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花狸藻 |
释义 | § 物种简介 黄花狸藻,水生食虫草本。属于多年生沉水草本,浮于水面或于泥地蔓生,长30~100cm。茎细长,多分枝。复叶互生,长3~7cm。一至数回羽状分裂;裂片发丝状,长4~7cm;一次裂片基部生有捕虫囊,近卵形,囊口上方有2条触毛。总状花序腋生;小花5~12朵,唇形,上唇近圆形,下唇顶部微凹;花冠黄色,复叶互生,长3~7cm。一至数回羽状分裂;裂片发丝状长10~15mm.;雄蕊2枚;子房上位,密被腺点。蒴果长颈瓶状,直径5~7mm。种子多数,扁平。 该植物具捕虫囊有食虫特性。捕虫囊口有薄膜质的活瓣和触毛,当水中游动的小虫碰到触毛时,触毛立即将这种感应传给囊壁,使囊壁产生膨胀压,囊口的活瓣就被打开,囊口附近的小虫随着水流进入囊内,活瓣很快关闭,小虫即死在囊内,囊内的分泌毛能分泌一种酵素,将虫体消化并吸收为本身的营养,作沉水景观栽培布置供观赏。 [1] § 形态特征 叶全部沉水,呈根状,有分枝,轮生,2-3回羽状分裂,裂片细发状,长4-7cm,裂片近基部有捕虫囊。花葶长6-14cm,有花2-12朵,具小苞片,抱茎;花梗纤细,长约5mm;花萼裂片近圆形,长1-2mm,顶端凸尖,果时不增大;花冠黄色,直径不超过8mm,基部的距较下唇稍长。蒴果球形,直径2-3mm;种子盘状,周围环生薄翅。花果期6-9月(湖北)。 [1] § 繁殖栽培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一般只靠分株进行繁殖。栽培适宜的温度为20-30℃,pH值为4-7.0之间,水质清洁,无污染区种植。栽培较难。 [1] § 生长环境 黄花狸藻,食虫水草,一般生活在池塘的静水中,因为没有根,所以随水漂流,这种水草一般有1米长,除花序外 黄花狸藻 都沉于水中,叶器上有卵球状捕虫囊,可捕捉水中微小的虫体或浮游动物。夏秋季花序伸出水面开出黄色唇形花,昆虫或幼虫碰到它的绒毛,就会随水被吸入囊内,最后被消化液消化吸收。黄花狸藻除具有适应于沉水生活习性外,又是食虫植物,具捕虫囊,侧生于叶器裂片上,捕虫囊斜卵球形,捕食水中微小的动物。喜光照充足的环境,但注意不要使日照过强。喜温暖,怕低温,在20~30度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良好,越冬温度不低于10℃。如此水生食虫植物与其它被子植物一样开花结果。总状花序,开黄花;结蒴果。 § 产地习性 分布四川、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台湾、浙江、安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至大洋洲也有。多生长在水田中或静水池塘的浅水地方。 [1] § 园林用途 可在大型水体没有立体绿化或水面绿化的区域种植,可增加水体的景观多样性,特别当其开花时,效果更好,一枝枝黄色的花序挺出水面,有神秘、幽深意境。一般用于小型水草水簇箱单独种植,效果好。 § 濒临绝种 黄花狸藻 黄花狸藻是一种很不起眼的水生植物,但却有一项特异技能,就是可以借助特殊的捕虫囊,来捕食水中的小动物,被称为“美丽杀手”。然而近日专家却告诉记者,这种珍稀的“另类”沉水植物,在南京已经找不到了!而人为因素的干扰是破坏这一群种的罪魁祸首。而南京其他地方也已没有这种水草的踪迹。这种食虫水草一般生活在池塘的静水中,因为没有根,所以随水漂流,这种水草一般有1米长,除花序外都沉于水中,叶器上有卵球状捕虫囊,可捕捉水中微小的虫体或浮游动物。夏秋季花序伸出水面开出黄色唇形花,昆虫或幼虫碰到它的绒毛,就会随水被吸入囊内,最后被消化液消化吸收。黄花狸藻一般生活在弱酸不具肥份的水中,极具观赏与科研价值。对此,一位环保专家表示,随着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南京过去随处可见的湖沼、池塘绝大多数都已经不存在了。而伴随着这种环境生存的许多动植物,也多半成为了稀有和濒临绝种的动植物。而空气中大量的降尘.氮、磷等有机物质,通过降雨沉入水体;另外,森林树木在施肥过程中,有机肥料通过土壤渗透到水系里,也会带来水质下降,改变了黄花狸藻原有的生态环境。