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龙华寺
释义

§ 寺庙史料

龙华寺

龙华山上郁郁葱葱,栗树、茶树、菩提树,苍松翠柏,竞相耸立,高竣挺拔。龙华寺就在这浓荫而险峻的丛林之中。寺北深峡下悬,峡外危峰高峙,外映重峦。

龙华寺原址名卧佛庵。始建于907-923年,据清郡人河南光山县蔡龙松所撰《重修龙华山活佛寺碑记》载:“一日夜间,因有神僧到此拜佛,半夜即去,由此,大理僧人智聪即结庵于此,勤修戒律,开山创寺。”

13世纪时,蒙古兵灭大理国,相国高泰祥殉国,其女菩提痛国破家亡,兄弟离散。于卧佛庵出家,将出生时印度僧人所赠的菩提树籽植于寺后,以卜兄弟聚散存亡,九籽生长良好,后兄弟九人果无恙,终得团聚。兄高长寿得授姚安路军民总管府总管,改建卧佛庵,更名活佛寺,并造菩提像供奉。

明初,有商崖禅师在此开设佛堂念佛,各地名僧盘龙、古庭、宗风、振续等七百余人云集于此。其后又有智聪、明转亦先后至,龙华寺便成了滇西地区的佛教圣地之一。明末,有寂空和尚从四川来姚安讲学,专精戒律,各寺僧侣相助,拔给田亩地租,布施金银,扩大寺宇。

1638年,旅行家徐霞客曾旅游到此,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和风物景观曾简笔描述。龙华寺当时的住持和尚寂空为他敬奉午餐,并留他在后轩歇息。

龙华寺经康熙五十七年(1717年)火毁,土司高映厚及住持和尚寂空重修。光绪二十年(1894年)又毁,邑人马驷良及住持觉安和尚再建。重建时基址未动,按原样复修。但两次火毁都未涉及大悲殿(圆通楼)及后轩,故圆通楼及后轩仍为明代建筑龙华寺是上海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刹,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按佛经上弥勒菩萨在龙华树下成佛的记载而定名为龙华寺。

§ 寺庙布局

文昌宫

文昌宫

光禄镇西部有光禄山,海拔2526米,广约一万亩。光禄山东麓之山名凤岫山,俗称小团山。清乾隆间,乡人鲁印姬等在凤岫山麓建文昌宫,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赵子骧、马驷良重建。东面大照壁上,嵌“忠孝廉节”四大字,字径三尺,极雄健,系名人手笔。宫为三重堂,第一堂为魁星阁,楼厅祀魁星塑像;第二堂为大成殿,匾额曰:“鱼跃鸢飞”,楼厅祀孔子及子思、颜子、曾子、孟子塑像,有一联云:“德配天地;道贯古今”。第三堂为正殿,匾额曰:“经纬天地”。隔扇门镌山水人物,雕工精细,已拆迁德丰寺。殿内祀文昌帝君塑像,阶沿有大理石碉围栏。北厢外为小花园,建于悬崖之上,赵鹤清于园西叠一假山,蟠曲如龙,引山泉由假山上部龙口中流出,俨如瀑布。园内植牡丹一株,每年花放,地方绅耆、文人,相邀宴饮于此,谓之“贺牡丹”。园内有“飞来石”,高丈余,相传飞来,原系侧卧,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赵鹤清集乡人将其竖立园内,马驷良书“飞来石”三字其上,并镌赵子骧题诗云:“此石闻飞来,从前在何处?到此几多年?胡不他山去?”并镌有邱峥嵘、赵鹤清等题字。民国时,于凤岫山植梨树数百株,设专人守护。春来梨花怒放,一片雪白,登山远望,坝区村落,历历在目,《光禄八景》之《凤岫雪梨》即指此地。民国十四年至十五年(公元1925年—1926年),曾迁又北乡高等小学(原栖讽学堂)于文昌宫,旋因匪患迭起停办。后为第九区及光禄镇公所驻地。民国二十四年左右,在宫南占地约两亩(今西关三社稻场),建牌楼,筑围墙,设亭台,水池,喷泉,广植花木,供民众游览,称“第九区民众教育馆”,解放后废。解放初期,文昌宫改为国家粮仓,第一、二两堂房屋于土地改革时分给农民,今仅存正殿两厢,为光禄镇光禄办事处驻地。土主祠

