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麦角病
释义

§ 麦角病

§ 正文

由真菌中的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引起的植物病害。为害黑麦、燕麦、雀麦、鹅观草、大麦、小麦等禾本科植物,也是牧草的重要病害。在中国东北、内蒙古、青海、安徽、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均有发生。

麦角病发生于植物穗上,花器受侵染后出现黄色蜜状粘液,此时称蜜露期。此后受病子房膨大变硬,形成紫黑色略弯曲呈角状的菌核,内部白色,俗称麦角。菌核的大小、形状在不同作物上差别很大,黑麦上的细长弯曲如角状,鹅观草上的较细小,大麦及小麦上的较粗短。体积可比寄主的正常谷粒大2~3倍。一个穗通常只有个别子粒受害变为麦角。麦角菌分为不同的专化型,有的为害黑麦的类型也能侵染大麦、小麦等,而另一类型则仅侵染黑麦而不能侵染大麦。麦角菌以菌核混杂于种子间或落于土壤中越冬,为次年的初侵染源。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一年左右。次年寄主植物开花前,菌核萌发产生头状子座,内部形成子囊壳,陆续放射出大量子囊孢子,靠气流传播侵染花器。生长季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埋藏于含糖的粘液内,泌出颖外而成蜜露,由昆虫、风雨及穗间接触传播,进行再侵染。寄主植物开花前后潮湿多雨利于发病。选用无病种子或以机械、物理方法汰除混杂在种子中的菌核,是防治此病的关键。重病田可实行2~3年轮作。

菌核中含有麦角素,人或牲畜食用混有麦角的粮食或饲料可引起微血管收缩、神经痉挛等中毒现象,严重时可致死。但麦角素具有药用价值,特别在某些妇科疾病中应用较多,现已可人工培养。

§ 配图

§ 相关连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