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鹿葱 |
释义 | § 分类地位 种中文名:鹿葱 种拉丁名:Lycoris squamigera Maxim. 中国植物志:16(1):024 英文植物志:24:268 种别名 :紫花石蒜 地理分布:分布于西南和华东各省。 属中文名:石蒜属 属拉丁名:Lycoris 科中文名:石蒜科 科拉丁名:Amaryllidaceae 本科概述:本科约90属1200种,分布于全世界温带至亚热带地区。我国种类不多,约12属25种,广布于南北各省区。主要有毒植物是忽地笑和石蒜,全株有毒,以鳞茎毒性较大,且含多量淀粉,常因误食鳞茎而中毒。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四肢发冷、心动过缓、呼吸困难等,多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本科植物大部分供观赏,如水仙、文珠兰、石蒜、朱顶红(HippeastrumrutilumHerb)、垂笑君子兰(ClivianobilisLindl.)等;部分供药用,如忽地笑、石蒜、长筒石蒜(LycorislongitubaY.HsuetFan)[1]等,有祛痰、利尿、解毒、催吐作用,也是提取加兰他敏(galant-hamine)和石蒜宁碱(lycorenine)的原料;水仙具有抗癌和抗病毒作用。少数种类如龙舌兰在我国南方为纤维作物。对本科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较多,主要活性和有毒成分是异喹啉类和吲哚类生物碱,统称为石蒜生物碱(amaryllidaceousalkaloids);现已分出140种以上,按化学结构又可分为:1.石蒜碱型即吡啶(d,e)菲啶型[pyrrolo—(d,e)—phenanthidine]:有石蒜碱(lycorine)(5—1)伪石蒜碱(pseudolycorine)(5—2)、雨石蒜碱(pluviine)(5—3)及去甲雨石蒜碱(demethylpluviine)(5—4)。2.石蒜宁碱型即苯吡喃吲哚型[(2)—benzopyrano—(3,4g)—indoles]:有石蒜宁碱(lycorenine)(5—5)、高石蒜碱(homolycorine)(5—6)、去甲高石蒜碱(demethylhomolyco-rine)(5—7)、小星蒜碱(hippeastrine)(5—8)及雷迪碱(ndiatine)(5—9)。3.加兰他敏型即二苯呋喃型(dibenzofurans):有加兰他敏(galanthamine)(5—10)、表加兰他敏(epigalanthamine)(5—11)及石蒜胺碱(lycoramine)(5—12)。4.文珠碱型即乙基菲啶型(ethanophenanthridihes):有文珠胺碱(crinamine)(5—13)、O—去甲文珠胺碱(O—demethylcrinamine)(5—14)、网球花定碱 § 基本简介 鹿葱 鹿葱(学名:Lycoris squamigera),又名夏水仙(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紫花石蒜,为石蒜科石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日本、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苏、河南、浙江、河北、山东等地,多生于山沟以及溪边的阴湿处[2],在盛夏时能开出淡紫红色或淡粉色且有香气的花朵。《群芳谱》记载“鹿喜食之,故以命名”,这就是“鹿葱”一名的由来。 鹿葱不怕寒,是因为它的鳞茎能在冰天雪地里越冬,在立春之后,尽管夜间最低温度有时还低于—5℃,但只要白天最高温度高于5℃,便能破土而出,正常生长。立秋之后,早晨晚上已觉冷凉,这时鹿葱的花葶便钻出地面,拔地而起,一周左右高达60厘米,开出艳丽的花朵。 鹿葱喜欢富含腐殖质的肥沃湿润的土壤,但其适应能力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管理粗放,适于地栽,庭院中布置花坛花台均可。鹿葱用分株法繁殖,早春或秋季花后,挖出鳞茎,掰下子鳞茎栽植,个大的第二年就能开花。[1] § 基本特征 鹿葱 鹿葱的原产地可能是中国或日本,不过日本生长的本物种很可能是从中国传入,而且有可能是由稻草石蒜(Lycoris straminea)和香石蒜(Lycoris incarnata)杂交得到。鳞茎卵形,直径4-5厘米。 夏季花梗如箭般突然从土壤中抽出,高达50-90厘米,空心;伞形花序,4-8朵花顶生,俯垂,花期7-8月,初次开花只需4-5日就可完全盛开;披针形总苞片2枚,长6厘米,宽1.3厘米;花冠似萱草,花被管长2厘米左右,花被裂片6枚,倒披针形,长7厘米,宽1.8厘米,基部边缘略皱缩,雄蕊与裂片长度相当,花柱稍伸出花被。 秋季花期后出叶,立即枯萎,翌年春又抽叶,初夏枯萎,带状叶绿色略带灰,先端钝圆,长8厘米,宽2厘米,基生,辐射状排列,春季叶茂优美,青葱明澈,但夏初枯萎后状似枯草,因此花期到来后会使人感到惊奇。。 