一8米。南半部分是外墙,平均高约4米,关处墙最高8米,北半部分是站墙,厚1米,高1米左右,有便于了望、巡逻、隐蔽和作战的优点。在城墙的阴面,建有横向的拦沙土水的小石墙,有的墙内垒着泄水沟,以防止城墙被雨水冲坏,墙的用料一般是就地取材,砂石山就用砂石,青石山就用青石,上游镇南栾宫村西的"道士帽"山处的220米城墙则是用沙土夯筑而成,特殊地带就以悬崖代墙,如三顶山、鸡罩山上的墙就是如此,砌墙的方法也因料而异,土墙就用夯筑法,石墙、关楼和城堡则用支垫干垒法,关门洞采用的是发暄技术。其中,尤以干垒法和发暄技术最值得称道,不怕雨雪冲刷,经得起风吹日晒,因而至今完好无损,齐长城保存最完整的的是莱芜境内上游镇娘娘庙(锦阳关)以西的662米,共有190个城垛,每个城垛上有一个了望口。

巍峨壮观的齐长城如一条巨龙,穿越于崇山峻岭之间、阡陌沟壑之上,每一关、每一墙都在诉说着无数动人的故事,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说起齐长城,不能不提青石关。青石关位于和庄乡青石关村,关城堡建在东丰山和西小山之间的山坯上,长宽各百余米,原有南、北、西三座城门楼。北门洞顶原建有玄帝阁,阁基东西长10.5米,柱石还保存完好。南门外上方镶嵌着"青石关"三个阴刻楷书大字石匾,现垒在关门东侧南尾的西山墙上,保存完整。南北门有大路相通,路西原来有座店铺,是曾国藩经过这里到博山时的住所,有2间大门、3间北屋、2 间西屋,都是石墙瓦屋,建筑风

格古朴,南门外路边有“奕世流芳”和“曾国藩所其处”的石碑。

青石关以其特有的军事、地理、商旅、建筑等方面的魅力,以及和齐鲁古道的关联,曾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到此观瞻,留下许多轶文趣事,演绎出无数动人篇章。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他31岁离乡出青石关南去时,就曾留下这样的诗篇:"身在瓮盎中,仰看飞鸟渡。南山北山云,千株万株树。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樵者指以柯,扪萝自兹去。勾曲上层霄,马蹄无稳步。忽然闻犬吠,烟火数家聚。挽辔眺来处,茫茫积翠雾。"青石关如同齐长城一样,自有它辉煌的历史。在齐长城下,人们不仅传诵着许多名人诗篇,而且还流传着许多凄婉动人的故事,相传长城脚下住着一户人家,聪明英俊的王小与老母相依为命,无奈家贫如洗,王小老大不小了也没有娶上媳妇,老母盼媳心切,日久成疾,双目失明,王小靠讨饭奉养老母、并天天到山上打柴换药为老母治病,历尽生活艰辛。王小的孝心终于感动了神灵,托梦指点他道:北墙跟前一地花,九月满目黄金甲;得此妙药圣草日,定是慈母见天时。王小醒来,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天天打柴时见到的齐长城下的野菊花嘛!于是采来野菊,熬汤为老母洗眼,果然灵验。这一偏方,至今在齐长城下流传应用,造福一方百姓,又说青石关南19公里处的望夫山,是因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北眺夫婿而得名。传说住在山下的孟姜女,结婚不到三天,丈夫就被齐国抓去修长城,一去几年杳无音信。孟姜女盼夫心切,天天手提盛着馒头的篮子和面汤罐子,伫立山头向北遥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望穿双眼,盼白双鬓,不见夫归,久而久之,竞立化为石,至今屹立山顶,见证着流逝的岁月,记载着沧海桑田的变迁,诉说着几多悲欢离合的故事。此山因之得名“望夫山”,为莱芜十大名山之一。

通过专家考察论证,齐长城创建于春秋初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比秦始皇的万里长城还要早470多年,堪称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长城巨防。它又是一部硝烟滚滚、风雨沧桑、落戟沉砂、遗迹斑斑的古代战争史。

博山境内的3条齐长城复线不仅具有军事价值,而且还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物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 作用

齐长城遗址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修筑的军事防线。始建于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 ,经齐灵公、齐威王不断增修,至齐宣王时基本完成。后来齐 王又加整修,先后 历经400余年。

长城西段起于今长清县孝里铺和广里乡之间的东张村,沿黄河下游右岸入泰山山脉,中经肥城、泰安、历城、莱芜,东 至章丘南长城岭;东段自博山、沂源交界 处鲁山,经沂水、临朐交界处大岘山穆陵关,过安丘南、莒县北、五莲北、诸城境, 至胶南县小珠山东北于家河村入海,全长500余公里。齐长城因山就势,蜿蜒绵亘, 经2500多年的硝烟烽火、风雨沧桑,至今雄姿犹存。其基础宽6~10米,墙高2~11米, 高者多在山岭低凹处,较完整者多在山区险要处。山区均以开石垒砌,中间夯土, 平原则多用泥土板筑。泰山地区的齐长城,分长清段、肥城段、泰安段、莱芜段。

长清段位于长清县境南部,现存东西两段遗址。最西段在广里村东北500米处,长200米,高2米,底宽8米,顶宽2米,夯土筑成。东段在万德镇长城村南,长200 米,高2米,底宽6~8米,夯土而成。村北首原有孟姜女庙,“文化大革命”中毁,遗址今存明、清重修碑。在界首镇北麻套村北,沿北顶山脊也有一段长城遗址,长 4公里,高4~5米,底宽8~10米,顶宽5~6米,石砌墙,拐弯处用草拌粘土砌石。长清、泰安交界的山口处两侧,至今城墙高大雄伟,有羊肠山道南北相通。

