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嘉庚先生故居 |
释义 | § 简介 陈嘉庚先生故居 陈嘉庚先生故居是一座别具风格的单层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取白石砌墙,绿瓦盖顶;是具有闽南特色的代表性建筑,陈嘉庚先生的铜像就伫立在归来堂前。 陈嘉庚全身铜像后石屏上刻有毛泽东主席的“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题词。归来堂,建于1962年。内有厅堂和十多间厢房。厅堂正中安放陈嘉庚的石雕坐像,并悬挂和排列着郭沫若撰写的对联和全国侨联公祭陈嘉庚的悼词。如今,在故居两侧,又建起了陈嘉庚先生平事迹陈列馆。 陈列馆是一座三层楼,建筑面积800平方米。陈列品主要以图片、图表、实物为主,形象地介绍了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一生,有珍贵的文物及仅存的《集美陈氏族谱》等遗物。游览归来堂(陈嘉庚先生故居)可以使您了解陈嘉庚老先生。[1] § 布局特点 陈嘉庚先生故居 集美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沿着长长的海堤举目望去,蔚蓝色的海水一望无际,金黄色的沙滩耀人眼目。沿着全用长条石铺成的长长的海堤,排列着一幢幢西式楼房,这是著名的集美学村。不远处,一片空旷地,树木夹道,宁静幽远,一幢典雅的建筑物矗立在面前,这就是陈嘉庚先生的故居。 庭院中,矗立着陈嘉庚先生的全身铜像,铜像背后是一块正方形的白色大理石,上面镌刻着毛泽东主席题写的“华侨旗帜 光辉典范”八个金色大字。 二层的会客室、餐室、工作间、卧室等,均按陈先生生前原样陈设。故居西侧的一座三层楼房为“陈嘉庚先生生平事迹陈列馆”,共以“经商南洋,情深乡国”,“倾资兴学,百折不挠”,“赤诚爱国,鞠躬尽瘁”三部分陈列,展现出陈嘉庚先生经营实业的聪明才智,勤劳俭朴、倾陈嘉庚故居资兴学的高尚品德和赤诚的爱国情怀。 在西洋式白色小洋房二楼左边,楼梯拐弯处有个长方形的房间,这是嘉庚先生病中的办公室。进门就看见一张很普通的旧木桌和两张旧沙发。桌上放着许多小药瓶和一个非常旧的小算盘。再仔细地看那对沙发,发现并不是一对。一个较新,一个破旧。在沙发的扶手上放着一块木版(写字用)。 房间的套房摆着一张老式框架式的木床,床上放着一对很陈旧的枕头。寝室的右边有个门通往卫生间,那里,其实就只有一个坐式马桶和一个水缸,那水缸上半部裂了个痕。 大理石背后,一座大三间的厅屋,屋檐下悬挂着一块大匾,上书“归来堂”。堂内正中悬挂着陈嘉庚先生的大幅照片。据介绍,这是陈嘉庚先生经常休息的地方。 沿着长长的甬道,转过归来堂,后面便是一座两三层高的楼房,带点哥特式风格,这是陈嘉庚先生归国后居住的地方,现在成了陈嘉庚生平和用物陈列馆。 陈列馆是一座三层楼,建筑面积800平方米。陈列品主要以图片、图表、实物为主,形象地介绍了华侨袖陈嘉庚先生的一生,有珍贵的文物及仅存的《集美陈氏族谱》等遗物。游览归来堂(陈嘉庚先生故居)一则可以使您了解陈嘉庚先生的事迹生平,二则又可以观赏集美这些自然美景,已成为海内外游人来厦门的必游之地。 § 陈嘉庚纪念馆明开馆 陈嘉庚纪念馆庄严大气 陈嘉庚纪念馆位于集美嘉庚公园北门以东。它填海而建,红白色的闽南风格建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透出浑然天成的庄严。2008年10月21日,陈嘉庚纪念馆将隆重开馆,20日,记者先行前往探馆,希望能为读者朋友当一回导游。 据介绍,陈嘉庚纪念馆及配套的嘉庚文化广场总占地面积104484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5平方米。预计总投入超过1.5亿元人民币。步入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尊汉白玉的嘉庚先生雕像,背景是大海,波澜壮阔的海平面深邃而悠远。