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终结者3》 |
释义 | § 影片信息 《终结者3》制片 Moritz Borman Guy East Nigel Sinclair 发行公司 华纳(Warner Bros.) 首映日期 2003年7月2日 制作成本 240 (单位:百万美元) 首映票房 44041440.00 (单位:美元) 全美票房 150371112.00 (单位:美元) 海外票房 283000000.00 (单位:美元) 类型 科幻(Sci-Fi) 动作(Action) 惊悚(Thriller) 预算 $140,000,000 分级 美国R 幅面: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混音:SDDS/数字化影院系统/杜比数码环绕声 MPAA评级:Rated R for strong sci-fi violence and action, and for language and brief nudity. 制作成本:$200,000,000/estimated 版权所有:(?2003 IMF Internationale Medien und Film GmbH & Co. 3 Produktions KG) 拍摄日期:2002年4月15日-2002年9月9日 摄影机:Panavision Panaflex Platinum, Primo Lenses 摄制格式:35 mm .....(Kodak Vision 250D 5246, Vision 200T 5274, Vision 500T 5279) 洗印格式:35 mm .....(anamorphic) (Kodak Vision 2383) § 更多外文片名 T3.....(USA) (promotional abbreviation) 3: Rise of the Machines.....(USA) (trailer title) Terminator 3.....(USA) (working title) Terminator 3 - Rebellion der Maschinen.....(Germany) York Square.....(USA) (fake working title) Terminator 3: La rebelión de las máquinas.....Argentina / Colombia / Peru / Spain / Venezuela Terminator 3 - Le soulèvement des machines.....Belgium (French title) / France Терминатор-3: Восстание машин.....Russia Exterminador do Futuro 3 - A Rebelião das Máquinas, O.....Brazil Extreminador Implacável 3 - Ascensão das Máquinas.....Portugal Terminátor 3: Vzbura strojov.....Slovakia Terminátor 3: Vzpoura stroju.....Czech Republic Terminaator 3: Masinate mäss.....Estonia Terminator 3 - Ustanak masina.....Serbia Terminator 3: Bunt maszyn.....Poland Terminator 3: Koneiden kapina.....Finland Terminator 3: La guerre des machines.....Canada (French title) Terminator 3: Le macchine ribelli.....Italy Terminator 3: Vstaja strojev.....Slovenia § 剧情介绍 《终结者3》 10年之后,当年T-800战胜T-1000,救出人类未来领袖约翰·康纳,摧毁天网系统,阻止了世界末日到来。现在,失去母亲的约翰已经22岁,为了暗中监视天网动态,他隐姓埋名当起了"隐形人",只有他的女友凯特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但最终天网还是查到了他的下落,并且立刻派出最新型的T-X"终结者"执行刺杀任务,人类也同样送回了将T-800改良后的新型机器人T-850保护约翰。 最新型终结者T-X具有前所未见的战斗能力与自我修复功能,远远超出了当年的液态金属T-1000。有着美丽外表的她身手矫健、下手毒辣,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成各种形态,甚至还能以能量形式存在于各种网络之间。更要命的是,她还能操纵其它机器和机器人,甚至T-800也无法逃脱她的控制。 片中第一次出现了女敌人,23岁的克莉丝汀娜·罗根在片中扮演杀人机器T-X,被派去杀害未来的反对者领导约翰·康纳尔,她依旧是个液态机器人,但更漂亮也更恐怖,阿诺的T-850与罗根的T-X对抗将会异常惨烈。在公路追逐战中,罗根会把阿诺高高吊起,高速撞向路边的建筑。所以观众再看他们打斗时不要以为阿诺跟一个美女打斗会不好看,这位美女其实是个冷血的机器人。 天网不仅派出了T-X来刺杀人类的未来领袖约翰,而且还派出了他们属下众多的机器人发起了对人类的总攻。更严重的是,天网系统正努力进化到自觉式人工智能程度,并控制了全世界所有的电脑系统,进而发动核战争摧毁人类。