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鲤城区 |
释义 | § 历史沿革 鲤城区鲤城辖区,夏、商二代属扬州,西周属七闽地,春秋战国属越国。秦末、三国、两晋时期,中原动荡,汉人南迁。他们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熟练的生产技术,与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闽越人共同开发,促进这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入唐以后,政府重视海上交通贸易,为这个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带来生机和活力。久视元年(700年),在重新设立武荣州时,选择此地作为州治。开元六年(718年),太守冯仁智以州治无县,向中央政府申请设立晋江县。鲤城从此成为历朝在晋江流域建立的州、郡、路、府及县之治所。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已被列为上州,与长沙、汴京(开封)、京兆(西安)、杭州、南昌、庐陵、福州同为全国八大州府。南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泉州港迅速扩大。元代,泉州改称为泉州路总管府(属省),海外贸易和经济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明清二代,实行“禁海”和“迁界”政策,泉州港逐渐走向衰落。近代以来,厦门作为“五口通商”城市崛起,鲤城中心城市辐射范围日渐萎缩,成为附属于厦门经济区的区域中心。鲤城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出发,1951年析晋江县城和城郊8个乡建立泉州市(县级)。1985年5月撤销晋江地区,泉州市升格为地级市,其辖区改置鲤城区,辖城区临江、海滨、鲤中、开元、华大5个街道,浮桥、江南、北峰、东海、城东、河市、马甲、罗溪8个乡镇和清源、双阳两个国营农场。1997年,因为泉州市急剧发展的需要,政区再次变动,一分为三,设鲤城区、洛江区、丰泽区。泉州古城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 旅游景点 鲤城区李贽故居位于泉州鲤城区南门万寿路123号,为一座两进三开间的普通民房,现前落只剩一间通道,正厅建筑形式为坡屋顶,砖木结构,厅堂内案桌供脱胎李贽塑像,后有李贽家族族系图。厅口联文为“联济南陇西为鼎族;蔚政事文学之名贤”;厅中楹联为“两支双名宦;三世四乡贤”。正厅两侧有现任副市长周锟民题留的李贽在云南姚安知府任上所撰对联“听政有悠闲,不妨甓运陶斋,花栽潘县;做官无别物,只此一庭明月,两袖清风。”清同治间(1862-1874)修葺时,在该厅右侧出土有李贽石质印章两枚,一刻阴文“李贽”,一刻阳文“卓吾”。现分别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此次辟李贽纪念馆专门复制陈列,泉州师院历史系教授吴幼雄捐出收藏的李贽祖母墓志铭也陈列于此。经鲤城区本届政府的关心重视,重新整葺的故居辟为李贽纪念馆,并请全省知名雕塑家杨振荣雕塑了李贽半身铜像一尊,并刻有李贽生平简历,供游客赡仰。故居占地面积495平方米。 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我国唯一反映古代中外海上交通历史的专门性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创建于1959年,旧馆位于开元寺内,新馆座落在风景优美的东湖公园东侧,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主体馆为双桅船形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目前正式对外开放的陈列馆有“泉州港与古代海外交通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和“泉州湾古船陈列馆”三个专题馆。 位于开元寺内的古船陈列馆展出了1974年出土的泉州湾后渚海船和遗物,是一艘13世纪建造的福建远洋木帆船,残长24.2米,残宽9.15米,船体以二至三层板叠合而成,分为十三个水密隔舱,保存有头桅和中桅杆座,船尾有直径38厘米的舵孔、取材衫、樟、松木。复原长度可达34米,宽11米,载重量200多吨。船舱出土的遗物有香料、药材、木货牌(签)、铜铁钱、陶瓷器等十四类。 海外交通陈列分:港城形成前的泉州,泉州海外交通的发展,“东方第一大港”的繁盛,泉州海外交通的变异四个部分。表现二千多年来的泉州海事活动,特别是宋元时期成为国际贸易、科技文化交流大港的胜概,以及明清时期郑和下西洋、华侨出国、经商贸易、信仰与民俗的交融等历史事实。鲤城区宗教石刻陈列分: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四个部分。以伊斯兰教遗物最为突出,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居全国第一。还有大量的宋元时期伊斯兰教寺庙的建筑构件、教徒墓碑和墓盖石等,不少遗物中还刻有波斯文和阿拉伯文,是研究我国宗教历史的珍贵实物史料。 1984年,世界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参观这座船陈列馆后,兴奋地赞叹:“这艘古船是中国自然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后城旅游文化街:后城是泉州老城区的中心,位于涂门街与九一路之间,北侧有保留较完整的古民居,东接侨乡小商品街,西联百源路,南与著名旅游文化景点清净寺、关帝庙联成一片,建筑风格独特,有浓厚的闽南特色,是旅游、商贸、居家的好地方。