全馆以350多帧图片、310多件文物和实物为基础,分4个展厅为人们介绍嘉庚先生的一生。 第一展厅,“南洋巨商,矢志报国”8个大字赫然在目。7幅嘉庚先生生前的巨幅黑白照片,以10年为一个自然段依序排开,照片下记录了每个自然段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展厅拐角处,是一间复原当年陈氏家族橡胶林的小展厅,葱郁茂盛的橡胶树群呈现了数十年前嘉庚先生宏伟的经商成就。据介绍,嘉庚先生于1906年开始在新加坡经营橡胶产业,在后来的数年间生意越做越大,成为了东南亚闻名遐迩的“橡胶大王”。而前期经商积累的财富,也为嘉庚先生后来的捐资助学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第二展厅名为“倾资兴学,情系乡国”。展示始于大门,原来它仿照嘉庚先生1894年创建的“惕斋学塾”而建。踏入展厅,右侧的一幅牌匾吸引了记者的眼球,牌匾上“诚毅”二字苍劲有力,这是嘉庚先生1918年为当时的“集美学校”所提的校训,而且是亲笔所书!在这个展厅,还记录着嘉庚先生一生的办学历程。有起初创办的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等,还有后来的“集美小学”、“师范学校”、“集美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再到赫赫有名的集美学村、厦门大学等。在一个展柜中,静静地躺着两份泛黄的报纸。它们由来已久,一份是嘉庚先生于1923年创办的《南洋商报》,只见这份报纸采用竖行排版。而另一份为嘉庚先生1946年创办的《南侨日报》。 出口处,记者见到了熟悉的龙舟。一旁的画面显示,嘉庚先生正为集美第一届龙舟赛致辞。此后他号召并举办了11届龙舟赛。如今,集美校友会和政府部门联手继承了嘉庚先生这一壮举,把集美龙舟赛发展成为了一项颇具影响力的国际赛事。 走进第三展厅 “纾难救国 民族之光”,迎面而来的便是一组乡亲们送别即将奔赴前线抗战的南侨机工的雕塑。乡亲们紧紧握着南侨机工们的双手,眼睛饱含泪水。前行几步,一段发自老人沧桑而又充满喜悦的闽南语声音传入耳中,原来这里设置的场景是嘉庚先生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上台发言,为嘉庚先生原声录音!据称,这有可能是全球仅存的。 “镇馆之宝”———《南侨回忆录》手稿的第一版印刷本就在这个展厅,10月21日开馆后,它将揭开盖头跟大家见面。据了解,这部《南侨回忆录》手稿写于1942年,全书共30多万字,分装为10本。它是嘉庚先生在印尼避难期间一字一句亲手写下来的。书中记录了他和一些华侨充满辛酸和血泪的奋斗历程,可以说是一部华侨的奋斗史。记者了解到,这部珍贵的手稿曾经一度流失。1979年,它流传到了在印度避难期间一直照顾嘉庚先生的校友的后代手中,这位热心人于1980年把它送回集美校委会。 随后的第四展厅则讲述了在陈嘉庚先生身边一直支持和帮助他的人,他们也和嘉庚先生一样拥有满腔的爱国热情。[2] § 人物介绍 陈嘉庚(1874—1961年),又名甲庚,字科次,著名爱国华侨领袖。清同治陈嘉庚十三年九月十二日(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出生于福建同安县仁德里集美村。9岁人读南轩私塾,17岁赴新加坡协助其父经营米店。 不久,其父破产,陈嘉庚独立经营后首先偿还父亲的全部债务,获得良好信誉。此后事业顺利。在新加坡,陈嘉庚最早引进橡胶并进行大面积种植,首先加工橡胶制品并投人大规模工业生产。 同时兼营菠萝罐头厂。又把业务拓展到泰国、马来亚及厦门等地。鼎盛时期开办30多家工厂,100多间商店,垦植橡胶和菠萝园15000多英亩,雇佣职工32000多人。民国14年(1925年),他已成为东南亚的“橡胶大王”,著名的大企业家,百万富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