年青的约翰必须联合T-800,对抗天网派出的各种机器人,拯救人类的现在和未来…… § 演员介绍 阿诺·施瓦辛格 幼时练习健美,20岁获得环球健美及奥林匹克先生头衔。至美国发展后,曾在大学修习工商管理,并开班授课、拍摄健美录像带。《终结者》塑造了阿诺冷酷的银幕形象,之后又接连拍多部动作片,成为超级动作巨星。1988年,他并尝试《龙兄鼠弟》等喜剧。2003年竞选加州州长获得成功,跨入政坛。 克里斯塔娜·洛肯 Kristanna Loken 女, 生于1979年10月8日 ,美国纽约 星座: 天秤座 克里斯塔娜·洛肯出生于纽约哈德森,在苹果园长大。她的父亲是位演员,作家,农场主。母亲曾是一位模特,后来专心持家。在母亲的指导下,克里斯塔娜15岁就开始了模特生涯,在《终结者3》之前主要是拍电视剧。性格、镇静以及致命是克里斯塔娜洛肯在《终结者3》给人的最终印象。此时,转变成半人半吸血鬼之身,美丽性感依然存在,且多了份复仇之火。一头红发,修长健壮的且热辣的身材更是与游戏中的形象配合的天衣无缝。 虽说《终结者3》中的激情出演成为其真正走入观众心中的台阶,但似乎能长久留在影迷们心中,做这点努力是丝毫不够的。因此,在《吸血莱恩》中,克里斯塔娜·洛肯更是卖力地展示着自己的各项激情与热情。有了T-X机器人的经历,这里的吸血鬼的动作戏对她来说也算是小事一桩了。有良好的体能做准备,自然表演上便可以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但面对久远的历史时代,特殊的个人身份,以及独特的对手等等,都为我们这位现世莱恩提出了巨大的考验。还好,片中有像本·金斯利这样的影坛老戏骨的提携和鼓励,以及尤威·波尔这样充满激情和想法的导演的帮助。洛肯才能将这位矛盾重重、活力四射的独特角色演绎得耐人寻味。 尼克·斯塔尔 尼克·斯塔尔 Nick Stahl 男, 生于1979年12月5日 ,美国德克萨斯州哈林根市(Harlingen) 星座: 射手座 尼克·斯塔尔1979年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哈林根市(Harlingen),后在达拉斯市长大,现居住在洛衫机;他的母亲是一位经纪人助理,家中还有两位姐姐。四岁大的尼克在观看了一场儿童剧后便迷上了表演这行当,随后通过电视广告和社区剧起步,90年代早期他曾在两部电视电影中出镜;到了13岁,尼克·斯塔尔幸运地被梅尔·吉布森亲自挑中,在其第一部自导自演的影片《无脸的男人》中出演一位同被毁容的中年男人结成忘年之交的小男孩查克。然而在此之后,尼克·斯塔尔没能继续得到引人注目的角色而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直到98年他通过两部相对卖座的影片再次回归,分别是《细细的红线》和《骚扰行动》。接下来斯塔尔曾竞争过比利·鲍伯·松顿执导的《脱缰野马》中主角角色,但是输给了马特·达蒙;他曾在两部影片中出演性虐待形式的角色,分别是01年《半熟少年激杀案》和05年的《罪恶之城》。此外,尼克·斯塔尔还出演了《终结者3:机器的警觉》中人类未来的领袖约翰·康纳,这一角色前一部中的扮演者则是爱德华·福隆。07年,尼克·斯塔尔在四部上映作品中担任了主角,分别是同影后查理兹·塞隆、后辈童星安娜索菲亚·罗伯合作的《梦游》、同埃里卡·克里斯滕森合作的《抢银行指南》、同米亚·梅塞德斯、塔恩·曼宁合作的《思绪的速度》以及同维拉·法梅加一起主演的《补偿》;可惜的是将在08年推出的《终结者4》当中,尼克·斯塔尔将不会继续出现。 § 幕后制作 《终结者3》 新的终结者之父 对于卡梅隆的继任莫斯托来说,获得眼前的一切似乎有些过于轻松了。与《终结者》相比,莫斯托曾经执导过的影片《崩溃》和《U-571》完全成了小儿科。“很明显,能成为《终结者》的导演的确让人有些胆怯,甚至有一些受虐的感觉。但是,我们都知道不劳无获的道理。我拍摄的不仅仅是一个所有人都想拍摄的影片,要知道詹姆斯·卡梅隆可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大导演!导演这部片子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重重压力,我对自己说:‘瞧,如果我来执导这部影片,它一定会成为一部引人注目的影片。’至于其他的琐事我从不去理会。正式签约的那一天,我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从那时起,我决定要专心致志的投入这部片子,我发誓一定要拍出一部精彩的影片--也许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逆反心理吧。” 出于这种心理,莫斯托甚至没有与卡梅隆交流过任何思想。“从商业角度上来说,他并没有介入这部影片。但是,毕竟是他缔造出了《终结者》这个‘婴儿’。我就是一个《终结者》迷,恰恰又成为了这一系列第三部的导演。我曾经想过,或许我应该和卡梅隆打个招呼,但是我们之间一个共同的朋友告诉我,当卡梅隆接拍《异形2》的时候,他并没有与雷德利·斯科特交流。而且卡梅隆也通过我的朋友告诉我说他理解我所做的,他认为我应该自己进行下去,把这部影片变成我自己的东西。” 当莫斯托一年前着手开始拍摄《终结者》的时候,他承认自己甚至觉得不知道在做什么。“坦率的讲,我最初的反应说持怀疑态度的。我当时想,他们为什么要拍《终结者3》?上一部片子不是很好吗?拍摄这部影片就像眼下许多人所作的借着影迷给予的良好声誉来揽大钱似的。但是当我读了剧本后,我才知道这真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拍摄的故事。