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 鳙概念

鳙Aristichthys nobilis;bigheadcarp

鲤形目鲤科鲢亚科鳙属的唯一种。又名花鲢、黑鲢、黄鲢、胖头、大头鱼。体侧扁;头大;眼小,侧下位;口大,下颌向上倾斜;无须;腹部仅在腹鳍基至肛门间有皮质腹梭;胸鳍长;背部及两侧上半部微黑,腹鳙外形部白色,体侧有许多黑色小斑点;各鳍灰白,亦有许多黑色小斑点。分布于亚洲东部,中国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和珠江等流域。生活于流水或较大的静水湖塘中,为暖温带平原区中上层大型鱼类,不善跳跃。以浮游动物为食。鳙是中国主要养殖鱼类四大家鱼之一,在中国东部的池塘、水库、湖泊中被广泛放养。

§ 鳙简介

鳙鳙[Aristichthys mobilis (Richardson)]属鲤形目,鲤科,鲢亚科,鳙属。俗称:花鲢,胖头鱼,黑鲢,黄鲢,松鱼,鰫鱼,大头鱼。鱼名,鳙鱼,又名“胖头鱼”、“花鲢”、“黑鲢”〖bighead〗,头很大,生活在淡水中,长1米余。

鳙,产于江湖,似鲢而黑,头甚大。俗呼黑鲢,又称鲢胖头。——徐珂《清稗类钞》英文名:Bighead , Bighead carp 。

鳙鱼体侧扁,头极肥大。口大,端位,下颌稍向上倾斜。鳃耙细密呈页状,但不联合。口咽腔上部有螺形的鳃上器官,眼小,位置偏低,无须,下咽齿勺形,齿面平滑。鳞小,腹面仅腹鳍甚至肛门具皮质腹棱。胸鳍长,末端远超过腹鳍基部。体侧上半部灰黑色,腹部灰白,两侧杂有许多浅黄色及黑色的不规则小斑点。

鳙喜欢生活于静水的中上层,动作较迟缓,不喜跳跃。以浮游动物为主食,亦食一些藻类。性成熟年龄为4-5龄,亲鱼于5-7月在江河水温为20-27℃时于急流有泡漩水的江段繁殖;幼鱼一般到沿江的湖泊和附属水体中肥育,到性成熟时期至江中繁殖,以后又回到湖泊食物丰富的地方肥育。冬季多栖息于河床和较深的岩坑中越冬。

分布于亚洲东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此鱼,但以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为主要产地。

鳙生长迅速,3龄鱼可达4-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40公斤,天然产量很高。疾病少,易饲养,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的“四大家鱼”之一,为我国重要经济鱼类。 [1]

§ 鳙鱼实用养殖技术

一、生态习性

1、食性

鳙的食物是水中大量生长的浮游生物。它的鳃耙细长而排列紧密,但没有骨质桥,也没有筛膜,因此滤水作用较快,滤集浮游动物的能力较大。食物的主要组成是轮虫、甲壳动物的枝角类,也包括多种藻类。多种藻类。从个体数量上看,藻类往往多于动物性食物。但从体积上来看,动物性食物仍占主要成分。从鳙的摄食特点可以看出,它是一种不断摄食物的种类,在浮游生物的生长季节内,只要嘴不断张闭,食物就不断地随水进入口腔。从食性特点也可以看出,它是一种中上层的类型。鳙的肠管长度一般为体长的5倍左右。

2、生长

长江鳙鱼体长的生长速度快于珠江,原因是虽然珠江适温期比长江要多2个月,但浮游生物的平均生物量显著少于长江。而在人工施肥的池塘,鳙鱼的生长情况,则依各地的气候及水中饵料的生物丰度而有较大的差异。

