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齐天乐过红衫儿·道情 |
释义 | § 概述 【作者】:张可久——《齐天乐过红衫儿·道情》【中吕】 【内容】 人生底事辛苦? 枉被儒冠误。 读书,图,驷马高车,但沾着者也之乎。 区区,牢落江湖,奔走在仕途。半纸虚名,十载功夫。 人传梁甫吟,自献长门赋,谁三顾茅芦? 白鹭洲边住,黄鹤矶头去,唤奚奴,鲙鲈鱼,何必谋诸妇? 酒葫芦,醉模糊,也有安排我处。 § 作者 张可久(1207?—1349?)名小山,一云名伯远,字可久,庆元(今浙江鄞县)人。《录鬼簿》言其曾“以路史转道领官”,又曾任桐庐典史。至元初,年七十余,还作过昆山幕僚。一生不得志,浪迹江湖,足迹遍及湘、赣、闽、皖、苏、浙等地,晚年居杭州。专写散曲,小令尤著,与乔吉齐名,李开先称“乐府之有乔、张,犹诗家之有李、杜”(《乔梦符小令》)。朱权称其曲“如瑶天笙鹤,清而且丽,华而不艳”,誉为“不羁之材”,“词林之宗匠”(《太和正音谱》)。散曲集有《小山乐府》。现存小令855首、套数九套。 § 【注释】: 过:这首带过曲包括“齐天乐”和“红衫儿”两支曲子。 底事:何事。 儒冠:古时读书人戴的帽子。杜《奉赠韦左丞二q》“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驷马高车:古代显贵者的车乘。驷,一车四马。用司马相如事,司马相如未发迹时,从成都去长安,出城北十里,在升仙桥桥上题云:“不乘驷马高车,不过此桥。”(见《太平御览》引《华阳国志》)。 者也之乎:即“之乎者也”,文言助词,言读书人咬文爵字。 区区:同“驱驱”,奔忙。 牢落:无所寄托。 仕途:做官的道路。 半纸虚名:谓功名的虚幻。 梁甫吟:乐府楚调曲名。《三国志·诸葛亮传》:“亮躬耕垄亩,好为梁甫吟。” 长门赋:司马相如曾为居长宫的陈皇后作《长门赋》,以献汉武帝。 三顾茅芦:用刘备访诸葛亮事。 白鹭洲:在南京市水西门外。 黄鹤矶:在武昌市蛇山。 奚奴:仆童。奚,古代奴隶的一种。 【赏析】 这首带过曲极写其志不得伸、浪迹江湖的情况。畅抒郁积于心的不满情绪。牢骚满纸,感情愤激。前后对照鲜明,语言典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