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刺蛾
释义

§ 黄刺蛾

§ 正文

§ 黄刺蛾

幼虫俗称洋辣子、八角,属鳞翅目、枣蛾科。黄刺蛾除四川、广西、云南、湖南等省(自治区)目前尚无记录外,几乎遍及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幼虫为害枣、核桃、柿、枫杨、苹果、杨等90多种植物,可将叶片吃成很多孔泂、缺刻或仅留叶柄、主脉,严重影响树势和果实产量。

(1)形态特征

①成虫  体长13-16毫米,翅展30-34毫米。头和胸部黄色,腹部背面黄褐色。前翅内半部黄色,外半部为褐色,有两条暗褐色斜线,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呈倒V字形,内面一条伸到中室下角,为黄色与褐色两个区域的分界线。

②卵  扁平、椭圆形、黄绿色,长1.4-15.毫米。

③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19~25毫米,头小、黄褐色。胸、腹部肥大,黄绿色。身体背面有一大型的前后宽、中间细的紫褐色斑和许多突起枝刺。枝刺以腹部第一节的最大,依次为腹部第七节、胸部第三节、腹部第八节;腹部第二至第六节的枝刺小,其中第二节的最小。

④蛹

椭圆形。长13~15毫米,黄褐色。

⑤茧

灰白色,质地坚硬,表面光滑,茧壳上有几道长短不一的褐色纵纹,形似雀蛋。

(2)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黄刺蛾在辽宁、陕西、河北等省的北部1年发生1代,在北京、河北的中部及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等省1年发生2代。

黄刺蛾以老熟幼虫在小枝的分杈处、主侧枝以及树干的粗皮上结茧越冬。1年1代区,成虫于翌年6月中旬出现,产卵于叶背,常数十粒连成一片。卵期7~10天。幼虫于6月中旬至8月下旬发生为害。1年2代区,越冬代成虫于翌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出现,第一代幼虫于5月中旬孵化为害,6月上旬为为害盛期,第二代幼虫于6月底开始为害,7月上中旬为为害盛期,7月下旬老熟幼虫在树上结茧越冬。

(3)防治方法

①保护利用天敌

黄刺蛾茧内的老熟幼虫,可被上海青蜂寄生,其寄生率很高,控制效果显著。被寄生的虫茧,上端有一寄生蜂产卵时留下的小孔,容易识别。在冬季或早春,剪下树上的越冬茧,挑出被寄生茧保存,让天敌羽化后重新飞回自然界。

②药剂防治

发生严重的年份,在卵孵化盛期和幼虫低龄期喷洒1500倍25%天达灭幼脲3号液,或20%天达虫酰肼2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0.5亿/毫升芽孢的青虫菌液。

刺蛾科昆虫的 1种。中国除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和贵州尚无记录外,几乎遍布各地。日本、朝鲜、西伯利亚东南部均有分布。成虫头、胸部黄色,腹部黄褐色,前翅内半部黄色,外半部褐色,两条暗褐色横线从翅尖同一点向后斜伸,后缘基部1/3处和横脉上各有一个暗褐色圆形小斑。幼虫近长方形,黄绿色,背面中央有一紫褐色纵纹,此纹在胸背上呈盾形;从第2胸节开始,每节是4个枝刺,其中以第3、4和10节上的较大,每一枝刺上生有许多黑色刺毛。腹足退化,只有在1~7腹节腹面中央各有一个扁圆形吸盘。

黄刺蛾在北方多为1年1代,在长江流域1年2代,秋后老熟幼虫常在树枝分叉,枝条叶柄甚至叶片上吐丝结硬茧越冬。茧椭圆形,灰白色,具数条褐色纵带,形似雀蛋,《本草纲目》中称之为“雀瓮”。翌年初夏,老熟幼虫在茧内化蛹,1个月后羽化成虫飞出,觅偶交配产卵。幼虫于夏秋之间为害,被害植物有多种果树、枫杨、杨、榆、梧桐、油桐、乌桕、楝、栎、紫荆、刺槐、桑、茶等。(见彩图)

