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春明
释义

§ 作家

黄春明

黄春明(1935年-),出生于台湾宜兰县罗东镇,屏东师范学院毕业,曾担任中国广播公司宜兰台节目主持人、电影编剧、儿童剧场创办人及编剧、电视节目主持人等,为乡土文学小说家,擅长描写小人物的故事。他的小说曾多次改编为电影。[1]

生平

出生于台湾省宜兰县的黄春明,于1962年步入文坛,其《儿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青番公的故事》、《锣》、《溺死一只猫》、《我爱玛莉》等小说创作,代表了台湾乡土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世界华文文学界亦颇负盛名。陈水扁政府曾许以高官,拉他进入政权核心,都被他回绝了。所以他的这个题辞,颇存深意,令人感动。 代表作有《儿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莎哟娜啦‧再见》等。

黄春明六0年代之代表作有《溺死一只老猫》、《看海的日子》、《锣》、《儿子的大玩偶》等,内容以农村乡土为创作题材,以他所熟悉的卑微乡土小人物为主角,藉由刻划描写其个性与遭遇来呈现对土地、家园的热爱,以及深刻的父子祖孙之情及夫妻男女之爱。

七十年代之作品如《两个油漆匠》、《苹果的滋味》、《莎哟娜啦‧再见》、《小寡妇》、《我爱玛莉》等小说,所关怀之对象则转向都市中之小人物,表现出对都市文化的不满与无奈,以及他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怀。

黄春明多才多艺,在小说、散文之外,也从事儿童绘本、漫画的创作。一九九0年出版文学漫画《王善寿与牛进》,一九九三年出版《黄春明童话》系列。近年更创立黄大鱼儿童剧团,巡回全省演出儿童舞台剧;并於宜兰设立吉祥巷工作室,进行《宜兰县通俗博物志图鉴》采访纪录,积极参与社区营造、田野调查,足见其对台湾土地与人民历久不衰的关爱。

详细

黄春明很小就失去了母亲,初中时因受不了继母的虐待,在一个夜晚爬上由宜兰开往台北的货车,开始了他独立奋斗的生涯。后来他考取了台北师范,却因他有时情绪不安而影响了学业。他撕过学校的布告,用椅子砸过教官,用拳头打过校工,因此他再也呆不下去,便转到台南师范,又转到屏东师范,总算勉强完成了学业。他做过小学教员、电器行学徒、通信兵、电台编辑、广告企划、电影编剧、爱迪达公司经理,也卖过便当(快餐饭盒)、拍过电视纪录片。目前担任丰泰关系企业文化基金会董事。 1962年3月开始向《联合报》副刊投稿,当时该副刊主编为林海音。后陆续发表小说。1966年4月在《幼狮文艺》发表《男人与小刀》震惊台湾文坛。处女作《男人与小刀》浸渍着存在主义哲学,宣泄生存的荒谬感,认为只有死才是最好的解脱。黄春明还是7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的主将,被誉为“标准的乡土作家”,作品多反映农民、小市民生活,同情与关怀卑微的“小人物”命运,揭露殖民经济给台湾人民带来的问题。到为《文学季刊》写稿时,他已挣脱现代主义的苍白和孤绝,面向台湾社会的底层,怀着同情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贫困凄苦无告的处境进行艺术的揭示,以关切的心情描写为保持做人尊严而奋斗的“小人物”,相继写出了《看海的日子》、《儿子的大玩偶》、《锣》等作品。《看海的日子》中的白梅,因为家境贫困,14岁就沦落风尘,但她不甘于污泥般的生活,把自己献给一个老实的渔民以后,抱着新生的希望与过去诀别。《儿子的大玩偶》中的坤树,忍受着充当“广告人”的种种艰辛,把准备堕胎的儿子生养下来,表现了深沉的父爱。《锣》是黄春明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小说主人公憨钦仔原来有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打锣告示。由于时代的前进,打锣被淘汰了。憨钦仔陷入了困顿,但这时他仍不忘要保持自己的尊严,甚至以谎言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自欺欺人。卑贱的“小人物”,自有其美好的心灵,黄春明珍视而细心地挖掘这一点。 他的作品有《锣》、《癣》、《儿子的大玩偶》、《我爱玛莉》、《两个油漆匠》、《看海的日子》、《苹果的滋味》、《莎哟那拉·再见》等。其中电影剧作有1983:《看海的日子》,1985:《沙哟哪拉,再见》,1989:《两个油漆匠》、《我的名字叫莲花》。 其中《看海的日子》、《莎哟那拉·再见》,既是台湾地区中国当代文学的名篇,也是台湾乡土文学的代表作。

荣誉

黄春明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小说《儿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两个油漆匠》等曾被改编拍成电影,1985年由他自编自导的《莎哟娜啦‧再见》尤引人瞩目。曾获“吴三连文教基金会文艺奖”、“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文艺奖”以及“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 “人与自然、社会”系列讲座获教育部奖励教学卓越计画补助,由副校长林振东教授召集、中文系许建昆副教授主持,旨在引领学生于跨学科的多元关怀中,重新领会人文、社会与自然的交融之美。

评析

黄春明是一个生长于台湾兰阳平原的农民。对于农村生活的描绘,无人能出其右。农村的价值观、农民的作息及俚语、动植物的生长情形、节气的变化等等,他永远能描写得最准确、自然、细腻。后来他到了台北。他写去台北打天下的农民,写去台北找色情的外国人,写台北年轻人在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迷失……。在一些诙谐对白的后面,黄春明总让读者忘不了一串在心里打转的眼泪。黄春明小说中最为鲜活的是乡土小人物的形象。这些人物的生活状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坚韧、有尊严地活着,这是黄春明所赞扬和尊敬的;另一类是昏昏噩噩混日子,这是黄春明所否定的。乡土小人物的死,有的是以生命抗议工商文化,有的是被工商社会的异己力量逼上绝路。黄春明通过这些人物的命运表达出对台湾社会文化矛盾的思考和批判。

作品

小说

《清道夫的孩子》 (首次发表)

《锣》

《我爱玛莉》

《莎哟娜啦·再见》

《儿子的大玩偶》 (曾拍成电影)

《看海的日子》 (曾拍成电影)

《等待一朵花的名字》

《两个油漆匠》 (曾拍成电影)

儿童绘本

《我是猫也》

《短鼻象》

《小驼背》

《爱吃糖的皇帝》

《小麻雀稻草人》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高级农艺师

黄春明,男,汉族,河北定州市人,1938年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石河子148团副团长、高级农艺师,199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一直在新疆兵团农业一线工作。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1983年,他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成功,使棉田化防普治次数比综防前减少86.15%,农药费降低80.14%。1987年,国家农垦部在148团召开农垦系统综防现场会,对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重点推广。他在多年实践中,创造性提出了以草养害、以害养益、引益入田、以益控害及棉黑蚜棉长管蚜在综防指标内是“天敌之母”的观点,对提高综防效果起到了指导作用。他还制定了148团棉花、小麦、玉米、甜莱等8种作物病虫害综防技术规范和实施方案,主持完成新农药等科研课题30余项,获地区级以上科研成果21项,在地区级以上杂志刊出论文90余篇,并参加了《新疆农作物病虫害及天敌图册》定稿,参加了《新疆农田杂草及防除》一书的编著。1992年被评为石河子拔尖人才,1993年评为兵团优秀知识分子。[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2 3: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