土主祠

由文昌宫西行约一里,至土主祠。祠前有坝塘,水明如镜,水色山光,相映成趣。祠为一宽敞的四合院,相传建于清代初年。大门悬赵子骧所书“土主祠”直匾,大门两侧屋内各塑鞍鞯、缰辔齐全的大马一匹(黑白各一),高五尺,长九尺,十分雄健,并塑有披甲执刀的武士牵引,俗称“马爷爷”。大门楼厅三间为戏台,解放前,每年龙华会期间,均邀请三姚滇戏名角,在此演唱滇戏四五日,热闹异常。正殿供奉一尊“五显明王”木偶像,三眼,着女装,谦和慈祥。此木偶在解放前,被人们认为“威灵显赫”,香火之盛为当地各庙宇之冠。木偶背后,为泥塑的三头六臂神祗,匾额曰:“功德在民”。殿前有乾隆时乡人鲁印姬所题匾额:“清浊立辩处”。

相传康熙时,某年六月,山洪爆发,河水陡涨,由北河漂来圆木一根,径约二尺,长丈余,平直细腻,异香扑鼻,被马邑屯一带居民打捞上岸。经商议,运师和寺保管。运至半山,突沉重难以移动,爰就地搭棚守护,延能工巧匠,雕成偶像三具。根筒男像,为二郎神;二筒女像,为二姐,尊称“五显明王”;三筒女像为三姐,尊称“五通明王”,俱庄严慈祥,形象逼真。二郎神由马邑屯、小屯、后营等村轮流供奉,五显明王供于白塔街土主祠,五通明王供于班刘村“会员庵”。并以每年二月八日,在师和寺举行盛会,三像聚会于师和寺,各村以彩舆迎送三像于师和寺前小山,做法事,奏表文,祈求保境安民,五谷丰登。是日,两姚人倾城往观。后因拥挤太甚,经各村回首商议,分为两会,分别在师和寺及白塔街举办,后又以次日值白塔市期,白塔会改于九日为正会,弹经,演剧,迎赛,纷华更过之,直沿袭至解放前。

相传康熙初年,光禄山森林茂密,巨如桶,高数丈,常有猛虎出入伤人。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土同知高厚德祷于神。略云:虎患殃民,数载于兹。尔为一方之主,焉能坐视?尔果有灵,限尔三日消灭虎患,吾将重整庙宇,千秋祭祀;三日虎患不除,吾将毁尔之身,永辍祭祀。是夜,人见武士数人,披甲持枪,跃马自祠中出。此日,人报猛虎数头毙山中,虎患遂平。高厚德于土主祠立碑记其事,志称“伏虎碑”,并于殿前悬一联云:“神威昭伏虎;圣德佑群生”,至今距活佛寺不远之光禄山顶,尚有“老虎坟”之地名。

解放后,佛会停办。土主祠亦于文革中被拆毁。1985年3月,姚安县人民政府决定,自1985年起,恢复全县人民进行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民族经济的传统集会----龙华会。送子娘娘殿

送子娘娘殿、龙王殿

由土主祠北侧拾级而上,有瓦房四间,南三间为“送子娘娘殿”,供奉的主要神祗为送子娘娘,乃三尊严妆金身,等身大小的中青年妇女坐像,中间一尊手捧一襁褓绷缚的婴儿。旧时,村民无子嗣者,俱到此求子,生子满月后,又必到此祭祀酬谢,香火甚旺。所悬匾联甚多,其中一联云:“我是一片婆心,送个儿孙与你;尔行几桩好事,积点阴与他。”北一间为“龙王殿”,祀龙王塑像。每年春,村民俱到此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斗母阁