第一部片子中的人物已经分别去了他们生命中的不同地方。上次在片中见到的约翰·康纳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现在他已经是20出头的小伙子了。20岁时的约翰·康纳应该会是什么样,尤其是一个被世界孤立的人,如果你在20岁左右的时候得知你的未来将过着一种逃亡生活的话,你会如何面对? 从莫斯托那里我们所能知道的也就是这些了,因为整个拍摄计划是严格保密的,唯一确定的是未来人类的叛军首领约翰·康纳再次逃过了未来机械杀手的追杀。最大的变动除了女终结者的出现就是康纳的扮演者不再是爱德华·弗朗,而是在《不伦之恋》饰演角色的尼克·斯塔尔。”我们的确考虑过让弗朗继续饰演康纳。但最后我觉得尼克会更好的表达出一些我眼中的属于约翰·康纳的元素。在同龄的演员中,很少有人能够像尼科那样对人的灵魂有如此深刻的感悟,他对社会所负的责任感也是别人所不及的。我想,这多半源自尼科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当他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了家中唯一一个养家糊口的人。“ 当谈到这种角色的更换是否会在观众群中产生一些强烈的反应时,莫斯托的话显得很有哲理。”我认为,正如我们在《汉尼拔》和《恐惧总和》中看到的那样,在特定的影片中,只要角色表现的出色,观众总是会接受的。 机器之间的搏斗 相对于55岁的施瓦辛格来说,再次饰演彪悍的终结者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他还是坚持挑战自己的体能极限。在挑战面前,他决不退缩。“我喜欢这样做,重新做回终结者的感觉真是太好了。我必须保持我的体形,因为当我从未来回到过去时是赤身裸体的,我必须使形体与前两部中的保持一致,否则我就不是同一个机器人了。我很幸运,因为在现场,我有足够的时间在吃午饭的时间进行锻炼,对于我来说一天两次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阿诺当然需要强健的体魄和能量与洛根扮演的邪恶凶残的T-X展开肉搏战,身穿凸显魔鬼身材的红色皮装,一双与机械搭不上边的细高跟鞋,一头金发利落的盘在脑后,洛根正准备透过半封闭的盥洗室墙壁来砸碎阿诺的头部。在拍摄现场,洛根挥舞着一个带把手的蓝色人体模型。拍摄完成后,工业光魔将会用电脑合成的阿诺数字模型来代替这个蓝色的模型,这将是一幕极为震撼的机器人打斗场面。 尽管在片中是那样的冷酷、无情,但是幕后的洛根说她并不喜欢成为一个机器人。“因为这是一个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女性终结者,所以我肯定会在这一角色中加入我对她的一些理解。有些人说T-X是介于阿诺和罗伯特·帕特里克之间的一个混合体,但是她还是体现出了不少女性的特点,为了得到她想要的可以不择手段。为了她的猎杀目标她可以做任何事情。” 小巧的洛根看起来丝毫不具备那种能与阿诺这个世界级大牌动作明星肉搏的力量,确实是这样。尽管大量借助虚拟特效和拍摄技巧使她看起来比阿诺更强大,但当洛根与T-850搏斗时,她还是要加倍努力。“最初,我在感觉上对于能够战胜阿诺总有一些不自信。后来,经过一段时间,慢慢的我开始相信这是可能的,阿诺一直非常随和,和他在一起工作的感觉真的很棒。阿诺是一个有能力而且神奇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得心应手。” 驰骋单车 2002年9月6日,《终结者3》剧组在第六大街的天桥处(theSixthStreetBridge)拍摄一场追逐戏。消防车、警车和一辆没有驾驶室车门的卡车参加了拍摄工作。阿诺的特技替身--蒙迪坐在一辆警用摩托上。为了躲避摩托,消防车与警车冲向一个方向,而卡车则飞起,撞向另一个方向。这个镜头从晚10点拍摄到凌晨1点才告结束。 精彩的追逐戏不但是《终结者》系列的最爱,也是好莱坞的最爱。阿诺与摩托车的组合迷倒了多少人?这个数字相信不会比影片的票房少。强悍、独立、乐于冒险和野性,作为一个摩托车手所具备的一切素质,在阿诺身上一览无余。《终结者3》中共出现了8辆摩托,是由Indian摩托车公司提供的。每一辆都是按照警用摩托的标准精心打造的。 也许要感谢阿诺,其中的两辆在“服役”结束后成为了拍卖会上的贵宾。这次拍卖会是为加州第49条提案的通过而举办的。这两辆附有阿诺大名的坐骑,创造了一个好莱坞之最,Indian摩托公司在此次拍卖会上收入达8万美元之高!第一辆摩托连同一件阿诺在片中穿过的终结者剧服以4万5千美元卖给了NewportBeach的一位投资人士。他计划将这辆摩托车和剧服捐给OrangeCountySheriff的政府部门,以用作反毒品行动。第二辆则以4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旧金山的一位不知名人士。 特技终结者 《终结者3》中的特效场面让人耳目一新。在这一方面,虽然有数字化风格的《骇客帝国》与其一较高下,但那种重机械所赋予影片的力度感是穿着黑色大氅的救世主所无法企及的。继《终结者2》获得奥斯卡奖项后,《终结者3》给自己确定了更高的目标。“最起码,我们得制作出一些人们以前从未见过的新东西。”终结者形象的创造者斯坦·温斯顿这样说。“《终结者》的制作就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动画技术和机器理论来说是一个突破,《终结者2》已经成了人物特效、机器人特效、真人动作和电脑绘图综合运用的一个分水岭。