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河古栈道
释义

§ 简介

黄河古栈道黄河出潼关,东流130公里,至三门峡,入豫西峡谷。豫西峡谷,两岸夹水,壁立千仞,怪石嶙峋,湍流险急。郦道元的《水经注》云:“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矣。”然“自砥柱以下,五户已上,其间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势连襄陆,盖亦禹凿以通河,疑此阏流也。其山虽辟,尚梗湍流,激石云洄,波怒溢,合有十九滩,水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三门峡”与豫西峡谷是黄河漕运的必经河段。[1]

§ 历史渊缘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都关中,到汉王朝结束的400多年间,由于要运送粮食给京师,陆路运输受运输工具及崤函古道艰险难行的制约,黄河漕运就成了当时唯一的运输渠道。由于黄河中游河道比较大、水流急,逆流航行困难,特别是三门峡天险的阻隔,给黄河漕运带来难以克服的障碍,造成巨大的运输成本。为保证漕运的正常运行,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对黄河三门峡河道疏治。当时,对三门峡天险大规模整治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疏凿航道和开凿供纤夫行走的栈道。 何谓栈道?《韵会》说“小桥曰栈”;《淮南子》称“飞阁复道相通也”;《辞海》释“栈道”:“我国古代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木、铺板而成的一种道路。”由此看来,栈道,就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架桥连结而成的一种通道。用这种办法辟出的道路,堪称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一个奇迹!  黄河漕运栈道西起三门峡,东到神池县与新安县交界处的“八里胡同”。1955年至1957年,为配合三门峡大坝的修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位于黄河北岸、平陆县境内的“三门峡”长达625米的栈道和散落在大坝下游的7段栈道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1998年,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河南新安县八里胡同峡长约5.5――6公里的黄河南北两岸,又发现古栈道遗迹14段。现在,原“三门峡”长达625米的栈道,因1958年修三门峡大坝已不复存在。

§ 遗迹考察

黄河古栈道 1997年春季至秋季,为配合小浪底水库工程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织力量对豫西峡谷内山西平陆、夏县、垣曲三县沿河百里地段的黄河栈道遗迹进行了详细考察,发现黄河古栈道遗迹40余处,累计5000余米长。这一成果与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对位于小浪底水利枢纽上游的汉代大型建筑遗址的发掘成果,一起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黄河古栈道遗迹主要分布在平陆县境内,计有32段,累计长约4032余米。在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名单上。 199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发现的40处黄河栈道遗迹,由西向东,依次主要散布在平陆县境内的五一石膏厂、关窑、杜家庄、大集、西寨、东寨、粮宿、老庄、冯家底、张岭村溜溜窝、煤窑凹、西河头渡口、老鸦石,夏县的任家堆、小堆、大堆,垣曲的鲁家圪塔、五福涧、安窝、马蹄窝等20个村庄、厂矿的范围之内。栈道依山傍河,蜿蜒如蛇;时断时续,气势磅礴。栈道上残存的壁孔、底孔、桥槽、壁槽与立式转筒遗迹,类型各异,数量繁多。

