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渴望》 |
释义 | § 印度电影 基本资料 国家/地区: 德国 渴望 类型: 爱情 / 剧情 对白语言: 德语 发行公司: Bodega Films 官方网站: Piffl Medien [de] 更多外文名: Désir(s) .....France Desiderio .....Italy 导演: Valeska Grisebach 主演: Andreas Müller Petra Müller Ilka Welz 类型: 爱情 / 剧情 上映日期: 2006年2月15日 德国 剧情 一对爱人在有了孩子后开始经历七年之痒,虽然两人都彼此相爱,但却无法弥补之间的裂痕。一次丈夫在醉酒后莫名其妙地躺在一个陌生女人的床上,他试图回忆起什么,但始终没有结果。这次出轨,既没有让丈夫对爱情提出疑问,也没有动摇妻子,但两人之间的感情却无法回到过去相亲相爱的状态。最后丈夫被折磨得心绪狂乱,疯狂地拿起猎枪对准了自己的胸膛…… [1] 对印度人的影响 如果说在5年前,印度宝莱坞女明星们能够自豪地称她们的表演全靠真功夫,而无需依靠任何身体展示的话,那么现在任何一个想获得成功的宝莱坞女演员,不管是比帕莎·芭素还是依莎·苟比格尔也都开始追随好莱坞新潮流,在《渴望》、《身体》、《人行道》等影片中竞相展示自己的胴体。 据“印度世界网”报道,对于女演员们的身体展示,她们的母亲丝毫没有反对意见,相反大都感到骄傲。她们认为,如今印度宝莱坞的电影终于可以与好莱坞电影相媲美了,人们看电影只是为了娱乐,只要能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裸露一下身体又何妨。 在《身体》、《国王》、《人行道》、《陌生人》等影片中有大胆表演的女演员比帕莎·芭素的母亲莫姆达·巴苏认为女儿在影片中的肢体表演不仅有利于故事情节的展开,同时也能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 在影片《渴望》中,女演员玛莱卡·谢拉瓦特与男主角有一段长时间的接吻镜头,玛莱卡·谢拉瓦特的妈妈在看了女儿的表演后表示非常理解女儿的行为。玛莱卡·谢拉瓦特告诉记者:“我爸爸不太喜欢我在《渴望》中的表演,而我妈妈却很支持我,她为我感到自豪,她认为我这样表演是符合影片情节需要的。” 女演员阿米莎·波戴勒由于在影片《骚动》中的暴露性表演在社会上引起了一些争议,但她母亲对于女儿在影片中的表演却持肯定态度。她认为,如今大家都在这样表演,她这么做当然也无可非议。如果导演想拍那样的场景,观众又爱看,那么演员怎么会反对呢? 影片所对应的观众群也比较新,同样也有接受西方式教育的背景。过去的十年中,由于卫星电视和因特网的发展,印度中产阶级阶层中说英语的、更年轻的一代人已经完全暴露在了西方大众文化的大环境下。 在印度大学校园中,女学生们模仿宝莱坞(印度电影之都)的美少女塞莉纳(Celina Jaitley)、性感女神莫莉卡(Mallika Sherawat)成风。少女们声称“我知道自己本该是什么样的,但我更清楚要牢牢吸引住我倾心的男人,必须有帕莎·芭素(Bipasha Basu)那样的绝色与魅力。” 许多人认为,印度电影的色情度日增,给了女生们这种性压力。一个名叫波佳的大学女生说:“我与男朋友交往已经有一年,但我们俩的亲密程度已经远远超越一对相恋才一年的未婚男女应有的程度。他以前看到莱坞电影里的女孩在性方面为所欲为时,还认为我们之间不应那样。但是当他看到我们自己的电影也被性爱、赤裸的画面占据时,就开始认为某些禁忌是不必要的了。如果塞莉纳之流可以为了那十万卢比在众人面前脱衣解带,他们也就会认为自己的女友穿着暴露一些也是无可非议的。开始我有些不适应,但慢慢地我在改变自己去满足他的愿望。” 而Tinse小镇最近发生的少男少女乱交事件更是使父母们心焦难眠。一位有两个分别为19、20芳龄女儿的母亲说:“我一刻也不得舒心。