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鸠摩罗什 |
释义 | § 基本简介 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梵语 Kumarajiva ),西元 344 ~ 413 年,后秦僧人﹑译经家。父鸠摩罗炎出身天竺望族,后来龟兹,生罗什。罗什7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经典。9岁随母赴罽宾(今克什米尔地区)从盘头达多诵读杂藏、阿含等经。12岁与母返龟兹途中,在疏勒驻留年余,修习阿毗昙及六足论,从大乘僧人﹑莎车王子须利耶苏摩诵读《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复从佛陀耶舍授读《十诵律》等。后佛陀耶舍一直和他合作翻译佛经。罗什为人神情开朗,秉性坦率,平时虚己善诱,专以大乘教人,而善于辨析义理,应机领会,独具神解。罗什回龟兹后,广习大乘经论,讲经说法,成为中观大师。时盘头达多从罽宾到龟兹,罗什晓以大乘宗义,使之垂信。于是罗什之名声大震西域﹐在汉地也有传闻。前秦建元十八年(382)苻坚遣吕光攻伐焉耆,继灭龟兹,劫罗什至凉州。三年后姚苌杀苻坚,灭前秦,吕光遂割据凉州,自立为凉主,罗什随吕光滞留凉州达16~17年。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攻伐后凉,亲迎罗什入长安,入逍遥园西明阁,以国师礼待,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请罗什主持译经事业。尔后十余年间,罗什悉心从事译经和说法。后秦姚兴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即东晋安帝义熙五年(西元409年),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在逍遥园火化。 § 出生故事 佛学鸠摩罗什的父亲鸠摩炎,天竺人,家世显赫,世代为相,其父鸠摩达多,倜傥不群,驰名遐迩。鸠摩炎天赋异禀且有节,本应嗣继相位,然而他不但推辞不就,而且毅然出家。随后东度葱岭到龟兹国,龟兹王非常敬慕他的高德,便亲自到郊外迎接,并延请为国师。 鸠摩罗什的母亲,是龟兹王的妹妹,聪敏才高,能过目不忘且解悟其中妙义。其身体有红痣,依命相之法来说,正是必生贵子的特徵。已届双十年华,虽有各国显贵竞相提亲,但她却不肯答应。等到一见鸠摩炎,十分倾心,决意嫁他。当鸠摩罗什的母亲怀孕时,不论记忆或理解,都倍增于从前,甚至能无师自通天竺语,众人都感到非常的讶异。有位阿罗汉达摩瞿沙说:“这种现象,必定是怀有智慧的孩子。舍利弗在母胎时,其母智慧倍常,正是前例。”等到鸠摩罗什出生时,其母便顿时忘却天竺语。 § 求佛经历 鸠摩罗什的母亲,是龟兹的公主。鸠摩罗什7岁时,信奉佛教的母亲就带着鸠摩罗什出家。鸠摩罗什从小天资极高,能“日诵千偈”,即每天可以背诵1000首诗。为了修行的需要,母亲在鸠摩罗什9岁时,又带着他来到印度学习,师从佛学名师盘头达多。 3年以后,12岁的鸠摩罗什随母亲回国。在龟兹,鸠摩罗什跟从一位名叫佛陀耶舍的僧人学习《十诵律》。这段时间他学习的《中论》、《百论》和《放光般若经》,都是大乘重要的经典,后来传到汉地,有很大的影响。 § 长安之困 鸠摩罗什的名声越来越高,他的名字不仅在西域各国广为人知,而且也传到了长安。公元382年,前秦的皇帝苻坚派遣大将吕光征讨西域。临行之前,苻坚特地嘱咐吕光攻克龟兹之后,将鸠摩罗什带回来。吕光俘获鸠摩罗什后,带着他撤回内地。军队走到凉州,就是甘肃的武威,长安的苻坚就被杀死了,吕光便留在了凉州称王,鸠摩罗什也只好滞留在后凉。 公元401年,后秦打败后凉,把鸠摩罗什迎请到了长安。这时鸠摩罗什在凉州已经滞留了16年。