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鼓舞
释义

§ 舞蹈简介

鼓舞

鼓舞——是一边击鼓边舞的苗族民间舞蹈。鼓为木制,以牛革蒙于两端,置于架上敲击。苗族“鼓舞”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历史上有关苗族击鼓歌舞的文字记载,较早的可见于唐代 《朝野佥载》卷十四:“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闾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亲戚饮宴舞戏一月余日。”的记述。说明“鼓舞”早在唐代就盛行于苗族民俗之中,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苗族“鼓舞”主要分布于湖南西部和贵州东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带。

由于长期分散居住,以及语言、服饰、风习方面的差异,各地“鼓舞”风格特点和形式各不相同。在湖南省西部的凤凰、保靖、花垣等县有“花鼓舞”(包括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男子和女子“双人鼓舞”),古丈等县有“团圆鼓舞”“跳年鼓舞”,保靖、花垣有“猴儿鼓舞”,在贵州省东南部清水江沿岸的台江、镇远等县有“踩鼓舞”,黔东南地区的台江县和湘西地区个别地方有“木鼓舞”,施秉、铜仁等县有“调鼓”。上述各种形式的鼓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有不同功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如原来“木鼓舞”,仅为祭祀祖先、祈神禳灾、娱神、娱祖灵所用,“调鼓”则主要用于丧葬仪式告慰亡灵,“团圆鼓舞”“踩鼓舞”“花鼓舞”等,主要是在每年春节和隆重的传统节日中娱乐。如今,都演变为节庆活动和人们劳动之余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功能的转化,也促使鼓舞的节奏及击鼓动作发生更为复杂的变化,而具表演性质。[1]

§ 表演形式

苗族鼓舞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根据跳舞的人数可以分为单人、双人、群体鼓舞三类;还可以根据鼓舞的表演形式分为猴儿鼓、对跳鼓、四面鼓、团圆鼓鼓舞

等四类,花样繁多的表演形式,应对着不同的节庆氛围,精彩纷呈。

单人鼓舞

在苗族区域的单人鼓舞包括男子单人鼓舞和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一般是男女敲边伴奏,一男子击鼓起舞,手挥步动、粗犷豪放、节奏干脆、激烈有力,苗族人民常用来庆贺节日和丰收。此舞有两种打法,一种是表演者手执鼓槌击鼓;另一种是表演者双手握拳击鼓起舞,又叫徒手鼓舞。女子单人鼓舞是苗区最常见的一种表演形式,一般在春节及各种其它节日中表演。伴奏者执槌敲边或敲锣伴奏,舞蹈者手拿鼓棒独舞,有时也有人在旁边伴舞。其舞步疾徐有次、双脚轮梭、绞踏清晰,上身亦随肢步而动、腰拧胯动,舞蹈或大方活泼或平稳文雅或奔放开朗等。

双人鼓舞

双人鼓舞可分为男子双人鼓舞和女子双人鼓舞。此两种鼓舞的形式相同,但风格有很大的区别,男的粗犷有力,女的妩媚柔美。双人鼓舞的表演形式自由,舞者可各打一边,也可同打一边,也可一人击鼓一人伴舞,动作左右移动、前后交替,配合协调统一,常在庆丰收和节日表演。

群体鼓舞

苗族将群体鼓舞称为花鼓,因为参加表演的人多。花鼓舞除四人舞、八人舞和男女混合舞等。在民间还有“团圆鼓舞”、“跳年鼓舞”、“调年鼓舞”之俗称。舞者一面击鼓、一面舞蹈。击鼓有手击、槌击两种方式。槌击舞有“美女梳头”、“穿衣整容”、“烧菜煮饭”、“挑花绣朵”、“霸王举鼎”、“古树盘根”、“美女插花”、“英雄背剑”、“挖耳”、“鸟飞”等20多种舞法;手击舞有“狮子滚球”、“猛虎下山”、“雄鹰展翅”、“鹭鸶伸腿”、“收割打谷”、“锄荷担”、“花朝天开”、“鸡食米”等8种。花鼓有两面鼓、四面鼓之分;花鼓舞以花样繁多取胜。凤凰花鼓,是流行在凤凰县境内的鼓舞,此舞多在各种节日中表演,形式与双人鼓舞类似,即由两人手拿鼓槌,各站一头同时起舞,伴奏者则站在鼓腰击边伴奏。表演者性别不限,可以任意组合。在凤凰县还有一种鼓舞习俗叫“卡罗”,新春时,新郎必须带新娘到岳父家拜年。寨门口就设有卡子,即“卡罗”。进门前,新郎和新娘除对歌以外,还须一起跳一段鼓舞,方能进门,就形成了这种独有的双人鼓舞。此舞要求两人的动作对称,方向一致,风格开朗、愉悦,节奏稳重饱满。

