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食蚊鱼 |
释义 | § 概况 食蚊鱼 食蚊鱼是鳉形目鳉亚目胎鳉科食蚊鱼属的一种。体长形,略侧扁,长仅15.5~37.5毫米。雄鱼稍细长;雌鱼腹缘圆凸。头宽短,前部平扁。吻短。眼大,眼间隔宽平。口小,上位,口裂横直。齿细小。头和身体均被圆鳞。无侧线。雄鱼臀鳍第三~五鳍条延长,变形为输精器。尾鳍圆形。 原产美国东南部、墨西哥及古巴,因对消灭疟蚊及其他蚊子的幼虫有一定作用,而被一些国家移殖。1935年引入中国。为小型淡水鱼类。喜生活于缓静水或流水体的表层。通常雌鱼大于雄鱼。卵胎生。仔鱼产出后即能活泼游泳,其体长约5毫米。仔鱼以轮虫类为食。成鱼因吞食孑孓而成为蚊虫的天敌。亦作观赏鱼,无食用价值。[1] 形似柳条,故又称柳条鱼。它尾柄宽长,体侧扁,长2.5~5厘米,头宽,吻尖,眼大,牙细小,无须。雄性鱼色泽鲜艳。食蚊鱼为暖水性小型鱼类,原产北美洲,1924年由菲律宾引进我国,在杭州西湖放养,后来又引到广东地区放养。因食蚊鱼灭蚊效果显著,所以颇受人们欢迎。 § 生态习性 食蚊鱼食蚊鱼的适应性很强,不仅可以生活于河沟、池塘、沼泽、水稻田等各种水体中,也能放养在小水池、假山水池、家庭种莲缸、插花瓶等小型水体里。它在水温5~40℃的环境中均能生活,平时喜集群游动于水的表层,行动敏捷。 食蚊鱼一般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尤其喜食蚊子幼体孑孓。由于它无胃,消化道较粗短,在捕食蚊子幼体时可谓是狼吞虎咽。当水温适宜时,每条鱼一昼夜可吞食蚊子幼体40~100只,最多能吞食200多只。利用食蚊鱼灭蚊,既不污染环境,又能把蚊子幼虫消灭在水体里,可有效地控制蚊子的滋生。如果各地都普遍养殖食蚊鱼,对于消灭蚊子,有效控制和预防通过蚊子传播的传染病将大有裨益。 § 繁殖特点 食蚊鱼是一种胎生鱼类,体形小,繁殖能力强,周期短,产仔量大。精子由雄鱼交配器送入雌鱼生殖孔,在体内受精、孵化。初生的幼鱼在水温适宜的条件下,经1个多月达到性成熟,即可开始繁衍后代。繁殖季节为4~10月,最适宜季节为5~9月,每隔30~40天即产仔1次,每次胎产30~50尾,每尾雌鱼每年能产200~300尾。当水温下降、天气寒冷时,食蚊鱼往往潜居在深水处或杂草丛生的水域,甚至钻进污泥里越冬,即使水体氧气不足也能存活。 春末夏初气温开始升高,沼泽、池塘蚊子幼虫孽生,为食蚊鱼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温度亦适宜,是繁殖的最佳季节,雄鱼和雌鱼追逐交尾,每条雌鱼1次产仔数条至数十条,5—9月可产仔3次左右。刚产出的仔鱼不能捕食孑孓,只能吃“泅水”(草履虫等活饵料)。随着成长,可食鱼虫,以后逐渐吞食孑孓 。食蚊鱼很容易饲养繁殖,作为一种活鱼饵饲养。 §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 灭蚊高手因被误认为嗜食孑孓,可防疟疾而被广泛引进到世界各地;1927年从菲律宾引入我国。在香港,有关部门继续野放食蚊鱼作控制疟疾的生物防治工具。事实上已有很多实验证明食蚊鱼并不特别喜欢食孑孓,捕食孑孓的能力也并不比食性相近的当地鱼类强。食蚊鱼适应环境能力强,能生活于咸淡水及不同环境的水体中,杂食性,生长快,繁殖力强,卵胎生,耐温差、低氧及污染环境,在华南的低地水体中形成了优势种。由于可生活于咸淡水,食蚊鱼更可沿海岸线扩散到沿海江河中。由于竞争力强,对生态位相似的当地鱼类造成相当压力,更会袭击体形比自己大一倍的鱼类。在华南人类活动区,食蚊鱼已取代了本地的青鳉(Oryzias latipes)和弓背青鳉(O. curvinotus),成为低地水体的优势种,危害到这些青鳉的生存。甚至影响当地蛙类、蝾螈等两栖动物的生存。 § 大弯食蚊鱼 大弯食蚊鱼大弯食蚊鱼是一类体型较小的银色淡水鱼,主要以食蚊子的幼虫为生。