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魏文德
释义

魏文德魏文德,有机化工专家。1911年出生于河北省藁城县。1919年入塾,1923年人藁城县高等学校,1925年入河北省立第七中学。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1931年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1935年就职塘沽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他长期从事科研工作,是中国石油化工科研的带头人,领导和参加石油化工研究开发获得多项重大成果,曾主编及编写出版《有机化工原料大全》等著作。为推动中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简介

魏文德,1911年出生于河北省藁城县。1919年入塾,1923年入藁城县高等学校,两年后以成绩第一毕业。1925年入河北省立第七中学。时值北方军阀混战,学校多次驻军,他始终坚持努力学习,并两次获奖免交学费。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1931年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略的矛头逐步指向平津,时局动荡,求职艰难。1935年他大学毕业时,因学习成绩优良,经系主任曾昭伦推荐,就职塘沽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普渡大学

魏文德到职后,首先要做一次工业用黏土的定量全分析,作为进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实验技术考核。魏文德在校时未做过工业分析,但他依靠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细心的操作,顺利完成了分析报告,得到主管领导好评,被安排承担海藻中碘、钾利用的研究。

1937年发生“七·七事变”,日军占领塘沽。魏文德于8月返回原籍,10月赴西安,1938年经人介绍作为受救济的战区技术人员被派到陕西省工业试验所任化验员。不久,他得知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已随永利公司迁四川省五通桥,遂于11月离西安人川,重回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工作。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在五通桥期间,设备仪器简陋,研究工作困难重重,只能开展一些适合当地资源利用的课题。魏文德参加了五棓子化工综合利用的研究,并使一部分从五棓子中提取的产品投人生产。由于魏文德努力进取和严格的科学态度,在实验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1945年被选派赴美留学。

1946年魏文德入印地安那州普渡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48年获有机化学硕士学位。在美学习期间,魏文德一方面接触了美国的先进科学技术,一方面也看到了美国社会的不平等和种族歧视,深感作为一个中国人,自己的事业在祖国,只有中国强大起来了,中国人才能受到尊重。于是,他放弃了普渡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提供的优越工作机会,毅然回国。

1949年,魏文德受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委托赴青岛筹备中间试验基地。后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改变计划,在北京芳嘉园新址建所,魏文德负责组建有机研究室。1952年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移交国家管理,菌学部分转中国科学院,魏文德随其他部分并入重工业部北京工业试验所。1954年又随这个所的有机室并入沈阳化工研究院。这段时期,魏文德在有机室领导研究工作,自己还主持中定剂和多项有机化学品的研制。1956年起,他根据世界化学工业发展动向,提出并积极致力石油化工利用的研究。在有机室开设了石油烃裂解制乙烯、丙烯及烯烃加工制有机化学品的一系列重要研究课题。

1957年他参加化工部代表团赴罗马尼亚考察天然气及石油的化工利用。1958年,化工部组建北京化工研究院,魏文德随机构调整转入该院,先后担任副总工程师、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技术委员会主任等技术领导职务。为了系统地进行石油化工的研究,他深入调查分析石油化工技术路线,认真制订科研规划,并积极建设了一批中间试验装置,为石油化工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在魏文德的直接指导和参加下,通过30多年努力,先后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石油化工技术成果。如石油烃管式炉裂解、蓄热炉裂解、深冷分离、丙烯羰基合成制丁辛醇、丙烯氯化制环氧氯丙烷及甘油、低压聚乙烯、本体法聚丙烯、聚烯烃高效催化剂等,并陆续实现了工业化。同时,魏文德还领导并参加了重要国防化工产品中定剂、偏二甲肼、羰基铁粉、高锰酸钾催化剂等的研制,为工业化提供了可靠的生产技术成果。

1961年魏文德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被授予北京市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曾为国家科委化工专业组成员,化工部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技术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曾当选为中国化工学会31、32及33届理事、常务理事及石油化工学会理事长,北京市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并曾当选为北京市第7届人大代表。