石蒜属植物一些共同的别名可以反映出鹿葱开花的特点,如叶落花挺、忽地笑、裸百合(Naked Lady)、惊奇百合(Surprise Lily)、魔术百合(Magic Lily)、复活百合(Resurrection Lily)等。 [2] § 植物鉴别 由于鹿葱与萱草外形相似,中国古人常把二者混称, 《台湾通史》卷二十八记载鹿葱“即萱花,一名宜男草;单瓣者为金簪花,可佐食”,而《缙云县志》载有“鹿葱即萱花,鹿食解毒之草九种,萱其一也”;《本草纲目》记载“鹿葱,其苗烹食,气味如葱,而鹿食九种解毒之草,萱乃其一也,故又名鹿葱”,可见至少在明代前,古人将两者完全混淆。不过,明代的《群芳谱》和清代的《广群芳谱》(卷四十六)修正了前人的说法,将2种植物完全区分开。 § 化学成份 鲜茎含石蒜碱(lycorine),伪石蒜碱(pseudoly-corine),dgtgafi 石蒜伦碱(lycorenin),高石蒜碱(homolycorine),多花水仙碱(tazettine),新雨石蒜碱(norpluviine),雪花莲胺碱(galan-hamine),表雪花莲胺碱( epigalanthamine),条纹碱(vittatine),雨石蒜碱(pluviie),石蒜胺碱(lycoramine),小星蒜碱(hippea-stnne),紫花石英钟蒜碱( squamigerine)和石英钟蒜-S-葡萄甘露聚糖(lgcoris-S-glucomannan)。[2] § 医药价值 鹿葱 鹿葱是优美的观赏植物,可作为地面植被或盆栽,同时是很好的切花材料。鹿葱的鳞茎是提取药品加兰他敏(Galantamine)的良好原料[2]。 据《中华本草》记载,鹿葱鳞茎性味辛、平、有小毒,可内服或外敷,用量1-3克,有解毒、祛痰、利尿、催吐的功效,但体虚者及孕妇禁服,皮肤破损者禁敷。不过,鹿葱的鳞茎与其他石蒜属植物一样含有石蒜碱(Lycorine)等有毒生物碱,虽然毒性相对较低,但过量服用亦会有生命危险,因此仍要谨慎使用。 1、风痰。用藜芦十分、郁金一分,共研为末。每服二、三分,温浆水一碗送下。 2、中风,牙关紧闭。用藜芦一两,去苗头,在浓煎的防风汤中泡过,焙干,切细,炒成微褐色,研为末。每服半钱,小儿减半。温水调药灌下。以吐风涎为效,末吐财服。又方:治中风后口吐涎沫,喉中发拉锯声:取藜芦一分、天南星一个(去浮皮,挖一小坑,倒入醋少许,在火上烘成黄色),共研为末,加生面和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丸,温酒送下。 3、痰疟。用藜芦末半钱,温齑水调下。引吐为好。又方:藜芦、皂荚(炙)各一两,巴豆二址五枚,熬黄,研成末,加蜜和成丸子,如小豆大。每空心服一丸,未发病时服一丸,临发病时又服一丸。宜暂时禁食。 4、黄疸肿疾。用藜芦在火灰中炮过,取出研细。每服小半匙,水送下。数服可愈。 5、牙齿虫痛。用藜芦 研为末,填入病齿孔中,有特效。但不能吞汁。 6、头风白屑。甚痒。用藜芦 末掺入头发中,把头包二天,避风。 7、疥癣虫疮。用藜芦末调生油涂搽。 8、误吞水蛭。用藜芦 炒过。研为末,水送服一钱刚愎自用将水蛭吐出。 § 栽培技术 鹿葱 鹿葱可在沙质和黏土质等酸性或碱性土壤中良好生长,因此适应性很强;需充足光照或半阴,阳关充足有利于开花;花园中一般的用水量就可满足需求,而在夏季叶枯后和花期前之间是休眠期,完全无需浇水;9月植株枯萎再次进入休眠期,鳞茎露地越冬。鹿葱是石蒜属植物中耐寒性最强的物种,因此被USDA列入耐寒性第5-10类。 鹿葱是三倍体中文维基百科未有多倍体页面,可参考英语维基百科的对应页面Polyploidy。植物,因此是不育的。鹿葱可以通过其自然分球来快速繁殖,也可切割促生小鳞茎以提高繁殖系数,每3-5年可切割一次,将小鳞茎埋入地下3-5厘米深处,在寒冷地区则更深,这样鹿葱就可良好的自然生长。 生于山沟、水边阴湿草丛中,地上部夏、冬两季休眠,2月中、下旬叶丛萌发出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前后枯萎进入休眠期,初秋抽出花茎,花期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一般栽培情况下结实少。9月植株枯萎进入第2次地上休眠,鳞茎露地越冬。 以鳞茎自然分球繁殖为主,也可采用人工切割法促生小鳞茎以提高繁殖系数。用快刀将鳞茎从基部向上作十字形交叉纵切,深约至鳞茎颈的 3/4,然后将鳞茎埋在沙或泥炭薢中,深度约为鳞茎的3/4,切口处可生出许多小球,再用小球分开栽种。 § 各家论述 1.《群芳谱》:“鹿葱色颇类萱,但无香尔。因鹿喜食之,故名。然叶与花茎,皆各自一种,黄叶绿而尖长,鹿葱叶团而翠绿,萱叶与花同茂,鹿葱叶枯死而后花。萱一茎实心,而花五六朵节开;鹿葱一茎虚心,而五六朵花并于顶;萱六瓣布光,而鹿葱七、八瓣。本草注管,云即今之鹿葱,误。” 2.《遵生八笺》:“鹿葱花,花俨蜨蝶,三大圆瓣而三小尖瓣,色葱藕色,中心白地,红黄点点。摇风弄影,丰韵可人。根枝丛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