由送子娘娘殿南侧攀登而上,为斗母阁。阁前有黄连木古树一株。高十余米,胸围三米余,树龄约250余年。阁为三合院,大门悬一巨匾,文曰:“呼吸通天”,字径三尺许。入大门,院内奇花异卉,极幽雅之至。正殿三间,楼厅有无始天尊、灵宝道君、太上老君塑像;楼下有斗父、斗母塑像。北厢三间,有开天辟地的盘古氏,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教民结网的伏羲氏,制作耒耜的神农氏等传说中的古人物塑像,并塑有金龙抱柱,金碧璀璨,栩栩如生。送子娘娘殿、龙王殿、斗母阁俱在七十年代被十四地质队拆毁,在原址另建办公大楼。

活佛寺

由斗母阁北侧拾级而上,即至活佛寺。迎面照壁下,矗立赵鹤清先生所书“明徐霞客记游处”碑记。寺始建与唐天佑年间(公元904—907年),迄今已一千余年,境地清幽,建筑庄严宏伟,为楚雄州最古名刹。寺屡毁于火,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公元1720年)毁,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公元1722年),土官高厚德及住持寂广重修;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公元1899年)复毁,次年,乡人马驷良及住持觉安重建,至民国十年辛酉(公元1921年)全寺始告成。寺名来历有三:

其一,“相传创始时,有行脚僧自鸡足山至,主僧留之执爨,居数岁,忽于除夕求归,且乞一担荷衣装者。主僧漫曰:‘岁忙,僧众皆无暇。惟四天王无事,令从汝去。’僧曰:‘唯唯。’及元旦晨起,天王像竟失其一,此僧亦杳。数日,有人传说,距寺十里外之普关山上,有天王像。走视之,即寺中像也。因复就地立庙焉”(由云龙《重修龙华山活佛寺碑记》)。

其二,“菩提女,段氏相国高泰祥女,元兵入大理,泰祥殉国。女痛国破家亡,兄弟离散,乃出家于活佛寺,亲手植菩提,以占兄弟之聚散,九植皆茁。后弟长寿等九人皆无恙,终得团聚。”“坐化后,长寿改建,更名活佛寺”。(民国《姚安县志》 )

其三,“唐天佑二年,有神僧驱西蒲光村土主泥身担负衣钵至龙华山,寺名活佛,盖取诸此。”(甘雨《姚州志》 )

传说创始时,原选址与凤岫山顶,石脚、屋架俱已准备就绪,及至竖柱上梁之日黎明,喜梁突然不知去向,经多方寻找,始寻获于龙华山丛林中,横跨于两株大树上,非人力所能及。僧众揣测,此系神仙示意应建寺于龙华山,遂改建于现址。寺至明初,宗风大盛,僧众常有七百余人。活佛寺

寺院为古代宫殿式建筑,占地面积4372平方米,建筑面积2797平方米。分前后四院、两厢,共一百一十余间。山门在寺东北角,屋架三间,极雄伟(已拆迁德丰寺),上有竖匾,文曰:“天竺宛如”,为乡人鲁印姬所书。入山门,为一宽敞院落,古柏参天,凉风徐徐,铁马丁咚,不绝于耳,使人俗念顿消,大有进入清凉境界之感。中门悬赵鹤清草书:“古云龙山”匾额,并镌由人龙题联云:“佛生极乐世,山辟大唐年”,两侧为哼哈二将塑像。入中门,有石阶、花台,两侧为钟鼓楼,鼓楼匾云:“法雷大震”,联云:“天鼓鸣时众仙拱;法雷震处鬼神惊。”钟楼匾联已忘记。上石阶,为过道,悬一巨匾:“龙华一会”,原为万历进士陶梃所书,清季随寺毁于火,后为美国博士郭凤石补书。进入过道,一径通幽,别有洞天,有清泉由石碉龙口中流入水池,波光粼粼,鱼翔浅底。水池上方佛龛内,有菩提女立像,像为铜铸,外敷赤金,高五尺,庄严慈祥,艺术极佳,可与敦煌莫高窟之塑像相媲美。佛龛上方,有赵鹤清隶书“活佛”二字横额,两旁有马驷良题联云:“灭国痛流离,视元段兴亡,帝业封侯同泡影;出家全孝义,参法王得度,名山佛子铸金身”。此像铸于元代,立于水池上方,护以石龛,故寺虽多次被毁,而此像无恙,已历七百多年,惜于文革中被毁,现有者为近年补塑,较原像逊色。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南京人任炎来姚,曾撰《菩提树传奇》曲本,演述菩提女故事,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由云龙、赵鹤清、张廷用三人,复改编为滇剧,以便演唱,曾载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五月云南《滇声报》 。