肥城段在肥城县境北。西起老城镇北5公里处的项峪北山,经于土村北、刘家山口、张庄北山、北李庄北、铁担岭、站口子山口、双山、五道岭山口、芦家沟、 三山、羊角山口、上峪村北、羊角山、松树山口、斜峪北岭、槐树口、夹子山,东 止于窗户岭,全长38公里。山区为石砌,凡经山口处为土基。山顶遗址一般高1.5 ~2米,底宽5~6米,顶宽1.5米。有的高达4~6米,宽6~8米。最东段高10米,底宽15米。

泰安段位于泰安市郊区、泰山区境北泰山山区分水岭上。西自窗户岭入郊区道 朗乡黄巢寨山,沿山脊折而东北,再入长清境。自界首北顶山又入泰安境,沿岱阴 泰历边界线崇山峻岭,经摩天岭、牛山口西北、马跑泉村北、讲书堂北、大药乡北、 长城岭、水泉子村、西门台、天马顶、梯子山、南烀牛了慕缡子胩┌病⒄虑鸱?界线长城岭相接,长82公里,残垣断壁处处可见。其中东段最清晰,自大津口经黄 前镇水泉子村西北的济泰公路山口,至下港乡谷山村一带,遗址绵延不断,长34公 里,高2~4米,底宽6~10米,顶宽2~4米,石筑,间以夯土。

莱芜段在莱芜市境北泰山山区。西起芭麻峪,东至青石关,沿章莱、博莱边界 逶迤52公里,跨越大槐树、鹿野、上游、茶叶口、和庄等乡镇,全部为石砌。峰峦 陡险处墙高2~3米,平坦处高5~7米,底宽2.5~6米,尚存垛口。全段有3个门,史称 三关:西有天门关,东有青石关,中为锦阳关。锦阳关位于上游乡娘娘庙村北,为 齐鲁要冲,威武壮观,惜已毁于抗日战争时期。关西一段城墙最完整,长800米, 高9~11米,底宽6~8米,依山而筑,垛口完整,清同治年间为防捻军而整修加固。 青石关一带,两山对峙,形势险要。蒲松龄有《青石关诗》:“身在瓮盅中,仰看 飞鸟渡。南 齐长城遗址山北山云,千株万株树。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樵者指以柯,扪罗自兹去。勾曲上层霄,马蹄无稳步。忽然闻犬吠,烟火数家聚。挽辔眺来处,茫茫 积早露。”

附:

泰山以东齐长城,主要有临朐段、五莲段、胶南段。

临朐段位于境南部。西接淄博岳阳山凤凰岭,经嵩山、九山、沂山、大弁山东 去入安丘县,长75公里。城依山而筑,随岭阜沟壑起伏。凡高崖陡壁处,仅用石块 砌成2米左右的矮石墙。每遇沟壑,则用巨石构筑。一般地段为土石结构,其基础 由精加工的大石砌成,宽8~10米,高3米,上为夯土,层次分明,每层厚约20~30厘 米,夯窝均匀,清晰可辨。有些地段为冬季施工,土里掺有盐水;有的尚存木桩痕 迹,以加大拉力,保持平衡。大关乡苗家旺村南至邵家峪一段最为清楚,长12公里, 残高1~4.5米,底宽6~8米,多以沙土夯实而成,间有石块砌筑。墙南面陡峭,北面 坡缓,每隔5~10米置乱石一堆,大者若磨盘,小者似碌碡,为当年守城者御敌所备 擂石。大关乡内残存分岔段,为二道防线。从沂泉村南至大关水库南,长4公里, 高1米,宽2.5米,盐土结构,间有木桩痕迹。

齐长城关隘,以穆陵关最为著名。位于县东南与沂水交界的大岘山上,是齐国 通往南方的门户。遗址2600平方米,残墙高3~5米。其南面下临深谷,陡不可攀; 北侧较平缓,以平顶山为依托,进可攻、退可守,地势极为险要。平顶山巅平如砥, 面积5平方公里,相传为历代齐王巡狩驻跸处。关与山之间,成一布袋状狭口,雄 关扼其口,崇山收其尾,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关东、西200米处各有一 高台,北面与长城平齐,南面凸出约2米,为关隘的军事附属设施。关北还有双重 城墙并列,证明齐国在通往都城的咽喉处设重关以防。穆陵关踞高临下,气势巍峨, 为历代军事家所重视。今台下有战国时期碎瓦片,有明重修碑1块。

五莲段位于境北,有长达50余公里的城址。它横跨潍、涓二水,历经100多个 山头,为泰山山脉之东现存最完整的一段。尤以院西乡西段最好:长1.5公里,底 宽6.5米,顶宽3.5米,高2.5米,砂土夯筑,至今十分坚固。遗址座落在马耳、分 流两山之间,前后均有长城村,中有古道,东西两侧筑烽火台,今台基仍存。

胶南段位于境北,全长55公里,残垣依稀可见。最东端城址高3米,底宽6~7米, 直入大海。古老拙朴的长城与瀚浩壮阔的大海相衬托,气势雄壮,动人心魄,今已 成为青岛市著名胜景之一,被誉为“少海连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4: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