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鸭嘴龙科
释义

§ 简介

幼年鸭嘴龙科恐龙化石

单个牙齿是由牙本质和釉质所组成,具有釉质的表面呈典型的菱形,而且被一条纵向的棱分为多少有些对称的前后两部分。各个牙齿在边缘以及釉质表面的装饰上有所不同,有的光滑,有的具有瘤状的结节。在下颌牙齿齿列的舌面部分,暴露的具釉质的表面聚集在一起形成棋盘格式的面,一颗牙齿的齿根被后继的另一颗牙齿的齿冠完全隐藏起来。另一方面,在上颌牙齿齿列中,除了竖直一排的最末一颗牙齿以外,其余牙齿的釉质表面都被前面一颗牙齿的大部分所完全覆盖着,而且这里没有下牙那样的棋盘格式的面。

§ 详细信息

下颌骨的舌面很薄,在化石保存中常常破碎,使得齿根部位暴露呈板状。而在上颌骨中没有这种现象出现。

鸭嘴龙科恐龙每一列牙齿均弯曲,不象素食哺乳动物那样牙齿的咀嚼面垂直与牙齿的轴向,而是与牙齿的轴向倾斜。因此,上下牙齿的咀嚼面近于竖直而不是水平,因而牙齿的作用是剪切,而不是像马那样起磨碎作用。弯曲的齿列正好与相对应的这种齿列特点相配合,形成一个有效的取食机械。在齿列中,中部的牙齿比两端的牙齿都要大。

从我们介绍的异齿龙科、棱齿龙科、禽龙科和鸭嘴龙科的上下颌构造及牙齿的结构可以看出,从原始的鸟脚类恐龙到进步的鸟脚类恐龙,从牙齿的形态上看,有这样的趋势:1、从前上颌骨长有牙齿到牙齿消失;2、牙齿数目由少到逐渐增多;3、牙齿釉质的分布由覆盖整个牙齿到转变为分布在一面(上牙在外侧面,下牙在内侧面);4、齿冠的形状由凿形转变到接近卵圆形再到拉长的菱形;5、上牙的初级棱由不发育到非常发育,表面上的细棱有多到少。这样的变化趋势证明,在从原始的鸟脚类恐龙到进步的鸟脚类恐龙的进化中,牙齿的功能在逐渐加强,表明了鸟脚类恐龙对环境适应能力增强的一个方面。

§ 基本资料

鸭嘴龙科(Hadrosauridae)是一类常见的草食性鸟脚亚目恐龙,一般品种包括埃德蒙顿龙、副栉龙,发现于亚洲、欧洲、以及北美洲的白垩纪晚期地层,由生存于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早期的禽龙类演化而来,并拥有类似的体型。幼年鸭嘴龙科恐龙化石

鸭嘴龙科可分为两个亚科,即赖氏龙亚科与鸭嘴龙亚科。赖氏龙亚科头顶有大型冠饰或管饰,体重较轻。鸭嘴龙亚科头顶缺乏冠饰或管状物,体型较大。

§ 结构特征

鸭嘴龙科因它们头部类似现代鸭子的头而著名。有些物种,如著名的大鸭龙,头颅的整个前部呈平坦、宽广状的喙状嘴,适合撕下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地森林的树叶与树枝。

鸭嘴龙科恐龙的牙齿与禽龙科的牙齿非常相似,牙齿齿冠趋于加长。但是不同的是,鸭嘴龙科恐龙在每一侧的下颌骨上长有数百颗牙齿。这些牙齿通过骨组织牢固地连在一起,因而它们形成搓板状的切磨面,用来切碎由嘴前部的角质喙咬取到的食物。上下颌牙齿的这种构造可以对付较为坚硬的食物,例如多纤维的植物,甚至数枝。科学家们推断,这些牙齿是鸭嘴龙科在白垩纪繁盛的重要因素,相较之下,蜥脚类仍需要胃石来协助磨碎食物。

单个牙齿是由牙本质和釉质所组成,具有釉质的表面呈典型的菱形,而且被一条纵向的棱分为多少有些对称的前后两部分。各个牙齿在边缘以及釉质表面的装饰上有所不同,有的光滑,有的具有瘤状的结节。在下颌牙齿齿列的舌面部分,暴露的具釉质的表面聚集在一起形成棋盘格式的面,一颗牙齿的齿根被后继的另一颗牙齿的齿冠完全隐藏起来。另一方面,在上颌牙齿齿列中,除了竖直一排的最末一颗牙齿以外,其余牙齿的釉质表面都被前面一颗牙齿的大部分所完全覆盖着,而且这里没有下牙那样的棋盘格式的面。

