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齐康
释义

§ 简介

齐康

齐康,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浙江省杭州市人。

1931年10月28日出生,1949年7月毕业于南京金陵中学,1952年原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原南京大学1952年调整成立南京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东南大学)毕业。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现为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教授,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名誉系主任,先后受聘兼任华南理工大学、无锡轻工学院、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云南理工大学等大学名誉教授,受聘兼任浙江大学建筑系、西南交通大学、青岛工学院教授。

长期从事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科研、设计和教学工作。最早参与中国发达地区城市化的研究及相关的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的研究。二十年来长期从事现代的建筑创作的研究及相关的建筑形态研究,主张进行地区性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首先在中国提出城市形态的研究及其相关的城市形态与城市设计。

§ 成就

从五十年代起由他设计(参与和主持)的建筑工程设计及规划设计大小近百处。有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碑轴线;南京梅园新村周恩来纪念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福建武夷山庄;黄山国际大酒店;郑州河南博物院;福建历史博物馆;黄山国际大酒店;南京农业大学金陵研究院;沈阳“九一八”纪念馆扩建工程等等。设计善于运用中西方建筑传统手法,探索中国现代建筑风格。建筑理念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建筑设计中重视空间的处理,就是要“留出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时强调转化与创新。梅园新村周恩来故居

多年来他主持参加的科研项目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有约二十项,发表了一系列对当前中国建筑设计的理论和方向探索的理论文章,对我国地区性建筑设计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其中“较发达地区城市化途径和小城镇技术经济政策”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乡镇综合规划设计方法”、“城镇建筑环境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城镇环境设计”“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及其方法”分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武夷山庄”、“南京梅园周恩来纪念馆”和南京雨花台纪念馆、碑等建筑设计项目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二项、银质奖一项、铜质奖二项。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全国十大优秀建筑艺术作品中就有两件出自齐康教授之手,并分获第2、3名,曾到法、日、瑞士、加拿大等国展览。2003年“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及其方法”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著有论文“建筑创作的社会构成”、“建筑意识观”、“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形态”等近百篇,发表《城市建筑》等专著近20本。

1999年被评为中国国家勘探设计大师(建筑),2000年获得中国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名列榜首。2004年获中国建筑学会举行的首届建筑教育奖。近年来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建设新南京功臣”、“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江苏省先进学科带头人”等多种荣誉称号。

§ 生平经历

齐康

1952年,齐康从南大毕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南京工学院(后改名东南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副院长。现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顾问、是博士生指导师。

齐康擅长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与风景设计,是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北京图书馆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并担任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南京机场候机楼等设计的指导工作。就是在“文革”时期,他也利用特殊的“小气候”,指导江苏省建筑设计院和南京工学院艺术家创作了像“南京五台山体育馆”这样的佳作。这座体育馆平面为长八角形,造型富有力感,完工于1975年,获国家设计银质奖。

文革以后,齐康焕发了艺术青春,主持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武夷山庄的设计,受到国内外建筑艺术家的称赞,后者并获得国家设计金质奖。他还多次无偿为故乡设计了济公院、寒山山门、寒山子修炼处、宝纶诗社旧址及天台宾馆扩建工程。

在建筑设计中,齐康继承老师杨廷宝的长处,十分重视中国国情,注重整体环境,吸取并运用中西建筑传统经验和手法,像五台山体育馆就以洗炼凝重见长,又有所发展,表现得更为灵活。再如济公院,艺术家从重建后的济公院的多功能性和六个不同高程的台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由拓朴关系构成济公院群落,各单位建筑主要依据其使用功能,顺应地形而建,既无轴线,又无确定性方位,错有致,给人以亲切自然、亦庙亦宅之感。这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的逆反,各个单位建筑的形象,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济公落拓不羁的性格,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建成后,深受国内外游客和专家赞。该设计在国际建筑艺术研讨会上受到了好评,获荣1993中国建筑师杯优秀奖。论文《天台济公院的设计构思》获建筑设计优秀论文大奖。

齐康以其高超的设计艺术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他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1989年被列入《美国名人传记录》和《世界名人传记录》。1993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撰有《城市的形态》、《风景环境与建筑》、《建筑境》等。

§ 设计风格

在建筑设计中,齐康继承老师杨廷宝的长处,十分重视中国国情,注重整体环境,吸取并运用中西建筑传统经验和手法,像五台山体育馆就以洗炼凝重见长,又有所发展,表现得更为灵活。再如济公院,艺术家从重建后的济公院的多功能性和六个不同高程的台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由拓朴关系构成济公院群落,各单位建筑主要依据其使用功能,顺应地形而建,既无轴线,又无确定性方位,错有致,给人以亲切自然、亦庙亦宅之感。这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的逆反,各个单位建筑的形象,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济公落拓不羁的性格,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建成后,深受国内外游客和专家赞。该设计在国际建筑艺术研讨会上受到了好评,获荣1993中国建筑师杯优秀奖。论文《天台济公院的设计构思》获建筑设计优秀论文大奖。