3、繁殖

在自然条件下,鳙鱼与其他家鱼一样,其性腺在静水中可以发育,但卵子成熟却需要江河水环境和水位上涨等生态条件。在长江的干、支流中,每年4月下旬至7月上旬,当流域内降雨汇集干流造成水位上涨、水温达到18℃时,亲鱼在溯流过程中性腺迅速成熟,由IV期转入V期即行产卵和受精,鱼卵受精后顺水漂流发育,孵化成鱼苗。

据调查,鳙鱼成熟年龄,珠江流域为3—4年,长江流域为4—5年。鳙鱼的怀卵量较大,成熟系数一般在20%左右,相对怀卵量在110—160粒/g体重之间,绝对怀卵量随着体重的增长而增加,成正相关。

二、人工繁殖

1、亲鱼选择

无论养殖或天然生长的鳙鱼,只要达到性成熟年龄,个体大、生长良好并无伤病,均可作为亲鱼。雄鱼在胸鳍前面有几根鳍条上缘各生有似刀的锋口,用手左右抚摸,有摸在钝刀锋上的感觉;腹部较小,性成熟的个体,轻压生殖孔有乳白精液流出。此鱼胸鳍光滑。

池养鳙鱼的成熟年龄南北各地相差颇大,其体重也较悬殊,主要是气候、营养等因素决定,此外,雄鱼较雌鱼早熟1年。我国池养鳙鱼成熟年龄和体重为:华南地区, 2—3龄,5kg左右;华中地区,4—5龄,7kg左右;东北地区,6—7龄, 10kg左右。

2、亲鱼培育

(1)亲鱼培育池。要近水源、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开阔向阳、交通便利;面积0.2—0.3h㎡、长方形方便操作,水深2.5m左右,池底平坦,以壤土并有一些淤泥为好。放养亲鱼前必须进行常规清整与消毒。

(2)放养密度。每1/15 h㎡可放养10—20尾(每尾重10—15kg)。另搭配草鱼亲鱼2—4尾,每1/15 h㎡ 放养总量(包括配养鱼)以150—200kg为度。雌雄比例为1:1.5为好。

(3)亲鱼培育。亲鱼放养前,应先施好基肥,放养后,根据季节及池塘具体措施追肥。一般每1/15 h㎡ 750—1000kg,在冬季或产前可适当补充些粉状精饲料(每尾年投精料20kg左右)。

3、亲鱼催产

(1)亲鱼选别:雌鱼腹部比较膨大,生殖孔附近饱满、柔软、略有弹性,生殖孔红润,仰翻腹部能隐见助骨,太高尾部,隐约可见卵巢轮廓向前移动。但是如果雌鱼腹部过分膨大,弹性消失则需要放在清水池或微流水池几天后再行进催产。雄鱼能挤出入水即散的乳白精液,都可选用。

(2)雌雄配组:自然产卵受精,雌雄比例为1:1—1:1.5;采用人工受精雄鱼可少于雌鱼,1尾雄鱼的精液可供2—3尾同样大小的雌鱼受精。

4、发情与人工授精

水温在18℃以上均可催情,最佳水温为22~26℃。催产剂注射1~2次,一次注射是全计量一次注入鱼体,两次注射是第一次(最好是垂体或垂体与激素混合剂)注射全量1/10—1/6,经过5h以上,第二次注射余量。每次注射,药液以2ml为宜。亲鱼在外源激素的影响下,产生胜利反应,出现雌雄鱼兴奋而互相追逐的发情现象,当发情达到高潮时,雌雄鱼甚至扭在一起,颤动胸鳍,进行排卵、射精。收集受精卵的方法:在发情前1—2小时开始冲水刺激,受精卵也陆续在流水的冲动下进入集卵箱,随即可捞起计数放如孵化器内孵化。