两个女儿都有男朋友,充斥色情的电影对她们影响很大。她们已经热衷于穿超短裙、着露脐牛仔裤,电影使她们误入歧途。” 但是演艺界人士并不接受此类批评,他们认为自己揭露了性的神秘,印度小姐塞莉纳说:“人们应该感谢象我们这样的女演员,我们的演出表达了人间真爱、人类本能和性欲浪漫。我们应该真实面对自己的性本能。如果我们有自信心,那么穿上泳衣示众、穿着短裙闲逛有何不可?这只是年轻的一代要改变国家现状的一个举动而已。”塞莉纳在最近的电影Janasheen中以比基尼泳装出镜,该电影通过了电影协会审查。 § 中国电视剧 本片影响力 海报 1990年岁末,有一个名字感动了数以亿计的中国观众,她的命运牵动着无数善良的心——她就是刘慧芳,电视剧《渴电视剧《渴望》望》的女主角。十五年过去了,当年《渴望》热播时万人空巷的情景,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特殊的,充满戏剧性变化的时期,中国社会经过混乱、动荡,又由乱而治,道德、人心经受了一场洗礼。在随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岁月里,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又发生了巨大变化,良心再次面临抉择……该剧开创性地以写实的视角直面那个社会动荡、是非颠倒的年代,讲述了几个年青人复杂的爱情经历,揭示了人们对爱情、亲情、友情以及美好生活的渴望。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将人生的、人性的一切有机地溶入到社会大时代的背景中,感情真切、台词生活化,加上演员的出色表演,具有极高的社会审美的价值,也向中国观众第一次展示了“真实”的力量,被称为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的里程碑。 顺理成章,该剧囊获了当年度“飞天”“金鹰”等几乎所有相关大奖。 故事梗概 剧照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女性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期的生活故事。故事开始于一段复杂的恋情,年轻漂亮的女工刘慧芳面对两个追求者迟疑不决。一个是车间付主任宋大成,一个是来厂劳动的大学毕业生王沪生。她渴望爱情,但是,前者有恩于她,后者身处困境,需要帮助,这使她左右为难。王沪生父亲是个著名学者,于文革初期突然被抓,下落不明,母亲急忧交加,病发身死,姐姐王亚菇是一名医生,在送别未婚夫罗刚去干校后,发觉已有身孕,不顾罗刚的劝阻,偷偷生下一个女儿,取名罗丹,罗刚突然深夜返京,王亚菇惊喜中并未察觉他神色有异,罗刚带着女儿悄然离去,留下一封信,告之他被通缉,生还无望,让王亚菇忘掉他。[2] 刘慧芳和王沪生结了婚,刘对捡来的弃婴刘萌发母母爱,王不情愿,只好勉收留,起名刘小芳,一年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王东东。深感失望的宋大成和刘慧芳的好友徐月娟结了婚,但对徐感情不深。刘慧芳在夜大与教师罗刚相识。偶然间,小芳的身世大白。恰在此时,王亚菇经过几年钻研,终于治愈了小芳相同的病症,生活再一次迫使刘慧芳作出抉择。的爱情经历,揭示了人们对爱情、亲情、友情以及美好生活的渴望。该剧将人生的、人性的一切有机地溶入到社会大时代的背景中,加上演员的出色表演,具有较高的社会审美的价值。 影评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这部曾经在20年前引发万人空巷的电视剧《渴望》, 建构了一个“好女人”形象—刘慧芳。怎样才是中国式的好女人呢?