为石油化工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石油化学工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开始建立起来的。魏文德早在美国留学期间就了解到这方面的情况,开始认识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性。1950年魏文德随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代表团参观考察大连、沈阳、抚顺、锦州、长春、四平等地日伪留下的科研机构和页岩油炼制与煤炼油装置过程中,感到石油化工的发展能够超过原料的限制,在中国发展石油化工势在必行。因此,他在所领导的研究室首先开展了石油化工利用的研究,并亲自担任了国家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重点项目“环氧乙烷”的负责人。他还多次向主管工业部提出建立石油馏分裂解分离制乙烯、丙烯试验基地的建议,并曾在《人民日报》上撰写文章,宣传石油化工的重要性。氨合成催化剂

1958年北京化工研究院成立后,魏文德担任院主要技术领导。在艰难的创业环境中,他从选定课题到指导实验,坚持在科研第一线带领广大科研人员,陆续建立起从石油烃裂解分离到烯烃加工利用的多套中间试验装置,并亲自参加中试倒班。在魏文德主持下,通过青年技术人员的努力,首先取得了渣油蓄热式裂解制乙烯、丙烯技术成果,在中国推广应用,建起了一批小石油化工厂,为发展小石油化工发挥了历史作用。为配合现代乙烯工业的发展,60年代初期,魏文德又提出进行管式炉裂解及深冷分离技术的开发研究。当时正处于3年自然灾害时期,既缺乏资金,又缺乏资料,要开发现代的乙烯制造全套技术是十分困难的。他曾到国外某著名公司石油化工厂参观考察,想了解国外裂解分离技术发展情况,但只让他在裂解分离装置前的马路上观看了1分钟。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魏文德经过千方百计深入钻研,反复比较,提出了石油裂解气加压深冷分离,后加氢提纯乙烯、丙烯的先进流程,并带领近百名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了多年艰苦奋斗,终于掌握了石油烃类在高温800℃下裂解和-100℃下深冷分离的技术。经与兰州石油化工公司合作应用该技术,将从前苏联引进的乙烯装置从油吸收分离法改为深冷分离法,使装置的乙烯生产能力从5000吨/年提高到了20000吨/年。这项科技成果获得了1978年国家科技大会奖。在此基础上魏文德配合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又组织领导了万吨级乙烯裂解炉、碳五分离、碳三液相加氢、碳二加氢催化剂与加氢工艺、乙烯氧氯化法制氯乙烯、本体法聚丙烯、聚丙烯高效催化剂和丙烯羰基合成法制丁辛醇等重要项目的研究开发,先后取得丰硕成果,并在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的国产化配套和炼厂气化工利用上得到推广应用。仅本体法聚丙烯一项就推广应用了近40个厂家,总生产能力达30万吨/年。

新型催化剂的研究是石油化工工艺开发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魏文德从实践总结中认识到固体催化剂的成型方法对催化剂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遂与催化剂专家胡媄共同提出建立催化剂成型车间的建议,由此建立起各种固体催化剂的成型装置,为新型固体催化剂放大试制,提供批量产品给工厂应用,促进工业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急国家所急努力为国防提供新产品催化剂

抗美援朝时期,国防部门急需一种爆炸药物稳定剂——中定剂。制备中定剂的第一步是合成剧毒的光气,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有机合成反应制得成品。魏文德担任攻关的负责人。试验中虽然采取了各种防护措施,但参加试验的人员,仍忧心忡忡。魏文德通过反复琢磨,提出了一种识别光气气味的方法,提高了对光气泄漏的敏感,解除了参试人员的顾虑。在他的带领下,攻关人员日夜奋战,仅用1年时间就完成了中间试验,为国防提供了急需的技术和产品。

50年代后期,魏文德接受了国防急需的推进剂用催化剂和羰基铁粉的研制任务,要求用高纯度一氧化碳在高压下将氧化铁制成液态五羰基铁,然后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加工制得。魏文德立下军令状,限期保量保质完成。他急国防所急,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深入中试第一线,组织参加会战的人员奋力拼搏,克服中毒、爆炸的危险,在两年内完成了这两项研制任务,为国防产品的更新换代作出了重要贡献。

60年代,北京化工研究院接受了航天工业用推进剂和特种橡胶的研制任务。魏文德作为研究院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亲自选择、确定技术路线,制订试验方案,组织中间试验,圆满完成了研制任务,为建设推进剂工厂提供了完整的数据,并向航天工业部门提供了特种橡胶批量产品。

