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 简介

鲑(鲑鱼),又称三文鱼,是海鱼的一种,为常用的食品之一。鲑鱼生活在大西洋及太平洋,在美洲大湖及其他湖亦可找到。

鲑鱼体侧扁,背部隆起,齿尖锐,鳞片细小,银灰色,产卵期有橙色条纹。鲑鱼肉质紧密鲜美,肉色为粉红色并具有弹性。鲑鱼以挪威产量最大,名气也很大。但质量最好的三文鱼产自美国的阿拉斯加海域和英国的英格兰海域。

鲑鱼在淡水环境下出生,之后移到海水生长,又会洄游到淡水繁殖。鲑鱼会利用太阳和地球磁场的引导,游回它自己的出生地里进行繁殖,而研究发现游进溪流的鲑鱼90%都在同一条溪流诞生。太平洋品种的鲑鱼,一般在繁殖后数周便会死亡。

§ 形态

体延长,侧扁,被细小的圆鳞,侧线完全,多数种类的幼鱼体侧有黑斑点。有一些种的牙齿发育很好,在产卵期从牙齿的变形可区分性别。口前位或亚下位。背鳍短,通常位于背部中央,分枝鳍条不超过17枚,臀鳍条不超过20枚,有脂鳍。肠有许多幽门囊。大多数种类都有透明的前后脂眼睑,而且前脂眼睑是双重的。

§ 种属

世界鲑科鱼类有9属68种,主要有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鲑(Salmo)、红点鲑(Salvelinus)、哲罗鱼(Hucho)、细鳞鱼(Brachymystax)、鲑 (Salmothymus)、白鲑(Coregonus)、北鲑(Stenodusa)等属。大麻哈鱼属是本科的代表性种类。

大麻哈鱼属

有大麻哈鱼 (Oncorhynchus keta)、驼背大麻哈鱼(O.gorbuscha)、红大麻哈鱼(O.nerka)、银大麻哈鱼 (银鲑,O.kisutch ) 、大鳞大麻哈鱼 (O.tschawytscha)和马苏大麻哈鱼(O.masou)等 6种,均分布在北太平洋,全为溯河性,其中马苏大麻哈鱼仅产在亚洲沿岸,其他5种在亚洲和美洲北部沿岸都有分布。本属在亚洲沿岸最南分布至台湾,在美洲沿岸分布到旧金山。最适宜水域为北纬40°以北,分布范围通常不超过北纬33°以南,北至北纬70°。中国有大麻哈鱼、马苏大麻哈鱼、驼背大麻哈鱼及陆封的马苏大麻哈鱼变种共4种。

鲑属

鲑的种类

以口大、鳞片小、臀鳍较短、犁骨长等与鲑科其他属鱼相区别,共有7种(另有许多变种和亚种),即:大西洋鲑(Salmo salar)、褐鲑(S.trutta)、 堪察加河鲑(S.penschinensis)、 谢凡河鲑(S.ischchan)、定居型河鲑(S.mykiss)、虹鳟(S.gairdneri)和短尾鳟(S.charti)。

鲑属鱼是北半球的淡水鱼,多数为溯河性,在欧洲还有在湖泊中生长、到河流中产卵的地方性湖鲑及栖居在河流中的河鲑。湖鲑一般个体较小。定居性的湖鲑及河鲑产卵期多在10月以后到1~3月。欧洲鲑的定居型,有些可以作为冷水性池塘的养殖对象。鲑属在大西洋北部欧洲沿岸、北美沿岸、亚洲沿岸均有不同种类的分布,但在大西洋分布广泛,而太平洋则较少。苏联有5种,黑海、 里海、咸海都有褐鲑的亚种。加拿大有4种,英国有3种。在欧洲内陆水域的褐鲑有15个亚种。

红点鲑属

分布于欧洲和美洲北部沿岸的环极地区以及北极的岛屿。此属是深入北极区最远的淡水鱼,在日本也有。中国图们江及其支流中有一种陆封的花羔红点鲑(Salvelinus malma),数量很少,无渔业价值。

哲罗鱼属

分布在黑龙江流域及日本、朝鲜一带以及欧洲的多瑙河和伏尔加河流域。是大型凶猛鱼类。在苏联、日本及欧洲共有3种,在中国除有Hucho taimen1种外,还有分布四川岷江上游及大渡河一带山区河流里的布氏哲罗鱼(H.bleekeri,俗称虎嘉鱼)和鸭绿江上游的长白哲罗鱼(H.ishikawai)2种。一般生活在常年水温20℃以下、水流湍急的河流中,多在春季5月中旬至6月中旬产卵。日本的远东哲罗鱼(H.perryi)是从日本海溯河的,多在夏季产卵。怀卵量10000~34000粒,卵径较小。孵化期30~35天。