所以《终结者3》必须在各个方面上都超越它。这也是我们一直准备做的。挑战自我是我们在制作每一部影片是都在努力去做的。我们把这样一种理念‘除了你所看到的《终结者》的一切,你还能作些什么?’贯穿于拍摄始终。所以在这部影片的结尾,你将看到一个以前从没有看到过的全新的阿诺。对于T-X来说也一样,她绝不是T-1000的复制品,我们塑造了一个具有性感外表但却让阿诺吃不消的人物形象。我确信你一定会喜欢T-X的。” 对于像《终结者3》这样一部预算达到1.85亿美元的大片来说,莫斯托聘请卢卡斯的工业光魔为其制作特效也就不足为奇了。帕洛·海尔曼,这位曾为受到奥斯卡提名的《星战前传2》剪接了500多个特效镜头的特效总监,为本片制作了大量的特效镜头。“我们正在为T-X和阿诺制作虚拟替身,这真的很有意思。制作虚拟替身主要是出于安全的考虑,还有就是影片拍摄技巧的需要。同时我们也制作了大量的液态金属的电脑模型,将T-X的皮肤变为液体金属,深入其中你会发现很多意外的细节。我们还将斯坦·温斯顿带来的一些机器人玩偶与数字模型结合起来拍摄。这的确是一种创新。” 你也许会以为施瓦辛格对这些特效--不管是真实的还是电脑合成的--一定会不以为然,但事实上当施瓦辛格看到这些制作精良的特效时,他也感到十分吃惊。“电影中有如此多的特效镜头,你不得不多次中断拍摄……有人从屋中飞过,你必须躲开他,但事实上,屋子中根本就没有任何人在飞!你必须装模作样的在屋中走动,做动作,直到虚拟的电脑模型落到一个角落,这要花费比我们想像还要长的时间。但是马上就会有一场相当震撼的表演,那是一场我们从未见过的打斗场面--T-X和T-850,两部机器,一部重2000磅,另一部则重1000磅。你所做的每一个动作,碰到的每一个物体,都会在瞬间碎裂。所以每一个动作都要事先设计郝,观看这样两个机器人打斗的场面真实一种很特别的经历。” § 幕后花絮 《终结者3》 《终结者3》中出现的机器人 T-800系列:2026年,天网开始制造T-800系列机器人。T-800系列是一些机器改造人。表面的生化皮肤下掩盖着真正的金属骨骼,由脑部的微处理芯片控制全身,所以这种机器人拥有强大的搏击能力。 生化皮肤是一种活体组织,主要应用于T-800系列机器人。这种生化皮肤由毛发、血肉和表面皮层构成,是一种可再生的物质。由于机器人身体覆盖这这样一层生化物质,所以其触感温热,甚至可以产生汗类物质,所以单凭体热扫描仪是不可能看出这种机器人与人类的差别的。 Terminatrix(T-X):T-X比《终结者2》中的T-1000更为致命。T-X有着与T-1000一样的变形能力,可以随意变换成另一个人而且它甚至可以完全在你面前消失或完全的以一种能量体的形态存活。构成它的物质既不是T-800的金属骨骼也不是T-1000的液态金属,而是一种更为可怕的具有感知能力的基因组织。 T-1:精准的激光定位可以使这种机器杀手看到它的敌人,甚至可以辨认其外形。 HunterKiller(HK)猎捕者系列:猎捕者系列是天网制造的结构最为简单、数量最为众多的机器。主要用来消灭战争后存在于废墟上的幸存者。 由于猎捕者结构简单,所以它在战斗能力上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在白天借助阳光搜寻幸存者,而人类也想出了对付它的办法,那就是在它巡游的时候躲入地下的碉堡或是管道中。在夜晚,其精准度显著降低,只能依靠高分辨度红外辐射记(HRIR)来追踪幸存者,人类可以轻易的通过一些简单的反追踪手段,如在废墟上故意纵火,利用火焰的温度误导猎捕者以逃避追踪。 天网不但制造了空中猎捕者巡游领空,而且开发了其它猎捕者作战单元。大型轨式猎捕者坦克用来在地面作战,猛烈攻击时,它是天网作战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型武器。轻型猎捕者对空中和地面战斗起辅助作用。 § 终结者3解惑 《终结者3》 最后一部真正的终结者影片? 《终结者2》之后,屡次传出《终结者3》即将制作的消息,最后却都证实不过是谣言,而如今,《终结者3》虽然在美国只得了近乎凄惨的票房,全要靠全球票房挽回败势,但《终结者3》的德国制作人波曼(Moritz Bormann)接受采访时却表示,《终结者4》只要有合适的剧本出现,就会立即排上日程。 56岁的动作明星施瓦辛格日前宣布正式竞选加州州长,并且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包括美国总统布什。对此,波曼表示,在拍摄《终结者3》时,他与施瓦辛格已有过洽谈,并且想到了一个可以替换施瓦辛格的演员。就算施瓦辛格真的如愿当上加州州长即使施瓦辛格从政,也不会影响《终结者4》的拍摄。 其实在影片中,从T-850“回忆”未来时所透露地:他将在未来结束约翰的生命,到影片中不时出现的略带幽默感的“她会回来的”(She'll Be back),莫不透露着同样的信息:从T2到T3,曾让人有漫长的等待,但是一旦续集的拍摄开始,拍T4就只是时间问题。只不过,因为T3的结尾,人类世界已经毁灭,因此,传统意义上的“从未来回到现在的终结者们彼此对战以求保护未来领袖”的剧情将不复存在,从这个意义来说,T3将是最后一部真正的终结者影片。 缺席的和替补的 《终结者3》中最令人遗憾的,莫过于第二部中的三大铁支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饰演萨拉的琳达·汉密尔顿以及少年时代约翰的爱德华·福朗三人,都未在此片中出演。因《异型2》、《终结者》系列等影片知名的卡梅隆,此次没有担任《终结者3》的导演,只出任制片一职,而好莱坞许多导演唯恐无法与之前的经典比拟,没有人敢轻易答应接手,最后由曾执导《绝地危机》与《U- 571》的乔纳森·莫斯托(Jonathan Mostow)。