《渴望》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模式化的隐忍型的女性角色,满足二元对立中人们的欣赏观念,更多的是以男性视角看待女性的受难故事。 这是一部轰动全国感动千万人的电视剧,被称为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的里程碑,它创下的巅峰效应成为一个时代的神化…… 模式化的人物建构:刘慧芳 刘慧芳在《渴望》中是一个好的不能再好的女人。完全符合中国人对女性的要求。出嫁前照顾寡母妹妹以及弃婴小芳,结婚后顺从操持家务,传宗接代生下儿子东东,体贴丈夫,孝敬公公,工作认真,热心帮助他人。总之,王朔在原著中建构刘慧芳的形象很明显是模式化的,甚至是没有人性地建构了一个不可能真实存在的完美女人。我们可以称刘慧芳为童话里的“公主”。 这样呆板的人物建构是怎么另1990年底到1991年春万人空巷的呢? 二元对立的设计满足社会欣赏价值 克里斯汀·杰拉蒂提供的那个二元对立模式合理地解释了是什么让男人女人都来看这部讲述女性受难故事的肥皂剧的。 肥皂剧众多范围广泛的女性人物是在这一世界中实现他们的生活典型。刘慧芳这个童话里的完美人物塑造出来之后,如果再给她一个公主式的“和王子就这样过着幸福的生活”的结局,估计片子就不会有人看了。编剧就是要把刘慧芳这个完美的女性形象做成“活靶子”,让所有的不幸的,甚至不该她承担的,都让她接受。从小没有父亲;工作后又要抚养弃婴,遭到丈夫一家人的白眼;丈夫抛弃了她,因为两个人学历不同;最后又怀着身孕被车撞倒。所有的不幸经历都像箭一样射在刘慧芳的身上,但她无怨无悔,偶尔默默掉上一两滴眼泪。 二元对立项里面,女人和男人,这个引人入胜地话题在刘慧芳和她的丈夫王沪生之间展开。 这部片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物社会背景比较特殊:70年代末一直到80年代的离婚潮,主要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纷纷返城工作,在农村“艰苦奋斗”结成的友谊受到现代生活的冲击,从而引发家庭的解体。刘慧芳和王沪生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工厂认识的,王沪生被下放到工厂,刘慧芳是他的师傅,两个人彼此萌生爱意结婚,而文革结束了,王沪生一个大学毕业生身价提高,不再是要到处低头看人脸色遭批判的黑五类乐,怎么能和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女人在一起呢?于是两个人离婚了。那么,第二个二元对立项:个人的和公共的又阐发出来。刘慧芳的婚姻历程顺应了时代,电视机前的观众就对刘慧芳的悲剧有了认同,不会认为编剧是刻意折磨这么一个好人的。 剧照 性别表象 《渴望》的故事是同时有几个故事一起发展产生的。刘慧芳作为中心人物,一条故事线索是讲述刘慧芳的人生经历。为了符合社会大的语境,添加了刘慧芳这样的工人家庭和王沪生那样的知识分子家庭在文革前、中、后期的变化。还有一条线索,是关于弃婴小芳的身世之谜。弃婴被抱回来的时候裹了一条兰花小被子,上面绣了两个英文字母,还有一封信,说孩子的父亲要被抓了,孩子留在车站,希望好心人可以照顾。这种身世之谜的猜想也成为故事的一条主线。观众看到了罗刚把小芳放在了车站,看到了刘慧芳的妹妹捡回了小芳并带回家给姐姐抚养,看到了刘慧芳带着小芳嫁入王沪生家,而小芳的生母正是王沪生的姐姐王亚菇。所有的人都不知情,王亚茹甚至嫌弃帮助她照顾亲生女儿的刘慧芳,讨厌这个捡来的小芳。观众在干着急了,这可怎么是好,怎么一家人不能相认呢? 这样,《渴望》故事的整体形成了抽象的三部分: 平衡:文化大革命之前,刘慧芳一家的平静生活;王沪生一家的平静生活。 打破平衡:文化大革命爆发,罗刚结束了和王亚茹的爱情,遗弃小芳,刘慧芳抚养小芳,与王沪生结合;文化大革命结束,刘王婚姻破裂,刘慧芳照顾小芳,罗刚归来。 