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石市 |
释义 | § 地理区位 黄石市骨骼图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与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西靠武昌县,西南与咸宁市、通山县为邻,东南与江西省武宁县、瑞昌县接壤。境内村村通公路,对外通往中国各地,沪蓉高速公路横贯市区北隅,上通渝蓉,下通宁沪;武(昌)黄(石)九(江)铁路,东连浙赣线,西接京广线;水路依托长江可出海对外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黄石市地处幕阜山北侧,为幕阜山向长江河床冲积平原,过渡地带,辖地内多低山。境内较大的山有东方山、黄荆山、云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为阳新境内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岭,海拨860米,次高峰为大冶太婆尖,海拔839.9米,最低处为阳新境内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拨8.7米。长江自北向东流过市境,北起鄂州市艾家湾,下迄阳新县天马岭,全长76.87公里,市境内主要水系有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安湖水系、还有海口湖、磁湖、青山湖、三山湖、花马湖、葛湖、荆山源、上巢湖等水系。最大的水系为阳新境内的富水水系,富水河发源于通山,由西向东,注入长江,全长196公里,流域面积5310平方公里,在市境内阳新长81公里。 流域面积2245平方公里;大冶湖水系1339平方公里,保安湖水系570平方公里。境内岩溶地貌发育,溶洞众多,很多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全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破碎,局部地方形成不完整的山间盆地。岗地坡度一般较为平缓,沿江一带标高较低。 市区形状呈“入”字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江,风光绮丽的磁湖镶嵌市区中心。有东方山、西塞山、飞云洞等旅游景点。磁湖面积8平方公里宛如嵌在市区中心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市区城市建设用地一般在海拨18-50米之间。 黄石市地质条件较好,地耐力一般较高,除个别软土层低于10t/m2 以上,一般在15-20t/m2之间。地下水含量丰富,工程地质性质良好,这些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有利条件。黄石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1] § 地势 黄石市 黄石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破碎,局部地方形成不完整的山间盆地。岗地坡度一般较为平缓,沿江一带标高较低。延绵于湘江鄂赣三省边境的幕阜山脉,在阳新境内有大小山峰411座。进入大冶,分为大同山(又称南山)、天台山、龙角山、云台山、茗山、黄荆山等去脉。境内较大的山有东方山、黄荆山、云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为阳新境内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岭,海拨867.7米(吴淞高度,下同),次高峰为大冶太婆尖,海拨840 米,最低处为阳新境内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拨8.7米。长江自北向东流过市境,北起与黄石接址的鄂州市杨叶乡艾家湾,下迄阳新县上巢湖天马岭,全长 76.87公里。市境内由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安湖水系及若干干流、支流和258个大小湖泊组成本地区水系。最大的水系为阳新境内的富水水系。富水河发源于通山,由西向东,流入长江,全长196公里,流域面积5310平方公里,在市境内河段长81公里,流域面积2245平方公里。大冶湖水系流域面积1339平方公里,保安湖水系流域面积570平方公里。市境内河港纵横,湖泊、水库星罗棋布,大小河港有408条,其中5公里以上河港有146条,总河长1732公里。湖泊258处,主要湖泊有11处,即:磁湖、青山湖、大冶湖、保安湖、网湖、舒婆湖、宝塔湖、十里湖、北煞湖、牧羊湖、海口湖,总承雨面积2469.76平方公里。水库 266座,总库容25.05亿立方米,黄石市水资源总量42.43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为8.05亿立方米。市区形状成"入"字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江,风光绮丽的磁湖镶嵌区中心,是一个盆地城市。城区中心地段海拨一般在20米左右。 § 气候特征 黄石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陆面多为矿山群,春夏季下垫面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加之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其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充沛,为典型的亚热带东亚大陆性气候。黄石年平均气温17℃。最热月(7月)平均29.2℃,最冷月(1月)平均3.9℃。无霜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降水量1382.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 132天左右,全年日照1666.4-2280.9小时,占全年月日可照射时数的31℅-63℅。境内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每秒2.17米。