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鲁明善
释义

§ 简介

鲁明善

元代著名农学家。维吾尔族。父迦鲁纳答思,官至大司徒,遂以父名为姓氏。名铁柱,字明善。曾任靖州路(今湖南靖县)、安丰路(今安徽寿县)达鲁花赤。1314年出任安丰肃政廉访使,廉劝农事。经深入调查,研讨诸农书,编纂《农桑衣食撮要》一书,该书采用月令体裁,根据季节、物候,将一年中的农事活动逐月进行编排。内容以农桑为主,兼及园艺、畜牧、竹木、果蔬,各种农畜产品的收贮、加工、制作,以及与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的气象、水利等。书中有关新疆农牧业生产的记述,填补了以往农书的空白。

§ 生平

鲁明善

曾任靖州路(治今湖南靖县)、安丰路(治今安徽寿县)达鲁花赤。延祜元年(1314),出任安丰肃政廉访使,兼劝农事。继承和发展我国周秦以来的农本思想,认为以农桑为本,才能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知礼明义,任内,察视江淮地区农情,研讨诸农书,编纂刊印了《农桑衣食撮要》又名《农桑撮要》、《养民月宜》二卷。约一万五千余字,按“月令”体裁撰写,列有农事二百零八条。按月列举应做之农事,包括农作物、栽培,家畜、家禽饲养,农产品的加工、贮藏等。全书文字通俗,简明扼要。至顺元年(1330),调任大都(今北京)后,此书再次刊印。对元代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曾起了一定的作用。

长期活动在淮河流域。他认为:“农桑是衣食之本。务农桑,则衣食足;衣食足,则天下可久安长治。”他主张作为地方官,最根本的是要做好“劝农”这件事,使老百姓能安心从事农业生产,在他担任地方官的寿春郡(今安徽寿县)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但他对此并不满足。

公元1314年,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刻印。这是他经过刻苦学习和实践编写成的一部通俗易懂的农业技术推广资料。他从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出发,大胆否定和剔除了以往农家月令书中不切实际的内容及糟粕。全书约一万余字,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是一本农村小百科全书。 [1]

鲁明善幼年勤奋好学,于元仁宗延祜元年(公元1314年),到寿郡 作官,后来升任为靖州路(辖境相当于今天湖南会同以南的渠水流域和贵州锦屏以东的清水流域)达鲁花赤(达鲁花赤是蒙古语,有临监官,总管官之意),因元代按民族把全国人民分成四等:一等国民为蒙古人,二等国民为色目人,三四等国民为汉人。规定汉族人一般地不能担任正职官员,多数行政机关及各路、府、州、县均设置达鲁花亦,主要由蒙古人充当,色目人(包括维吾尔)亦可充任,以掌印办事,把握实权。

鲁明善为官清正廉洁,他讨厌官场争权夺利的角逐,因而他经常下乡,走村串镇,广泛搜集并整理了流传在民间的有关农业生产的实用知识以及经过反复验证的有关农事活动的时令性的农谚,从事起农书的著作来。

§ 经历

元代统治阶级的主体是蒙古贵族,他们都是出身于游牧部落。在元宪宗蒙哥(公元1251~1259年)以前,这个王朝一直以草原地区和森林地带作为统治中心和根据地。当时,刚刚入主中原的蒙古最高统治集团正忙于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来进行对外征服,因而还未能认识到农业的重要。

直到元世祖忽必烈把元朝的统治中心转移到大都城(今北京市),才逐渐意识到“农为国本”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乃是当务之急了。因此,在元世祖时代(公元1271~1294年),元朝政府采取了许多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由于中央政府的大力提倡,当时受到战乱破坏的农业生产,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元世祖忽必烈还命令国家主管农业的机构——司农司,从中国汉文古籍图书文献中去摘录有关谈论农业生产的言论和资料,然后分门别类编辑成册,这就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一部农学著作《农桑辑要》的来历。

《农桑辑要》一书的出现,经过刻印传抄,很快就颁行全国。因而,当时对于推动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与此同时,私家个人有关农学的著作也相继出现,据统计,当时出现了十多种记载农业生产经验的著作。其中最主要的,也是影响最大的有两部,一部是王祯的《农书》;另一部是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

《农书》刊行于公元一三一三年;《农桑衣食撮要》比《农书》晚出世一年。由于《农桑衣食撮要》很有实用价值,到了公元一三三O年,又重刊了一次。

人们对于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这部书,历来的评价都是很高的。比如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里记载说,“明善此书,分十二月令,件系条别,简明易晓,使种艺欲藏之节,开卷了然,盖以阴补农桑辑要所未备,也可谓能以民事讲求实用者。”接着,又把《农桑辑要》和《农桑衣食撮要》两部书作了一个比较,说前者是“辨物产”,后者是“明时令”。共同之点在于通俗易懂,区别之处,在于各有所长。

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农业发展的历史也最为悠久,因而有关古代农学书籍的遗产,也必然会是十分丰富的。可是从保存下来的古代农书来看,元朝以前的,却又特别稀少。从元朝开始才渐渐多起来,而绝大部分古代农书,却是明清两朝人的著作。鲁明善的这本书是完整的保存到今天的比较古老的一部月令体裁的农书。

在我国古代所有月令体的农书中,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写得最为系统,最为详细实用。因此,这本书不仅位居月令体的农书之首位,就是和其他通论体的农书相比,在内容上也是互见短长,互为补充的。因为鲁明善的这部书在写作顺序上是以月份为纲的,在每一个月份中都列举了应该在哪些天从事什么农事活动,而在每一项农事活动后面,又附上简明扼要的说明,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每一项活动的具体细节。这样一来,就明确告诉人们每一项活动应该如何进行了。  比如他写到正月,就讲正月,教牛。牛者农之本,为家长者,须要留心提调。每日水草不可失时。水牛夏间下水坑,不可触热;冬间要温暖,切忌霜雪冻饿。家有一牛,可代七人力,虽然畜类,性与人同,切宜爱惜保养。诸如此类,等等,记述颇多。

《农桑衣食撮要》这部书,从内容上看,它涉及的方面极为广泛,从耕作、园艺、蚕桑、畜牧到水利、气象,从收藏贮存到腌制各种肉类、禽蛋、蔬菜。总之,一切与农事有关的生产活动和生产知识,真是无不包容在内。因此,当鲁明善谈论到他自己写的这部书时,他只用了四句话就把全书的内容概括尽了。他指着这部书说:“凡天时地利之宜,种植欲藏之法,纤悉无遗,具在是书。”把这四句翻译成今天的白话文,大意是:凡是顺应天时合平地利的措施,凡是耕耘播种收藏贮存的技艺,都非常细致,非常全面,毫无遗漏的记载在这部书里了。这并不是什么自吹自擂地虚张浮夸之词。而是颇有自知之明地诚实记述。

鲁明善,生活在十三、四世纪交替的时候,由于他生长在内地,受过良好的教育,对于先进的汉族文化,有着较高的素养。因此,他在辑撰这部书时,不仅继承了我国历代丰富的农学遗产和编写农书的优良传统,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十分认真、非常广泛地大量地吸收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经验,并加以概括总结,去粗取精的写进书里,使它得以推广流传下来。因此,我们必须肯定,鲁明善的这部农书对于我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作出了独到的贡献。[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9: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