前秦和后秦的皇帝都虔诚地信仰佛教,由于鸠摩罗什的到来,佛教在长安或者说整个关中地区盛况空前。 佛教在两汉之交时传入中国,真正开始翻译佛经是在汉末。但早期翻译的佛经不仅词语不规范,还很难看懂,而且许多重要的佛经没有翻译出来。后秦皇帝请鸠摩罗什专门从事佛经翻译工作。与前人相比,鸠摩罗什翻译佛经的优势十分明显。他的梵文水平极高,来自龟兹,到过印度,还懂西域其他的一些语言,在凉州16年学会了汉语,可以说是最佳的翻译人才。 § 传说故事 鸠摩罗什佛像五色丝绳见吉凶 吕光非常器重大臣张资,有一次张资卧病在床,吕光十分焦急,延请许多名医来为他疗治,但是医药罔效,突然有一位国外的修行人,名叫罗叉,自称能够令张资病愈。吕光信以为真,赏赐罗叉许多珍宝。 鸠摩罗什知道罗叉骗人,就前往告诉张资:“罗叉不能治愈你的病,只有徒劳无功罢了!人的运数虽然隐微不见,但可以某些现象来测知。”鸠摩罗什用五色丝结绳,然后燃烧成灰,再投进水中。如果灰末浮出水面,又聚合成丝绳的本珍,显示张资的病不能痊愈。刹那间只见绳灰浮聚在水面,又结合成原来丝绳的模样。张资服用几天药剂,便病故了。 棋奕对答藏玄机 有一天,吕纂和鸠摩罗什下棋。吕纂吃掉一颗鸠摩罗什的棋子,吕纂说:“杀胡奴头。”鸠摩罗什回答:“不能杀胡奴头,胡奴将杀人头。”鸠摩罗什的话,是有影射的意义,但是吕纂未能醒悟。吕光的弟弟吕保,有一个儿子名叫吕超,吕超的小字叫胡奴,后来果然杀死吕纂,拥立兄长吕隆为帝。当时,大家才恍然大悟鸠摩罗什的预言。 § 传佛足迹 鸠摩罗什寺大雄宝殿雄姿鸠摩罗什生在龟兹文明古国的王族之家,在佛光照耀下成长,于龟兹故乡生活了40年,遗憾的是这位伟大的佛教翻译家,对佛教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在龟兹没有留下任何遗迹。东晋太元8年(383),吕光破龟兹,次年携逼鸠摩罗什东归。在东归的路上,留下了鸠摩罗什深深的脚印,在史书上记下了光辉的一页。 白马塔 白马塔位于敦煌古城遗址城内南部,相传鸠摩罗什随吕光大军东归,行至敦煌郡,他的白马死于此,将死马掩埋在这里。后秦建塔志之,塔9层,高约12米。现存塔为道光年间重建,刻石有“道光乙巳桐月白文彩等重修”等字。 罗什寺塔 罗什寺塔,座落在武威城北大街西侧。据史书载东晋太元十年(385),鸠摩罗什至姑臧(今武威市),在此待了18年,精心学习汉语,同时讲经说法。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他的居地同时建寺筑塔。 鸠摩罗什村 当地人称“鸠摩罗什堡”,在户县城南三公里许。本地有以鸠摩罗什命名的村庄,疑为是罗什的后代所致。《晋书•鸠摩罗什传》曾载:“尝讲经于草堂寺,兴及朝臣、大德沙门千余人肃容观听,罗什忽下高坐,谓兴曰:‘有二小儿登吾肩,欲鄣须妇人。’兴乃召宫女进之,一交生二子焉。”大明一统志》载:“寺内有净土树六株,俗传鸠摩罗什憩此,覆其履中土于地而生者”。据说树粗四人合抱,高约10丈有余。民国年间,净土树先后枯死,今维立石志之。 草堂寺 草堂寺在户县县城东南20公里,位终南山圭峰山下。草堂寺址原有座寺,名大寺。鸠摩罗什带领什门“四圣”、“八俊”、“十哲”及三千弟子,由渭水滨逍遥园搬至此寺译经,因用草苫搭棚,后人改大寺为草堂寺。 § 佛学造诣 《金刚经》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鸠摩罗什抵达长安。姚兴万分喜税,以国师之礼待鸠摩罗什,次年并敦请他到西明阁和逍遥园翻译佛经,又遴选沙门僧契、僧迁、法钦、道流、道恒、道标、僧□、僧肇等八百余人参加译场。 鸠摩罗什译有《中论》 、《百论》 、 《十二门论》 、 《般若经》 、 《法华经》 、 《大智度论》 、《维摩经》、《华手经》、 《成实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首楞严三昧经》 、 《十住经》 、 《坐禅三昧经》 、 《弥勒成佛经》 、 《弥勒下生经》 、 《十诵律》 、 《十诵戒本》 、 《菩萨戒本》 、佛藏、菩萨藏等等。