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后主
释义

§ 人物介绍

陈后主

陈后主(553~604年),即陈叔宝,字元秀,南北朝之南朝陈皇帝。公元582—589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兵南下时,恃长江天险,不以为意。祯明三年(589年),隋兵入建康(今江苏南京),被俘。后在洛阳病死,追封长城县公。

陈后主 (553~604),字元秀,小字黄奴,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东)人。他是陈宣帝陈顼嫡长子,陈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太建十四年(582)即位,在位八年。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日趋腐败。当时北方的隋文帝杨坚正大举任贤纳谏,减轻赋税,整饬军备,消除奢靡之风,随时准备攻略江南富饶之地,而陈后主却耽于酒色,不恤政事,奢侈荒淫无度,终日游宴后庭,制作艳诗。[1]

§ 荒唐生活

陈后主名叫叔宝,是个不恤政事,唯寄情文酒的人。他大兴土木,造起了临春、结绮、望仙三阁,让宠妃们住在里面。他终日置酒作乐,歌吟艳词,拥娇抱艳,常常和妃嫔、狎客们举行酒宴,你唱我和的玩得通宵达旦。陈后主独宠美若天仙的张贵妃,他本就怠于政事,偶尔翻翻百官奏章和裁决国家大事,也常常“置张贵妃于膝上共决之”。酒乐之余,陈后主还沉迷佛事,常请来高僧击鼓敲钟,宣讲佛经。宫廷内外日夜香烟缭绕、罄钹作响,齐声高唱“阿弥陀佛”。朝廷上下,却是贿赂公行,纲疏纪乱。陈后主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百姓被逼得过不了日子,流离失所。大臣傅縡上奏劝谏,陈后主火冒三丈,把傅縡杀了。

这样荒唐的生活过了五年。北方的隋朝已经强大起来了,决心呑并陈朝。588年,隋文帝杨坚派出五十一万大军,分兵八路大举伐陈。江防告急的警报接连不断地送到建康。正跟宠妃狎客们醉得七颠八倒的陈后主只好召集大臣商议。

陈后主说:“东南是个福地,从前北齐来攻过三次,北周也来了两次,都失败了。这次隋兵来,还不是一样来送死,没有什么可怕的。”宠臣孔范也随声附和。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根本不把隋兵进攻当作一回事,笑话了一阵,又照样叫歌女奏乐,饮起酒来……

隋军挥师渡过长江,随即攻克建康,如饿虎般扑向皇宫……陈后主急得哭哭啼啼、手足无措,带着张贵妃、孔贵嫔逃到后殿,藏入一口枯井中,终成隋军俘虏。此后当了十五年阶下囚,最终病死洛阳。

唐人杜牧写有《泊秦淮》一诗,云:“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说的正是陈后主荒淫奢侈,自制《玉树后庭花》诸曲,与妃嫔、狎客们相唱和而亡国的故事。

§ 日与妃嫔

张丽华

陈后主最宠爱的妃子是歌妓出身的张丽华,此外还有龚贵嫔、孔贵嫔,王、李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还有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当时陈后主大建宫室,在光照殿前又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高耸入云,其窗牖栏槛,都以沉香檀木来做,极尽奢华,宛如人间仙境。陈后主自居临春阁,张丽华住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同住望仙阁。三阁都有凌空衔接的复道,陈后主往来于三阁之中,左右逢源,得其所哉!妃嫔们或临窗靓装,或倚栏小立,风吹袂起,飘飘焉若神仙。此外陈后主更把中书令江总,以及陈暄、孔范、王瑗等一般文学大臣一齐召进宫来,饮酒赋诗,征歌逐色,自夕达旦。著名的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就是这时由陈后主写的: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当时陈后主还特地选宫女千人习而歌之。这明明形容的是嫔妃们娇娆媚丽,堪与鲜花比美竞妍,但却笔锋一转,蓦然点出“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的哀愁意味,时人都认为是不祥之兆。

§ 陈朝的灭亡

当时隋文帝处心积虑地要灭掉陈朝完成统一,但陈后主认为“王气在此,役何为者耶?”完全无视隋文帝的勃勃野心。祯明二年(588),隋以晋王杨广为元帅,率八十总管、五十一万士兵南下。陈后主恃长江天险,不以为意。翌年正月,隋军大军压境,分道攻入建康。直到隋军兵临城下,陈后主才慌了手脚。城里虽然有十几万人马,但陈后主和他的宠臣江总、孔范等人都不会指挥打仗,急得抱头痛哭。当隋军攻进建康城后,陈朝军队乱成一团,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有的被抓,有的投降。陈后主手足无措,拉着张丽华和龚贵嫔两个宠妃跳进后殿一口枯井里躲了起来。不料他们还是被隋军士兵搜了出来,据传由于井口太小,三人一齐挤上,张丽华的胭脂被擦在井口,从此,这口井被叫做“胭脂井”,但也有人鄙薄于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的行为,把它叫做“耻辱井”。一朝昏君成了俘虏,后来病死在洛阳。就这样,随着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的灭亡,分裂了二百七十多年的中国又重新统一了。

§ 相关评价

魏征在《陈书》中评论陈后主说:“后主生深宫之中,长妇人之手,既属邦国殄瘁,不知稼穑艰难。初惧阽危,屡有哀矜之诏,后稍安集,复扇淫侈之风。宾礼诸公,唯寄情于文酒,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轴。谋谟所及,遂无骨鲠之臣,权要所在,莫匪侵渔之吏。政刑日紊,尸素盈朝,耽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危亡弗恤,上下相蒙,众叛亲离,临机不寤,自投于井,冀以苟生,视其以此求全,抑以民斯下矣。”清人袁枚对张丽华的评价总还公允:“结绮楼边花怨春,青溪栅上月伤神。可怜褒妲逢君子,都是周南梦里人。”《玉树后庭花》被称为“亡国之音”。后来就有了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其实历史自有其向前的步伐,无论陈后主是否写不写“亡国之音”,隋文帝杨坚的一统大业还是要实现,而陈后主只顾享乐、不问政事的理国之举,是无法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行的。