恢复平衡:刘慧芳与罗刚在夜大认识,诉说个人经历后,知小芳是罗刚和王亚茹的女儿,罗刚王亚茹复合。 隐忍的女人就是好女人 《渴望》刘慧芳隐忍、忘我、默默承担一切的形象回归了中国妇女形象传统,在成为中国男观众择偶的标准,同时也激起了很多女性观众的不满。原著作者王朔拥有了话语权,站在男性的价值取向立场,建立了这么一个完美的好女人形象,但是,美好形象却记录地是好人的受难史。王朔对于女性形象的审美是不是有性别歧视呢?为什么好的女性形象必须忍耐,忘我,默默承担?为什么什么都要由女人承担所有的压力和责任?在《渴望》一片树立刘慧芳形象的同时,摆出来一副男权的嘴脸,给优秀女性的定义是“贤妻良母”,是“温柔寡断”。女性的成功只有在家庭中,作为好妻子好妈妈,任打任骂,才能展现。这就是男性为导向的文类立志创造的女性形象。剧照 文本上的诉说和主体的构成 被构想的观众是谁?这个问题很容易被解答。《渴望》是一个“完美”女性的受难故事,那么观众是什么人呢?喜欢观看受难的观众起码是有虐待狂和受虐狂倾向的人群。但事实情况是全中国的人几乎都看了这部片子。 根据莫德莱斯基的理论,女性观众把自己定位成了刘慧芳,这是文本诉说的力量,强化了社会对女性身份的解释,女性观众幻想有了刘慧芳的命运和位置,于是就成了忠实的观众。 那么男性观众呢? [3] 《渴望》一片是借助一个作家—王朔能说会道的笔,写出来了女人、家庭在经历文化大革命一段的变化,解释清楚了文革结束后离婚热潮的问题。同时,通过人物内心描写,展示了被低估的经验区域—个人情感以及个人生活。文化大革命与后面时代最不同的就是关注的主体。走出文化大革命,个人成为被关注的对象,不再是“国家的人”。这样的变化被《渴望》论述的十分清楚。这么一个主题是跨性别的,于是也吸引了男性观众关注《渴望》。这样让一部煽情剧不再是女性的专利,文类界限不断被消除。 在《渴望》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妇女的成长经历。,建国以来,中国妇女,尤其是城市妇女的负担其实是加重了的。一方面,自立自强的教育以及社会生产力的现实使她们大都要承担一份社会职业;另一方面,社会传统对她们妻子、母亲角色的要求没有丝毫削弱。从另一个角度,男性对女性的期待也有了双重性质:既希望她成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妻子好母亲,又希望她能够像职业妇女一样自立、有开阔的视野,任何一种期待的失落都可能引发对婚姻现状的不满足。《渴望》是第一部室内情景剧,提供给我们人物形象以及文本的建构发人深省。 [4] 歌词 《好人一生平安》 作词:易茗 作曲:雷蕾 演唱:李娜 悠悠岁月 欲说当年好困惑 亦真亦幻难取舍 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 这样执着 究竟为什么? 漫漫人生路 上下求索 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 谁能告诉我 是对还是错 问询南来北往的客 恩怨忘却 留下真情从头说 相伴人间万家灯火 故事不多 宛如平常一段歌 过去未来共斟酌 [5] 《渴望》 作词:易茗 作曲:雷蕾 演唱:毛阿敏 -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有过多少朋友,仿佛就在身边。 也曾心意沉沉,相逢是苦是甜, 如今举杯祝愿,好人都一生平安。 谁能与我同醉,相知年年岁岁, 咫尺天涯皆有缘,此情温暖人间。 也曾心意沉沉,相逢是苦是甜, 如今举杯祝愿,好人都一生平安。 谁能与我同醉,相知年年岁岁, 咫尺天涯皆有缘,此情温暖人间。 -谁能与我同醉,相知年年岁岁, 咫尺天涯皆有缘,此情温暖人间。[6] 音乐赏析 《渴望》在我的印象里,这好像是内地最早受到欢迎并有着广泛影响的生活剧。讲的是最普通的几家人的生活故事,却非常感人。 