由水池两侧拾级而上,为正殿及两厢。正殿高约十五米,系斗拱结构,门梁栋檐,金碧璀璨,阶沿有大理石碉围栏。殿内有三世佛等塑像七尊,并供一玉佛,高尺许,圆润光华,洁白无疵,系寺僧由缅舁回者(玉佛现存县博物馆)。正殿檐前,悬叶伟棠书“万法惟一理”五字,每字一块,殿额“东亚大雄”,为克勤郡王所书;左匾“清净圆通”,右匾“鹫岭波罗”,俱马驷良所书,字迹金光闪闪,笔力雄健。殿门有马驷良题联云:“僧自何来,行脚息肩,归去竟呼天王送;梁飞哪里,越山运木,人工不及地灵移。”并有高映题联云:“天半舞寒云,佛住山林传此日;地高留古雪,僧开栋宇自唐年。”梅岑居士李恪题联云:“法身本自清凉,观搂头山色,枕上溪声,不信红尘飞得到;妙理何须言说,对篱外黄花,镰前碧草,分明祖义默相关。”正殿隔扇门,镌马驷良书《大悲咒》 ,红底金字,书法精妙。圣僧殿

南厢为“圣僧殿”,有唐代高僧玄奘塑像,匾云:“最要安心”。北厢为“观音殿”,有观音及善财童子塑像,匾云:“可能知味”,对联云:“无我无人观自在;非空非色见如来。”院内植金桂、茄兰、玉兰等名花,游览至此,令人心旷神怡。南侧耳房为“地藏殿”,有“十王朝地藏”塑像;北侧耳房为“方丈室”。有联云:“品是西方无量佛;寿同南极老人仙。”过道楼房五格,楼厅以三间为客堂,有马驷良所书“贮云楼”等匾额,悬“达摩一苇度江图”、楹联:“松风水月,仙露明珠”等名人书画。一间为“藏经楼”,珍藏佛教典籍。

出北厢,为“大悲阁”,楼房三楹,楼厅祀观音铜像,高四尺;楼下为“大客厅”,有高映所书“揽不盈掌”匾额,厅内设屏风、茶桌、靠椅、盆花、古玩等数十件,为接待宾客之所。

“大悲阁”北,有房屋一院,称“小花园”,匾云“春水秋山”,有一联云:“不作风波于世上,别有天地非人间”。院内有水池、假山,植翠竹、芭蕉及奇花异卉,长年繁花似锦,绿树成荫,极幽雅之至。每当盛夏,至此消夏之学者名流,络绎不绝。

步出正殿后,为“大花园”,古柏参天,老树如龙,放目四望,远山明灭,阡陌交错,溪水潆洄,姚安平坝,尽收眼底,不啻一幅山水画卷。

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十二月,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游至此。 《光禄八景》之《佛寺寻春》即指此地。

此寺历尽沧桑,除匾联、书画已全部毁坏,佛像部分毁坏外,屋宇至今保存完好。1981年9月,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1月,省人民政府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应提及者:大藏经

