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黟县
释义

§ 简介

黟县

黟县因黟山(黄山)而得名,总面积857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总人口9.67万。建置于公元前221年,是全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县之一,也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存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园林,更有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古村落,素有“东方古代建筑艺术宝库”、“中国传统文化缩影”之美誉。黟县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田园风光迷人。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桃红柳绿之间,俨然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化与生态完美结合的优美画卷。陶渊明游历于此,有感而发,写下了不朽名篇《桃花源记》,李白题诗赞誉“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因此,黟县又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

黟县生态优美,资源丰富。全县耕地面积0.403万公顷,山场面积7.0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6.3%。年平均气温15.8℃,降水量1686毫米,无霜期212-213天,适宜众多的动植物生长。茶、桑等农作物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香菇、木耳、香榧等特产蜚声海内外。

近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号召,确立了“开放兴县、旅游牵动、工业支撑、城镇突破、社会和谐”的发展思路,倾力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县、全国一流旅游经济强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过去的一年,是黟县跨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一年。一系列主要经济指标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了新的跨越。全县生产总值突破9亿元,比上年增长14%;财政总收入突破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7千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4.1%和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7亿元,同比增长46.7%;引进外资32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38.2%;向上争取各类资金突破2亿元,创历史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3亿元,同比增长15.1%;在岗职工年均工资突破1.5万元,同比增长20.6%;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600元,同比增长20.4%。全县人民在亲身感受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对黟县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更加高涨。 黟县

过去的一年,是黟县特色鲜明的县域经济日趋成熟的一年。我们充分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主打“世界遗产”与“世外桃源”两大品牌,力推“中国画里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成功承办了首届国际山地自行车节、首届中国黟县摄影节等大型节庆活动,黟县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4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突破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5.5%和31.9%。黟县经济开发区获得省政府批准筹建后,完成开发区项目投资5110万元,入驻企业23户,实现产值3.4亿元,工业支撑平台初步形成。新农村建设初显成效,特色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升,华盛丝绸集团、桃源罐头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一年来,我们围绕旅游促工业,调农业,强三产,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23.6∶36.8∶39.6,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为龙头,牵动各业协调发展的特色县域经济发展之路,被省政府授予全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被国家旅游局列入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创建工作试点县”。黟县正由一个传统的山区农业县向世人瞩目的新兴旅游名县跃升。

过去的一年,也是黟县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各项社会事业稳定发展的一年。我们运用城市经营理念,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力度,城镇建设呈现新面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实施严格的林政管理,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被确定为“全国第九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和安徽省“生态建设第二批综合示范基地”、“首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西递、宏村镇被评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文明创建水平不断提高,荣获“全省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称号,涌现了一批以全国模范教师汪来九为代表的先进典型。继西递、宏 黟县

村之后,南屏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屏山和赛金花故居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徽州楹联匾额、徽州篆刻、徽州祠祭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卓有成效,荣获“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平安县”称号。

2007年是推进黟县大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八次党代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市四次党代会、市委四届二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战略和总体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大跨越发展为主调,以解放思想和扩大开放为先导,紧紧围绕“两个一”战略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实施旅游国际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特色化战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早日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动态“十佳县”的目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为此,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围绕“财政增收、旅游增强、县城增靓、开发区增大、农民收入增长”的总体要求,继续坚持以解放思想和扩大开放为先导,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掀起全民创业新热潮;着力推进以构筑大景区、拓展开发区、建设新城区为主要内容的“三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全面加快生态黟县、和谐黟县建设步伐。[1]

§ 行政区划

黟县辖4个镇、4个乡:碧阳镇、宏村镇、渔亭镇、西递镇、柯村乡、美溪乡、宏潭乡、洪星乡。

§ 县志沿革

黟县古称黝(音伊,黟的异体字),建于秦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西汉成帝鸿嘉二年(公元前19年)六月,黝县改为广德国。五年,广德国废除,复称黝县。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黝县改称朔卤,属丹阳郡。建武元年(公元25年),复称黝县。1950年属太平、石台的美溪、柯村、宏潭划归黟县管辖。1958年1月2日,黟县县委、县政府机关奉令迁至祁门县合并办公。1959年4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黟县建置。

§ 自然地理

黟县北枕黄山,南望白岳,四面群山环抱,山川秀丽,习俗淳美,自古便享有“小桃源”黟县之美誉。全县人口90352人。可是,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都有黟县侨胞,旅居全国各地的也不少。全县方圆857平方公里,是黄山市最小的一个县,也是最古的县之一。黟县境内连绵的群峰与黄山联为一体,在历史上曾阻碍了古黟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造就了黟县“世外桃源”般的生态环境。中国著名古代文学家陶渊明受到这一特定环境和风情的启发,写下了不朽名篇《桃花源记》,从而使黟县自古享有“桃花源里人家”的美誉。黟县境内至今仍存有保护完整的古民居3600幢,为皖南之首。西递、宏村、南屏、关麓、屏山等古民居建筑村落布局严谨,工艺精湛,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西递、宏村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 交通运输