刘慧芳、宋大成一度成为好男人好女人的代名词,当年播放这部剧时,其收视情况也是令人瞩目的,记得一天傍晚和朋友出去散步,回来时并不晚,可小镇上却看不到一个人,我问朋友:“你不觉得奇怪么?怎么没人了?”她答:“有什么奇怪的!《渴望》开始了。”《渴望》的片头曲是毛阿敏演唱的同名歌曲,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真有不少好听的影视歌曲,是由这位歌坛大姐大唱红的,她的声音与演绎堪称优秀。“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毛阿敏深情而不滥情的演唱, 把观众一下就带到剧情中,一起重温那个年代那些普通人的经历,与剧中人物共悲欢,我个人觉得,最好的电视剧片头与片尾曲,应该是一首潜入到剧情中唱,一首游离在剧情外唱《渴望》便是如此,片头曲分明就是某位剧中人在某个安静的夏日午后,独自沉吟;而由我最喜欢的歌手李娜演唱的片尾曲《好人一生平安》则跳出剧情,以旁观者的心态,来眺望剧情感叹人生。 歌手李娜已经出家为尼,我们再也听不到她明亮高贵的声音了,“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是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身边。也曾心意沉沉,相逢是苦是甜?如今举杯祝愿,好人一生平安。谁能与我同醉,相知年年岁岁,咫尺天涯皆有缘,此情温暖人间。”当我完整地写下这首歌词时,李娜的天籁之音就在我耳边回响,我没听过哪个歌手演唱这首歌比她更好,也很少从哪首歌中很直接的就听出演唱者的情感与声音如此水乳交融地一起释放出来,一次次听这首歌,竟然会觉得,李娜的出家是一种必然,她的歌声中就有着广袤无边的悲悯。[7] 关于演员 张凯丽 张凯丽 在很多人看来,《渴望》让凯丽的声名达到了顶峰,但也成为她无法逾越的一座高山。但凯丽并不这么看:“我为什么要超越它?我根本就不需要去超越它。”凯丽说,《渴望》的成功是一个社会现象,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这可能是永远无法超越的,更远非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所能达成的。 “其实在演技上,我早已超越了那时的自己,但是刘慧芳的魔力太大了,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太根深蒂固了,所以无论我再演什么,都难以得到那样的关注和喜爱了。何况,我也已经得到了那么多。”对于声名,凯丽安之若素。 的确,从艺术角度来讲,《渴望》中的表演并非是凯丽演艺生涯的巅峰。凯丽说,她觉得自己最值得骄傲,投入心力也最多的其实是3部话剧——《纪念碑》、《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家》。 《纪念碑》是凯丽到国家话剧院参与的第一部戏,也是一向求全求稳的她在人生中遇到的唯一一次挑战。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戏里,只有两个演员,凯丽饰演一个复仇的母亲,女儿被敌方的士兵残忍杀害,这位满怀仇恨的母亲,强压着满腔愤怒,同士兵朝夕相处,感化士兵,从而找到女儿的遗体。她不仅要从现场“挖掘”出十几具真人大小的“尸体”,还要抱着女儿的“尸体”声泪俱下地控诉战争的罪恶。大家都在拭目以待,看贤惠温柔、逆来顺受的刘慧芳如何去演绎这个近乎发狂和崩溃的母亲。然而,凯丽演了,演得相当成功,并且凭借这部戏捧得梅花奖、中国话剧金狮奖。 在上海演出的明星版话剧《家》中,凯丽饰演梅表姐。梅的那种柔弱、善良和犹豫不决正与她性格的一面吻合。于是,她将梅表姐仅有的两场戏演绎到了极致,那种期待、忧愁、失望的眼神,和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哀怨,打动了所有的观众。