至于琳达·汉密尔顿的缺席,是因与卡梅隆情缘已了,虽然如此,影片中出现阿诺到教堂中取出萨拉棺材的场景,也算对这一人物做出交代。最令人惋惜的是爱德华·福朗的缺席,这位因《终结者2》而被关注的少年,之后曾在《美国历史X》和《小奥德赛》中都有精彩出演,但是,与约翰类似的家庭背景也导致他陷入迷茫,并曾接触毒品。这也是他失去这个角色的原因。 除了导演的临时换将之外,《终结者》三中临时更换的还有饰演约翰未来妻子的女配角。之前敲定的是年仅19岁的女星索菲娅·布什,但因在镜头前的感觉“太过年轻”,改由23岁的克莱尔·丹妮丝接任。她曾出演《小妇人》、《现代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片,目前正在耶鲁大学念大四。 女性主义的动作片? 《终结者3》首映以来,出现有趣现象:中文影评多以批评为多,英文影评却基本一线飘红。归根结底,原来沉迷在T2、期待经典的影迷仍缅怀着之前T-800的坚毅勇敢,56岁的阿诺毕竟无法和44时相提并论;拿着爆米花进影院的观众却从看漂亮的T-X将阿诺的T-850打到满地找牙的剧情中发现了无数的乐趣。 以女性为动作片主角其实以前就有过,《终结者二》里的萨拉不用提,同样曾有卡梅隆导演的《异型》系列中,诺斯特罗姆号飞船的唯一幸存者艾伦(西格妮·韦弗)饰演也是一个,这位一口气出演了4部《异型》的女演员,和人开玩笑说“一辈子和异型耗上了”。虽然有这样在大银幕上做着与男同胞一样的高难动作的女性,不过动作片中的多数女性,仍旧扮演和花瓶的角色,或者如琳达·汉密尔顿古早前在《侠胆雄狮》那部电视剧中一样,担任男主角心灵的伴侣和激励者。 然而,过去一两年里,好莱坞逐渐打破了自己的传统,出现各式各样具备鲜明女性特征的动作片女主角:《古墓丽影》中的娜拉·克罗夫特(安吉丽娜·朱莉)、《卧虎藏龙》里的玉娇龙(章子怡),《X战警》里的风暴女(哈莉·贝瑞),还有《黑客帝国》中的崔妮蒂(凯丽-安妮·摩斯)。 《终结者三》中有一个细节,T-X看见广告牌上身材丰满的女子,立即也将自己的胸变大,看起来似乎只是讨好男性观众群的趣味,却从一个侧面说明,现在流行的功夫女子,不再是只会打斗的冷硬型,而是既有男性强硬又有女性娇美的新形象。正如安吉丽娜· 朱莉所说,她“不假装她不是女儿身,原因就在于女子也可以强硬,可以打斗。”[1] § 演职员表 编剧 Writer: 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characters) & 盖尔·安妮·赫德 Gale Anne Hurd ....(characters) Tedi Sarafian ....(story) 约翰·布兰卡托 John D. Brancato ....(story) (as John Brancato) &/(screenplay) (as John Brancato) & 迈克尔·费里斯 Michael Ferris ....(story) and/(screenplay) 约翰·布兰卡托 John D. Brancato ....(screenplay) (as John Brancato) & 迈克尔·费里斯 Michael Ferris ....(screenplay) 演员 Actor: Arnold Schwarzenegger阿诺·施瓦辛格 Arnold Schwarzenegger ....Terminator Kristanna Loken克里斯塔娜·洛肯 Kristanna Loken ....T-X Nick Stahl尼克·斯塔尔 Nick Stahl ....John Connor Claire Danes克莱尔·丹尼斯 Claire Danes ....Kate Brewster M.C. GaineyM·C·金内 M.C. Gainey ....Roadhouse Bouncer Michael Papajohn迈克尔·帕帕约翰 Michael Papajohn ....Paramedic #1 Timothy Dowling蒂莫斯·道灵 Timothy Dowling ....Paramedic Stevens (as Tim Dowling) Jon Foster乔恩·福斯特 Jon Foster ....Gas Station Cashier David Andrews ....Robert Brewster Mark Famiglietti ....Scott Petersen Earl Boen ....Dr. Peter Silberman Moira Harris ....Betsy Chopper Bernet ....Chief Engineer Christopher Lawford ....Brewster's Aide (as Chris Lawford) Carolyn Hennesy ....Rich Woman Jay Acovone ....Cop - Westside Street Susan Merson ....Roadhouse Clubgoer #1 Elizabeth Morehead ....Roadhouse Clubgoer #1 Jimmy Snyder ....Male Stripper Billy D. Lucas ....Angry Man (as Billy Lucas) Brian Sites ....Bill Anderson Alana Curry阿兰娜·库瑞 Alana Curry ....Bill's Girlfriend Larry McCormick ....KTLA