有关翻译的总数,依《出三藏记集》卷二载,共有三十五部,二九七卷;据《开元录》卷四载,共有七十四部,三八四卷。 东汉明帝时,佛法传来中国,历经魏晋诸朝,汉译的经典渐渐增多,但是翻译的作品多不流畅,与原梵本有所差距。鸠摩罗什羁留凉国十七年,对于中土民情非常熟悉,在语言文字上能运用自如,又加上他原本博学多闻,兼具文学素养,因此,在翻译经典上,自然生动而契合妙义,在传译的里程上,缔造了一番空前的盛况。 罗什持律并不严格。临终前曾嘱其弟子应以其着译而不以其生活行事为准绳。譬喻“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罗什的弟子甚多,其中有道生、僧肇、僧睿、道恒、昙影、慧观、慧严、道融、僧、僧迁、法钦、昙无成、僧导、僧业、僧嵩等,后世有什门八俊、四圣、十哲之称。 § 历史影响 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在长安前后住了将近12年,依照《出三藏记集》的记载,共翻译出佛经35部、294卷。鸠摩罗什与法显、玄奘、义净、鉴真等一样,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高僧,是中国佛教史乃至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他译出的佛经在内容的表达、词语的应用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简单地讲,那些印度佛教最主要最重要的经典,鸠摩罗什都通过翻译把它们介绍到了中国,对中国的佛教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从鸠摩罗什的经历,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她的历史和文化,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 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含辛茹苦历经12载,译出经典74部384卷,这些经卷对中国和世界佛教都产生过巨大而深远影响。他与义净、唐玄奘被尊称为历史上佛教三大翻译家。鸠摩罗什成为中国翻译史上的里程碑。 § 人物评价 陈寅恪推崇鸠摩罗什,认为他的译经艺术实优于玄奘,有三个特色:“一为删去原文繁重,二为不拘原文体制,三为变易原文”,例如著名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名句“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便是删节原文而成。但罗什却认为“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弘始十五年,鸠摩罗什在长安大寺去世,临终前他自豪的说:“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果然火化之后“薪灭形碎,唯舌不灰”。另外,唐朝玄奘等人的译经被称为新译,此前的鸠摩罗什等翻译的经卷被称为旧译。鸠摩罗什成为中国翻译史上的里程碑。 古诗评价 过去七佛译经师,颖悟绝伦善知识; 日记三万六千句,月印八百七俱胝; 畅显神源符圣意,挥发幽致契玄机; 恩播法界泽后世,大教流通永护持。[1] § 相关故事 鸠摩罗什早在少年时代就已崭露头角,名噪一时。他是龟兹人(新疆),祖上原是天竺人(印度),出身婆罗门族,在印度世袭高位。他的父亲名叫鸠摩罗炎,青年时弃相位出家,东渡葱岭,远投龟兹,当上了该国的国师。龟兹王有个妹妹年方二十,才思敏捷,读佛经过目不忘。她对鸠摩罗炎一见锺情,矢志非君莫嫁。