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鹿耳门 |
释义 | § 鹿耳门 § 正文 中国明清时期台湾岛西南岸重要港口航道。位于今台湾省台南市安平镇西北。西连澎湖水道,东接大湾(俗称“台江”),南岸为北线尾岛,北岸为加老湾沙洲。因两岸沙角形似鹿耳,航道狭窄如门而得名。鹿耳门古为台湾岛西南沙洲群中较大的潮汐口,因受潮流冲蚀,遂成为出入大湾的重要港道。港道底部坚石堆积,暗礁盘结,航道险恶曲绕,巨舟不能入,水势异常,曾有“天险”之称。南明桂王永历十五年,即清顺治十八年(1661)三月二十三日,民族英雄郑成功为驱逐荷兰殖民者,亲率战船数百艘、水师2.5万人,从金门料罗湾出发,于四月初一晨,驶抵鹿耳门。趁满潮,依向导,顺利进入鹿耳门航道。以一部兵力在北线尾岛北岸登陆,控制航道,主力渡过大湾于东岸赤崁以北的禾寮港登陆。 历经8个多月战斗,击败荷军。清道光三年(1823),台南地区爆发特大洪水,大湾被泥沙淤塞,港道填为平陆,今仅存鹿耳门溪。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