5、孵化

人工孵化是将受精卵放入孵化工具内,在人工管理条件下孵出鱼苗。凡江河湖泊及塘堰的水都可用于孵化。有时也用曝晒过氯气或用硫代硫酸钠处理后认为安全的自来水。孵化水温必须相对稳定,经过滤池或过滤闸进行三级(40目、60目、80目)逐级过滤。孵化工具有孵化箱、孵化桶、孵化缸、孵化环道、孵化槽和塑料孵化器,要因地制宜地选用。孵化时间因水温而异。孵出3~5天后,鱼苗鳔已充气,卵黄囊基本消失,能开口主动摄食时,即可出苗。经捆箱暂养锻炼,使鱼苗结实,减少排泄。途中换水或到达目的地下塘时,水温相差不能超过4℃。

三、苗种培育及运输

1、培育

(1)池塘条件

鳙鱼苗种培育池面积以1/15—1/15h㎡,池深1.5米左右;池堤牢固不渗漏;池底平坦淤泥适量,无水草丛生;鱼池向阳,阳光充足。而且放养前必须经过清整。

(2)鱼苗放养密度:每1/5h㎡ 8万—12万尾。

(3)鱼种放养:

体长30—60mm时,多采用单养,其密度根据池塘大小、水深、肥瘦来决定。鱼种混养一般以2—3种为宜,最多四五种,其中一种为主体鱼。培养鳙鱼种时,应注意勿搭配食性相近的鲢鱼。

(4)投饵技术与投饵量

鱼种培育期间内,辅投人工饲料,入冬前每万尾每天投放花生麸或米糠1kg左右;天气转冷后,施肥可减少,但是花生麸、米糠等投放量需稍微增加,使鱼种累积脂肪越冬。

2、运输

(1)要求:水质清新,含氧量高,鱼体健康,密度适宜和操作轻捷。

(2)方式:肩挑、车辆、船只和飞机等运输工具,盛载的器具有竹篓、木桶、帆布和尼龙袋等。

四、成鱼养殖

池塘的选择

土质为壤土、粘土或沙壤土,保水性能好。 池塘规格为0.3-0.666ha,池形长方型,长宽比5:3,东西走向.有河流,井水水源,水质无污染。 塘设置进排水设施。 池水水深2.5m。

产量

1、放养鱼种规格,放养量,成鱼规格及产量

鱼种规格(g) 放养量(尾) 搭配品种 成鱼规格(g) 产 量(kg)

鲢 鳙

方案1 500 1000 100 50 500 500

方案2 100 1000 100 50 750 750

方案3 150 1000 100 50 1000 1000

2、成活率95%以上.

技术要求

1、 水质培育

(1) 透明度20--25cm

(2) 施基肥,亩施发酵后的人粪尿或鸡粪200---500kg,或厩肥500---1000kg.

(3) 施追肥,看水施肥,当透明度大于25cm时,亩施有机肥10---50kg,或无机肥尿素(氮肥)2.5kg,磷肥1kg,有机肥与无机肥可交替使用.

(4) 每10天调节水质1次,注排水量20---30cm.

2、 鱼种选择,要求体质健壮,无损伤,无疾病,规格整齐.

(1) 放养时间,分为春季或秋季放养.

(2) 消毒,鱼种入池前,用10×10-6的孔雀石绿或(1020)×10-6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0---20分钟.

(3) 鱼种入池前后,水温差不能超过±3

3、 池塘消毒,施基肥前,用生石灰带水消毒150mg/亩,干池消毒75mg/亩.

4、 每5亩水面配1.5千瓦增氧机一台,合理利用增氧机,开机指标定溶解氧为4mg/L。

五、 饲养管理

1、 建立池塘养殖档案。

2 、 坚持巡塘制度,检查池塘有无破损,水质有无变化,鱼有无浮头的现象,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检查有无死鱼,发现死鱼立即捞出,并检查死因,采取防治措施。

3 、 定期调节水质,保证鱼类健康生长。

4、 合理利用增氧机,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傍晚不开,浮头以前开,连锦阴雨半夜开,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坚持每天开。