它们属卵胎生鱼,特点是雌鱼直接产下小鱼而不产卵。一般栖息在生长植物的池塘、湖泊和水流缓慢的溪流中。主要产于美国南方、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它们被许多国家引进,以控制蚊子的滋长,特别是那些容易传染疟疾的地区。食蚊鱼的食量很大,有时也会对当地的某些物种构成威胁。 普通的大弯食蚊鱼呈银灰色,身上可能有黑色的斑点或者条纹。雌性大弯食蚊鱼一生都在不停地生长,体长一般可长到5~7厘米。雄性性成熟以后就停止生长,体长只有雌性的一半。 食蚊鱼雌食大弯食蚊鱼每年可生产3~4次.每次可产下200多条小鱼。肚子里有小鱼的时候,雌大弯食蚊鱼的身体两侧会出现大块的黑色。小鱼一般产在靠海或者含盐分的水中。由于对水温不是很敏感,大弯食蚊鱼也适合于在家中饲养。 大弯食蚊鱼栖息在泉水流淌的河流中,现在只存活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西部的大弯国家公园里,属濒危动物。属于濒危动物的还有清溪食蚊鱼、美国的佩科斯河食蚊鱼、巴西的圣马科斯湾食蚊鱼。[2] § 科学发现 鱼类的智力在动物界相对较低是众所周知的,但是科学家近日却发现鱼类能做一些简单的算数运算。日前,意大利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鱼类能够算总数不超过4的运算。此前人们都认为鱼类只能区分鱼群的大小。研究表明世界上最为常见的淡水鱼中的食蚊鱼能够从事4以内的数学运算。 食蚊鱼 食蚊鱼的这种能力使得它们和6个月到1岁大的猴子以及人类婴儿的智力相同。帕多瓦大学教授克里斯蒂安说:“我们通过研究发现能证明鱼类有进行算数的能力。” 此前在动物中只有类人猿、猴子和海豚具有算数的能力。 食蚊鱼是一种北美淡水鱼类。此前研究发现,雌食蚊鱼在受到雄食蚊鱼骚扰时,会躲到附近最大的鱼群中。帕多瓦大学研究人员依据这一行为倾向,测试食蚊鱼是否能区别数量相近的鱼群。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把受测雌食蚊鱼置于中间的主水箱中。主水箱两旁还有两个侧水箱,分别装有两群数量不同的食蚊鱼。处于主水箱的食蚊鱼能看到两旁的水箱,当受到骚扰时,雌食蚊鱼会朝数量较多的鱼群游去。虽然由于水箱阻隔,它并不能真正加入鱼群。 研究结果表明,雌食蚊鱼最多能数到4。它们能区分有3条鱼的鱼群和4条鱼的鱼群,但不能区分有4条鱼和5条鱼的鱼群。鱼群内鱼的数量较大时,大鱼群和小鱼群的数量比例要大于2:1才能被食蚊鱼区分。 伦敦动物园水族馆馆长布赖恩·齐默曼认为人们低估了鱼类的智商。他说:“与它们整天在一起,我们已经很熟悉鱼类具有认识人的能力。它们能区分走过来的是饲养员还是普通游客。” 河豚和鳞魨尤其聪明,它们会朝饲养员身上喷水,吸引饲养员去喂它们。鉴于这两种鱼都是从野生环境捕获,因此它们的吸引行为是后天习得。 食蚊鱼是一种勇猛的小鱼,其在背鳍的位置略带弓形,头部上翘,相对身体而言,它们的眼睛大。头和躯干覆盖有大的鳞片,无侧线。雄鱼成体长约40毫米,雌鱼可达70毫米。 食蚊鱼的传播来源于早期人们认为它们比土著鱼类更能捕杀蚊子的幼虫而得到推广。这种鱼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鱼类,一般发生在湖泊、港湾、航道和湿地。它们对生态的危害也正源于其高效的掠夺性捕食方式。 食蚊鱼雄鱼极具攻击性,其攻击其它鱼类,撕扯它们的鳍,甚至杀死它们。在其被推广后,非议随之而来,其并不能比土著鱼类消灭更多的蚊子,相反其造成了大量相似鱼类的灭绝。其捕食作用同样对当地浮游生物、昆虫和甲壳动物的结构造成了影响。食蚊鱼还是一些蠕虫的潜在寄主,这些寄生虫可能被传染给当地的鱼类。[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