§ 后妃子女

皇后

沈皇后 沈婺华

后妃

张贵妃 张丽华 生会稽王庄

龚贵嫔

孔贵嫔 生南海王虔、钱唐王恬

孔贵人 生吴郡王藩

张淑媛

薛淑媛

吕淑媛 生永嘉王彦、邵陵王兢

张淑华 生信义王祗

徐淑仪 生东阳王恮

袁昭仪

高昭仪 生南平王嶷

江修容

何婕妤

王美人

季美人

孙姬 生吴兴王胤

吴兴王胤,字承业,后主长子也。太建五年二月乙丑,生于东宫。母孙姬。

南平王嶷,字承岳,后主第二子也。方正有器局,年数岁,风采举动,有若成人。至德元年立。位扬州刺史。迁都督、郢州刺史。入隋,卒于长安。

永嘉王彦,字承懿,后主第三子也。至德元年立。位都督、江州刺史。入隋,大业中,为襄武令。

南海王虔,字承恪,后主第五子也。至德元年立。位南徐州刺史。入隋,大业中,为涿令。

信义王祗,字承敬,后主第六子也。至德元年立。位琅邪、彭城二郡太守。入隋,大业中,为通议郎。

邵陵王兢,字承检,后主第七子也。祯明元年立。入隋,大业中,为国子监丞。

会稽王庄,字承肃,后主第八子也。容貌蕞陋。性严酷,数岁时,左右有不如意,辄剟刺其面,或加烧爇。性嗜酒,爱博。以母张贵妃宠,后主甚爱之。至德元年立。位扬州刺史。入隋,大业中,为昌隆令。

东阳王恮,字承厚,后主第九子也。祯明二年立。入隋,大业中,为通议郎。

吴郡王藩,字承广,后主第十子也。祯明二年封。隋大业中,为任城令。

钱唐王恬,字承惔,后主第十一子也。祯明二年封。入隋,卒于长安。

陈总,并未及封

陈观,并未及封

陈明,并未及封

陈纲,并未及封

陈统,并未及封

陈冲,并未及封

陈洽,并未及封

陈縚,并未及封

陈绰,并未及封

陈威,并未及封

陈辩,并未及封。

第六女 陈婤 隋炀帝的贵人

§ 与张丽华的爱情

张丽华入宫,年仅十岁,为孔妃的侍女。有一天,被后主偶然遇见,后主大惊,端视良久,对孔妃说:“此国色也。卿何藏此佳丽,而不令我见?”孔妃说:“妾谓殿下此时见之,犹嫌其早。”后主问何故,她说:“她年纪尚幼,恐微葩嫩蕊,不足以受殿下采折。”

后主微笑,心里虽很怜爱,只是因为她年小幼弱,不忍强与交欢。因此做小词,以金花笺书写后送给张丽华。丽华年虽幼小,但天性聪明,吹弹歌舞,一见便会,诗词歌赋,寓目即晓。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出落得轻盈婀娜,进止闲雅,姿容艳丽。每一回眸,光彩照映左右。后主虽未曾临幸,却常把她抱置膝上,抚摩她的身体。此时张丽华芳心已动,云情雨意,盈盈欲露,引得后主益发动情。叔宝即欲染指淫狎,张丽华半推半就,惹得这位陈叔宝魂魄颠倒。一天夜里,风景融和,明亮的月光如水一般,借着酒意后主挽张丽华同寝。张丽华初承雨露,娇啼宛转,不胜羞涩。从此后两情胶漆,号称专房。

不久宣帝崩,后主正式即位,册张丽华为贵妃。当初叔陵做逆时,后主脖颈被砍受伤,在承香殿中养病,屏去诸姬,独留张贵妃随侍。后主病愈,对张丽华更加爱幸。自武帝开国以来,内廷陈设很简朴。后主嫌其居处简陋,不能作为藏娇之金屋,于是在临光殿的前面,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阁高数十丈,袤延数十间,穷土木之奇,极人工之巧。窗牖墙壁栏槛,都是以沉檀木做的,以金玉珠翠装饰。门口垂着珍珠帘,里面设有宝床宝帐。服玩珍奇,器物瑰丽,皆近古未有。阁下积石为山,引水为池,植以奇树名花。每当微风吹过,香闻数十里。后主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其中有复道连接。又有王、季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都以才色见幸,轮流召幸,得游其上。张丽华曾于阁上梳妆,有时临轩独坐,有时倚栏遥望,看见的人都以为仙子临凡,在缥缈的天上,令人可望不可即。

张丽华也确是艺貌双佳,她发长七尺,黑亮如漆,光可鉴人。并且脸若朝霞,肤如白雪,目似秋水,眉比远山,顾盼之间光彩夺目,照映左右。更难得的是,张丽华还很聪明,能言善辩,鉴貌辨色,记忆特别好。当时百官的启奏,都由宦官蔡脱儿、李善度两人初步处理后再送进来,有时连蔡、李两人都忘记了内容,张丽华却能逐条裁答,无一遗漏。起初只执掌内事,后来开始干预外政。陈叔宝宠爱贵妃张丽华,“耽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到了国家大事也“置张贵妃于膝上共决之”的地步。后宫家属犯法,只要向张丽华乞求,无不代为开脱。王公大臣如不听从内旨,也只由张丽华一句话,便即疏斥。因此江东小朝廷,不知有陈叔宝,但知有张丽华。[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