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韩延徽
释义

§ 基本资料

图片

姓名:韩延徽

生卒:882~959

描述:辽代大臣

籍贯:幽州安次(今河北安次西)人

§ 个人概述

韩延徽(882~959)辽代大臣。字藏明。幽州安次(今河北安次西)人。

§ 职业生涯

少有英才,燕帅刘仁恭召为幽都府文学、平州录事参军,又授幽州观察度支使。后为后唐节度使刘守光幕僚,奉命出使契丹,被辽太祖留用,颇受器重,参与筹划军机。他请求建筑城郭,分市里,用来安置降辽的汉人,又为其定配偶,传授垦艺,对辽地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也稳定了对所属汉人的统治。太祖初年,为辽确立各项制度,正君臣,定名分,加速辽封建化的进程。天赞四年(925),从征渤海,因功拜左仆射。太宗朝,封鲁国公,仍为政事令。出使后晋归来,改任南京三司使。世宗朝,迁南府宰相,建政事省。

§ 个人荣誉

鲁国公,南府宰相

§ 个人影响

§ 人物评价

§  人物简介

韩延徽(882~959)辽代开国佐命功臣。字藏明。幽州安次(今河北安次西)人。父梦殷,累官蓟、儒、顺三州刺史。少有英才,

韩延辉 燕帅刘仁恭召为幽都府文学、平州录事参军,又授幽州观察度支使。后为后唐节度使刘守光幕僚,奉命出使契丹,被辽太祖留用,颇受器重,参与筹划军机。他请求建筑城郭,分市里,用来安置降辽的汉人,又为其定配偶,传授垦艺,对辽地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也稳定了对所属汉人的统治。太祖初年,为辽确立各项制度,正君臣,定名分,加速辽封建化的进程。天赞四年(925),从征渤海,因功拜左仆射。太宗朝,封鲁国公,仍为政事令。出使后晋归来,改任南京三司使。世宗朝,迁南府宰相,建政事省。致仕后不久去世,葬于幽州鲁郭乡,追赠尚书令。

§ 阿保机任韩延徽做谋士

五代时,契丹的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八部,进攻党项、室韦,并收服四周小国,势力越来越大。后唐时,耶律阿保机便登基称帝,自号“天皇王”。

在耶律阿保机走向强盛的过程中,有一个名叫韩延徽的汉人起过很大的作用。韩延徽是幽州人,原是燕王刘守光的部下,当年被派往契丹当联络官。韩延徽恪守儒家“夷夏有别”的传统,不认阿保机为正统君主,不愿对他行跪拜礼。阿保机十分生气,将他扣留下来,让他牧马。过了些日子,皇后述律对阿保机说:“韩延徽守节不屈,说明他是个有德行的人,为什么凌辱呢?应该待之以礼,对他重用。”阿保机觉得这话有理,便把韩延徽召回。交谈之下,感到此人确实很有见识,便将韩延徽纳做了自己的谋士,许多政事,尤其是与统治汉人有关的事,都要征询他的意见。

§ 韩延徽献胡汉分治之策

那个时期,幽州、涿州地区的汉人统治者十分暴虐,不少汉人逃到了契丹境内。韩延徽便向阿保机献策,要他建立与汉族王朝相似的官府机构来管理境内的汉人。阿保机接受了。于是,契丹国内便出现了胡汉分治的状况,即用适合于游牧生活经济状况及氏族传统的制度和机构管理契丹人;而对汉人,则另有一套适合农耕生活以及汉族文化习俗的制度和机构。到耶律德光时,他把阿保机设置的南北两院大为扩充,设南北两面官。北面官,用“国制”,即用契丹的传统制度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南面官仿汉制,用来统治汉人和渤海人。当时韩延徽还建议召募逃亡的汉人垦荒耕作,恢复农业生产。阿保机也接受了。逃到契丹的汉人便陆续安居下来。生产恢复发展之后,政府有了租赋收入,耶律阿保机的经济实力也增强了。这种分治的办法,对契丹的发展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

§ 回乡探母的经历

韩延徽身在契丹虽受礼遇,但时时思念中原故乡及年迈的母亲。同时,作为一个汉族士大夫,为胡族君主服务总觉得不是滋味。于是,他找个机会逃出契丹,回到中原。李存勖本想任用他,手下一个叫王缄的却说:“此人反复无常,不可靠。”韩延徽得知这情况,便请求李存勖允许他回乡探母。其实他是因投奔故国遭人怀疑想重返契丹。了解他的朋友不免为他担心,说:“你从契丹叛逃,现在又回去,岂不是自寻死路?”韩延徽颇有把握地说:“阿保机自我离开,就好像丧失了双目和手足;如今我回去,他的手足和双目完好如初,高兴犹不及,岂肯害我?”