Anchorman Robert Alonzo ....Jose Barrera Mark Hicks ....Detective Martinez Kim Robillard ....Detective Edwards Matt Gerald ....SWAT Team Leader William O'Leary ....Mr. Smith Rick Zieff ....Mr. Jones Rebecca Tilney ....Laura the CRS Tech Chris Hardwick ....2nd Engineer Helen Eigenberg ....3rd Engineer Kiki Gorton ....Roadhouse Clubgoer #3 Walter von Huene ....CRS Victim Jerry Katell ....CRS Executive George E. Sack Jr. ....Semi Truck Driver Eric Ritter ....MP #1 (uncredited) 制作人 Produced by: 马里奥·凯萨 Mario Kassar ....producer (as Mario F. Kassar) 莫里茨·伯曼 Moritz Borman ....executive producer Matthias Deyle ....producer: IMF Guy East ....executive producer Oliver Hengst ....line producer: IMF 盖尔·安妮·赫德 Gale Anne Hurd ....executive producer 哈尔·里伯曼 Hal Lieberman ....producer Joel B. Michaels ....producer Aslan Nadery ....executive producer: IMF Dieter Nobbe ....executive producer Volker Schauz ....executive producer: IMF Nigel Sinclair ....executive producer 安德鲁·G·瓦吉纳 Andrew G. Vajna ....producer 科林·威尔逊 Colin Wilson ....producer 原创音乐 Original Music: 马可·贝尔崔米 Marco Beltrami 摄影 Cinematography: 唐·伯吉斯 Don Burgess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剪辑 Film Editing: Nicolas De Toth ....(as Nicolas de Toth) 尼尔·特拉维斯 Neil Travis 选角导演 Casting: Sarah Finn ....(as Sarah Halley Finn) Randi Hiller 艺术指导 Production Designer: 杰夫·曼恩 Jeff Mann 美术设计 Art Direction by: Shepherd Frankel Beat Frutiger Andrew Menzies Mark Zuelzke 布景师 Set Decoration by: Jay Hart ....(as Jay R. Hart) 服装设计 Costume Design by: April Ferry 视觉特效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Dion Hatch ....Digiscope Pablo Helman ....ILM Samir Hoon ....associate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ILM Ian Hunter ....New Deal Studios Inc. Kenneth Jones ....CIS Hollywood Gábor Marinov ....Digic Pictures Kenneth Nakada ....R!OT Pictures John P. Nugent ....Sandbox Pictures 格雷格·施特劳斯 Greg Strause ....Hydraulx 副导演/助理导演 Assistant Director: Mark S. Constance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as Mark Constance) 西蒙·克莱恩 Simon Crane ....second unit director Hope Garrison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Stephen V. Johnson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as Stephen Johnson) David Kelley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Steve Love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Emily McGovern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Bruce