猴儿鼓舞

鼓舞

猴儿鼓舞即是一种以摹似猴子动作为主,围绕苗鼓而舞的鼓舞形式。它别于单、双人鼓舞的范畴,舞蹈除摹似生产劳动以外,还要随着鼓点摹拟表演猴子摘桃、抓痒挠腮、戏鼓等动作,样子滑稽、诙谐风趣。其中夹杂着很多高难技艺,舞姿轻盈敏捷,情绪激扬。此舞既可身穿服猴帽,化妆成猴相表演,也可身着便装,摹拟猴儿状表演。

对跳鼓

对跳鼓又称对鼓,是由两鼓手各站鼓的一头进行相同的对称套路动作的跳鼓表演,此种打法多用于赛鼓或“拦鼓”。表演时本家族的打一头,亲友们打另一头;或本寨的打一头,其他寨的打另一头;或甲方打乙方陪,或乙方打甲方陪。要求甲乙双方动作一致,统一对称和谐。如甲打乙陪,甲方打出什么套路动作,乙方必须跟着打出什么样套路动作;第一局结束后立即进行第二局,即乙打甲陪,乙方打出什么套路动作,甲主又必须跟出什么套路动作。对打双方,倘若其中一方陪打不当便为输,另一方则为胜。因此,对鼓即成为赛鼓式。要求鼓手既精通套路、熟练技术,又必须灵活机智,在传统的隆重聚会的赛鼓中,当棋逢对手之时,一打就是整天或整夜,“通宵达旦”而不肯罢休。

四面鼓舞

此舞流行于吉首市,是一种较特殊的鼓舞形式,它所用的鼓是四面鼓。表演者一般为两男两女,交错分开而立,各人面对各自鼓面起舞。内容一般是反映劳作动作和愉悦心情的,男子打鼓时女的陪衬,反之女的打鼓则男的陪衬,然后,四人穿插绕花舞蹈,动作一致、对称,直接反映出苗族人民的喜悦心情。

团圆鼓舞

团圆鼓舞是一种特殊的集体歌舞形式,其特点是将一面大鼓平置于鼓架上,选一人击鼓,众人和着鼓点,围着大鼓起舞,人数越多越好,其动作分大摆、小摆和细摆三种,男的一般跳大摆,站一内圈,女的一般跳小摆和细摆,站在外圈,边跳边唱并夹杂“啊嗬--”的号子声,还可边跳边交换内外圈,直接反映了人们的愉悦心情。此舞节奏明显,鼓点可任意反复,动作随鼓点而反复。以腰和手摆为主要动律,有别于其他鼓舞的特征,鼓点明显不同于其他形式的鼓舞。 [2]

§ 舞蹈起源

苗族鼓舞的起源不一,相传远古的时候,多头魔怪危害苗乡,糟塌妇女,吞食孩子,无恶不作。勇敢的苗族后生亚雄率同寨的伙伴们跳下天坑,经过七天七鼓舞

夜的血战,终于杀死了凶残的多头魔怪,救出了美女阿珠。全寨人扶老携幼围着熊熊的篝火狂欢,庆贺胜利。亚雄等勇士剥下魔怪的皮,蒙成一面大鼓使劲敲打……据说,这便是苗鼓的起源。

传说苗族大鼓是魔王的皮做成的,苗族人民每当丰收喜庆,祭祀集会,都要擂响震天大鼓,以震慑妖魔,祈求幸福安康。苗族鼓舞有庆年、庆神两种。庆年俗谓年鼓,与夏历正月初四起至月半止,每晚餐后暇时无事,相约抬鼓于宽坪中行之娱乐,以热闹新年;庆神俗谓之神鼓,于秋冬时,椎牛椎猪隆重举行祭,宾客毕至,演乐行法时行之。但年鼓是出于公众游戏;神鼓是属于典祭庆祝。不论是庆年还是庆神,其设备都是用大鼓一个,斜置于木架上,一人站立鼓旁,手持木棒两根,力击鼓边,俗谓之敲边鼓,左手打一棰,右手打两棰,即二夹一之打法,其声音“呱、打、打,呱、打、打”,如法敲之,为鼓舞者伴奏。鼓舞者手执短棒两根,于鼓正面,随着敲边节奏快慢缓急,两手更换,施以打技,“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的击之。左手击鼓,右手舞,右手击鼓,左手舞之,忽快忽慢,若断若接,前后旋转,疾徐应节,闻之有趣,看之尤佳,故名鼓舞。

以击鼓的性别分,又分男鼓和女鼓。男鼓有鸡公展翅、阵鼓催兵,犁地耕田、农夫插秧、收获打谷、大鹏展翅、猴子戏物、九龙下海······ ;女鼓有美女梳妆、包头洗面、巧妇织锦、绣花挑花、织麻纺纱、左右插花······苗家的鼓舞种类繁多。