耶律阿保机见韩延徽回来,果然喜出望外,抚着韩延徽的背问:“你是到哪里去的呀?”韩延徽只是回答:“因为思念母亲,想回去看看,怕你不答应,所以私自回去了。”阿保机便不再追究,仍然让他做“政事令”,就是宰相,契丹人称韩延徽为“崇文相公”。后来韩延徽写信给李存勖,说自己北归是害怕王缄的谗言,托李存勖照顾母亲,还保证说:“只要我在这里,契丹一定不会南侵。”其实,韩延徽哪能保证得了契丹不南侵?李存勖当后唐皇帝后,契丹就曾出兵进攻后唐的大将周德威。

§ 辽史文载

韩延徽,字藏明,幽州安次人。父梦殷,累官蓟、儒、顺三州刺史。延徽少英,燕帅刘仁恭奇之,召为幽都府文学、平州录事参军,同冯道祗候院,授幽州观察度支使。

后守光为帅,延徽来聘,太祖怒其不屈,留之。述律后谏曰:“彼秉节弗挠,贤者也,奈何因辱之?”太祖召与语,合上意,立命参军事。攻党项、室韦,服诸部落,延徽之筹居多。乃请树城郭,分市里,以居汉人之降者。又为定配偶,教垦艺,以生养之。以故逃亡者少。

居久之,慨然怀其乡里,赋诗见意,遂亡归唐。已而与他将王缄有隙,惧及难,乃省亲幽州,匿故人王德明舍。德明问所适,延徽曰:“吾将复走契丹。”德明不以为然。延徽笑曰:“彼失我,如失左右手,其见我必喜。”既至,太祖问故。延徽曰:“忘亲非孝、弃君非忠。臣虽挺身逃,臣心在陛下。臣是以复来。”上大悦,赐名曰:“匣列”。“匣列”,辽言“复来”也。即命为守政事令、崇文馆大学士,中外事悉令参决。

天赞四年,从征渤海,大湮撰乞降,既而复叛,与诸将破其城,以功拜左仆射。又与康默记攻长岭府,拔之。师还,太祖崩,哀动左右。

太宗朝,封鲁国公,仍为政事令。使晋还,改南京三司使。

世宗朝,迁南府宰相,建政事省,设张理具,称尽力吏。天禄五年六月,河东使请行册礼,帝诏延徽定其制,延徽奉一遵太宗山册帝礼,从之。

应历中,致仕。子德枢镇东平,诏许每岁东归省。九年卒,年七十八。上闻震悼,赠尚书令,葬幽州之鲁郭,世为崇文令公。

译文:

韩延徽,字藏明,幽州安次人。父亲韩梦殷,相继担任蓟、儒、顺三州的刺史。韩延徽从小就很出众,燕京统帅刘仁恭认为他不同凡响,召他为幽都府文学、平州录事参军,与冯道同在祗候院,被任命为幽州观察度支使。

后来刘守光担任统帅,韩延徽奉使契丹,辽太祖恼怒他不屈服,扣留了他。述律后劝阻道:“他奉使我国,不屈不挠,是个贤明的人才,为什么要难为和羞辱他呢?”太祖召他谈话,他的话很符合太祖的心意,立即任命他为参军事。攻打党项、室韦,降服各部落,韩延徽的谋划居多。继而请求建立城郭,划分市井乡里,以安置归降的汉人。又为他们选定配偶,教他们农耕技术,让他们生息繁衍。因此逃亡的人很少。

韩延徽在辽朝居住了很长时间,感慨地怀念起自己的家乡,赋诗以表达这种心情,于是逃回后唐。不久,他与另一个将领王缄有矛盾,怕招来祸患,于是到幽州看望亲友,藏在老友王德明家里。王德明问他要到哪里去,韩延徽说:“我将重回契丹。”王德明不以为然。韩延徽笑道:“他们失去了我,就好像失去了左右手,所以见了我一定很高兴。”回到契丹后,太祖问他为什么跑了。韩延徽说:“忘掉亲人是不孝,抛弃君王是不忠。我虽然引身逃回去,但心中想着陛下。所以我又回来了。”太祖非常高兴,赐名叫匣列。“匣列”,契丹语是“又来”的意思。立即任命他为守政事令、崇文馆大学士,朝廷内外的事情都让他参与决断。

天赞四年,跟随辽太祖征讨渤海,渤海王大湮撰请求投降。不久又再次背叛,韩延徽与其它将领一起攻破他的城池,因战功被拜为左仆射。又与康默记一起攻打长岭府,占领了这座城池。队伍返回,太祖逝世,韩延徽哀恸欲绝,把左右部属都感动了。

太宗时,韩延徽被封为鲁国公,仍担任政事令。出使后晋归来,改任南京三司使。

世宗时,改任南府宰相,设置政事省,从设立到管理完善,可以说是用尽了心力。天禄五年六月,河东刘崇派使节请求为他举行册封典礼,世宗下诏令韩延徽拟定礼仪,韩延徽上奏请求全部遵照太宗册封后晋皇帝的礼仪,世宗同意了他的请求。

辽穆宗应历年间,韩延徽退休。他的儿子韩德枢镇守东平,皇帝下诏准许他每年东归探望父亲。应历九年,韩延徽去年,终年七十八岁。穆宗听说后震惊哀悼,赠官为尚书令,安葬在幽州的鲁郭,永世为“崇文令公”。

§ 相关链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8: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