细鳞鱼属

本属只有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1种,个体较小,分布在黑龙江流域及太平洋沿海到鸭绿江的一些河流中,中国、苏联、朝鲜、蒙古等国都有,在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分布较多,河北省的潮白河、陕西省渭河支流黑河、石头河以及新疆额尔齐斯河也都有发现。数量少,不是重要渔业对象。

§ 鲑鱼

鲑鱼

世界上真正的鲑鱼只有五种,其它所谓的鲑鱼实际上都是人们的习惯性叫法而已。这五种鲑鱼分别是:

1.北极鲑——也叫北极红点鲑鱼;

2.七彩鲑——也叫美洲红点鲑鱼;

3.多丽鲑——也叫花膏红点鲑鱼;

4.雷克鲑——也叫湖鲑、灰鳟鲑;

5.牛头鲑——也叫红点鲑、三纹鲑;

种类分辨

怎样正确的分辩鲑鱼与鳟鱼或其它三文鱼呢?我们可以从下面所列的简单方法来区分它们:

1.鲑鱼上下嘴边无牙,只在口腔中部有少量小牙。而鳟鱼则上下嘴边都有锯齿般的尖牙;

2.鲑鱼的体型细长如潜水艇状,而鳟鱼则体型宽,腹部较大;

3.鲑鱼的鱼鳞细小,用肉眼极难看到,而鳟鱼、三文鱼的鱼鳞较大;

4.鲑鱼身上的斑点为白色、灰色、黄色、桔红色和鲜红色;而鳟鱼身上是黑色或深棕色的斑点;

5.鲑鱼腹部的鳍、翅及尾部下沿都有一条白色的条纹边,非常明显美观,而鳟鱼、三文鱼则没有;

6.在自然环境下,鲑鱼在秋季产卵,而鳟鱼是在冬、春季产卵。[1]

§ 繁殖特点

回溯繁殖

鲑鱼是一种非常著名的溯河洄游鱼类,它在淡水江河上游的溪河中产卵,产后在回到海洋肥育。幼鱼在淡水中生活2-3年,然后下海,在海中生活一年或数年,直到性成熟时再回到原出生地产卵。例大西洋鲑的产卵期虽是从9月至次年2月,但在一年内,差不多每月都有鱼群接近沿岸,并借助潮流的帮助,从河口上溯入河川。从进入河口后要到上流,必须依靠自己的游泳能力,它们为了完成生殖任务而用的力气是非常强大的,为了飞越瀑布和堰坝等横在河流中的障碍物,必须用极强的游泳能力,以达到冲出水面,跳过障碍物。它们“飞越”瀑布的行为,多少年来一直被赞为奇观。它们一到了淡水就停止摄食,所以自离开海洋进入江河以后,体重就渐渐地减轻。

体型变化

当它刚进入江河时由于亲鱼在海洋中储存了充足的养分,那时的鲑鱼具有健康而优美的形状和鲜明的银白色。但经过长途跋涉,一到接近产卵场,就有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外部形态,银白的鲜艳色彩消失,而变为暗赤褐色,雄鱼的前齿变化,吻部和下颌都突出,下颌的前端向上弯曲,形成钩状。到了江河的上游,背上的皮肤变得相当肥厚,成为海绵状,鳞被埋在中间,体上生出红色和橙色的斑点和斑纹,并出现具有白圈包围着的黑点,这个时期的雄鲑又叫红鱼,而黑色强壮的成熟雌鲑称为黑鱼。鲑鱼在溯河过程肌肉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刚离开海洋的鲑,在开始溯河时肌肉坚实而呈赤色,组织中积有丰富的脂肪;但到达上游接近产卵时,由于生殖器官的发育,脂肪已被消耗殆尽,此时肌肉变为灰色而无光泽。脂肪迅速地从肌肉转移到生殖器官的过程使鱼体发生性双态现象,这也是在脂肪转移时所形成的副产物,因为不能全部排泄,而形成上下颌前端的突出,或在皮肤上出现色斑。