中外游人、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后城人杰地灵,名闻遐迩,名家、名人辈出,是公认的风水宝地。 后城旅游文化街的主要建筑由中国十大建筑师清华大学吕俊华教授设计,整个建筑群沿八卦沟两旁布置,中间各布置6米绿化带,柳树成荫,小桥流水,走道旁点缀建筑小品,风景怡人。建筑群最高四层,底层店面,二——四层办公、住宅,并设有地下停车场,关帝庙与清净寺之间有绿地、广场和停车场,南北三条路分别为百源路、隐居桥巷、小菜巷;东西三条路分别为九一路、后城巷、涂门街,交通便利。 后城旅游文化街集文化景观、旅游服务、专业市场为一体,以民间传统产品为主要特色的工艺美术旅游商品专业市场,兼备展览、接待和其他旅游服务功能。主要经营项目有:木雕、金木雕、佛像、石雕、影雕精品、刺绣、玉器、陶瓷、铜器、锡器、紫砂工艺、竹编、滕编、脱胎、树脂工艺、艺术服饰、宗教绣品、钟表工艺、文房四宝、艺术书刊、音像器材、电子产品、艺术画廊、茶艺茶道、花灯制品、文体器材、装潢广告、艺术摄影等。 伊斯兰教圣墓:伊斯兰教圣墓: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清源山东南侧,泉州市东门外2公里的伊斯兰教圣墓,因位于灵山脚下,也叫灵山圣墓。墓内安葬着穆罕默德两位弟子的遗体,是世界伊斯兰教中最古老、保存最好的圣墓之一,与麦地那的穆罕默德圣墓、纳夫的阿里圣墓齐名,被称为“世界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墓”。 据明代何乔远《闽书》记载:唐武德年间(公元618年一626年),穆罕默德遣四贤徒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传教泉州,卒葬灵山。葬后是山夜光显发,人异其灵圣。故名曰圣墓,山曰灵山。现存两墓并列,墓盖用花岗岩雕刻,墓后倚山建马蹄形回廊,高约3米,回廊中的几根石柱颇似织布的梭子,古建筑专家称之为梭形柱,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特色。廊内有历代石碑5方,正中为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立的阿拉伯文辉绿岩碑刻,记述两位先贤在法厄福尔时代(学者考证:“法厄福尔系古代阿拉伯对唐朝皇帝的称呼”)来到这个国度;右侧一方为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途经泉州,来此墓祭告行香后属下为之立的记事碑,上刻:“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杏,望圣灵庇佑。镇抚蒲和日记立”。墓上的石亭系1962年重建,墓周围还有一些历代的伊斯兰教徒的石棺墓,上刻伊斯兰教常用的“云月”图案或《古兰经》片断。墓前方有天然巨石一块,风吹欲动,手推能晃,俗称“风动石”,明代知府周道光题刻“碧玉球”三个大字。这块风动石是泉州著名八景之一,曰“玉球风动”。 圣墓周围,林木葱郁,松柏苍翠,附近安葬着许多石棺,这是古代中外伊斯兰教待墓葬之地。历年前来祭扫膜拜者不绝。 伊斯兰教圣墓已成为研究泉州海外交通史及伊斯兰教传播史的重要史迹。鲤城区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我国唯一反映古代中外海上交通历史的专门性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创建于1959年,旧馆位于开元寺内,新馆座落在风景优美的东湖公园东侧,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主体馆为双桅船形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目前正式对外开放的陈列馆有“泉州港与古代海外交通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和“泉州湾古船陈列馆”三个专题馆。 位于开元寺内的古船陈列馆展出了1974年出土的泉州湾后渚海船和遗物,是一艘13世纪建造的福建远洋木帆船,残长24.2米,残宽9.15米,船体以二至三层板叠合而成,分为十三个水密隔舱,保存有头桅和中桅杆座,船尾有直径38厘米的舵孔、取材衫、樟、松木。复原长度可达34米,宽11米,载重量200多吨。船舱出土的遗物有香料、药材、木货牌(签)、铜铁钱、陶瓷器等十四类。 海外交通陈列分:港城形成前的泉州,泉州海外交通的发展,“东方第一大港”的繁盛,泉州海外交通的变异四个部分。表现二千多年来的泉州海事活动,特别是宋元时期成为国际贸易、科技文化交流大港的胜概,以及明清时期郑和下西洋、华侨出国、经商贸易、信仰与民俗的交融等历史事实。 § 饮食风俗 鲤城区煎堆补天 端午节之前,泉州一带常常阴雨绵绵,人们盼晴心切,仿效女蜗氏炼石补天的做法,于是有了“煎堆补天”的民俗。民谣“雨仔微微,舀油来煎堆”正是这种民俗的生动反映。堆,是以“米粉或面和物于油内煎之”(《泉州府志·风俗》),味道香美,很受人们喜爱。在泉州,除了名闻遐迩的“蠔堆”(又名“蠔煎”)外,还有“麦堆”、“猪油堆”等。 筅尘 为了干干净净过春节,除夕之前,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年一度的“筅尘”(掸尘),即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活动。这种“筅尘”的习俗宋代已可见。据宋·吴自牧《梦粱录》载:“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 吵新人 吵新人,即闹洞房。泉州一带有“七日内无大小”之说,意即新婚以后的七天之内可以不拘礼节随时闹洞房。闹洞房的内容大多是要新婚夫妇当众做出种种亲昵举动,形式多样,诙谐风趣。但有时也会因无所禁忌、别出心裁而出格。 