全境气候温和、湿润,冬寒期短,水热条件优越,有利农作物生长。但由于大气环流、地形、季节变换,气候各要素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因而倒春寒、大暴雨、强风、伏秋连旱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2] § 市名由来 黄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建立的湖北省直辖市,她的名称见诸于,至今不过五十年而已,但其名称的由来,却渊源久远。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水迳其北,即黄石矶也,一名石茨圻,有西陵县也。”这段文字中的黄石山,黄石矶,石茨圻,西陵县,据《大冶县志》载:“黄石矶:即黄石港口亦名石茨圻。”又载:“318年(东晋元帝大兴元年)4月,武昌西陵(今黄石港)地震,涌水,山裂。”之所以称黄石山,黄石矶,《湖北通志》明确注释:因其“石色皆黄”故名。 除了上述黄石山,黄石矶冠有黄石二字的地名外,黄石历史上还有黄石城这个名称。清《一统志》载:“黄石城在县(大冶县)东三十里,一名流圻垒。<江表传>孙策从兄贲、辅于彭泽破刘勋,走入楚江,闻策等已克皖,乃投西塞,至流圻,筑垒自守。”《武昌县志》(武昌县,今鄂州市)载:“然东有黄石港大冶华家湖水出焉,流澌湍激,冬夏不涸,碰一古有黄石城盖筑于此,万一有警,心此为池,东境而不可犯也。”《湖北省黄石市地名志》载:“胡三省在中称:“流圻垒,在寿昌军(即今鄂城县)东南三十里,近西塞。这座军事城垒“,历史上下曾谓之黄石城。“ 此外,黄石还有黄石港这个名称也冠有黄石二字国,并没用至今。清《一统志》谓:“黄石矶,在县(大冶县)东北三十里,一名黄石山,山下有黄石港”。清《大冶县志》说:“矶在港口北,华家湖(即今之花湖)以上诸水咸由此出,亦险隘处,旧置有黄石港堡。” 地名是人类识别某一地理实体而共同约定一种语言文字代号。既然有因 “石色皆黄”而得名的黄石山、黄石矶,那么在黄石山即黄石矶处所建的城,在黄石山即黄石矶处的港埠集市也都冠以黄石二字而名之,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也就是说,黄石城、黄石港是因黄石山、黄石矶派生而得名,黄石矶是黄石城、黄石港名称的由来之所据。 黄石市除了黄石山、黄石矶、黄石城、黄石港地名外,黄石还有叫石灰窑的地名,它直接与黄石市名称的由来相关。据史料记载,石灰窑自古因有瑶山而得名,又因居民以烧石灰为生,故历来以石灰窑名之。清《一统志》说:“瑶山,在县东四十里,俗名石灰窑山”。清代,石灰窑和黄石港分别为大冶县的两个镇(市、堡)。民国时期,由于建在石灰窑的中国最早的也是最大的钢铁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大冶钢铁厂的建设和发展,1946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华钢筹备处曾给行政院呈报《黄石市市政建筑纲要》,提出:拟将黄石港及石灰窑连成一气,合称黄石市。”首次提出将黄石港、石灰窑连成一气设市,并在市名中仍然冠以黄石二字。 1949年5月,石灰窑、黄石港(时合称石黄镇)解放。不久,中国临时人民政府决定将石黄镇和铁麓、长乐、申五、下章四个乡从大冶县划出,成立石灰窑工业特区。1950年7月8日,中南军政委员会湖北省人民政府的请示,决定改石灰窑工业特区为湖北省辖市,定名黄石市,并于12日行文通知湖北省并报中央备案。8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电中南军政委员会,核准建立湖北省轄黄石市。黄石市这名称从此载入世界史册。 经上所述,黄石山即黄石矶,不仅是黄石城、黄石港名称由来所据,而且是黄石市名称由来之所本。 § 历史沿革 黄石市 1949年5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黄镇。随后成立石灰窑工业特区办事处、湖北大冶工矿特区人民政府,黄石市在此基础上过渡建成。1959年1月26日,大冶县从黄冈地区划归黄石市。 大冶县始建于宋乾德五年(967年)以前。李煜为南唐主时,以境内矿产丰富,冶炼业发达,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三乡与之合并,新设一县,取自殷商以来一直“大兴炉冶”之意,便定名为大冶县。 唐虞之世,市地属二苗。 夏、商时,市地属荆州之域。 西周时称鄂,为鄂侯领地。 周夷王七年(公元前887年),楚王熊渠(子爵)攻杨粤至鄂(今鄂州、大冶),封其中子熊红为鄂王,市地为楚国鄂王辖地。春秋战国属楚、秦。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分南郡竟陵以东及江南置江夏郡,从此鄂县南移属江夏,江夏郡统有鄂、下雉等14县,市地在鄂县境内。 三国时期,蜀汉章武元年、魏黄初二年(221年),孙权自公安迁都于鄂(今鄂州),改鄂为武昌,并割鄂之南建阳新县,以武昌、下雉、阳新、柴桑、沙羡、浔阳六县为武昌郡,市地在武昌郡之武昌(今鄂州)、阳新两县之间的下雉县境内。 魏黄初四年(223年),孙权将郡治迁至夏口(今汉口)。又改武昌郡为江夏郡,市地在江夏郡之武昌、阳新县境内。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江夏郡为武昌郡,以武昌、柴桑、鄂县、阳新、沙羡、沙阳、高陵等七县属地。市地在武昌、鄂县、阳新三县境内。不久,武昌与鄂县合并,仍为武昌县,市地在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江州由豫州移至武昌。至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始移浔阳。安帝义熙八年(412年),下雉县并入阳新县。市地在武昌、阳新两县境内。黄石市 南朝宋孝建元年(589年),改阳新为富川,不久又改富川为永兴,市地在武昌、永兴两县境内。梁置西陵县于此,后废。唐代市地在鄂州武昌、永兴两县境内。唐末,南方九国兴起,市地在吴国境内。唐哀帝天?二年(905午),吴王杨行密将永兴县和武昌划出一块地盘置青山场院,进行大规模采矿、开炉冶炼。市地在吴国鄂州境内。 五代十国时市地在鄂州武昌县、永兴县境内,梁唐时属吴、晋、汉、后周北宋初时局南唐。 宋乾德五年(967年),南唐始建大冶县。从此,自宋至民国市地隶属兴国路、兴国州、武昌府、湖北省大冶县。 