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惊爆十三天》
释义

片名:惊爆十三天 惊爆13天 惊天13日 Thirteen Days Thirteen Days Which Shocked the World

主演:凯文·科斯特纳 Kevin Costner 布鲁斯·格林伍德 Bruce Greenwood 迪兰·巴克 Dylan Baker

片长:145 分钟

类型:剧情 惊悚 战争

地区:美国

导演:罗杰·唐纳森 Roger Donaldson

年份:2000年12月16日

语言:英语 俄语

级别:Argentina:13 Australia:M Canada:PG Chile:14 Denmark:7 Finland:K-11 France:U Germany:12 Hong Kong:IIA Netherlands:AL Norway:11 Spain:7 Sweden:7 Switzerland:10 中国台湾:普遍级(普级) UK:12

《惊爆十三天》

时间是1962年,美国华盛顿的情报官员在对从飞临古巴上空的U-2飞机所拍摄照片的情报资料进行例行分析时,发现了问题。他们确认,苏联正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西南的圣克利斯托瓦尔修建基地,部署中短程导弹和运载核武器的伊尔-28重型轰炸机。从这些基地发射的导弹,可以击中从秘鲁利马到加拿大哈得逊湾的大多数美洲重要城市。

当消息传到白宫时,引起一连串的恐慌,肯尼迪总统在白宫他的书房里,向美国和全世界发表广播讲话,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并指出,这一“秘密、迅速和异乎寻常的导弹设施”是“蓄意的挑衅和对现状作出的毫无道理的改变,是美国不能接受的”。

因此,美国一方面公开向??器,同时以美国海空力量在加勒比海的广大海域对古巴设立了海上封锁线,进行所谓的“隔离”。就这样,在当时世界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之间爆发了一场危机,将整个世界带到了核灾难的边缘,幸好当时的总统约翰·肯尼迪和他的得力助手罗伯特·肯尼迪能够冷静应付,令美国逃过这一触即发的危机。

§ 明星阵容

《惊爆十三天》罗杰·唐纳森是一位擅长制造悬念,渲染紧张气氛的导演。他所导演的影片有不少是国内观众所熟悉的,象《天崩地裂》《异种》《赌命鸳鸯》等。他的下一部作品将是《通向毁灭的旅程》(The Road to Perdition)。

片中肯尼迪总统的扮演者是布路斯·格林伍德,这位性格演员曾在《双重阴谋》中饰演阿什丽·贾德的丈夫——一个阴险奸猾、道貌岸然的伪绅士。不知道这位“负心人”扮成总统的样子是否会让人信服?

凯文·科斯特纳在片中饰演肯尼迪的助手。这位奥斯卡影帝从1995年的《水世界》开始,似乎一直没能交上好运。《球爱的天空》 《瓶中信》《邮差》等影片票房都没达到预期的目标,去年的《棒球之爱》尽管连续几周榜上有名,但最终总票房也只能差强人意。对于影片《惊爆十三天》,凯文一直保持低调,大概是他在影坛几经浮沉后,开始对哗众取宠的伎俩产生厌倦了吧!

§ 花絮

《惊爆十三天》该片的剧本早在两年前便已完成,并计划由环球影业拍摄,但由于投资人之间的意见分歧最终取消了该片的拍摄计划。此间,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也对该片表现了一定的兴趣,但最终还是新线接拍了该片。看的出来,拍这部既耗人力又耗资金的影片,制片商是下了确实很大的决心。

影片原本计划10月20日上映,之所以推后一个月,有人认为是新线影业为该片明年问鼎奥斯卡所做的调整。抛开权威性不谈,奥斯卡金像奖对这类富于美国精神,充满商业气息的大制作向来是青睐有加。《惊爆十三天》是否真能够成为明年的奥斯卡大热门?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片导演罗杰-唐纳森紧紧围绕1962年美苏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充满悬念的严重突发性事件,着力描绘了美国在肯尼迪总统时期的一场政治军事危机。

在那些决定美国、前苏联乃至整个世界命运的日子里,随着导弹危机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众多的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将领们在美国最后向苏联摊牌之前,都在做拯救人类的最后努力,他们的名字是:罗伯特-麦克拉马拉、阿德莱-史蒂文森、西奥多-索伦森、安德雷-葛罗米柯、阿纳托利-多布里宁、麦克乔治-邦迪、迪安-艾奇逊、迪安-拉斯克及柯蒂斯-勒梅将军等等。