§ 遗迹形态

栈道大多依山开凿,其外侧临河,内壁为岩。顶部一般呈弧形,高距路面3米左右,成“凹”形通道。其路面宽窄不 黄河古栈道一,保存较好者,现存宽度可达2.5米多。栈道的走势基本呈水平状,有些地段也有起伏,这主要依古代的地形走势而定,同时考虑到节省功力、材料等原因,所以,栈道面距河面的高度在2米至10米之间不等。栈道由岩石上开凿的方形壁孔、牛鼻形壁孔、底孔、桥槽等,然后再插以木梁,梁上铺板而形成。现在,栈道上的木构件虽荡然无存,但各种壁孔和底孔仍残留于通道的岩石上。据初步统计,1997年平陆、夏县、垣曲三县境内发现的40处黄河栈道遗迹中,尚有大、小方形壁孔1000余个,牛鼻形壁孔600多个,大型槽孔60余个,立式转筒工程遗迹21处,历代题记和石刻画40余处。 方形壁孔:其作用是固定横列在栈道路面上的木梁,故开凿在贴近栈道路面的岩壁上,且以尺寸不同而大小有别。在一些地段,有时只有一种壁孔,而在另一些地段,则有两种壁孔。无论是大方形壁孔,还是小方形壁孔,其间距都大致相等。个别特殊地段,间距稍有不同。在同一地段出现大、小方形壁孔同时存在的现象,笔者认为,这是其两种方形壁孔开凿时代不同所出现的差异。 牛鼻形壁孔:是以其形似“牛鼻”而命名。一般凿刻在距栈道路面1米高的岩壁上,其主要是供纤夫挽船时手拉助力的。其排列状况可分五种情形。1、两孔呈左右排列。2、两孔为上下排列,鼻梁为横形。3、两鼻梁左右排列三孔。4、两鼻孔左右排列、紧紧相连。5、两鼻孔上下排列,紧紧相连。其中以第1种情形最为常见,数量也居多,占牛鼻形壁孔发现总数的90%以上。 栈道上的底孔大小不等,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多数排列有序,如与方形壁孔在一条直线的底孔,是用来支撑和固定路面横向木梁的;与方形壁孔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凿在栈道外侧,间距也相差不多的底孔,就是固定路面纵向木梁的,或者是护栏的底孔。两个一组排列的大型圆底孔,可能为建筑柱洞。 桥槽:即栈桥两端的槽孔。所谓栈桥,唐代又称栈梁。就是在栈道断裂的岩石两端,开凿出一种近似长条形、尺寸也大的槽孔。然后安放纵向木梁,再在梁上铺板,搭成连接两端的栈桥,供纤夫从上面通过。黄河栈道的桥槽遗迹,有两槽并列,也有只见一端一槽的现象。在桥槽底部中间,往往又套凿一个小底孔,用以安装木楔固定桥梁。 21处立式转筒工程遗迹,均发现于山崖凸出的栈道拐弯处,通常这里的栈道内侧岩壁上都有数道深浅不一的绳磨槽痕,最深的可达30厘米左右,系纤夫挽船时绳磨所致。立式转筒工程遗迹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是在距栈道路面1.5米左右的岩壁上,凿一个或大或小的方形壁孔。下部是在与此壁孔垂直相应的地面岩石上,凿有一个圆形底盘,底盘中间又凿一个或两个浅圆窝,窝呈锅底形,且被磨得十分光滑,这说明是经过重物长久旋转所致。此外,在方形壁孔与圆形底盘之间紧贴栈道路面的岩壁上,有一半圆柱形壁槽,此壁槽打破岩壁上的绳槽。如果将这上、中、下三部分现象联系起来考虑的话,就会得出:在壁孔、底盘和半圆柱壁槽之中,原有一种立式转筒状的机械装置。其作用是避免纤绳直接磨在岩壁上。多数发现地点,转筒遗迹只有一个,然在栈道转弯度较缓的地方,也有两个甚至三个转筒遗迹并存的情况。这一发现,无疑对研究黄河漕运设施与古代科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古栈道 在40余处历代题记中,题记多者200余字,少者仅1字。字体有篆、隶、楷三种。内容分4种情况。1.与修筑栈道有直接关系;2.唯与黄河漕运有关;3.事关黄河军事布防;4.内容无定指。4种情况题记中,1、2种题记数量最多,有些可以与历史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有些可以补历史文献记载之不足。题记中所见年号有:建武、贞观、总章、太和、绍圣、元熙、崇祯、道光、宣统等,其年代最早可追溯到东汉建武十一年,最晚可延续到清朝末年。  如此恢宏的历史画卷,在2000多年的反复凿刻、反复修改后,历经风雨沧桑,今天仍能展现在世人面前,实属不易!它是一部镌刻在山石上的史书,真实而永久地记录了我国自秦汉以来黄河漕运的历史。它是一项旷日持久、宏伟浩大的工程,在历史上曾起过转漕东南租粟、以给长安京师和转漕河运盐、以销往东南各地的作用。豫西峡谷黄河古栈道的使用,实际上一直延续到1958年三门峡大坝修建以前,才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翻检史籍,披阅文献,正如史念海教授所云:“从秦始皇开始,由关东转输粮食时,运粮的船只就已经通过三门峡了。西汉初年,张良劝刘邦建都关中时,就曾经说过:‘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正道出了那时的情况。”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关于三门峡古代漕运遗迹的调查报告发表后,史念海教授根据当时的考古资料所提供的证据,指出:“现存的栈道遗迹至迟是在东汉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以前开凿的,魏晋时期继续开凿的栈道,绵延分布在黄河的左岸,大致已足够供这段挽船之用。这种开凿工程在隋初还进行过,成就可能不大。”但1997年所发现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题记,又比东汉桓帝和平元年提前了115年。何况这些题记都是镌刻在重复凿修过的栈道岩壁上的。说明黄河栈道的开凿至迟在西汉时期就已开始。 黄河古栈道的发现,印证了历史文献对黄河漕运的记载,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同时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有待于进一步的保护、开发和利用。[1]

§ 古道今朝

黄河古栈道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游北岸紧靠黄河的陡壁悬崖上,共有两条。一条离河面较高,一条离河面较低,都是紧挨着石壁的冲击处开凿的。从遗迹上可以看出,黄河古栈道是在紧靠三门峡谷的黄河两岸徒壁的河水冲击处开凿出一条狭窄的石路,再在路断处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然后塞上木桩搭成小道,供船夫们在上面拉纤上溯。现在的漕运遗迹在三门峡共有两条,一条离河面较高,一条离河面较低。开凿在栈道壁上的一个挨一个的四方洞和牛鼻孔形穿孔,今天仍然清晰可见,这些四方洞,散布整个栈道的石壁上,大约有八、九百个。古时人们在石洞上钉进木桩,借此向石壁攀登。牛鼻可让纤夫系上绳索攀援,遇到风浪时即可就近把船栓住。凡是来往的船只,十有八九要在此被河水吞没。曾经有诗这样形容“鬼门幽幽深百篙,人们逼窄愈两牢,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轻鸿毛”。所以从西汉开始,每年的枯水季节,朝廷都要征调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这一段黄河进行疏通,并修凿栈道。 今天登上古栈道,还会发现开凿在栈道壁上的一个挨一个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这些四方洞,散布在整个栈道的石壁上,大约有八九百个。古时石洞上钉进木桩,人们借以向石壁攀登。“牛鼻”是系上绳索让纤夫攀援,遇到风浪,还可就近把船栓住。 黄河古栈道不仅是古代黄河纤夫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且也是研究我国东西交通史和黄河漕运史的珍贵文物。[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