民国16年(1927年),大冶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1930年成立大冶县苏维埃政府,先后隶属于湖北省鄂东革命委员会、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鄂东办事处,湘鄂赣省鄂东南苏维埃政府。民国21年(1932年)国民政府在省、县之间设立湖北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市地属湖北省第二专署大冶县;1938年改属第一专署。 民国27年(1938年)大冶沦陷,日军在大冶建立伪政权,盗称“中华民国湖北省大冶县政府”,并在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建置“石黄示范区”,国民党大冶县政府则流亡至毛铺等地。民国31年(194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五师14旅,在大冶、阳新、鄂城等地先后建立大鄂政务委员会、鄂大政务委员会、阳大政务委员会,统属于鄂南政务委员会领导。民国34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国民党大冶县政府接管,复置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隶属大冶县辖。民国37年(1948年)将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合并为石黄镇,隶属于大冶县。 1949年5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黄镇。不久,经中原临时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湖北大冶特区办事处直属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同年l0月,成立湖北省大冶工矿特区人民政府。1950年8月21日,成立省辖黄石市。[3] § 矿产资源 黄石市黄石市矿产资源丰富,素有“江南聚宝盆”之称。已发现的有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气矿产4大类计64种,黑色金属有铁、锰,有色金属有铜、钨、钼、锌、铅、钴,贵重金属有金、银,稀散元素矿产有锗、镓、铊、铟、硒、碲等;非金属矿有磷、硫、含钾岩石、石灰石、重晶石、方解石、天青石、膨润土、石膏、硅灰石等39种;燃料矿有煤炭,其中硅灰石质量居世界第二。具有品种全、矿产配套程度高,主要矿产相对集中,交通方便,易采易选,共(伴)生矿产可综合开发利用等特点。已列入储量表的矿产有42种,其中铜、钴、钨、钼、金、银、锶、铼、硅灰石、透辉石、泥灰岩、熔结凝灰岩、饰面大理岩等14种矿产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4000多亿元。 主要矿产的储量公布十分集中,黄石市小型以上的铁、铜、金矿床共190多处。铜矿保有储量占湖北省的91.8%,共有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9处,为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重要的供矿基地。金矿保有储量占湖北省的88%。水泥用石灰岩矿床规模大、质量好、矿层厚度大,宜于露天开采,为发展水泥等建材行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铁矿石保有储量虽只占湖北省储量的23.7%,但产量居湖北省第一,共有大、中型铁矿床6处,是武汉钢铁公司铁矿石原料重要产地。 矿产资源数量及其构成 目前,黄石市发现的矿产共4大类(能源、金属、非金属、水气)计76种,已探明储量的有37种,其中金、铜、钼、钴、锶、硅灰石等14种矿产储量居湖北省首位。探明各类矿床(点)429处,其中大型矿床11处,中型矿床64处,小型矿床300处,矿点49处。铁、铜、金、煤、石灰石等是黄石市的优势矿产。尤其是石灰岩、白云岩找矿前景好,且远景规模大,质量好,宜露天开采。天青石、熔结凝灰岩等矿产尚未开发利用,潜在经济价值大。黄石市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不含延伸加工)达4000余亿元。 黄石市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 (1)主要矿产储量丰富,分布相对集中。铁、铜、金、煤、石灰石等本市的优势矿产,探明储量丰富,找矿远景较好,且主要矿产的储量分布十分集中,黄石市小型以上的铁、铜、金矿床共190多处,丰富铁矿、铜矿、金矿的储量均占湖北省首位,是中国重要的铁矿和有色矿产生产基地。我市矿产资源无论在储量上还是产量上均在湖北省乃至中国占有重要的地位,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十分显著。 (2)矿种配套程度高。我市有丰富的铁矿、铜矿、金矿、煤矿,还有熔剂石灰岩、白云岩和冶金用矿等丰富的冶金辅助原料矿产。此外,还有丰富的水泥石灰岩、水泥配料、玻璃用砂岩、富碱玻璃原料、天青石等,品种配套程度高,易立足于本地资源形成钢铁、有色和建材工业为主体的系列产品。 (3)共(伴)生矿产多。综合回收利用潜力大。我市铁、铜矿床多共(伴)生有多种有益组分。如铜铁矿,除铜、铁外,还共(伴)生有金、银、钴、硫、钼等有益组分,可综合开发和回收,使一矿变多矿,资源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矿产开发现状 根据2003年矿山年报统计,黄石共有各类矿山578座,其中大、中型矿山企业16座,从业人员4.9万人。已开发利用铁、铜、金、煤和建材等32种矿产,年矿石产量约2713万吨,原矿工业产值24.63亿元。 § 水利资源 黄石市黄石市襟江带湖,水资源十分丰富,长江流经黄石市东北边境,上起鄂州市艾家湾,下迄阳新县上巢湖天马岭,主河道流程长72.31公里。市境内河港、湖泊纵横,水库星罗棋布,大小河港有408条,其中5公里以上河港有146条,总河长1732公里。 湖泊258处,主要湖泊有11处,即:磁湖、青山湖、大冶湖、保安湖、网湖、朱婆湖、宝塔湖、十里湖、北煞湖、牧羊湖、海口湖,总承雨面积2469.76平方公里。