全县公路四通八达,乡乡通车,总长599.6公里。

黟太公路于1988年10月正式通车。它是安徽省中部南北贯通线的组成部分,可缩短合肥、铜陵至黄山市的里程,连接九华山、黄山、太平湖旅游区,既是安徽省重要的交通干线,又与华东旅游黄金带紧紧连接在一起,对我县经济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起重大作用。 黟县

位于黟太公路上的羊栈岭隧道,全长372米,高8米,宽6.5米,是我省第一条公路隧道,于1984年12月建成。

被誉为黄山市“生态第一路”的宏儒公路于2003年12月全面完成设计施工并投入使用,从此缩短了黟县宏村至黄山风景区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间距。将以黄山为中心,各旅游景点穿珠成链,对我市旅游经济圈形成将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皖赣铁路于县城区外围13公里处经过,与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近而不进;全县公路密度达66.5公里/百平方公里,两条省道(S326和S218线)46.7公里成“丁”字形穿过黟县,有县道161.5公里,乡、村级公路391.4公里,已实现了乡乡通油、村村通车。在我县境内已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向周边辅射,以干线为骨架,以县、乡、村道为支脉的四通八达公路网络新格局。我县的公路运输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境内有省二级汽车站一个,社会客运站7个,拥有客运车辆65台,其中专业旅游车辆12台(大中型12台),全县已有跨省客运线路5条,省内客运线路23条,县内客运线路24条,日发班车160多台次,可直达上海、杭州、江苏等长三角地区和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古牛降等旅游景区。

§ 产业资源

旅游产业:

黟县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优秀文化遗产,旅游业已逐渐成为黟县经济的主导产业。2003年统计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11万,旅游总收入2.7亿元,超过全县GDP的50%。黟县目前拥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

桃花源里人家----西递、中国画里乡村----宏村,均属4A级旅游景区。已开发的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民居景区有:菊豆的故乡----南屏、神奇的八大家连体建筑----关麓、古黟风水村(舒秀文故居)----屏山。另有旅游景区:徽州第一木雕楼、塔川秋色、木坑竹海、晚清名妓赛金花故居、陶渊明后裔居住地陶岭村落、宏村龙池湾农耕文化园等。正在招商开发的主要景区有:五溪山自然保护区、西递古石窟群、鸳鸯谷、十里桃花长廊等。黟县

丝织业:

茧丝绸产业是黟县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八十年代初,从一个镇办集体缫丝厂起步,二十年后,黟县已发展有桑园4.5万亩,年产鲜茧2000吨;现有规模以上缫丝企业两个,年缫白厂丝400吨,其中华盛丝绸集团的生产规模名列安徽省第二;一个规模以上捻线企业,年产捻线丝260吨,名列安徽省第一。茧丝绸产业总收入达1.5亿元以上。

农副产业加工业:

黟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较多,桃源罐头食品有限公司是其中以生产糖水板栗、箬叶、微菜干、竹笋罐头等系列产品的龙头企业,其糖水板栗产量在全国同行中名列第一,产品95%以上出口海外。黟县腊八豆腐、宏潭豆腐乳等传统手工艺制作的产品,也从手工作坊里走进大型超市。黟县的茶叶制作久负盛名,其中以黄山毛峰、五溪香芽、 黟县

西递翠眉等品种尤为出名。黟县泗溪的香榧是省级名优产品,其中米榧和和尚榧尤受游客欢迎。

旅游工艺品生产产业:

黟县旅游工艺品产业是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逐步壮大的。从最初一家一户的简单手工制作产品,发展到拥有金星工艺品厂、黄山市民间工艺品有限公司和黟县旅游商品开发中心等龙头企业的产业集群,目前大小加工企业有上百家,其中文房四宝、木雕、砖雕、石雕等系列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国内二十多个省市。黟县正逐步成为华东旅游工艺品生产基地和产品贸易集散地。

其它产业:

黟县机电、玩具、木竹等产业起步较早,基础雄厚。轴承、长绒玩具、高性能磁材、小型茶机等产品已形成规模,产品在省内影响较大。黟县竹材胶合板厂,是我国生产竹材胶合板较早的企业之一,其生产技术至今仍在全国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 土特名产