这部影片的视角十分独特,它是通过当时极受肯尼迪总统信任的一位白宫高级助手肯尼思-P-奥唐奈(凯文-科斯特纳饰)的眼睛来观察事件的全过程。通过本片中我们还能认识两位位高权重的人物,那就是约翰-F-肯尼迪总统和他的兄弟布迪。奥唐奈是总统的特别助理,也是白宫内部十分活跃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对导弹危机有着十分深刻而冷静的认识。在那些日子里他就整天呆在肯尼迪总统办公室的隔壁房间里,应该说在整个肯尼迪时代,他都是一个站在总统幕后的实力派人物。他以一个圈内人的眼光目睹着肯尼迪政府对发现苏联致命性武器在古巴出现后时所作出的一切反映,在危机重重的十三个日日夜夜里,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核大战一触即发。我们通过这位总统助手的眼睛,可以重温当国家处在毁灭的边缘时,在美国政府的内部,在白宫总统办公室,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之间展开的一场白热化的激烈争辩和那让人无法呼吸的临战气氛。

§ 揭俄美旧疮疤

《惊爆十三天》近日,由美国好莱坞摄制的一部描写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影片《惊爆十三天》在美国、特别是在俄罗斯上映后,引发了俄美双方有关人员对于影片背景真实性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

美方当事人:

布什应吸取当年教训

4月11日,在1962年担任美国国防部长的罗波特·马克纳马拉和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顾问西多·索伦森参加了《惊爆十三天》在俄罗斯的首映式。同时参加首映式的还有当年曾参与在古巴部署导弹的原苏联高级官员。

1962年的古巴危机是在美国的间谍飞机发现原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后引发的。整个危机大约持续了两个星期,最后,在赫鲁晓夫同意撤出武器装备后,危机才得以结束。

罗波特·马克纳马拉说,当时的古巴危机完全是美苏双方判断失误造成的。当时,原苏联认为古巴可能会遭到美国的入侵,而美国军方则认为莫斯科不会在古巴遭受打击时做出任何反应。他说:“双方都犯了错误,并且判断失误。幸运的是,我们最终避免了一场大灾难。这场危机给我们的教训就是,人类如果滥用核武器将会造成国家被毁灭的大灾难。”他说,目前美国和俄罗斯都应该迅速、积极地削减自己的战略核武器。索伦森说,布什总统应该吸取40年前的教训,放弃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他说:“NMD将会被认为是一种挑衅,它是一种不顾后果的行为,最终会使双方的关系处于更加紧张的状态。也许观看这部电影的人们会认为我们生活在英雄辈出的年代。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不需要这样的英雄。”

《惊爆十三天》俄罗斯的有关专家认为,影片根本没有表现出当时苏联方面的真实情况。

原苏联的一位高级官员说,当时,美国人错误地认为在古巴大约有4万人的苏联驻军。但实际上,原苏联并没有在古巴部署已经装有弹头和注满燃料的导弹。那么,为什么赫鲁晓夫当时要炫耀部署导弹的行动呢?这是因为当时每个人都认为美国的核力量占有绝对优势。因而,原苏联便炮制出了这次让美国惊恐不安的大骗局。而这一骗局是由赫鲁晓夫和当时的外交部长亲自操作的,所以,其下属外交官们对此一无所知。当时担任驻美国大使馆参赞的康尼恩诺克说,这场危机可以说是一次人为操作出来的经典范例。他说:“不过,我们也没有想到这场危机会解决得如此容易。试想一下,如果当时的美国总统是里根,国防部长是温伯格的话,最后的结果会是一样的吗?我想,绝对不会。”张勇建4月11日,在1962年担任美国国防部长的罗波特·马克纳马拉和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顾问西多·索伦森参加了《惊爆十三天》在俄罗斯的首映式。同时参加首映式的还有当年曾参与在古巴部署导弹的原苏联高级官员。

1962年的古巴危机是在美国的间谍飞机发现原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后引发的。整个危机大约持续了两个星期,最后,在赫鲁晓夫同意撤出武器装备后,危机才得以结束。

《惊爆十三天》罗波特·马克纳马拉说,当时的古巴危机完全是美苏双方判断失误造成的。当时,原苏联认为古巴可能会遭到美国的入侵,而美国军方则认为莫斯科不会在古巴遭受打击时做出任何反应。他说:“双方都犯了错误,并且判断失误。幸运的是,我们最终避免了一场大灾难。这场危机给我们的教训就是,人类如果滥用核武器将会造成国家被毁灭的大灾难。”他说,目前美国和俄罗斯都应该迅速、积极地削减自己的战略核武器。索伦森说,布什总统应该吸取40年前的教训,放弃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他说:“NMD将会被认为是一种挑衅,它是一种不顾后果的行为,最终会使双方的关系处于更加紧张的状态。也许观看这部电影的人们会认为我们生活在英雄辈出的年代。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不需要这样的英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