水库266座,总库容25.05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6座,小(一)型水库51座,小(二)型水库207座。 黄石市水资源总量42.43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为8.05亿平方米。 § 土地资源 黄石市耕地面积 据《湖北通志》民国21年(1932年)和民国26年(1937年)《湖北年鉴》载,大冶县有耕地面积67万亩。1949年黄石市耕地面积为79.98万亩(大冶县75.74万亩,市效区4.24万亩),人均1.85亩。1955年增至87.96万亩(其中大冶县83.30万亩)。出于本地区工矿企业的发展大量占用耕地,人口增加私人建房占用耕地,及水土流失造成耕地减少,1955一1985年的26年间,黄石市耕地减少15.65万亩,年均减少耕地6024亩。1984年成立市土地局后,对耕地占用实行控制,年控制在2000亩之内。农村实行联产承包改革后,经过垦荒、复垦和土地详查,1985年黄石市耕地879239.9亩(大冶县807992亩),人均0.71亩。2003年末,耕地面积108085.60公顷,占黄石市土地总面积的23.59%,人均耕地为0.646亩,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人均耕地警戒值(0.8亩)和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人均耕地警戒值(0.764亩),仅相当于湖北省人均水平1.18亩的54.75%。 土地资源利用 (1)土地人口负荷量大,人口密度高。黄石地区土地总面积占湖北省土地点面积的2.465%,耕地面积湖北省耕地总面积的1.12%,而人口却占湖北省人口总数的2.53%,2003年末,黄石市人口密度为546.82人/平方公里,高于湖北省322.10人/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人均耕地占有量0.646亩,低于湖北省1.18亩的水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15人,为湖北省人口密度的2.5倍。黄石市农业人口、劳动力平均占有耕地比湖北省平均水平低,而有效灌溉面积率为61.36%,比湖北省高9.67个百分点,旱涝保收面积率达67.94%,比湖北省多11.1个百分点,每亩耕地使用农药量、每亩耕牛劳役耕地等指标均优于湖北省,本地区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高。同时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度最高,土地利用的组合类型达六种。 (2)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度高,便于全方位开发利用。从土地利用结构看,黄石市各类土地均有分布,而且比例总体上分布比较合理,有利于对土地全方位的开发利用。 (3)土地利用区域性差异明显,适合组织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生产。黄石市耕地多分布在平原、岗地、低丘和谷地,园地主要在沿江、沿河两岸分布,林地主要集中在丘陵、山区,独立工矿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丘陵地带,城镇则多依江、河、湖、泊、公路而建。经过长期的土地开发利用,土地利用功能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大致可分为北部沿江城市工业区、中北部矿产资源开发区、西部农林牧场特立体农业区、西北渔粮产区、富河沿岸平原岗地农业综合区和南部山丘谷地农林区六大区域。这种明显差异分布,有利于组织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生产。 (4)黄石市建成区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城市用地受自然地貌和行政区划制约。建成区工业用地比重大,商住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化用地比重小。工业及仓储用地占48.42%,超过合理用地结构(20-25%)28.4-23.4个百分点。实施山水园林大城市规划的城市用地受到自然山水与行政区划的制约。 市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1)城市外延发展增量土地开发利用潜力较大。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至2010年城市增量用地的土地开发利用潜力为1604公顷(不含行政区域外用地),能满足建设山水园林大城市规划时间段的用地需求。 (2)城市建设存量土地开发利用潜力较低。根据地籍调查等专项调查资料和城市总体规划,至2010年城市存量用地的土地开发利用潜力仅157.72公顷,其中闲置土地32.78公顷,土地利用率低的土地68.97公顷。“退二进三”可腾出土地51.97公顷。 § 动物资源 黄石市黄石地区的长乐山三叠系地层中有鱼化石,金山店等地石灰岩一、二叠系地层中普遍有腕、珊瑚化石,石龙头地区有豪猪、大熊猫、野猪、中同鬣狗、东方剑齿象、中国犀牛、斑鹿等化帮石,表明在两亿年前黄石地区有软体动物活动,在四五十万年前有脊椎动物活动。由于沧桑变迁,有些古代动物不复存在,但豪猪、野猪、虎、豹、狼等动物继续生存。 飞禽类有:喜鹊、乌鸦、雁、乳燕、野鸡、野鸭、麻雀、八哥、鹰、嗓灵、鹌鹑、鹭鸶、白鹤、鸳鸯、风雀、哇子、斑鸠、铜嘴、水鸥、绿翠、秧鸡、咚鸡、鹞子、麦鹊、姑恶、黄鹂、捞屎雀、啄木鸟、叫天子、水眯子、八当子、枭(猫头鹰)、鸬(鱼鹰、水老鸦)、布谷鸟(子规、杜鹃)、强汉、汤地、天鹅等。 走兽类有:虎、豹、野猪、豪猪、野狗、红毛狗、野猫、野兔、猪獾、狗獾、鹿麂、獐、水獭、麝、刺猥、黄鼠狼等。 爬行类有:眼镜蛇、五步蛇、金环蛇、银环蛇、王跎、鸡公蛇、风沙蛇、蒲扇蛇、竹根蛇、四脚蛇(猪婆蛇、蜥蜴)、癞母蛇(土主婆)、水蛇、穿山中、壁虎(守官)、青蛙、癞蛤蟆、乌龟、鳖(脚鱼)等。 鱼类有:鲥鱼、花鳅、花班沙鳅、大鳞泥鳅、泥鳅、黄鱼、鳅黄沙鳝、圆尾斗鱼、乌鳝、刺鳅、鲶鱼、八须、针鱼(?