黄刺蛾

§ 黄刺蛾

幼虫俗称洋辣子、八角,属鳞翅目、枣蛾科。黄刺蛾除四川、广西、云南、湖南等省(自治区)目前尚无记录外,几乎遍及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幼虫为害枣、核桃、柿、枫杨、苹果、杨等90多种植物,可将叶片吃成很多孔泂、缺刻或仅留叶柄、主脉,严重影响树势和果实产量。

(1)形态特征

①成虫  体长13-16毫米,翅展30-34毫米。头和胸部黄色,腹部背面黄褐色。前翅内半部黄色,外半部为褐色,有两条暗褐色斜线,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呈倒V字形,内面一条伸到中室下角,为黄色与褐色两个区域的分界线。

②卵  扁平、椭圆形、黄绿色,长1.4-15.毫米。

③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19~25毫米,头小、黄褐色。胸、腹部肥大,黄绿色。身体背面有一大型的前后宽、中间细的紫褐色斑和许多突起枝刺。枝刺以腹部第一节的最大,依次为腹部第七节、胸部第三节、腹部第八节;腹部第二至第六节的枝刺小,其中第二节的最小。

④蛹

椭圆形。长13~15毫米,黄褐色。

⑤茧

灰白色,质地坚硬,表面光滑,茧壳上有几道长短不一的褐色纵纹,形似雀蛋。

(2)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黄刺蛾在辽宁、陕西、河北等省的北部1年发生1代,在北京、河北的中部及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等省1年发生2代。

黄刺蛾以老熟幼虫在小枝的分杈处、主侧枝以及树干的粗皮上结茧越冬。1年1代区,成虫于翌年6月中旬出现,产卵于叶背,常数十粒连成一片。卵期7~10天。幼虫于6月中旬至8月下旬发生为害。1年2代区,越冬代成虫于翌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出现,第一代幼虫于5月中旬孵化为害,6月上旬为为害盛期,第二代幼虫于6月底开始为害,7月上中旬为为害盛期,7月下旬老熟幼虫在树上结茧越冬。

(3)防治方法

①保护利用天敌

黄刺蛾茧内的老熟幼虫,可被上海青蜂寄生,其寄生率很高,控制效果显著。被寄生的虫茧,上端有一寄生蜂产卵时留下的小孔,容易识别。在冬季或早春,剪下树上的越冬茧,挑出被寄生茧保存,让天敌羽化后重新飞回自然界。

②药剂防治

发生严重的年份,在卵孵化盛期和幼虫低龄期喷洒1500倍25%天达灭幼脲3号液,或20%天达虫酰肼2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0.5亿/毫升芽孢的青虫菌液。

刺蛾科昆虫的 1种。中国除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和贵州尚无记录外,几乎遍布各地。日本、朝鲜、西伯利亚东南部均有分布。成虫头、胸部黄色,腹部黄褐色,前翅内半部黄色,外半部褐色,两条暗褐色横线从翅尖同一点向后斜伸,后缘基部1/3处和横脉上各有一个暗褐色圆形小斑。幼虫近长方形,黄绿色,背面中央有一紫褐色纵纹,此纹在胸背上呈盾形;从第2胸节开始,每节是4个枝刺,其中以第3、4和10节上的较大,每一枝刺上生有许多黑色刺毛。腹足退化,只有在1~7腹节腹面中央各有一个扁圆形吸盘。

黄刺蛾在北方多为1年1代,在长江流域1年2代,秋后老熟幼虫常在树枝分叉,枝条叶柄甚至叶片上吐丝结硬茧越冬。茧椭圆形,灰白色,具数条褐色纵带,形似雀蛋,《本草纲目》中称之为“雀瓮”。翌年初夏,老熟幼虫在茧内化蛹,1个月后羽化成虫飞出,觅偶交配产卵。幼虫于夏秋之间为害,被害植物有多种果树、枫杨、杨、榆、梧桐、油桐、乌桕、楝、栎、紫荆、刺槐、桑、茶等。(见彩图)

黄刺蛾

§ 配图

黄刺蛾

§ 相关连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2: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