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杨山风景区 |
释义 | 黄杨山风景区 地理区位 黄杨山风景区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城区北部,交通十分便利,离珠海市区30公里,面积31平方公里,其主峰高581米,是珠江门户第一峰。黄杨山巨石峥嵘,竹翠草茂,流水潺潺,风光奇趣,引人入胜。风景区是珠海市和斗门区政府重点开发建设的旅游项目。 黄杨山上有八景: 金台寺 黄杨山风景区 在黄杨山壮峰峰腰,南宋末年,宦官赵时纵、邓光蔫、龚行卿三人为避兵乱,在此建立“金台精舍”。清乾隆年间立寺并扩建,寺门有联,上为“金身永在”;下为“台镜常明”,横匾刻:“金台寺”。寺已毁,龙母娘、普陀、弥勒等佛象亦无存。现在半峰下猪母峰的105.3米处,破土动工修山,三山围一水——王保水库,宛若在寺门前供奉一盘祭品,已计划在山腰处开劈一条800米长的隧道,使黄杨山各景连为一体,道顺路畅。 茶田吐翠 在金台寺左山坡,有一大片茶田,山中常年云遮雾障,茶叶叶嫩味香,最除油腻,解暑消痒,因其青绿如茵,连成一片,文人雅士便喻之为“茶田吐翠”,将茶以地名命之:“黄杨茶”。 清泉冽水 位金台寺右,瀑潭相连,从山峰直流而下,清甜泌人,人称仙水,用水沐浴可治湿疹,以此水浸泡肉类,蒸后香脆爽滑,别有风味。 张世杰墓 在黄杨山东侧,于1748年由清人所建,占地震616平方米,三重回岭,两道左右摆手,三级祭台,墓碑铭文:“宋太傅枢密副使越国张公讳世杰之墓”,墓前左右立石柱二根,上书:“云山空望侍郎宅,海水犹朝永福陵”。世杰墓建于此,相传是因宋祥兴二年(1279),张世杰率兵在崖门海抗击元军,兵败突围时遇台风溺死于阳江,为避元军追踪,诸将只好焚尸函骨葬于香山赤坎村,后建墓。 第一石门 在金台寺下300米处,有二巨石左右分立,如同一扇大门,水流穿门而过,立于巨石之上俯看,巨石平布数百平方米,足下潺潺清溪冲击着山石,变幻出万千朵白色的浪花,俨然一匹银帛绕腿。纵目仰望,青山巍巍,层峦迭峰,如入群峰的殿堂。沿石门东侧下来,巨石脚边,就是身残心美的铁拐李大意遗落的“半边葫芦”,或许,是因为他喝了此处的溪水,感觉“葫中物”太过逊色,愤而弃之吧! 金台瀑布 在金台寺之侧,一峰突起,两石夹流,飞涌直下,百丈不停,涛涛回漩,如白马万千奔腾而去。雨中仰望,更如银花飞泻,壮观扣弦。 无底深潭 清溪从第一石门奔流而下100米,汇入一潭,此即无底深潭,长20米,阔8米,水洁清澈,久旱不耗,暴雨不滥,在此骑朝圣仙龟,坐仙人椅,观无底潭,构成一人间仙景,妙不可言。据传此潭与荷麻溪相通,曾有一家农人,挑谷壳一担,尽倾潭中,未见复现,后竟风于崖门口处,可见其潭之深远。 环海镜面 在黄杨山主峰。登高极目,阳光闪烁,青山峥嵘;回目而望,云雾缭绕,林木葱茂;俯瞰脚下,珠海、澳门、新会、台山、崖门、中山等地如一幅优美的画卷,尽收眼底;无垠的大海,百舸争游,帆影点点,气笛声声,仿佛在一面无际的镜面上镶贴着一幅幅剪贴,美不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