满月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称作“满月”。主人要请理发匠为婴儿剃去胎发,俗称“剃满月头”,并以“龟粿粽”馈送亲友邻居,亲友邻居则回赠衣服、赢巾(襁褓)、项链、手镯、脚镯等。“龟粿粽”中必有一种叫“满月圆”的米粿,因形状像奶头,故俗称“猪母奶”。它象征母乳充足,婴儿健康。 度晬 婴儿周岁,俗称“度晬”。是日,主人要为婴儿“做度醉”,敬神祀祖,设宴请客,还要制作大量的“四脚龟”和米粽分送亲友,祈求婴儿早日学会走路,健康长寿。外婆家通常要送用红线绣着“”字的“度晬裘”(披风)、“度晬帽”和有虎头图案的虎耳帽、虎耳鞋以及银制的如意锁、长命锁、天官锁或手镯、脚镯等,祝福婴儿吉庆康健。 十六岁生日 男孩十六岁叫“成丁”,表示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因此十六岁的生日仪式特别隆重。家里要备办“三牲”、寿面最后一次答谢床母、檐口妈和夫人妈诸神的庇佑之恩,以糕、粿、粽、面线等物分送亲友邻居,并设宴招待。这时外祖母家要送成年衣帽鞋袜或布匹等表示祝贺。 过番 闽南地濒东南海滨,从唐代起,就有泉州人飘洋过海,移居南洋群岛。随着宋元泉州港的兴盛,远航东南亚各国经商的泉州华侨更是猛增。本地人习惯把前往南洋谋生称做“过番”,旅居南洋一带的华侨则被称为“番客”。 送顺风与褪草鞋 泉州人即将出国谋生或华侨回乡探亲后又将返回居留国之时,亲友纷纷前来赠送家乡土特产或中成药,为其送行,俗称“送顺风”,如设宴送行,则称办“送顺风桌”。华侨自海外归来,亲友闻讯赶来送鸡、鸡蛋、面线、美酒等物或设宴接风洗尘,俗称“褪草鞋”(因旧时出远门,常穿草鞋步行)。 § 著名侨乡 鲤城区鲤城区是全国著名侨乡,华侨史可稽达千年之久。鲤城人背井离乡飘洋过海,与故乡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鲤城籍华侨传统的爱国爱乡之举,对故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鲤城籍华侨自近代起,与港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某些方面乃至不可分割地步。 唐代,泉州人因地少人多到海外谋生、经商的人渐多,有的逗留国外,甚至老死客地,成为早期华侨。宋元时期,泉州港日益兴盛,人口不断增多,往海外的人越来越多。明清时期,政府实行海禁、迁界,泉州百姓迫于生计,相率冒险向海外扩展。鸦片战争后,泉州人到海外谋生的机会增多,出国人数更多。民国时期,泉州战乱灾害交加,出现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出国高潮。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已有8万多泉州籍人旅居海外。抗战胜利至解放前夕,又有2万人出国。解放后,移居海外的人数一度锐减。从70年代开始,出境人数逐年增加并以移居香港居多。至1996年,鲤城籍的华侨、华裔有30多万人,港澳同胞有10多万人。鲤城籍华侨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分布在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侨居地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越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传统和对祖国的热爱及亲人的眷顾,使他们世世代代保有叶落归根的强烈感情,因此鲤城区的归侨、侨眷遍布城乡各地。 鲤城籍的华侨在侨居地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并肩劳动,披荆斩棘,拓荒垦殖,共同推动侨居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他们白手起家,开始大多从事农业、手工业或小摊小贩,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艰辛经营、勤奋劳作而终有所成。从20世纪20年代起,乡亲中一批资本雄厚的企业家脱颖而出,成为当地社会上、经济上有影响的人物,对侨居国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国家民族解放事业,以及侨居国同中国的经济、文化友好交流做出卓越贡献。 海外乡亲身在异域,不忘故土。他们在海外创办华人学校,出版华文报刊,传播中华文化;组织同乡会、宗亲会、同学会,联络乡亲感情,沟通家乡信息;创建南音社团,演唱家乡戏曲,“弄丝竹以寄情,闻乡音而怀土”。 海外乡亲身在异域,心系中华,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历次中国革命运动中,无数鲤城籍华侨同仇敌忾,毁家纾难,前仆后继,为国捐躯,在中国革命史和闽南革命史上写下可歌可泣的篇章。辛亥革命时,不少泉州籍人在侨居地加入同盟会,有的成为骨干,回乡筹划起义,在光复厦门、泉州中起巨大作用。二次革命中,他们或捐巨资,或直接参加讨袁护国运动,积极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事业。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时期,有的捐资支持国内革命,有的返回故乡发动工农群众参加武装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他们积极参加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及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南洋总队的活动,动员华侨捐款支援祖国人民抗战,一大批热血青年直接奔赴抗日前线。