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鹤膝风
释义

§ 简介

中医指结核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肿大,象仙鹤的膝部。以膝关节肿大疼痛,而股胫的肌肉消瘦为特徵,形如鹤膝,故名。病由肾阴亏损,寒湿侵于下肢、流注关饰所致。大多由“历节风”发展而成。

§ 鹤膝风的治方10则

鹤膝风是以膝部肿大,上下股胫部位纤细,形如鹤膝而命名,多见于30岁以下青年,尤以10岁以下儿童为最多。其特点为:发病缓慢,初期症状不明显,疼痛不显著,有时仅有轻微的关节疼痛或稍有肿胀,变化也甚慢。晚期膝部肿痛,关节明显变化,状如鹤膝,并出现脓肿。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述的膝关节结核,膝关节腔积液,主要由于感染结核杆菌所致。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先天不足,肾亏络空,复被风寒乘袭,气血失和,痰浊凝聚,蚀伤骨络而成。初期治则是以补肾养血、温经散寒为主,晚期是以育阴清热,托里透脓为主。这里特介绍几则有关食疗验方,供参考。

1.白芥子60g,大葱、生姜各30g。白芥子微炒先捣烂,与葱姜共捣烂外包膝关节肿胀部位,连包2~3天,患处起泡破皮,不必害怕。

2.桂林粉背、雷公藤茎、根25~45g,加水适量文火煎3-4小时,早晚饭后分服,每日l剂(编者按:雷公藤毒性大,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黑鱼1条,羌活、防风、当归、桂枝、川乌、麻黄、钻地风、透骨草各15g,木瓜酒5斤。黑鱼去肠杂切块,同余药隔水煮l周时,蘸抹患处。

4.豆腐渣适量,蒸熟,乘热贴敷患处,每日l换。

5.青风藤90g,麻黄6g(后下),水煎(或浓缩制成片剂),早晚分服。

6.大蒜头(去皮)lOOg,李树皮50g,生姜lOg,蜂蜜6g。将大蒜头捣成糊状,李树皮加水lOOml,煎取20ml,生姜捣烂取汁,加蜂蜜6g调匀,以上诸药调成糊状,摊在塑料布上,厚0.2em,外敷关节周围,用绷带包扎固定,待局部有发热、刺痛,30-50分钟后除去敷药,暴露患部即可。

7.制草乌、制川乌各3g,白芥子6g,共研细末,取鲜羊肉90g,去筋骨用棒锤砸成糊状,加入药粉调匀,制成软膏敷于患处,外用纱布包之,每隔7天换1次。

8.芙蓉叶、菊花叶各15g,拌大米饭适量,捣匀,贴敷患处,每日1换。

9.大戟lOOg,甘遂lOOg,大黄末适量。前2味共研细末,蜂蜜调敷双膝,并盖上鲜菜叶以保持敷药湿润。每天2次,敷8小时,肿痛减轻。3天后在原方余末中按15%的比例加大黄末,再敷如前法,一星期肿消。

10.黄芪240g,远志6g,川牛膝9g,水煎服,每日1剂。

§ 评语

一膝或两膝肿痛,皮色不变,亦无热感,逐渐腿胫消瘦,形如鹤膝,名“鹤膝风”。多因三阴经亏损,风湿乘袭,治宜活血养筋,兼理风湿,用大防风汤或十全大补汤加牛膝,羌活,独活。

本病不易速愈,喩嘉言说:“鹤膝风即风寒湿之痹於膝者也。如膝骨日大,上下肌肉日枯,且未可先治其膝,宜治气血使肌肉渐荣,再治其膝可也。此与治偏枯之证大同小异,急漑其未枯者,使气血流行而复荣。倘不知此,但用麻黄,防风等散风之药,鲜有不全枯者。故治鹤膝而急攻其痹,必并其足痿而不用也。”

一膝引痛,上下不甚肿而微红者为“膝游风”,用换骨丹冶之;膝部两侧肿痛,恶寒壮热,肿处手不可近者,为“膝眼毒”,用仙方活命饮加牛膝治之;如仅膝盖肿痛,亦发寒热,则为“膝痈”,按一股痈痬治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