§ 鳙与鲢鱼营养对比

肌肉的营养成分为:每百克可食部分含水分73.2-83.3克,蛋白质14.8-18.5克,脂肪0.9-7.8克,灰分1.0-1.3克,无氮浸出物0.1-1.3克,热量69千卡,钙36毫克,磷187毫克,铁0.6-1.1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15毫克,尼克酸2.7毫克。而且随着鱼体的生长发育,水分的含量逐渐减少,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则逐渐增加。鳙和鲢的含脂量不同,主要是食物不同而致。鲢、鳙都是滤食浮游生物,但鲢以摄食浮游植物为主,而鳙以摄食浮游动物为主。在浮游植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它是鱼类机体合成脂肪的主要碳源,因而它们肌肉的脂肪及蛋白质含量显出差异。鲢含脂量比鳙高,而鳙的蛋白质含量一般比鲢高。鳙肌肉脂肪中脂肪酸的组成计有15种,其中8种为饱和酸,3种单烯酸,1种二烯酸,2种三烯酸,1种四烯酸,碳链长度在13-20之间。鱼体的饱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比不饱和脂肪酸低,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随鱼体的增长而增加,不饱和酸则随鱼体增长而减少。

鳙的精华在于头。被日本棋界誉为“超一流棋手”的聂卫平,嗜食鱼头,一顿可吃5、6个。这既由于味美,也由于他认为鱼头可以补脑。鳙肉性味甘、温,有暖胃益筋骨之功效。用鱼头入药可治风湿头痛,妇女头晕。其胆性味苦、寒,有毒,用以静脉注射有短暂降压作用;加大剂量,则作用持久。由于鳙鱼胆有毒,降压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故临床上使用需要慎重。吞服鱼胆也会发生中毒现象,其症状与草鱼胆、鲤鱼胆相同。目前无特殊疗法,应引起注意;如无必要,不宜滥服鱼胆,以免中毒。

§ 鳙鱼烹制菜谱

砂锅鱼头操作: 1.将鱼头去掉鳞、鳃,洗净后用黄酒、精盐腌约30分钟,取出洗净滤干;

2.将猪肉、冬笋切成薄片;

3.水发香菇去蒂,大的改切成小块;

4.葱白切段,余下葱和姜拍破;

5.豆腐切4厘米长、2厘米宽的条,盛入盘中;

6.炒锅置中火,放入猪油,烧至六成热,将鱼头下锅煎至两面金黄,再下葱、姜、冬笋片、猪肉片、冬菇、清水250毫升、精盐烧开,撇去泡沫;

7.再倒入砂锅内煮10分钟,然后放入鸡汤500毫升烧开,加上葱段、味精、鸡油,置小火炉上,下入豆腐即成。

贴士:鳙鱼(花鲢鱼)以头制菜,其头宜大不宜小,头大胶厚肥腴,头小拆骨较难。

§ 营养分析

1. 胖头鱼属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鱼类,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

2. 富含磷脂及改善记忆力的脑垂体后叶素,特别是脑髓含量很高,常食能暖胃、祛头眩、益智商、助记忆、延缓衰老,还可润泽皮肤。

§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能食用

1. 适宜体质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之人食用;特别适宜咳嗽、水肿、肝炎、眩晕、肾炎和身体虚弱者食用;

2. 鳙鱼性偏温,热病及有内热者、荨麻疹、癣病者、瘙痒性皮肤病应忌食。

§ 烹饪指导

1. 适用于烧、炖、清蒸、油浸等烹调方法,尤以清蒸,油浸最能体现出胖头鱼清淡,鲜香的特点;

2. 鳙鱼头大且头含脂肪,胶质较多,故胖头鱼还可烹制“砂锅鱼头”;

3. 切鱼方法: 鱼肉质细,纤维短,极易破碎,切鱼时应将鱼皮朝下,刀口斜入,最好顺着鱼刺,切起来更干净利落;鱼的表皮有一层黏液非常滑,所以切起来不太容易,若在切鱼时,将手放在盐水中浸泡一会儿,切起来就不会打滑了。

§ 食疗作用

鳙鱼性温、味甘;