鱼)、黄鳝、鳜、长体鳜、大眼鳜、胡子鲶、鳗鲡、长江银鱼、大银鱼、吻虾虎鱼、粘皮虾虎鱼、刺鲍、瓣结鱼、华鲮、鲤、鲫、黑鳍、侠刺鳞鳞、麦穗鱼、棒花鱼、中华细鳜、赤眼鳟、油鲛、黑尾鲈、红鳍鳇、高体近红鳇、拟尖头红鳞、翘嘴红鳞、银飘鱼、寡鳞飘鱼、圆吻鲴(湖北)、红鳞斜颌鲴、兴国红鲤、荷包鲤源江鲤、荷源鲤、南方马口鱼、鲩鱼、青鱼、草鱼、、青梢红?朗、寡鳞皮、鳙鱼、鲢鱼、团头鲂、长春鳊。 底栖类有:田螺、湖螺、钉螺、锥实螺、黄蚬等。 贝类有:褶纹蚌、无齿蚌、长桃蚌、三角帆蚌、珍珠贝、厚壳贝等。 甲壳类有:虾、螃蟹等。 两栖类有:青蛙等 昆虫类:有蚯蚓、蜜蜂、蜻蜓、蜈蚣、蝎、蟋蟀等. § 植被 黄石市黄石地区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而地带性植被类型则是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实际上亚热带针叶林占一定优势。此外,还有亚热带竹林、灌丛、荒山草地及人为栽种的混合植被型(街道、公园绿化带)。 黄石植被种类繁多,已知的主要植被种类有:裸子植物7科18属30多种,被子植物150多种300余属2000余种,蕨类植物有18科30多属60余种,还有藻类、菌类、地衣、苔藓等各类植物。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菊科、禾木科、豆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葫芦科、苋科、毛莨科等植物品种为最多。 黄石地区生长着各种植物。东方山、白雉山、西塞山、天台山、黄坪山、小雷山、龙角山、南山等有热带和亚热带生长的桉树、油橄榄,在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生长的油茶、乌桕、核桃、山楂、有中温带生长的针叶树,亦有寒温带生长的苔藓、地衣,还有指示酸性土壤的芒萁、油茶、口茶,指示有铜矿蕴藏的香薷,指示石灰岩地貌的白马骨、六月雪、指示潮湿地的芦苇、菖蒲、蒲黄等。据初步考察统计、仅高等植物就有3000种以上,其中许多是油料植物、药用植物、粮食植物、芳香植物和用材树种。还有中国特产名贵植物。 子植物有:苏铁(铁树)、华南苏铁、银杏(白果树)、马尾松、油松、黑松、黄山松、湿地松、火炬松、华山松、罗汉松、雪松、金钱松、杉木(山杉、杉树)、柳杉、水杉(国家I级保护树)、池杉、水松、侧柏(变种有千头柏、金黄球柏)、园柏及其变种龙柏、金球松、塔柏、鹿角桧、铺地柏、高山柏及其变种粉相、花柏、羽叶花柏、刺柏、竹柏、粗榧、南洋杉。 被子植物有:响叶杨、小叶杨、黑杨、垂柳、大叶柳、小叶柳、杨梅、化香树、胡桃、核桃、桑、鸡桑、构树、构棘、黄叶桑、律(草)、桑寄生、桷寄生、大果榆、栗叶榆、榔榆、朴树、小叶朴、珊黄果朴、粗叶朴、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干金藤、木防已、石蟾蜍、十大功劳、箭叶淫羊霍、南天竹、白玉兰、紫玉兰、荷花玉兰、广玉兰、厚朴、凹叶厚朴、含笑、黄兰、山鸡椒、香樟、乌药、山胡椒、红果钓樟、肉桂、月桂、黑壳南、赤楠、黄杨、小叶黄杨、雀舌黄杨、锦熟黄杨、金边黄杨、银边黄杨、腊梅、尖叶腊梅、女贞、大叶岭、连翘、金钟花、迎春、茉莉、枫香、金缕梅、木继木、海桐、野山楂、绣球菊、石楠、野蔷薇、山莓、蛇莓、龙芽草、岩白草、落新妇、木瓜、巾梗海棠、火棘、盐肤林、漆树、木蜡漆、黄连木、冬青、卫矛、抉芳藤、南蛇藤、苦皮藤、雷公藤、山合欢、合欢、胡枝子、鸡血藤、鸡眼草、田皂角、野百合、野红豆、含羞草、花椒、野花椒、竹叶椒、黄檗、吴茱萸、臭辣树、石虎、臭椿、苦木、楝树、香椿、红椿、梧桐、山芝麻、马鞭草、兰香草、臭牡丹、壮荆、黄荆、接骨林、夹莲、忍冬、土茯苓、菝葜、鸡矢藤、钩藤、白马骨、桅子、玉叶金花、虎刺、流苏子、凌霄、楸树、梓树、石山茶、油条、紫茎、木荷、厚皮香、翅伶、杨桐、格药性、山毛榉、锥栗、茅栗、甜槠、苦槠、青冈栎、小叶栋、大叶栋、栓皮栋、短柄包栋、桷栋、白栎、麻栎、石栋、青稠、五月茶、青灰叶下珠、白乳木、重阳木、重油桐、巴豆、白背叶、石岩枫、乌柏、雀儿舌、算盘子、泽漆、铁苋菜、大朗、地锦、甘遂、狼毒、赤杨叶、玉铃花、红皮树、白首乌、牛皮消、牛奶菜、夜来香、水蓼、羊蹄、酸模、何首乌、杠板归、虎仗、金荞麦、野荞麦、扁蓄、缮藤、络石、石血、老鼠矢、白檀、君迁子、杜茎山、朱砂眼、紫牛、红凉伞、八角枫、瓜木、华椴、椴、扁担木、扁担杆、槭树、五加、树参、通脱木、常春藤、刺揪、三七、杜鹃花、南烛、乌饭树、米饭花、羊踯躅、金丝梅、金丝桃、山?萸、四照花、山桐子、柞木、毛瑞香、了哥王、结香、芫花、胡颓子、牛奶子、赤楠、雀梅藤、冻绿、勾儿茶、铜钱树、酸枣、圆叶鼠李、爬山虎、刺葡萄、蛇葡萄、白莶大叶乌莶梅、枸杞、白英、龙葵、曼陀罗、腹水草、绵毛鹿茸草、蚊母草、三白草、鱼腥草、及已、山麻、蔓苎麻、百蕊草、马兜铃、绵毛马铃、杜衡、上荆芥、地肤、牛膝、青葙、野苋菜、商陆、马齿苋、异叶假繁缕、麦蓝菜、蝇子草、石竹、瞿麦、梅缕、漆姑草、野莲、芡、毛茛、西氏毛茛、乌头、威灵仙、天葵、回回蒜、石龙苒、铁线莲、打碗花,、菟丝子、二丑子、博落回、独行莱、焊菜、荠菜、景天、瓦松、垂盆草、酥酱草、老鹤草、瓜子金、元宝草、地耳草、光瓣堇莱、长萼堇菜、犁头草、菱、阴行草、浙玄参、婆婆纳、水龙、丁香蓼、隔山香、前胡、鸭儿芹、水芹、柴胡、积雪草、野胡萝卜、天胡荽、窃衣、异叶茴芹、明党参、白毛前胡、毛当归、蛇床、鹿蹄草、珍珠菜、过路黄、细梗香草、醉鱼草、龙胆草、肺形草、萝摩、足叶牛皮消、徐长卿、牛皮消、白薇、紫草、筋骨草、夏枯草、益母草、地笋、活血丹、连钱草、紫苏、白苏、丹参、风轮菜、阴风轮、野薄荷、牛至、石香薷、野香薷、半枝莲、紫参、石吊兰、爵床、穿心莲、观音草、九头狮子草、车前、毛叶车前、蛇苔、蛇菰、茜草、黄毛耳草、白花蛇舌草、虎刺、猪殃殃、水杨梅、陆英、败酱、缬草、王瓜、栝萎、木鳖、桔梗、山梗菜、沙参、兰花参、轮叶门参、羊乳、半边莲、野菊、下田菊、六棱菊、一枝黄花、旋覆花、黄花蒿、滨篙、壮蒿、茵陈篙、艾、蒲公英、牛蒡、苦苣荣、泥湖菜、?年蓬、马兰、兰草、狠把草、鬼针草、烟管头草、鼠曲草、干里光、大蓟、小蓟、条叶蓟、石胡荽、紫苑、茅苍术、土木香、鲤肠、兔风、希签、土三七、苍耳、鸭舌草、紫背浮萍、香蒲。 单子叶植物有:慈茄、泽泻、鸭趾草、谷精草、山姜、白及、铁皮石斛、缓草、芭蕉、牛尾菜、美人蕉、紫玉簪、白玉簪、菝葜、黄精、玉竹、毛竹、淡竹、水竹、丛竹、佛肚竹、凤尾竹、青皮竹、风凰竹、苦竹、筋竹、箬竹、竹凌霄、七叶一枝花、天门冬、沿阶草、麦冬、寸冬、萱草、肺筋草、吉祥草、韭白、韭菜、葱白蒜、吊兰、藜芦、土贝母、丝兰、天南星、半夏、滴水球、菖蒲、石菖蒲、魔芋、青萍、三棱、蒲草、石蒜、水仙、仙茅、尾、射干、百部、山药、黄独、薯良、丝芸、棕间、灯蕊草、香附、水蜈蚣、荠 、牛筋草、白茅、芦苇、淡竹叶、薏苡、狗尾草、斑芒、麦、稻等。 