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食猿雕 |
释义 | § 形态特征 食猿雕食猿雕体态强健,相貌凶狠,体长1米,重9公斤,两翅展开长达3米。上半身羽色为深褐色,下半身为浅黄或白色相间,头部后面有许多柳叶状冠毛,色黄有斑点。面部和嘴为黑色,遇对手或猎物时冠羽会立即竖起成半圆形。冠羽高耸,面目古怪,显露出一副“鹰中之虎”的凶狠相。 § 生态习性 食猿雕食猿雕生活在菲律宾热带雨林中,栖息于低山至开阔的草原地带,习性与哈佩雕非常相似,喜欢“占地为王”,一对雕差不多要占领30平方千米的领域,并捕杀这个领域内的各种动物。善于在低空盘旋,一且发现猎物,就会闪电般俯冲而下,先啄瞎猎物眼睛,并撕成碎块充饥。 其主要猎物是各种树栖动物,如猫猴、蝙蝠、蛇类、蜥蜴、犀鸟、灵猫、猕猴及野兔等,在村庄附近,它们还经常捕杀狗、猪等家畜,在啄食猴子时十分凶残,所以有“食猴鹰”之称。它们还经常埋伏在犀鸟的洞穴附近,捕杀为雌犀鸟喂食的雄犀鸟。 § 生育繁殖 食猿雕每年10-12月开始营巢,大多选择生长在山谷斜坡的大树,将巢筑在附生在大树上的蕨类植物形成的平台之中,距地面的高度一般在30米左右。4-5月份产卵,每窝仅产1枚卵,孵化期大约为2个月,幼鸟于8月底离巢。 § 物种分布 菲律宾吕宋岛、沙马岛、雷伊泰岛、民答那峨岛的森林。 § 生存现状 食猿雕食猿雕是一种大型猛禽,非常犟悍,然而食猿鵰的数量非常稀少,正处于绝种边缘。目前成年的野生食猿雕,只剩不到250只。 食猿雕所筑的巢非常大,直径可达将近3公尺,但是它们的繁殖率很不稳定,一对食猿雕可能每2到3年,才会产下1只雏雕。 食猿雕的目前分布状况并不明朗,但是它们所栖息的森林日渐缩减,导致牠们的数量急剧下滑。 § 物种保护 食猿雕自1960年以来,由于深山老林的不断减少,动物天然栖息地丧失,这种菲律宾猛禽的数量已从6000只减少为300余只,灭绝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目前正采取法律保护、科学研究、公众教育、人工养殖等多项拯救措施,但当务之急是对森林系统的保护,这将有助于食猿雕以及与之共栖的另外27种受危林鸟的生存。 为了拯救食猿雕,菲律宾政府将其定为国鸟,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并在1983年颁布法令,严禁射猎此鹰,违者罚以巨款,并加1-5年徒刑。 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食猿雕被列入附录I。[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