Moriarty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Christian Pichler ....assistant director Kristen Ploucha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Jack Steinberg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 §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1. C-2 Pictures [美国] 2. Intermedia Films 3. IMF Internationale Medien und Film GmbH & Co. 3. Produktions KG [德国] 4. Mostow/Lieberman Productions [美国] 发行公司: 1.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美国] (2003) (USA) (theatrical) 2. 博伟国际 (2003) (Switzerland) (theatrical) 3. Cascade Film [俄罗斯] (2003) (Russia) (theatrical) 4. Columbia TriStar Film Distributors [英国] (2003) (UK) (theatrical) 5. Columbia TriStar Film GmbH [德国] (2003) (Germany) (theatrical) 6. Columbia TriStar Films [法国] (2003) (France) (theatrical) 7. Columbia TriStar Films [荷兰] (2003) (Netherlands) (theatrical) 8. Columbia TriStar Films de Argentina [阿根廷] (2003) (Argentina) (theatrical) 9. Columbia TriStar Home Entertainment (200?) (Brazil) (DVD)/(200?) (Brazil) (VHS) 10. Columbia TriStar Home Entertainment [德国] (2003) (Germany) (DVD) 11. Columbia TriStar Home Entertainment (2003) (Netherlands) (DVD)/(2006) (Netherlands) (DVD) 12. Columbia TriStar Home Video (2003) (Netherlands) (VHS) 13. Columbia TriStar Italia [意大利] (2003) (Italy) (theatrical) 14. 安乐影片有限公司 [香港] (2003) (Hong Kong) (theatrical) 15. FX Network (2007) (USA) (TV) 16. InterCom [匈牙利] (2003) (Hungary) (theatrical) 17. LK-TEL [阿根廷] (Argentina) (DVD)/(Argentina) (VHS) 18. RTL Entertainment (2006) (Netherlands) (TV) (first national airing) (RTL5) 19. 索尼电影娱乐公司 [美国] (2003) (Croatia) (theatrical)/(2003) (Romania) (theatrical)/(2003) (Korea) (theatrical) 20. Toho-Towa [日本] (2003) (Japan) (theatrical) 21. Warner Home Video (2003) (Canada) (DVD) 22. 华纳家庭视频公司 [美国] (2003) (USA) (DVD)/(2006) (USA) (DVD) (HD-DVD)/(2005) (USA) (DVD)/(2004) (USA) (DVD) (widescreen) 特技制作公司: 1. Riot [美国] (visual effects) 2. New Deal Studios [美国] (visual effects photography and model) 3. Sandbox Pictures [美国] (visual effects) 4. Beau LLC (visual effects) 5. CIS Hollywood [美国] (additional visual effects) 6. Digic Pictures (visual effects) 7. Digiscope [美国] (visual effects) 8. Gentle Giant Studios Inc. [美国] 9. Giant Killer Robots [美国] (visual effects) 10. Hydraulx [美国] (visual effects) 11. 