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韦驮
释义 韦驮菩萨 韦驮梵文:Veda。梵语音译,又译为塞健陀或健陀,意译为阴天。本是婆罗门的天神,传说为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传说佛涅盘时,有一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时韦驮天急追取还,故为护打法神将,是『二十诸天』中第十二天。 佛经中尊称他为护法韦驮尊天菩萨,简称韦驮菩萨。

§ 韦驮形象

韦驮的形象是我国佛教徒塑造的,一般是童子面,开始于宋代。古代武将装束,金盔金甲,威风凛凛,手持金刚杵。一般有两种姿势:一是双手合十,横杵于腕上;一种是一手握杵拄地,一手插腰,或双手扶杵触地。在中国佛教寺院一般将韦驮供奉在天王殿弥勒菩萨像后,面对释迦牟尼佛像。 韦驮像为何被供奉于天王殿弥勒之背,面对大雄宝殿呢?

原来,这与他擒贼护佛立有大功有关。韦驮是佛国中的“神行太保”,以善走如飞著称。说来可叹,在无比美妙的“极乐世界”中,竟也有一些鸡鸣狗盗之徒。佛教传说,在如来涅盘时,竟有个“捷疾鬼”偷走了佛的两颗牙齿,韦驮急起直追,到底抓获窃贼,夺回佛牙。于是,韦驮担起保护释迦坟墓,打退掘坟盗骨的敌人之重任。佛教传入中国,寺庙建筑的意义、布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韦驮立于天王殿背面仍未改变,一直保留至今。

在我国佛教寺庙中供奉韦驮是自宋代开始的。唐代僧人道宣曾著《道宣律师天人感通传》等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天人(在天界居住的生命)来礼敬道宣,声言姓王名蟠,是南天韦将军下的使者,“将军事务极多,拥护三洲之佛法”。又据《法苑珠林》卷十云:“又有天人韦琨,亦是南天王八大将军一臣。四天王合有三十二将,斯人为首。生知聪慧,早离欲尘。清静梵行,修童真业。面受佛嘱,弘护在怀;周统三洲,住持为最。”据传,这就是中国佛寺把韦驮作为护法神而供奉的依据。  关天韦驮信仰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即认为韦驮就是佛经中所说的韦陀天,所以韦驮又被称作“韦驮菩萨”。据佛记载,韦陀是印度婆罗门教所尊奉的天神,如《金光明经》云:“风水诸神、韦驮天神及毗纽天。”公元前1500~700年间是印度以《吠陀》为经典的宗教时代。在《黎俱吠陀》中记载着一位天神,他威力无比,战胜多种邪恶,使人间得到光明,被称作“战神”、“百威之神”、“胜利之神”。他所使用的兵器就是一金刚杵。中国佛教寺院中的韦驮塑像是一个持金刚杵,全身披挂的武士,这与印度神话中的韦驮天神不无关系。

朝天韦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1: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