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在侨居地声援祖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反内战、反独裁的斗争,有的为家乡游击队及中共地下组织提供经费,有的回国参加游击队、解放军,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海外乡亲一贯支持祖国与家乡的经济建设。清朝末年,他们就在泉州及厦门、漳州、福州、上海等地投资兴办企业。民国期间,泉州的汽车运输、电力及一些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公共事业设施,几乎都肇于华侨投资创办发展起来。同时,源源不断的侨汇也促进泉州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侨资企业开泉州近代工业先声,对发展地方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独立自主新中国的建立,改写爱国华侨报国无门的历史。改革开放后,香港、东南亚诸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的乡亲,纷纷回乡投资举办各类企业,在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产业上大展鸿图,在鲤城区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海外乡亲十分关心家乡的文教卫生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清末到民国期间,他们继承中华民族民间办学的优良传统,个人出资在家乡创办和助办各类学校沿习成风。至解放前夕,泉州有侨办、侨助中学7所、小学23所。同时,还捐款救灾、扶助慈善机构、发展文化卫生事业。解放后,这一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改革开放以来,“三胞”捐资教育风气更盛,档次规格也大有提高。泰国华裔吴庆星先生独资创办的仰恩大学耗资7000余万元,是全国第二所华裔独资捐建的高等学府。鉴于教育事业的长期投资性质,为了持之以恒进行奖教奖学,海外乡亲采取建立教育基金形式,保证捐资效益。除捐资办学的外,鲤城城乡几乎到处都有华侨捐建的图书馆、文化馆、运动场、体育馆、影剧院、医院等文化卫生设施以及捐赠大量的先进设备和现代化交通工具。鲤城乡镇公路纵横、桥梁到处可见,全部大小寺庙等文物古迹得以保护良好,华侨、港澳同胞倾注了大量的心力,耗费了巨额的资金。境外乡亲还热心于赈灾慈善、扶贫敬老,使鲤城社会福利事业特别兴旺发达。1996年,鲤城范围内有各类侨办、侨助学校140所,占全区各类学校总数的62.7%,侨办基金会68家,基金总额6330余万元,其中百万元以上的基金会有8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切实依法维护华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华侨、港澳同胞爱国爱乡热情不断高涨,1978~1996年捐资总额达1.7亿元,有力推动鲤城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鲤城籍华侨无私奉献,造福乡梓,功德无量,有口皆碑,必将永载青史而不泯! § 经济发展 鲤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后的鲤城区,经济总量仍占原鲤城区的二分之一,仍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鲤城区委、区政府立足实际,审时度势,致力实施“跨江发展”、“小城区、大商贸”、“科教兴区”三大发展战略。1999年,全区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10.03亿元,财政总收入3.38亿元,出口商品交货值44.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9474元,农民人均收入5383元。目前的鲤城是泉州市改革开放的重要阵地和窗口,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外向型经济发展优势得天独厚,商贸、轻纺、机械、电子、工艺美术等支柱产业日渐形成,第二产业、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乡镇街道工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1997年召开的区人大五届一次会议通过了鲤城区五年奋斗目标:到2002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167亿元,平均年增长15%;财政总收入达4.53亿元,年平均增长11.5%;出口商品交货值达82亿元,年平均增长18%;累计利用外资3.5亿美元;城市居民和农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分别达11500元和6800元,年平均增长分别为10%和9.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下。至2002年重造一个鲤城,各项经济指标达到区划调整前原鲤城区的水平。宏伟蓝图已经绘制,鲤城人民竭诚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共襄盛举。 § 参考链接 http://jky.qzedu.cn/zhsj/zz--zy/lcqgg.htm http://www.qzlc.gov.cn/tour.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