蕨类植物有:仲筋革、蛇足草(千层塔)、卷柏(九锴、死还阳草)、石上怕、木贼、节节草、问荆、阴地蕨、蕨萁、紫萁、海金沙、芒萁、金毛狗脊、乌韭(金花草)、肾蕨、风尾草蕨、银粉背蕨(通经草、对月草)、扇叶铁线蕨(马脚松)、铁杆地柏枝、铁角蕨、果蕨、乌毛蕨、粗茎鳞毛蕨、七星剑(大叶骨排草)、石韦、金鸡脚、盾蕨(金茶匙、大金刀)、石蕨、水龙骨、伏石磁(螺厣苹)、瓦韦、四叶萍(破铜钱)、槐叶萍、满江红。 苗类植物有:紫马勃(牛屎菇)、侧耳、松菇、星裂破皮马勃、灵芝、紫芝、树舌、去芝、茯苓、雷丸、红鬼笔、玉米黑粉菌、竹黄(淡竹黄)、银耳(有家培亦有野生)、木耳、稻曲菌、麦角、红曲。 珍稀古大奇树有:银杏、罗汉松、香樟等。 § 市树市花 樟树1985年11月23日,黄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决议,确定樟树为黄石市市树,石榴花为黄石市市花。 樟树 亦名香樟,属樟科,是黄石地区的乡土树种。清同治六年(1867年)编纂的《大冶县志》载:大冶地区"木有松、柏、樟……之属"。在市区近郊,老樟树甚多。樟树喜肥活湿润土壤,抗烟尘能力强,适宜于黄石地区生长。 黄石市用香樟脑绿绿化荒山始于1966年,当时的城建局园林科绿化队在斋公田上栽植的香樟到1990年已成茂林。黄石市香樟用作街道行道树始于1976 年,1981年湖滨路以香樟为主体行道树。至1985年底,黄石市主要街道的行道树中香樟有921株,为行道树总数的10%,占全部行道树中常绿树种的 51%。1985年,黄石市在四旁绿化中共栽樟树的有沈下路、杭州路等,共2298株,占所在道路行道树总数的12%,用于四旁绿化的樟树14854株。 石榴花 石榴 安石榴科,分果 和花石榴。 黄石市栽培石榴的历史悠久,清同治《大冶县志》载:"唯永丰乡黄荆山一带种植桃、李、梨、榴,每年华实之日,灿若披图,居民尚资其利。"现尚存有宝岩峰的古石榴园、大王庙前后古石榴园和月亮山的石榴园。据1972年调杳,黄思湾石榴园尚有石榴树4725株;袁家湖石榴园80余年的老树仍挂果累累。 黄石市现有的石榴品种有果石榴和花石榴。 果石榴:红皮石榴、尖底榴、大红甜、醉美人、净皮甜、大红酸、三白甜等。红皮石榴、尖底榴为黄石本地品种,主要分布于黄思湾桃园后山张家沟一带。大红甜、天红甜、醉美人、净皮甜、大红酸、三白甜等,从陕西临潼引进。 花石榴有地栽花石榴和盆栽花石榴。植株高大、宜地栽的花石榴,有千瓣黄榴、千瓣大红榴;植株低矮、宜盆栽的花石榴。有重瓣月委石榴、百子石榴、粉花四季石榴、墨石榴。石榴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高温,不泽土壤,抗逆性强,在粗放管理条件下,尚未发现毁灭性病虫害。黄石市石榴比较集中的地区--黄思湾,有毒气体二氧化硫的浓度大,石榴仍生长正常,表明石榴对二氧化硫毒气有很强的抵抗力。 已查到的石榴病虫有小蓑蛾、黄刺蛾、金龟子、桃蛀螟、绿盲椿象、石榴巾夜蛾、石榴毡蚧及干腐病等。 石榴可用分株播种、嫁接和扦插法繁殖,十年生单株产量在40~60斤。 石榴花期较长,花色艳丽,果粒晶莹,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优良的绿化、经济树种,1986年至1990年黄石市共栽植石榴12017株。 § 名人 吴嘉民吴嘉民少将 吴嘉民(1909~ )将军,阳新县中丰乐里石吴村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参加阳新县福丰区赤卫队任中队长,鄂东南赤卫军司令部特务营副营长,湘鄂赣军区平浏游击大队政治委员,赣东北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江西省地方工委宣传部部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连政治指导员、营长,第一师二旅四团政治委员,五团政治委员,特务团政治委员,苏浙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苏南一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苏中军第二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二十九军八十七师政治委员,第二十八军政治部主任,苏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政治委员,军事学院政治部副主任,福建省军区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阮贤榜 阮贤榜少将 阮贤榜(1909~ )将军,阳新县吉口里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区委书记,县委书记,中心县委书记,少共道委组织部部长,中共湘鄂赣东北特委组织部长兼中心县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民运部部长,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二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特派员,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第四支队十四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兼总支书记,特务团营政治教导员,第二师四旅十二团政治处副主任,淮南路东联防司令部独立第三团政治委员,第四旅十二团政治委员、团长,第五师参谋长,无锡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兼参谋长,淮南军区教导旅旅长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苏南军区常州军分区司令员,苏南军区参谋长、副军长,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王义勋 王义勋少将 王义勋(1910~ )将军,阳新县长庆里王益昌村人。