(1)活佛寺内藏有海内孤本《径山藏》 (即大藏经),计6900余卷,1900余册。《径山藏》始刻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至清康熙时才基本刻成,迄今已三百余年。刻印地点初在山西五台山妙德庵,后移至浙江嘉兴径山寺继续刊刻。时,姚安进士陶梃、陶珙寓居浙江,在刻印过程中,陶氏兄弟不仅在经济上给予援助,还进行了校勘工作。因此,陶氏兄弟在刻印后,即送了一部回姚安,藏于大姚昙华山及妙峰山,每册大都盖有“昙华禅林”及“悟祯”印章,后移至活佛寺。1957年,又由活佛寺移至德丰寺保存。1979年8月,由省图书馆借调昆明。《径山藏》的内容,除佛教典籍外,也收进了一些云南地方性著作,对研究云南地方历史及民族文化,均有参考价值。活佛寺能较完整地保存下这一孤本,对文化事业是一贡献。

(2)民国三十三(公元1944年),炮七团驻姚安,美国教导官兵即选择了美景秀丽的活佛寺为驻营地,并由老鸦桥修筑公路直达活佛寺下。近年来,由台回乡探亲的侨胞,百忙中也必到活佛寺作故地重游。可见活佛寺之风光,早已脍炙人口,为国际友人所赏识,亦为身居异域的侨胞所深刻眷恋,倘能全面规划,葺旧增新,发展旅游事业,将大有可为。

三丰祠

三丰祠在活佛寺南山坳中,旧名五福祠,光绪初,马驷良倡建。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杨国文等续修,改祠三丰。祠为四合院。正殿三间,祀张三丰塑像,民国末期,又将三圣宫内的药王及观音塑像迁祀于此。正殿匾额“三丰山”三字,对联:“凤岫出甘泉泉上为楼于此间得少佳趣;龙华寻古寺寺旁有庙,看前面遥对妙峰。”正殿檐下有小池,泉水涌出,味甘冽,马驷良题名曰:“漱芳泉”。祠外小溪环绕,垂柳成荫,别有风趣。解放初期,曾在此兴办酒厂。1971年,十四地质队迁驻光禄后,复于祠外辟广场为文体活动场所,于南侧山坡建楼房数楹,规模较旧时更为壮观。但祠内陈设,已毁坏殆尽,亟待修复。

玉皇阁

玉皇阁在活佛寺后南侧,建筑年代及规模已不可考,约废于清末。其遗址用作活佛寺僧人坟地,俗称“和尚坟”。1958年后,僧人坟墓亦被拆毁,今仅存其名。至德寺

至德寺

由活佛寺南行约二里,有佛陀山,建有至德寺。明朝灭亡后,明永历帝太仆寺正卿高泰翟,为了忠于明朝,不愿仕清,回到姚安,开建至德寺及昙华寺为僧以终(昙华寺现属大姚县),法名悟真。寺为三重堂,山门悬姚安知府蔡维寅所书“佛陀山”及悟真所书“至德寺”匾额,有一联云:“山深雪集留僧宇;寺僻云飞护佛门。”山门两侧立哼哈二将塑像,狰狞雄伟,身段比例极有法度,推各寺之冠。正殿祠铜铸释迦一尊,高五尺,趺坐莲台,通敷赤金,妙相庄严。过道楼厅有关帝坐像一尊,高四尺,冠带楚楚,威仪可畏。寺内有铜钟、铜鼎、铜鹿等古器,铸工极佳,现存于县博物馆。北厢有“入三摩地”匾额一方,为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手笔。寺内有泉名“至德泉”,凿自明末,水清冽,冬暖夏凉,清初,黄中理题名。寺内有楼曰:“涌翠楼”,蔡维寅题额。登楼南望,康郎泉水萦带,田畴纵横,别有天地。