泗溪三宝

苦丁、香榧、葛粉:泗溪乡深处高山密林,土地肥沃,终年云雾蒸腾,荫凉潮湿,由此孕育了珍奇的山果。苦丁茶、香榧、葛粉就生产在此地,被当地人们称为“泗溪三宝”。野生苦丁茶 黄山市黟泗溪天然食品开发中心生产的古黟苦丁茶,采用深山天然野苦丁茶叶精制而成,采摘精细,加工技术精湛、产品外形乌绿,茶汤杏绿,爽口耐泡,先苦后醇、经科研单位测定,苦丁茶富含多酚类、三萜类、黄酮类化合物、皂甙、熊果酸、蛇麻脂醇、蒲公英赛醇及多种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营养与药理成分丰富。含有多种生理活性天然物质和人体所需要的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 黟县

苦丁茶茶药兼用。《本草纲目》、《中药大词曲》、茶经等均有记载:悠久的民间与现代医学验证,苦丁茶具有消热解毒、生津止渴,减肥降压降血脂及血液沾稠度等功效。对防治心脑血管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苦丁茶有着“天然保健美操茶”、“益寿茶”、“减肥美容茶”的美称。苦丁茶是珍贵的礼品。苦丁茶在我国曾有1000年的饮用历史,但至本世纪初几近失传。80年度初,著名茶学家陈兴琰教授等人经实地考察、文献考证和标本鉴定,使苦丁茶“沉舸在现”,成为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保健饮茶。

香榧 黄山香榧是我国的珍稀干果,早已驰名中外,黄山市黟县泗溪乡是全国闻名正宗香榧产地。它早就以壳薄、肉满、味美、香脆可口,品质特佳、深受消费者欢迎。早在明朝时期被精选为皇宫“贡榧”,黄山香榧除畅销国内各大中城市外,还远销日本、港澳及东南亚各国。泗溪乡深处高山密林,土地肥沃,云雾缭绕,气候宜人、自然环境优越,最适宜榧树的生长,栽培香榧树已有千年历史,素有“千年榧树三代果”之称。香榧仁肉有丰实的脂肪、蛋白质、糖份及碳水化合物,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有极高的营养价值。食用后对化痰、止咳、润肺、通便、驱虫、强身,都有奇特的疗效,是不可多得的珍果。黄山香榧是精选泗溪产地的优质榧仁,配以合理的各种上等辅料,用科学的方法加工而成,具有色香味俱佳,品质特优。 葛粉 泗溪乡深处高山密林,土地肥沃,云雾缭绕,气候宜人,自然环境独特,资源相当丰富。生长于高山上的野生葛草经科学加工后的葛粉是一种天然保健食品,所加工的野生葛粉呈白条状,无污色,营养价值高,食法简单,是清热毒、提神醒脑、静心防暑的理想食品,常饮可降血压、降血脂、减肥、美容等特点。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黟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黟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具体制作: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盐水,在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而成。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配料,味则更好。“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三个月不变质、变味。它既可以单独吃,也可与肉类同炒、同炖。招待贵宾时,黟县人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浇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

食桃

黟县民间,每年寒冬腊月,家家户户都遵照习俗蒸“食桃”,食桃是用优质籼米掺入一定比例的糯米机成米粉,如用石磨研粉更佳。然后用水和粉,揉成粉团,压入模中成型,蒸熟即可食用。食桃模多用枣木、桃木精制雕刻而成,外形为桃的形状,上面图案各异,有麒麟送子、寿星福星和元宝等。食桃冷却后浸入水中,久存而不变质。 食桃(又称米果),食桃选用优质籼米并渗入一定比例的糯米机成米粉(古时是舂粉或磨粉),用水和粉,揉成粉团,压入形状各一,大小不等的“食桃模”,食桃成型用劲打出再放入锅中竹扁上,蒸熟即可食用。一时吃不了,等其冷却后浸入水中,每五、七天换一次干净冷水,冬季不易变质。食用方法是,可整个烘烤吃,也可切片用肉丝炒,鸡蛋炒,虾米炒以及青菜炒。其味鲜美,耐饥饿。古时黟县人外出经商,多带食桃。

§ 社会事业

小城镇建设:西递镇从1998年建镇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小城镇建设工作。1999年,该镇制定了《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并申报列入全市20个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2001年初,被省政府列入全省200个中心建制镇。全镇电话装机数量938部,镇区自来水普及率100%,生活用燃气普及率96%,有线电视入户率99%,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

文化教育:西递镇有中学1所,小学4所,小学教学点4个,教师61人,在校学生115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对外宣传:围绕“徽文化”和“美生态”两大特点,利用各种传媒加大对外宣传力度。1998年,自制发行了vcd光盘,同年12月份,西递村各景点概括又上了因特网。2003年,该镇又着手建立自己的网站,构筑一扇西递对外展示的理想窗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9:2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