1926年在家乡参加农民协会,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六军第九师九团副排长,鄂东南红三师第九团连政治指导员,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四十六团连政治指导员,湘鄂赣军区侦察大队政治委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副营长,第四支队九团营政治教导员,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独立第四团政治委员,淮南军区甘泉支队副政治委员,来安支队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五十四团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后方留守处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二十九军八十七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公安师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公安军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装甲兵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马龙少将 马龙(1912~1977)将军,原名国平,别名隆兴,出生在大冶市殷祖镇马对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参加红军游击队,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随红军长征,到陕北后任独立三团政委,1937年调"抗大"学习,后参加中央工作团。1944年任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司令员。1949年任华北军区六十七军副军长。1950年任华东军区第七舰队司令员。1957年任东海舰队副司令员,1975年任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7年3月27日,因公外出,遭车祸于宁波逝世。 刘石泉 刘石泉 刘石泉:被誉为"敢啃硬骨头的航天专家"刘石泉,1996年被评为第三届湖北十大杰出青年。他1963年出生于茗山乡柯版村刘福八自然村的一个贫寒家庭。 12岁那年,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高中。当时,家中非常困难,连油盐有时也没吃的。为了挣钱供他读书,父亲到远离家乡50多公里的殷祖,帮助造纸厂运草,母亲则到附近的红卫站台,给别人挑铁,换取几个零用钱。1978年,年仅15岁的刘石泉以总分349的优异成绩考上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为了让他读大学,家里把唯一的一台"大桥"牌缝纫机都给卖了。1982年毕业后,刘石泉来到湖北鄂西北三江航天集团设计所工作。为了充实自己,1984年又考入华中理工大学继续深造,3载寒窗后又回到了三江集团。1986年以来,刘石泉先后在国家和省、部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6篇。在科研工作中,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被集团领导称为"能打硬仗的青年",荣记二等功。1997年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时年28岁,成为集团最年轻的"小高工"。航天高级工程师的任务是搞创造发明。1992年初,刘石泉被任命为某新型号预研组组长。在领导和老专家的支持下,他全身心地投入研究,通过搜集大量技术资料,思考探索,计算分析,模糊的东西逐渐清晰起来,编写出新型号总体方案论证技术报告,配合新型号总设计师敲定了设计原则,完成了新型号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分析。1992年4月,某型号方案听证会在北京举行,年仅31岁|的刘石泉,成了共和国新一代型号设计方案的发言人。 余立金 余立金(1912-1978),大冶人,是共产党杰出的高级将领,空军优秀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人,1928年参加工农红军,后任排长、连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等,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 特产美食 黄石八珍 中国劲酒 20世纪80年代初,挖掘古方,在清末宫廷御酒总监陈伍荣老先生提供的原始组方基础上,配以御苁蓉、淫羊藿等三十多种名贵动植物药材,应用现代生物医学技术,潜心研究,经过十余次组方,开发出“中国劲酒”,率先开拓中国滋补保健酒市场。中国劲酒是中国滋补保健酒的典型代表,具有抗疲劳、免疫调节等保健功能。十几年来,中国劲酒以其醇厚的酒质、怡人的口感和显著的功效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畅销全国,并远销韩国、台湾和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劲酒三次在国家级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连续五次被评为“湖北消费者满意商品”,并于1997年被国家卫生部认定为“保健食品”。 黄石港饼 黄石港饼是湖北省黄石市的地方名特产品,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黄石的糕点食品历史悠久,相传三国时,刘备到东吴招亲携带的“龙凤喜饼”,就是在黄石采购的,这是黄石港饼的前身 当时的黄石名叫楚雄镇,地点在西塞山下东边,是吴楚地区周边各县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刘备去东吴招亲,船队就是在这里补充食物、采购礼品,其中就有“龙凤喜饼”。 白鸭牌松花皮蛋 造型十分精美,蛋身内清晰可见一些松针形的小花,就是这些“花”,使松花皮蛋闻名遐迩。 珍珠果米酒 是传统的地方风味,早在明代就出了名,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以优质糯米为原料,用黄石特制的酒曲——风窝酒曲做发酵剂,经糖化发酵制成的。