严谨治学为人表率

魏文德出身农民家庭,生活俭朴,平易近人,严于律己,诲人不倦。在科学研究中严肃认真,一丝不苟。60年代曾有一项重要中间试验成果准备进行技术鉴定,会议通知发出后,魏文德发现总结报告引用的数据和论点有不适之处,当即组织有关人员,连夜查阅原始数据,修改报告,重新编写打印。他强调:搞科学实验的人,一定要有严格的科学态度,要有对数据负责和对用户负责的精神。他还经常教育青年科技人员:“当你在实验中发现好的结果和好的数据时,首先应该仔细检查试验方法的可靠性,分析测试数据的准确性,然后再重复试验结果,这样才能够提出科学的可靠数据。”在魏文德严格的治学精神带领下,培养出了一大批活跃在石油化工战线上的研究人才。

魏文德从事科研开发工作几十年,一贯坚持科学技术与生产建设相结合的方针,强调科研成果必须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始终自觉地身体力行。推广聚丙烯技术时,他已年近60,但仍亲自带领青年技术人员下厂1年,参加会战,坚持吃住在工厂,帮助解决工艺流程和设备问题,直到全流程过关,拿出合格产品,为青年科技人员作出了好榜样。在进行“六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碳五分离中间试验时,魏文德经常清晨5点钟就到试验现场,查看数据,讨论试验中碰到的问题。他的这种认真负责、忘我工作的精神,不断激励着青年科技人员刻苦奋进、勇攀科学技术高峰。

§ 个人简历

1911年9月27日出生于河北省藁城县(今藁城市)。

1931—1935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

1935—1946年任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助理研究员。

1946—1948年美国普渡大学(PurdueUniversity)研究生院化学系,获科学硕士学位。

1949—1952年北京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研究员兼有机室主任。

1952—1954年中央重工业部化工局北京工业试验所有机室副主任。

1954—1957年沈阳化工研究院有机一室主任。

1958—1988年化学工业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1978年当选为中国化工学会石油化工学会第1届理事长。

1988—化学工业部北京化工研究院技术委员会顾问。

1998年12月21日在北京病逝。

§ 主要论著

1魏文德.发酵菌类对没食酸之消食.黄海发酵与菌学特辑,1939,1(1):7—8

2魏文德.发酵液内丹宁、没食酸及全酸度变化之测定.黄海发酵与菌学特辑,1939,1(3):4—5

3魏文德.五棓子中丹宁之浸出.黄海发酵与菌学特辑.1941,2(5)

4魏文德,唐士培,李蕴昌.氯苯制造的研究.化学工业与工程,1951,2(3)71

5魏文德,宋娟娟,唐士培,李蕴昌.酸洗抗蚀剂试验报告.化工技术通讯,1954,(2):55-59

6魏文德.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人民日报,1962年10月23日

7魏文德.赵博泉,等.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工作概要.化学通讯,1982(9),47

8魏文德.周启昭.发展以羰基合成为基础的精细化学品.现代化工,1983,3(4):1—5

9魏文德.石油化工: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572—573

10魏文德.蔡惠林.石油化工发展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574—575

11魏文德,戴伟,等.铁钴异核簇HFeCO3(CO)12在丙烯甲酰化反应中催化作用的研究.石油化工,1988,17(1):707—713

12魏文德.施萍,等.甲烷氧化偶合制乙烯的研究.石油化工.1989,18(5):287—290

13魏文德主编.有机化工原料大全(共4卷).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1,2卷),1990(3卷),1993(4卷)

14魏文德.中国石油化工科研发展的回顾:见林华主编.石油化学工业技术与经济.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423-430

15魏文德,刘福胜.氯对甲烷在催化剂上氧化偶合反应的影响.石油化工,1991,20(3):149

§ 相关词条

钱寿易夏行时张福范刘作霖李延直

李乃暨汪受衷张哲民徐以枋张乃华

§ 参考资料

1、http://www.gmw.cn/content/2005-12/28/content_349596.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4: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