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鲎胆 |
释义 | 鲎胆 § 药名 鲎胆,又叫鲎鱼胆 § 归经 肺;大肠经 § 功效 祛风杀虫 § 考证 出自《本草纲目》 § 科属分类 鲎科 § 主治 大麻风;疥疮 § 生态环境 平时生活于水深40m以内的泥沙质海底,以蠕虫、环节动物、腕足动物及软体动物为食,昼伏夜出,5-8月为繁殖季节,雌雄成对爬到潮间带,通常雄性在雌体背上,6-7月为产卵盛期,雌鲎在产卵前在沙滩上挖穴,将卵产在穴中,每穴产卵100-1000粒,接着雄体把精液撒在其上而受精。袂孵出的幼鲎,体长仅7-8mm,没有剑尾,身体仅分中央及两侧三部分,与三叶虫的成虫极相似,故称三叶幼虫。要经20多次的蜕壳,共历8年左右,才达性成熟期。 § 各家论述 《纲目》:治大风癞疾,杀虫。 § 采收和储藏 捕杀后取胆,鲜用或阴干。 § 资源分布 分布的北界是浙江舟山外侧(岱山东南)海域。现已进行人工饲养。 § 选方 治大风癞:鲎鱼胆、生白矾、生绿矾、腻粉、水银、麝香各半两。上六味,一处细研,时点少许水研,水银星尽为度。每服一钱至二钱匕,并华水空心调下,至午时未动,腹空更一服,后咳出稠粘涕唾或泻下五色毒涎为效,一月内可三度服。若牙龈齿缝中涎出乃愈,更量入虚实用之。(《圣济总录》鲎胆散) § 动植物形态 中国鲎,体似瓢形,深褐色,全长可达70cm,宽约30cm,雌性成体一般体重都在2kg以上。头胸部背甲广阔略呈马蹄形,自其前缘至左右两侧缘成半圆形,两侧向后突出成刺。背面突起较高(雄者稍扁平),中央有一纵脊,其前端有单眼1对,两侧各有纵脊1条,其上各有复眼1对,腹面凹陷,有口,有附肢6对,前面2对为头部的附肢,第1对短小,由3节组成,是为螯肢;第2对长大,由6节组成,称为脚须,幼体及雌体的末端2节均呈钳状,雄体的末端呈弯钩状,为抱接器;另4对称为胸肢,位于口两侧,基节常有倒刺,用以帮助摄食,又称颚肢,前3对末2节亦呈钳状,而后1对适于在沙土上挖洞及爬行。腹部略呈六角形,雄者两侧缘有6对可活动的倒刺,前3对较大,但雌者的第4、第5、第6对缘刺已退化成很短;腹面有条板状附肢6对,第1对左右相连盖住生殖孔,故称生殖厣,其余各对的外肢节内侧都有150-200页薄板状的书鳃,其内有血管网,可进行气体交换,另在头胸部有1对四叶的基节腺,用以排泄。腹部末端有一条呈三角棱锥形的尾剑,于上棱角及下侧两棱角基部均有锯齿状小刺,尾剑长度与背甲大致相等。 § 功效分类 祛风药 § 性味 味苦;性寒 § 药材基源 为鲎科动物中国鲎的胆。 §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入散剂。 § 出处 《中华本草》 § 配图 § 相关连接 http://www.yongyao.net/zychtml/Houdan.ht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