成熟的原汁米酒米散汤清,颜色碧绿,蜜香浓郁,入口甜美,浓而不沾,稀而不流,食后生津暖胃,回味深长。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饮后能开胃提神,并有活气养血、滋阴补肾的功能,产妇和妇女经期多吃,尤有益处,是老幼均宜的营养佳品。 金柯辣椒 产于湖北省大冶市南部高寒山区--金柯村,该地空气清新,无工业污染。产的辣椒个大肉厚,清脆爽口,再加入该地山泉精心泡制而成。成品色泽黄亮、解腻开胃、肉质厚实、清脆爽口、堪称一绝。 灵溪豆豉 豆豉又名“幽菽”,其生产历史距今已2000多年,它以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营养成份与牛肉相等,蛋白质含量高达40%,脂肪含量3%左右,营养丰实,滋味鲜美。用于烹饪,无论蒸、炒、拌食、调味,荤素皆宜。 豆豉除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外,自古即入药,历代医书治病入药皆有记载。《本草纲目》说豆豉有开胃增食,驱风散寒,增强脑力,防治高血压,预防癌症,消除疲劳,减缓衰老,治水土不服,解山岚嶂气等功效。灵溪豆豉是大冶市灵溪豆制品有限公司采用唐代宫庭传统工艺,引用灵溪天然山泉,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由华中农业大学科技食品系微生物专家反复调配,精心酿造而成。其产品口味多样,配料独特,内含成份丰富,产品真空包装,高压灭菌,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开瓶、开袋即食,家庭佐餐、炒菜、调味省心省时,均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爽口小萝卜 本产品精选优质新品小萝卜,采用传统农家工艺,结合现代技术泡制而成,具有香脆味美,酸甜可口的特点 猛汉酒 黄石市今阳保健品厂科研人员联合国内药学专家通过数载攻关,在传统中医药学理论基础上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研制开发出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滋补保健名酒——猛汉牌保健酒。猛汉牌保健酒自投放市场以来,以其品质优良、功效卓越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一九九九年,中国猛汉酒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保健食品”;同年十一月第五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中国猛汉酒”以其酒质功效的绝对优势,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二OOO年公司被黄石市知识产权局定为黄石市专利重点保护企业;二OO一年,被评为“湖北市场质量信得过品牌”、“黄石市酒类产品推荐品牌”等称号。 其他美食 印子粑 在大冶市南部的“果城里”(刘仁八镇)。这里的印子粑,具有千余年的历史,每年制作两次。一次在春节前,一次在二月花朝后。腊月二十四开始过小年,家家户户洗米出舂碓,用筛箩筛粉,用粑印做印子粑。粑分两种,一种是高梁粑,红色,代表日子越过越红火;一种是白粑,蒸熟后在粑中点红,代表丰收、喜庆和圣洁。过春节时,当地人便蒸粑、煮粑待客,或送亲友作礼品。印子粑也有绿色的,表示期望来年风调雨顺,禾苗葱壮。果城人最隆重的是第二次制作印子粑,时间是农历2月18日到3月3日。印子粑的制作特别讲究,要一白二清三酥。以籼米为主,兑进适量的糯米,用碓舂成粉,加入清甜的山泉水揉和,用粑印印成粑,放入蒸笼蒸熟。如果堆粑山,则要趁热堆,冷却后不易堆成。粑印用木制,每个粑印有1-3个空模,形状一般只有小茶杯口大。粑印里刻有反向的如马、牛、羊、鸡、龙、犬以及鸟雀、花、草等各种动植物图案,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堆成的粑山,晶莹透亮,造型美观,堪称优秀的民间艺术品。其形状如银元,印有福禄寿喜等各种图案,而且因其粘而不腻,香而柔软,既可蒸食,又可烤食,还可和荤汤煮食。 金牛千张 千张皮,简称皮子,也叫千张,是金牛的特产,也是鄂东南的风味食品。作千张皮的主要原料是黄豆和冬豆,七月乌豆、泥豆也行。制作方法和步骤大体是:先将豆子用清水浸泡24小时,用手掐掉豆壳,豆壳浮于水面,用捞子捞去豆壳,再用清凉井水洗净豆子,然后磨成浆糊状,装进布袋,加入少量食油脚子,边掺清水边舀动,过滤出来汤状的豆汁,放进大锅煮沸后,倒进缸中,慢慢点进熟石膏水,俗叫点豆浆。边点浆边用水瓢在上面来回搅动,待出现小颗粒状为止,盖上木盖,待20分钟左右便成脑浆状,这就是豆腐脑。再用小竹帚搅匀,用瓢浇进事先放在专用木架上的木匣(匣约26厘米见方,10厘米高)内的棉布片上,浇一层盖一层布片,可浇至1米高以上,再用木杠将略小于木匣的术头压进匣内将水榨干,然后将布片从匣内取出,用手轻轻的一层层剥落,就成千张皮。黄豆是一种健脾食品,金牛皮子由黄豆深加工而成,薄而脆,香而甜,松且软。千张皮食用时,可切成丝条状或3厘米宽的条条结成皮子花,用鲜鱼一起煮,味道鲜美,其中尤以鳜鱼焖皮子闻名远近。 马叫荞麦粑 解放前,提起马叫荞麦粑,那些南来北往的肩挑小贩们就来劲了。 马叫,是大冶城南的一个小集镇(现金湖街道)。解放前,马路右侧有一长排低矮的土砖平房小商店,几乎家家做荞麦粑,供来往行人充饥,兼营油盐杂货、草鞋、皮丝烟和香纸爆烛。荞麦粑,用养麦粉做成,芝麻粉拌红糖作馅,蒸熟后吃起来既甜又香,经济实惠。 金牛麻花 保安雪枣 还地桥鱼面 太子豆腐 富水春鱼 § 友好城市 德国 罗特威尔县1994年10月25日与黄石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新西兰 纳尔逊市1995年11月10日与黄石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日本 关市 1997年12月1日与黄石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厄瓜多尔 瓜亚基尔市 2009年9月23日与黄石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