高泰翟之子名映,字雪君,博学多才,著书八十余种,为清初云南文化界很有影响的学者。高雪君铜睡像亦供于寺中,长五尺,着明装,作“安”字形,枕一葫芦,葫芦上有陈华山再来人题词云:“有酒不醉,醉其太和;有饭不饱,饱其阿。眉上不挂一丝丝愁恼,心中无半点点烦嚣,只是一味黑甜,睡到天荒地老。”此像铸于康熙年间,艺术精美,于1957年移至德丰寺内保存。

至德寺自清初建成以来,建筑庄严,林壑秀美,与活佛寺齐名,《光禄八景》之“佛陀探幽”即指此地。惜年久失修,1965年7月,县人委批准拆迁建盖县医院,遗址尚存。

九、观音阁

由佛陀山东行约一里,为塔脚村,村后为高陀山。大理国段正兴大宝六年(即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于山顶建塔,志称“高陀山塔”,俗称“白塔”,高十五级,相传于康熙时拆毁。乾隆时,光禄乡人在高陀山塔原址建观音阁,发现塔砖,有“大宝六年甲戌”等字及梵文。观音阁为三合院,正殿祀观音塑像,匾额曰:“慈航普渡”,悬一联云:“好从莲座皈依,看净濯清连,那许纤尘侵法界;惟愿杨枝遍洒,俾群餐甘露,悟来活佛在心头”。1954年3月,省文化事业管理局曾发出通知,将高陀山塔遗址列为古代遗址,要求加以保护。观音阁于1958年后拆毁。《光禄八景》之《高陀夕照》即指此地。

§ 同名景点

上海龙华寺

上海龙华寺

位于徐汇区的龙华寺是上海市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的佛教寺院。相传建于三国时期(公元247年),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现以古寺、古塔、龙华庙会、龙华晚钟构成宗教旅游胜地。[1]

宋代佛教禅宗的伽蓝七堂制保持原貌,珍藏有唐、五代、明、清年间的经书、金印、佛像等。龙华寺殿宇巍峨,金碧钩耀,佛像庄严凝重。这里的佛像有两处与众不同,一是因为龙华寺为弥勒道场,有两尊弥勒塑像。天王殿供的是弥勒的菩萨像,弥勒殿供的是化身像,俗称“布袋和尚”,二是大雄宝殿。其他寺院大殿主尊两侧或是宣传佛法的“十八罗汉”,或是保护佛法的“二十诸天”;而龙华寺大殿内罗汉和诸天神济济一堂。寺前立有龙华塔,相传初建于赤乌十年(公元247)。龙华塔为楼阁式七层八面砖木宝塔,高40.4米,塔体橙黄,刹杆高耸,其砖身和基础部分,系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建造时的原物。宝塔各层均飞檐曲栏,姿态雄伟美观,为上海地区至今保存最完美的古塔之一。

龙华寺的天王殿东西两侧建有钟鼓楼,“龙华晚钟”为明清时期“沪城八景”之一,从1991年起,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龙华寺举行的迎新年撞龙华晚钟活动,吸引了许多的中外游客,这一活动已经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级旅游项目之一。现今龙华寺的殿宇大部分属清同治、光绪年间的建筑,并保持了宋代伽蓝七堂制的格式。占地达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219平方米。沿中轴线长194米,依次排列着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室和藏经楼等六个殿堂。天王殿两侧有钟楼和鼓楼,钟楼高3层,最上层中悬有清光绪20年铸造的青龙铜钟,高约二米,直径达1.3米,重5吨余,“龙华晚钟”也是昔日的“沪上八景”之一。藏经楼上收藏着各种版本的大藏经,佛教经籍及各种珍贵文物。其中就包括被称为龙华寺“镇寺三宝”的明万历年间敕赐大藏经718函;范金千叶宝莲毗卢遮那佛一尊;御赐金印一枚。一年一度的迎新年龙华撞钟活动,每年农历三月三的龙华庙会,至今已三百余年历史,已成为上海市一个固定的旅游节庆活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