按其表演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花鼓舞、猴儿鼓舞、团圆鼓舞、单人鼓舞、双人鼓舞、四人鼓舞、跳年鼓舞等。鼓舞的动作,大多是来自日常的生产、生活,也有些武术和动物动作的模拟。

§ 舞蹈分布

苗族“鼓舞”主要分布于湖南西部和贵州东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带。由于长期分散居住,以及语言、服饰、风习方面的差异,各地“鼓舞”风格特点和形式各鼓舞

不相同。在湖南省西部的凤凰、保靖、花垣等县有“花鼓舞”(包括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男子和女子“双人鼓舞 ”),古丈等县有“团圆鼓舞”、“跳年鼓舞”,保靖、花垣有“猴儿鼓舞”,在贵州省东南部,清水江沿岸的台江、镇远等县有“踩鼓舞”,黔东南地区的台江县和湘西地区个别地方有“木鼓舞”,施秉、铜仁等县有“调鼓”。

不同形式的鼓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有不同功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如原来“木鼓舞”,仅为祭祀祖先、祈神禳灾、娱神、娱祖灵所用,“调鼓”则主要用于丧葬仪式告慰亡灵,“团圆鼓舞”、“踩鼓舞”、“花鼓舞”等,主要是在每年春节和隆重的传统节日中娱乐。如今,都演变为节庆活动和人们劳动之余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功能的转化,也促使鼓舞的节奏及击鼓动作发生更为复杂的变化,而具表演性质。湘西地区的苗族男、女单人“鼓舞”和“猴儿鼓舞”就是明显的例子。“花鼓舞”通常活动于春节及“六月六”、“八月八”、“赶秋”、“赶夏”等民族传统节日。它的活动形式是由两人各持两根尺许长的鼓槌、分别站在鼓的两面同时击鼓,另有一人持单棒居中击鼓腰作伴奏。两者节奏要求统一,动作讲究对称。围绕着他们舞蹈的男女均可,多寡不限。唯舞蹈开始之前,须按惯例首先唱一首颂扬制鼓工匠功德的古歌,以示对祖先的纪念。以下就逐一介绍苗族社会的“鼓舞”。

§ 苗族文化

鼓舞与苗族巫文化

鼓舞

苗族舞蹈盛行不衰,在很大程度上促于祖先崇拜的情感意志。这不仅是神话传说中,舞蹈用芦笙、木鼓之类皆为祖先所创造,而且舞蹈的普遍动因亦导源于祖先的神意。

对于苗族来说,舞蹈是一种魔法,利用他可以达到各种各样真实目的和重要目的。显然,通过给予人的力量,增加有组织的和谐,它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有理由设想它可以达到其他一些有益的结果,如求神保佑,消灾免难,即使在目前,舞蹈仍是表现苗族自身的主要手段,因为其相当信鬼好巫。因此,在苗族中宗教、巫术在生活中占的比重相当大。舞蹈不可避免的成为具有最高宗教、巫术意义的东西。

去跳舞的同时既是拜神,又是祈祷。现在我们还可以从“鼓社稷”、“跳丧”、“跳花”、“祭桥”、“芦笙会”等活动中看到许多为所有的生活中的重大行动提供宗教、巫术服务的东西——求子嗣、求婚姻顺利、求死后升天——也有求天下太平的,还有为自然灾害而祈祷的。这一切,苗族现实生活中都有。为了生活中庄严的大事,春种秋收、夏耕冬藏、说爱谈情、婚嫁葬礼,以及战争和平,都有适合的舞蹈。经常在节日集会中看到的求雨、求子、求神、求祖灵等,都不是直接祈祷,而是跳相应的舞蹈仪式来体现。在此活动中神本身也跳舞。苗族独特的“鼓社祭”是一种始祖崇拜活动,各地各支系的叫法不一,“青苗”“黑苗”谓“吃牯脏”,多以牛作牺牲;“花苗”叫“打鼓祭祖”,宰牛作祀。有的只跳木鼓舞,有的鼓舞、笙舞都跳,舞蹈多限于同姓宗族参加,因为它以一个鼓为单位进行,是宗族的大事,在整个祭祀过程中都离不开舞蹈,以舞开始,用舞把祭典活动推向高潮,最后又以舞仪宣告活动结束。