§ 创作激情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入口

齐康参与设计的近200座建筑里,其中一件作品他竟前后花了20年时间,这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因为曾有600多万人参观过,这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齐康在一本书里回忆:1984年秋,当我来到工地时,挖掘出的堆堆白骨刺得我眼睛发痛。儿时的回忆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军先后占领北平、天津,既而侵占了上海,南京沦陷。60多年前耻辱的日子,触发了齐康艺术创作的激情。

齐康说:“第一反应就是表现当时的时代、情景、环境,以及中国人民的痛苦。之所以后来有母亲像,是我把她定下来的,母亲像在寻找自己的亲人。这些事情是活生生地发生在那个历史在那个历史阶段,不能遗忘。研究过二战后纪念馆表现的手法,也抄过不少图,很快做起来了。当时市委书记叫张耀华,我记得他在医院的时候,突然打个电话给我。他说,齐康同志,有没有可能在这个场景上用红颜色,鲜血的颜色刷上30万,他的提议让我得到一个启发,我用建筑的语言刻上中文、日文和英文,因为场地上不可能用血红的颜色写字,所以我就把它刻在墙上。当人们走进如同墓穴的陈列馆,那一幅幅地狱般的画面让人震撼。从1984年到2002年共三期纪念馆的设计费,齐康分文未取,他认为这是自己的义务。”

§ 绘画

河南博物馆

齐康1931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南京市。他自幼酷爱绘画,7岁时得到姨母的悉心关怀。姨母是一位中学美术老师,虔诚的基督教徒,她常从教堂里带回画片,让小齐康照着临摹。这些图片深深吸引了他,也激发了他对绘画的热爱。

1949年,18岁的齐康考入中央大学工学院建筑系(东南大学建筑系前身)。大学期间,齐康还得到了著名画家李汝骅先生的教育、引导,并养成了习画、写生的习惯,几十年来,绘画、速写成为齐康的伴侣,从不分离。绘画给齐康的建筑设计创作提供了许多帮助,齐康说:“我经常利用出差(国内和国外)的机会写生。大自然是我绘画的对象,大自然的美常使我感动。我认为建筑要适配于自然,要和谐,要进入画境,要有一种惊奇之感。画是我最最亲密的朋友。”

§ 语录

齐康

建筑师完全是艺术家也不可能。因为建筑师是工程技术和艺术的一种结合,但它牵扯到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甚至于学

、地理学等等的研究。你要在一个历史阶段、一个社会、一个地区盖什么样的东西,规划局批过去了,但在他的手下不知道批了多少可盖不可看的东西。我总觉得没有比提高全民的建筑意识观更重要的事儿了。这你我们皖南民居,老百姓都能自己盖嘛,盖得比你建筑师还好呢。

建筑从我的思想来看,是非常复杂的一个东西,但我觉得它的艺术性,是由结构、技术、设备来共同体现的。画画,我一个人画,你要看就看,不爱看就撕掉了。

每一个城市都是有记忆、有坐标的。比如说一个游子回到故乡,他能依着某个建筑找到以前的记忆。南京如果不是因为有中山陵、夫子庙等一些特色建筑,也就不能区别于其他城市。而现在的城市建设就显得太突飞猛进了,人在其中感觉很孤独。他说,建筑必须为人服务,以人为本,这一观念必须贯彻到规划和建设的每一步中,因为一个建筑万一建起来了,想把它拆除或炸掉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因而,建筑师或者说城市建设者必须研究一个城市的自然特点和人文特点,建设有情感的城市。

§ 轶事

齐康

齐康院士指出中国现代建筑的“三宗罪”,并直言现在中国的建筑正逐渐“沦”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品。

第一宗:没有经典。目前中国各地都在大兴土木,形形色色的建筑群好像雨后的春笋,但是真正称得上经典的却是凤毛麟角。南京的夫子庙、雨花台、总统府个个都称得上是经典,花费的钱也不是很多。但是纵观现在盖起的栋栋高楼,真正能流传下来,并能真正代表南京城市特色和历史的微乎其微,而且花费的金额都不在少数。

第二宗:崇洋媚外。随着外来产品与观念在我国的大行其道,目前中国在建筑设计方面有股新的崇洋媚外的风气。目前中国每年的建筑总量非常巨大,而很多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往往都落入外国建筑师的手中,自己的建筑人才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这都是非常可怕的现象。可以说,中国已成了外国建筑设计师的实验场所。

第三宗:规划无序。目前,城市建设中各自为政的现象日益突出,一些城市的总规划设计师往往就是这个市的书记、市长,没有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他指出,建筑设计对于专业的要求相当高,没有专业知识做依托,根本设计不出一个像样的作品。所以他强调,在城市建设规划上要花大力气去研究,而一些技术上的执行把关应该交由技术专家来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9: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