当她走下舞台时,观众们居然少有地在幕间报以热烈掌声。这部戏的导演后来说,凯丽特别适合演梅,因为别人需要去演,而凯丽不用,她一举手一投足间,活脱脱就是一个梅。 张凯丽 许多导演对凯丽的评价是有爆发力,有张力。凯丽说,大概是自己的多重性格给了她丰富的内心体验,让她能够演好各种各样的角色,即使是个性反差极大的角色。凯丽还说,做演员最重要的就是真诚,只有用心去感受和塑造角色,才能真正演好。对于做人来说,最可贵的也是真诚,虚伪是她最不能容忍和原谅的。 现在的凯丽,除了依然活跃在影视圈,还常常随团奔走各地演出。到基层演出,是她最喜欢做、也最能让她感到幸福的事情。“我越和群众接触就越开心,越开心就越来劲儿。有时下乡演出气氛好,我恨不得一个人演好几个节目,朗诵、主持,还用美声唱法唱《为了谁》,把台下震倒一大片。”一提到唱歌,凯丽便像孩子似的,现出几分小小的得意来。 下乡演出虽然辛苦,也没有丰厚的经济收入,但是凯丽心甘情愿,且做得有声有色。乡亲们的真诚和善良,让她万分感动。因此每次演出,凯丽都想着要给观众们带来些惊喜,她开玩笑说是因为自己爱面子,不能让人家觉得多少年过去了,你张凯丽还在吃老本。 [8] 曾随凯丽下基层演出的一位记者触景生情,称赞她是“人民的演员”。凯丽说,这正是她的信条——做演员一定要有责任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凯丽已经不仅仅是凯丽,她就是刘慧芳,就是很多人心目中真善美的化身。而凯丽也的确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到村庄拍戏,看到子女虐待老人,专程赶到镇上买来棉被给老人铺上的人;一个每到冬天回到温暖的家中,就会想起在漏风屋子里上课的农村孩子,而备感心痛的人;一个为了汶川大地震义演而推掉商业演出,流泪朗诵《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的人。 凯丽说,《渴望》让观众一直记着她,她很感动。出外演出,她常常面临这样的情况——飞机上的乘客纷纷要她签名,她虽累,但有求必应,她担心自己一个不情愿的眼神,会伤害到观众赤诚的心。她时刻把老百姓的期待放在心中,并以此作为行为准则。她从不乱接广告,因为她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观众,要尽量拍出好戏回报观众,尽量多到基层给群众们带来欢乐。“我会用心去做每一件事,因为我要对得起每一个人。” 一部《渴望》,让人们记住了凯丽,更让人们记住了“好人一生平安”。或许,“好人一生平安”不仅仅是深藏在刘慧芳心中的美好祝愿,更是喜爱刘慧芳的人们对凯丽、对每一个好人的真挚祝福。[9] 李雪健李雪健 1954年2月,一个漫天飘雪的日子,李雪健降生在山东菏泽的一个干部家庭,父母因景生意给他取名“雪见”。雪见两三岁时得了场大病,病好后,父母给他改名叫“雪健”。从小没有受过任何艺术熏陶的李雪健,却对表演有着特殊的爱好与天分。1973年入伍后,李雪健凭借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出色的表演才能,考上了空政话剧团,从此走上了演艺道路。 1978年,他因在话剧《九一三事件》中出色扮演林彪而夺得当年的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1990年,他出演我国第一部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如家居般松弛自然的表演获得观众认可,拿下电视“飞天奖”、“金鹰奖”双奖。 2001年,被确诊患上鼻咽癌,却仍然坚持拍完了《中国轨道》。 2009年,被授予电视电影十年的观众最喜爱男演员奖。 [1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