鼓舞与苗族农耕文化

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考古发现证明,苗族是中国内地最早的农耕民族之一。它早期活动在长江中游和平原地区,开发祖国,发展农业生产、开创文化。苗族的“苗”字,是历史上不同族群,对苗族实体存在的称谓,即“在水田里种草的人”来作为整个民族的统一族称。由于苗族是一个农业民族,所以,他的宗教信仰不得不与其赖已生息繁衍的农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其崇拜常常带着浓厚的农业色彩。由此,我们不难推想,在远古时期苗族先民的农耕文化创造活动中,与其农耕生产相适应,便是作为心灵的物态化和凝聚物的农事心里的产生。作为一种文化心理形态,苗族人民的心理意志,情感指向以至于它的思维模式,必然与其内在心智融为一体。在那充满着热烈的情感体验与神秘、互渗的原始意向等意识活动的舞蹈创作和表演中,心灵意向与本能冲动,意志行为与情绪抒泄互为补充、整合,共同构成以舞蹈为主的艺术活动的审美动态形式,特别是当这些活动与倾向集中在某种对象时,起表现即更为鲜明突出。湘西苗族“猴儿鼓”表演的传统动作,有一类就是专门表现农业生产方面的,如《整地耕田》、《挖园种菜》、《肩锄荷担》、《收割打谷》。其中祭献五谷神的《跳香舞》则反映出苗族先民对农业生产生活的良好愿望,寄托着他们对现实农耕活动的祝愿与祈求。整个苗族舞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以农耕民族的心理形鼓舞

态作为依据的,农耕文化就是苗族舞蹈的“根。”

鼓舞与苗族图腾文化

图腾文化在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中是重要的一环,原始图腾崇拜文化心理在氏族社会常常以巫术礼仪、图腾崇拜活动的表现形式中体现出来。图腾崇拜作为原始社会的一种宗教形式,其产生的原因在于,当人类处于原始经济落后条件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尚处在蒙昧阶段,对自然现象以至某种生命形式的不可知或神秘心理,使得原始初民怀着强烈的情感愿望,以某种虚幻的形式,企求自然界神秘力量的屁护,进而产生崇拜心理。

苗族的图腾或准图腾舞蹈较多,有龙舞、狮舞、斗雀舞、斗鸡舞等不一而足,其中尤其以木鼓舞最有特色。苗族先民古居的“东方”江淮一带,江湖密布,河流纵横,枫林遍地,彩蝶翩飞。苗族先民自然对枫木和蝴蝶产生求同、认亲与崇拜心理。至今,三都县内的“花衣苗”过鼓社祭时,要把杀牛的木架及由山上砍来的枫树供置于庭中,吹笙击鼓,合男女围之跳舞。在《苗族古歌》中,苗族先民对枫木进行了极具功利价值的美化,并肯定它与自己有血缘关系。枫木变蝴蝶妈妈,蝴蝶妈妈出生苗族和人类祖先姜央,然后才有了人类。枫木桩还变成了苗家圣器铜鼓,所以“有了喜庆事/大家拿来跳/大家围着跳”。所以,苗族世代崇拜枫木。湘西苗族称枫木为“妈妈树”,枫木化生万物神化作为原始想象的实在性,正是苗族木鼓舞乃至铜鼓舞图腾表象心理产生的根基。

鼓舞与苗族仿生文化

古代苗族迁徙而来时,西南还是一片莽苍的原始森林。在这人迹罕至,林箐茂密,百鸟欢歌,虎啸狼嚎的地方,他们为了躲避反动统治者追击和压迫,只得分散隐居于僻静幽深的深山老林,在农业生产不发达的当时,只能猎取身边野禽走兽为食,以求生存,就是在这样的狩猎生活中,苗家人模仿动物形态的许多舞蹈由此发生了,为了更有效地猎取野物,狩猎者必须要学习各种鸟鸣、兽声,以诱导之,并从中得到喜悦,久而久之,也就“再度从事模仿工作,创得自己独特的狩猎舞蹈”。如:木鼓舞的主体动作按照传统是模仿蚱蜢相斗,鼓点传说也是模仿的啄木鸟的啄树声。其舞蹈动律是上身前倾,甩同边手,顺拐,以胯为动力,臂部摆动幅度很大;用头、肩、手、腰的扭、甩、转、端、蹬等构成大开大合、对比强烈的动作组合,自由奔放,也是苗族人民迁徙山区生活的最本质的反映。再如“单人鼓舞”是湘西地区苗族人民普遍喜爱的一种表演舞蹈,有男子、女子表演两种。男子鼓舞有“鸡公啄米”、“猴子戏物”、“九龙下海”、“大鹏展翅”等等都是模仿动物形态的动作,动作粗犷有力;女子的动作多是表现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有“美女梳头”、“巧妇织锦”、“绣花挑花”、“包头洗面”等等,大多较文雅、端庄。

“猴儿鼓舞”是一种技巧性较强的男子表演性舞蹈,舞蹈的主要内容是表现猴子进庙偷吃供果时无意中敲响了更鼓后惊慌和对鼓嬉戏的情景,动作有“倒上树”、“偷桃”、“抓痒”、“滚球”等。“铜鼓舞”动作也是来源于狩猎生活、农业生活和对动物形态的模仿,如:“骑马”、“赶鸭”、“捕鱼”、“捞虾”等。[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2: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