龟兹王强迫鸠摩罗炎娶她为妻,婚後生鸠摩罗什和弗沙提婆兄弟二人。罗什七岁随他的母亲一同出家。每天能背诵三万二千字经文,号称“日诵千偈。” 罗什十二岁随母亲回龟兹国,途中有一高僧对他母亲说∶“这个小沙弥应当好好守护。如果年至三十五岁仍不破戒,将来必定大兴佛法,度人无数。如果破戒,就只能当个有学问的法师罢了。”接著,他随母来到沙勒国停留一年,先拜佛陀耶舍和须利耶苏为师,学了许多大乘经典。鸠摩罗什叹道∶“我过去学小乘,好比是蠢人不识金子,错将黄铜当成宝贝。” 二十岁时,他在龟兹国受戒,不久,他的母亲再往印度,临行时勉励他到中国弘传大乘佛教。他毅然应允,表示即使为此受尽苦难也决无怨恨。他留住龟兹二十多年,广习大乘经论。龟兹王为他造了金狮子座,铺上锦褥,请罗什升座说法。罗什说法时,西域各国的国王跪在座边,俯伏在地,让罗什踏在他们的背上,一步步登上法座。 符秦建元十五年,中土僧人悦纯、昙充等游学龟兹归来,向将坚称述龟兹佛教盛况,特别推崇法师鸠摩罗什才智过人,精通大乘佛法。建元十八年符坚遣吕光等出兵西域,并谆谆嘱咐吕光在攻下龟兹後,从速送罗什进关。这是由於政治上的需要,罗什在西域的威信很高,控制鸠摩罗什也就间接控制了西域各国,这与石勒、石虎叔侄重视高僧佛固澄是同一道理。 建元十二年,吕光攻陷龟兹,获得了鸠摩罗什,见他年轻,就有点看不起他。恶作剧地强迫他娶龟兹国王的女儿。罗什苦苦推辞。吕光说∶「你父亲原来也是出家人。他可以娶国王的妹妹,你为什麽不能娶国王的女儿、又何必苦苦推辞呢?」吕光将摩什用酒灌醉,将他与龟兹公主一起关在密室里,罗什被逼破戒成亲。 鸠摩罗什来到中国时,後秦的姚苌已继符坚在长安称帝,慕鸠摩罗什的高名,曾经力邀罗什。但吕光父子妒忌罗什足智多谋,能力高强,始终扣住罗什在凉州,不许他东人关内。姚苌死後,他的儿子姚兴即位,再次敦请罗什入关,仍末成功。後来姚兴派造大军西攻凉州,凉主吕隆兵败投降.罗什方得被迎入关,这时他已五十八岁了。 姚兴对罗什十分敬重、待以国师之礼。弘始四年,鸠摩罗什应姚兴之请,住在逍遥园西明阁,开始译经。他最早译出的是《阿弥陀经》,接著开始翻译《大智度论》、《百论》等大乘经典。他组织和主持译场,邀请有学问的高僧一起参加翻译、重译《大品般若》,後来又译出了《法华经》、《维摩洁经》等重要的大乘经典。据史料所裁∶他一共译了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佛教典籍。 鸠摩罗什的翻译事业,当时堪称独步空前。他不仅第─次有系统地翻译和介绍厂大乘空宗的理论,而且在翻译文体上也一变过去朴拙的古风,创造出─种具有外来语和华语调和之美的新文体。他主持翻译的经论,特别为中国佛教徒所乐诵,而且对产後来的佛教文学发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佛教史上,除了唐朝的玄奘以外,鸦摩罗什的译经成就超过了其他经籍翻译家。 作为佛家信徒,鸠摩罗什晚年的个人生活有其不幸的一面。当时姚兴对鸠摩罗什说道∶“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没有第二人可以相比。但一旦去世,法种将要断绝。”於是他将十名歌妓送给罗什,强逼罗什娶她们为妻,对罗什说来,这种第二次破戒并一娶十妻的做法,使他在师友及弟子面前拾不起头来。所以他在讲经说法时,总是用“臭泥中生莲花”自喻。深感有亏於佛门的清规,愧悔不已。《晋书.鸠摩罗什传》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罗什被逼娶妻後,众憎人纷纷学样娶妻。鸠摩罗什在钵盂中放了满一钵针,召集僧人说∶“如果能够学我的样,将这些都吃掉,就可以娶妻。”他举起食匙舀针放进口中,如吃面条一样。众僧愧服。 弘始十五年,七十岁的鸠摩罗什在长安大寺突然去世,他结束了他那坎坷而奇特的一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