产卵特点

鲑鱼的产卵场所选择在水流相当湍急的砂砾底质的浅水区。一旦亲鱼到达产卵场,雌雄先成对地分散,接着雌鱼开始工作,把身体和尾摇动,掘出浅洼,把少数的卵产在洼中。这些卵立即有雄鱼来使它受精,受精卵沉到洼底,由于卵表面有粘性,故卵能附着在河底。之后,雌鱼用细砂砾把卵覆盖。由于水流能迅速地通过细砂砾的间隙,使卵能得到充足的氧气。这样的产卵行为,每个数分钟重复一次,每次产卵后,亲鱼就逐渐向上流游泳。这种产卵行动持续1-2周,直到所有的卵全部排完,并完成受精。鲑鱼的产卵床或洼称为“生殖床”,一对鲑的生殖床长可达数米。在产卵期中,雄鱼一般都是非常粗暴,倘有侵犯者,雄鱼立即猛烈地追逐、驱赶,即使是遇到同种的雄鱼也要引起剧烈的斗争。在产卵场中最难对付的敌害是雄鳟鱼,这种鳟鱼在雄鲑不在时,就把精子排在鲑鱼的卵上去。

雄鱼命运

产卵行动对鲑鱼而言,非常消耗元气,尤其是雄鱼。产完卵的亲鱼显得非常疲劳,体形显得头大、身体瘦弱。在极度疲劳的状态下,要经过长途旅行再回到海洋中去,显得非常困难,大多数个体或因太累,或因疾病或外伤和饥饿,或被水鸟、河獭及其它敌害所残杀。雄鱼能回到海洋活到第二次再来产卵的仅是少数。但大部分的雌鱼仍能回到海洋,在海洋中得到丰富的食物,恢复了以前的常态,重新出现鲜明的银白色,颌的突出部分也因被吸收而缩小。

鲑有的种类,溯河洄游的旅程更为艰苦,有的行程达二千多公里。所以这些鲑在生殖完成后,有时在尚未完成之前,它们就能全部死亡,在一些河川内,浮在河道中的死鲑,可以长达数公里,或堆积在河边高达数厘米。

§ 养殖

太平洋的鲑产量最多,渔业规模也大。在北太平洋溯河回归的种类中,有5种是海洋主要生产对象,在沿岸河流也能大量捕到。临北太平洋的国家以日本、苏联、美国及加拿大为主产国。

中国的鲑鱼主要产于黑龙江省,以捕捞从黑龙江上溯乌苏里江及其他支流产卵的鱼群为主。捕捞大麻哈鱼类主要是在近岸海区作业。苏联、日本在近岸都用定置网具捕捞,在沿岸河流中则用流刺网或地曳网捕捞。

回归性鲑鱼的产卵孵化期是在冬季。由于水位低枯,河水污染,产卵条件受到破坏,现许多国家除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外,还都开展大规模人工放流,利用放流的鱼仍回归原放流河川的特性,进行捕捞,资源增长效果显著,产量有很大提高。此外,鲑科鱼类中的一些种还被移植到印度、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地水域中。

§ 食用

鲑的肉质

鲑鱼是西餐较常用的鱼类原料之一,鲑鱼鳞小刺少,肉色橙红,肉质细嫩鲜美,既可直接生食,又能烹制菜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鱼类。同时由它制成的鱼肝油更是营养佳品。鲑鱼盐渍加工、熏制、制罐头等均宜,还可以加工成鱼片、鱼块,鲑鱼子更是名贵的食品。[2]

营养物质

鲑鱼肉含有高蛋白质及OMEGA-3脂肪酸,但脂肪含量却较低。鲑鱼体内含有一种能显著增强其体力的物质——虾青素,鲑鱼肉因为含有虾青素所以呈橙色,是红肉鱼类,但有少量白肉野生品种。

食用方法

鲑鱼的食法有多种,日本人把鲑鱼制成刺身或寿司,亦会把鱼头制成盐烧鲑鱼等菜式;欧洲及美国人则会以烟熏方式制作熏鲑鱼,或把鲑鱼制成罐头以便储存。由于生鲑鱼肉含有anisakidae或海洋寄生物,在冷藏方式发明以前,鲑鱼并不会以生鱼形式食用。

食用功效

因为虾青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一种最强的抗氧化剂,因此长期吃鲑鱼的爱斯基摩人基本没有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而且体力超强。

鲑鱼肉有补虚劳、健脾胃、暖胃和中的功能;可治消瘦、水肿、消化不良等症。[3]

饮食注意

日本人没有生吃“鲑”的习惯,因为“鲑”容易有寄生虫。但挪威养殖的三文鱼,在日本是被广泛作为刺身食用的。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规定鱼肉必须在零下35度冷冻15个小时,或是零下20度冷冻7天后才能生食,而欧盟的标准则是在零下20度冷冻超过24小时。食品科学研究专家认为,任何的生物都有可能被寄生,而生吃任何 海产品也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想要完全吃得放心,最好还是吃熟食。[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0: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