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雾社起义 |
释义 | § 概述 雾社起义 1930年10月7日,高山族马黑波社首领莫那·鲁达欧长子举行婚礼,由于一名日本巡查破坏了高山族的风俗,导致高山族民众长久积蓄在胸的抗日怒火爆发。在莫那·鲁达欧的领导下,雾社高山族民众于10月27日发动起义,袭击了警察所,杀死警察,夺取枪械弹药。在整个起义过程中,杀死日本人134名。日本殖民统治者得知雾社起义消息后,立即从各地调来军队予以镇压。日军对高山族同胞施放毒气,起义人员死伤较多。高山族同胞撤至山林,利用熟悉的地形,与日军展开游击战。日军死伤半数。在这种形势下,日军改变对策,施展诱降手段,鼓动起义队伍的家属前去劝说。此招不灵,日军恼羞成怒,对不屈的山民发动了更加疯狂的进攻。日军动用大炮、催泪弹和毒气弹,致使起义民众大部死亡,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起义失败。 § 雾社事件 雾社高山族同胞总人口不过2100人,在这次起义中900余人战死或自杀。1931年,殖民当局利用高山族内部的分裂,用借刀杀人方式,挑起高山族内部仇杀,制造了第二次雾社事件。 台湾同胞的武装抗日斗争虽然遭到日本统治当局的镇压,武装斗争一度平息下来。但是,沉寂了几年的台湾同胞又重整战旗,开始了与以往不同形式的民族抵抗运动。这场抵抗运动以知识分子和开明士绅为主体,以唤起民族觉醒为目的,争取台湾的解放为己任。这场运动的领导者大多出生在台湾,如林献堂、蒋渭水、蔡培火、连横、赖和、杨逵等人。这场民族抵抗运动与前期的武装斗争构成了台湾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洪流。 1931年4月25日深夜,陶珠亚部落携带日本当局借给的枪械,冲进这六社残余部众的栖息地。六社余众手无寸铁,面临突袭,只有束手待毙。结果又有250 余人被杀。经此屠杀后,六社仅剩298 人。这被称为“第二次雾社事件”,日本当局对于他们还不放心,又强迫他们迁离雾社到埔里北面的川中岛,继续进行持续的压迫。1937 年这六社残众只剩下230 人。自日本占据台湾之后,殖民当局采取了所谓“威抚并用”的“理蕃政策”。这个政策的中心是通过建立最为野蛮的警察制度,使用最残忍的屠杀手段来迫使原住民屈服。即使是所谓“教化”,也同样是通过高压手段来实现的。所以像雾社这样的所谓接受殖民当局“教化”的“模范蕃地”爆发反抗也就是必然的了。 § 事件经过 1930年的一天,阳光明媚,在今天台湾省南投县一个因多雾而被称为雾社的山乡,当地的泰雅族群众身着盛装,庆祝部落酋长莫那鲁道的儿子莫那马宏达新婚。正当泰雅人载歌载舞欢庆之时,不速之客——日军驻雾社的警官山前的到来,使气氛骤然紧张。人们气愤之下,歌舞随之停止。这个平日里百般刁难泰雅人的山前在雾社地区干了不少坏事。虽然人们恨透了这个家伙,但也不敢把他怎么样。他身后有日本驻台宪兵队撑腰,这帮凶残至极的鬼子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莫那鲁道强忍住怒火,命儿子给山前敬酒,而山前这个不识好歹的家伙却因为莫那马宏达的手上涂有牛血,竟三次掀翻酒盅。这一不礼貌的举动可激怒了平日里淳朴善良的泰雅人,于是莫那马宏达在弟弟莫那阿杰的协助下,将可恶的山前痛打一顿,赶出了山寨。莫那鲁道预感事情不妙,便亲自带上礼物上警察所道歉。但警察所的日本人不问是非曲直,蛮横无理,毫不领情,而且扬言:泰雅人若不交出莫那马宏达和莫纳阿杰,日本宪兵将踏平泰雅山寨,血洗雾社。莫那鲁道回到部落后,想了想日本人对泰雅人犯下的种种暴行,看了看现在的处境,为了给民族求得一隙生存之地,莫那鲁道与族人经过精心策划后,决定发动起义。