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利肺、补虚弱、祛风寒、益筋骨的功效;

可用于咳嗽、水肿、肝炎、眩晕、肾炎和身体虚弱的治疗。

§ 其他相关

鳙鱼生活于河流、湖泊中,冬季多在河床和较深的岩坑中越冬,分布长江流域下游地区,东北、华北甚少见,是我国养殖鱼类之一。养殖历史已久,与青鱼、草鱼、鲢鱼并称中国“四大家鱼”。通常会以鲢鱼和鳙鱼混为一谈,这不仅因为两者很相似,而且鳙鱼又称黑鲢、花鲢。对此,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得极妙:鳙鱼,状似鲢而色黑,其头最大,味亚于鲢。鲢之美在腹,鳙之美在头,或以鲢、鳙为一物,误矣。首之大小,色之黑白,不大相伴。

《食物本草》:鳙鱼,暖胃,益人。

《本草求原》:鳙鱼,暖胃,去头眩,益脑髓,老人痰喘宜之。

《随息居饮食谱》:鳙鱼甘温,其头最美,以大而色较白者良。

《本草纲目》:鳙鱼肉,食之已疣,多食动风热,发疮疥。

§ 备注

1. 鱼胆有毒勿食;

2. 吃鱼头时要对所食鱼头的来源有所了解,比如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地区的鱼,头大、身瘦、尾小的畸形鱼,眼睛浑浊、向外鼓起的鱼、变质鱼以及死了太久的鱼,其鱼头都不要吃;

3. 烹调或食用是若发现鱼头有异味的也不要吃;烹制鱼头时,一定要将其煮熟、煮透方可食用,以确保食用安全。

§ 鳙鱼-中药材知识

鳙鱼【药名】鳙鱼

【别名】鱃鱼、皂包头、皂鲢、黑包头鱼、鳙头鲢、包头鱼、胖头鱼、黑鲢

【汉语拼音】yong yu

【英文名】Bighead, Variegated carp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ichthys nobilis (Richardson)

【归经】脾;胃经

【功效】温中健脾;壮筋骨

【科属分类】鲤科

【拉丁文名】Aristichthys nobilis

【考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纲目》:鳙鱼,处处江湖有之。状似鲢而色黑,其头最大,有至四、五十斤者。味亚于鲢。鲢之美在腹,鳙之美在头,或以鲢、鳙为一物误矣。首之大小,色之黑自,不大相佯。《山海经》云,羞鱼似鲤大首,食之已疣是也。

【主治】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肢体肿胀;腰膝酸痛;步履无力

【生态环境】为淡水中上层鱼类,行动迟缓,性情温和,以浮游动物为主食。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鲜用。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珠江、黄河、黑龙江等流域。现全国大部地区有人工饲养。

【动植物形态】鳙鱼,体侧扁,稍高。腹鳍基底至肛门处有狭窄的肉棱。口端位,口裂稍向上倾斜。吻圆钝。眼小,下侧位,在头侧正中轴下方。鳃耙状如栅片,但不愈合,有鳃上器,耙数随个体增大而数量增多。鳞很小,侧线鳞99-115,背鳍3,7,很短,起点于腹鳍起点之后,胸鳍大而延长,末端起过腹鳍基部。臀鳍3,12-13。尾鳍深叉状,上下约等长。体灰黑色,背面和上侧面暗褐色,具黑色细斑。腹部银白色。各鳍条呈灰白色,并有不少黑斑。

【功效分类】补益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适量。

【出处】《中华本草》 [2]

§ 食疗价值

鲤科动物鳙鱼的肉。鳙鱼又称花鲢、皂鲢、包头鱼、胖头鱼等。分布于我国长江、珠江、黄河、黑龙江等水域。获得后,降去鳃、鳞、内脏,洗净用。

性味甘温。能补脾暖胃益气,颇似鲢鱼,但味次之。应用如鲢鱼。鳙鱼胆亦有毒,须注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