下颌骨的舌面很薄,在化石保存中常常破碎,使得齿根部位暴露呈板状。而在上颌骨中没有这种现象出现。

鸭嘴龙科恐龙每一列牙齿均弯曲,不象素食哺乳动物那样牙齿的咀嚼面垂直与牙齿的轴向,而是与牙齿的轴向倾斜。因此,上下牙齿的咀嚼面近于竖直而不是水平,因而牙齿的作用是剪切,而不是像马那样起磨碎作用。弯曲的齿列正好与相对应的这种齿列特点相配合,形成一个有效的取食机械。在齿列中,中部的牙齿比两端的牙齿都要大。

§ 发现历史

鸭嘴龙科是北美洲第一个确认的恐龙科,1855-56年挖掘它们的牙齿化石时,也发现了第一个鸭嘴龙科足迹化石。约瑟夫·莱迪(Joseph Leidy)检查这些牙齿,并建立了糙齿龙、强龙等属。

1858年,这些牙齿又被莱迪命名为佛克鸭嘴龙(Hadrosaurus foulkii),以化石收藏家威廉·帕克·佛克(William Parker Foulke)为名。后更多的牙齿被发现,形成更多的属。

1883年,爱德华·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挖掘到第二个鸭嘴龙类骨骸,并命名为奇异双芽龙(Diclonius mirabilis)。但糙齿龙与其他非典型的属,使用越来越广泛,鸭嘴龙类被命名为糙齿龙科(Trachodontidae)。

1908年,化石收集者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Hazelius Sternberg)与他的三个儿子,在怀俄明州康弗斯县发现了一个保存良好的鸭嘴龙科标本(Edmontosaurus annectens),该标本被称为“糙齿龙木乃伊”(Trachodon mummy)。这个标本被几乎完整的保存下来,上附有一些肌肉;并由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在1912年研究。

1917年,劳伦斯·赖博(Lawrence Lambe)建立埃德蒙顿龙属,以命名在亚伯达省的下埃德蒙顿组(现在的马蹄峡谷组)发现的化石。鸭嘴龙科的系统进入混乱状态,直到1942年理查·史旺·鲁尔(Richard Swann Lull)与尼尔达·莱特(Nelda Wright)提出鸭龙属,科普挖掘到的鸭嘴龙类骨骸架设化石改名为科氏鸭龙(Anatosaurus copei)。但是在1975年,鸭龙被移动到埃德蒙顿龙属里,因为鸭龙类似于帝王埃德蒙顿龙(E. regalis,埃德蒙顿龙的模式种),又因埃德蒙顿龙较早命名,所以具有优先权,原始的标本可能是只年轻的埃德蒙顿龙。

后发现鸭龙类中的一种因为跟埃德蒙顿龙有明显区别,所以成立独立的大鸭龙属。1990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的架设标本被重新标名为科氏大鸭龙。

1999年,北达科塔州的海尔河组出土了一个极为完整的化石,称为“达科他”。这个鸭嘴龙类化石的保存状态良好,使科学家们可以估算它们的肌肉,并发现它们比过去所认知的还要健壮,可能可逃离掠食者(例如暴龙)的追赶。与其他的恐龙化石不同,这个木乃伊化的化石具有完整的皮肤(并非皮肤痕迹)、韧带和肌腱。[1]

§ 系统分类

1869年,爱德华·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建立了鸭嘴龙科。自从被命名以来,鸭嘴龙科主要被区分为具有冠饰的赖氏龙亚科,以及缺乏冠饰的鸭嘴龙亚科。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有助于分析鸭嘴龙科的彼此关系,导致数个族的产生,以用来提及每个类群。在《The Dinosauria》第一版的非正式名称里,几个族曾被简略地提过,但没有名称。在这本90年代的参考资料里,格里芬龙类包括盐海龙、格里芬龙、鸭嘴龙、克里托龙;短冠龙类包括短冠龙、慈母龙;栉龙类包括冠长鼻龙、原栉龙、栉龙;埃德蒙顿龙类包括大鸭龙、埃德蒙顿龙、以及山东龙。赖氏龙亚科也被非正式地分成副栉龙族(副栉龙)以及冠龙族(冠龙、亚冠龙、赖氏龙)。

2007年,在伊万斯与赖兹两人的大冠赖氏龙重新叙述中,曾正式地提及副栉龙族与冠龙族。冠龙族被定义为:亲缘关系接近于冠龙,而离沃克氏副栉龙较远的所有物种;而副栉龙族的定义为:亲缘关系接近于沃克氏副栉龙,而离冠龙较远的所有物种。在这份研究中,副栉龙族包含卡戎龙与副栉龙,冠龙族则包含:冠龙、亚冠龙、赖氏龙、日本龙、扇冠大天鹅龙等物种。

在2007年对于大冠赖氏龙的重新叙述中,鸭嘴龙科的成员达到最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4:3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