专家呼吁一定要重视湿地的重要性,否则,更多的珍贵稀有动植物就要宣告灭绝。更何况保护湿地并非只基于稀有物种的保存,事实上,湿地具有景观性、泄洪排涝功能、净化水质功能,无一不在造福着人类。 § 水生食虫 黄花狸藻的茎浮水,分枝,极延长。叶互生,全部沉水,羽状复叶,长3~7厘米,2回至3回羽状分裂,裂片条形,大部分裂片基部附近有近球形的捕虫囊。花茎直立,伸出水面,长6~20厘米。花黄色,总状花序,果时下 弯,花萼2裂。蒴果圆锥形。黄花狸藻 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越南,马来西亚,印度至大洋洲也有。 多生静水中。 狸藻属也是十分独特的。它是一种水生植物,能把低级甲壳纲动物和昆虫的幼虫都捉进自己的囊里。达尔文还详细叙述了它的瓣膜,瓣膜可以自由启闭的后缘,被这些溜进囊来的昆虫推开。瓣膜由于本身的弹性重又关闭起来,动物就不能从陷阱里爬出来了。囊内没有专门分泌消化液的小腺体。用一些小肉块、蛋白质和软骨作试验得出的结果是否定的。动物在监牢里只不过是死掉或腐烂。囊内有四齿的和两齿的特别的叶片状突起物,能吞噬各种物质:碳酸铵、硝酸铵和腐烂肉类汁液中的某种物质。除了这些突起物以外,这些小囊内还有能吸收腐水产生的物质的小腺体。达尔文还详细叙述了狸藻属的捕虫小囊及其组成部分(“小活门”和瓣膜)是怎样形成的。达尔文在这方面不只限于研究狸藻属的常见型,而且还考察它的许多同种,以及相近亲属中的那些种,这两个相近的属生长在世界上彼此相距极远的各地,如欧洲、非洲、印度、马来群岛、澳大利亚、北美和南美洲。它们全都能够非常出色地适应捕捉生活在水中和陆上的动物。它们全都不分泌消化液而吞噬由猎物腐化成的食物。或者是弹性的瓣膜,或者是用类似捕鱼篓子的工具捕捉猎物。 § 植物进化 黄花狸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循着一定的规律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地球上最早的植物是水中生活,后来慢慢地过渡到陆地上生活,这样摆脱了水中生活的环境,进化演变成繁盛的被子植物群落。但是,还 黄花狸藻有一小部分植物仍保留在水中生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水草。 黄花狸藻在进化发展时,从小生过渡到陆生所发生的这些变化,又都是互相影响,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因而植物学家们认为,陆地上的被子植物虽由水生进化而来,但经过人工再次驯化,使某些特有的植物又可以返回水中生活。所以,国内外许多园艺师和观赏水草爱好者都遵循这条规律,通过采集和驯化,精心地培育出适合于家庭玻璃水箱中生长的植物。这样,观赏水草就由此产生。 关于观赏黄花狸藻的进化过程,现代有些学者也认为,观赏黄花狸藻是陆地上进化的高等植物再次返回水中生活的植物,其实,这种论点早被人们从所发现的化石中得到了证实。在艰难的考古过程中,人们从中生代至新生代的地层里发现了松藻之类的化石;随之,又在古生代的石炭纪地层里,发现了睡莲履属和马尿花属的花粉。这说明早在蕨类植物繁盛暑期的石炭纪时代,陆地上就出现了被子植物。更何况,在寒武纪末的地层中,人们也发现了近似眼子菜属的花粉化石。这足以表明,在初期陆生植物出现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被子植物亚门的单子叶植物-水草。这为当今驯化和培育观赏水草,提供了充实的理论依据。 § 相关信息 黄花狸藻几时才会生出捕虫囊 尽量提高空气的湿度,而且越是高温季节,就越要高湿环境,黄花狸藻才会得以旺盛生长,并长出可爱的捕虫囊。 黄花狸藻对光照的需求比较特殊,喜光线充足的环境,又怕强光直射,光照不足则植株生长弱小,叶片和捕虫囊变小,甚至长不出捕虫囊。至于光照强度多少为宜,不同种类之间差异很大,可通过捕虫囊外表色泽来判别。通常强光下长出的捕虫囊色泽会变红,而弱光下长出的捕虫囊除纤细外,表面多为暗绿色或无光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