雾社起义 几天后,正巧雾社附近的一所生番小学(日本人称原住民为番人,意为野人。并在台湾大肆推行奴化教育,以此磨灭台湾人的民族意识。)召开运动会,警察所的日本人都前来观看。他们将武器放在了保管室中,只派了两个人看管。泰雅人在莫那鲁道的率领下,在该小学两名泰雅人教员的指引下,摸进了校园。他们先是袭击了保管室,把武器拿到手之后,进而杀了在操场的18名日本警察,另有一日本警察逃脱。由此,揭开了雾社起义的序幕。随后,此事传遍了全台湾,台湾人无不钦佩雾社泰雅人的英雄虎胆,日军大为震怒。纠集了在台日军2万多人,对人口仅两千的雾社地区大肆围剿。莫那鲁道率领众人用缴获的几杆步枪,自己的猎枪,以及大刀长矛等简陋武器迎战。由于双方力量悬殊,莫那鲁道在与敌人的一次交战失利后,损失了不少兵力,为了保存实力,他只得将队伍撤往大山,从长计议。临走时,妇女们为了不拖累队伍,纷纷要求留下,在依依惜别的哭声中,起义队伍离开了。妇女们不甘受辱,纷纷在写完血书后,穿戴好盛装,自缢而死,她们以死捍卫泰雅民族最后的尊严,场面异常悲壮。 日军进入雾社后,下令烧毁村寨。继而进山围剿,由于山高林密,地形复杂。于是日本人不顾《日内瓦公约》的规定,丧心病狂地向雾社周围的山上投放了刚研制出的毒气弹。500名泰雅勇士在弹尽粮绝,丧失战斗力之后,不愿落入敌手的他们,毅然选择了死亡。“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他们在被泰雅人誉为“神树”的杉树下集体自缢而死,场面异常惨烈。 § 捍卫尊严 20世纪40年代,有人在山中采药时,无意中在一个山洞中发现了一具扭曲的遗骨,遗骨手中还握有一杆猎枪,当日本人得知这是莫那鲁道的遗骨时,竟残忍地将作为标本用于实验。抗日战争结束后,人们找到英雄的遗骨,在南投县为其修建了陵园,借以缅怀英雄。虽然雾社起义已过去了近80年,但是这场起义却永载台湾抗战的光辉史册,它是泰雅人用生命捍卫民族尊严的典范,它更是台湾原住民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它不仅是台湾人民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抵抗外敌侵略一部分! § 历史评价 雾社起义 雾社起义是反抗日本殖民当局残酷统治和压榨政策的一次大爆发。雾社参加起义的诸部落只有千余人,却敢于起来反抗殖民当局。面对凶恶的殖民者,宁可战死也不投降。这充分说明了包括原住民在内的台湾民众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不屈不挠精神。日本当局为了尽快地镇压起义,不惜动用包括毒气弹在内的武器对付只有非常简陋武器的起义民众,更加显示出日本在台湾统治的残暴。雾社起义对殖民当局的打击也是很大的。当局使用毒气的行径,遭到岛内岛外的同声谴责。台湾农民组合、民众党都发表声明、传单谴责使用毒气是非人道的行为;上海反帝大同盟发表宣言支持雾社人民的起义。当时的总督石冢英藏和台中州知事引咎辞职。 雾社起义是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史、台湾人民抗日史上光辉的一页,现在,雾社已重建为“大同村”(原泰雅族谢塔喀群已被灭绝),成为台湾全省重要文史遗迹之一,村中多有纪念建筑供人访古凭吊。在雾社入口公路左边斜坡有一座“观樱台”,是春天赏樱之极佳眺望点。观樱台畔竖起一座高大石坊,名为“褒义坊”,额题“碧血英风”,坊柱刻对联两副,其一日:抗暴歼敌九百人壮烈捐生长埋碧血、褒忠愍难亿万世英灵如在永励黄魂,褒义坊后建一座巨大的“雾社起义殉难纪念碑”,即400 位烈士埋骨之所。纪念碑四周遍植松、杉和樱树,已郁然成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