工业光魔公司 [美国] (special visual effects and animation) 12. Stan Winston Studio [美国] (animatronic and makeup effects) 13. Useful Company [英国] (computer graphics) 其他公司: 1. BiPack Inc. [美国] main titles 2. Chapman / 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cranes and dollies 3. DeLuxe Laboratories [美国] color timing (as Deluxe) 4. EFilm [美国] digital intermediate 5. Hollywood Film Chorale [美国] choir 6. Howard Anderson Company [美国] opticals 7. J.L. Fisher Inc. [美国] camera dollies 8. Kona Cutting [美国] negative cutting 9. Movie Movers star trailers 10. Pacific Title [美国] opticals 11. Pivotal Post [美国] Avid editing equipment provided by 12. The Reel Team [美国] voice casting 13. Scarlet Letters [美国] end titles 14. 索尼影视电影厂 [美国] music recorded at (as Sony Studios Sound) 15. Sony, Cary Grant Theatre sound re-recording (as Sony/Cary Grant Theatre) 16. Varèse Sarabande soundtrack released by 17. Vicon Motion Systems [英国] motion capture 18. Warner Bros. Sound [美国] music mixed at § 发行日期 台湾 Taiwan 2003年7月17日 香港 Hong Kong 2003年7月10日 美国 USA 2003年6月30日......(premiere) 加拿大 Canada 2003年7月2日 美国 USA 2003年7月2日 俄罗斯 Russia 2003年7月3日 波多黎各 Puerto Rico 2003年7月3日 哥伦比亚 Colombia 2003年7月4日 日本 Japan 2003年7月5日......(premiere) 阿根廷 Argentina 2003年7月8日 菲律宾 Philippines 2003年7月9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03年7月10日 马来西亚 Malaysia 2003年7月10日 泰国 Thailand 2003年7月11日 爱沙尼亚 Estonia 2003年7月11日 日本 Japan 2003年7月12日 科威特 Kuwait 2003年7月15日 马其顿共和国 Republic of Macedonia 2003年7月16日 巴林 Bahrain 2003年7月16日 卡塔尔 Qatar 2003年7月16日 阿联酋 United Arab Emirates 2003年7月16日 荷兰 Netherlands 2003年7月17日......(limited) 新西兰 New Zealand 2003年7月17日 澳大利亚 Australia 2003年7月17日 冰岛 Iceland 2003年7月18日 丹麦 Denmark 2003年7月23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3年7月23日......(French speaking region) 秘鲁 Peru 2003年7月24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3年7月24日......(German speaking region) 黎巴嫩 Lebanon 2003年7月24日 荷兰 Netherlands 2003年7月24日 土耳其 Turkey 2003年7月25日 韩国 South Korea 2003年7月25日 保加利亚 Bulgaria 2003年7月25日 葡萄牙 Portugal 2003年7月25日 墨西哥 Mexico 2003年7月25日 印度 India 2003年7月25日 巴拿马 Panama 2003年7月25日 西班牙 Spain 2003年7月30日 瑞典 Sweden 2003年7月30日 以色列 Israel 2003年7月31日 斯洛文尼亚 Slovenia 2003年7月31日 德国 Germany 2003年7月31日 芬兰 Finland 2003年8月1日 英国 UK 2003年8月1日 奥地利 Austria 2003年8月1日 南非 South Africa 2003年8月1日 巴西 Brazil 2003年8月1日 法国 France 2003年8月6日 比利时 Belgium 2003年8月6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3年8月7日 斯洛伐克 Slovakia 2003年8月7日 波兰 Poland 2003年8月8日 挪威 Norway 2003年8月8日......(premiere) 阿曼 Oman 2003年8月12日 马耳他 Malta 2003年8月13日 挪威 Norway 2003年8月15日 约旦 Jordan 2003年8月20日 匈牙利 Hungary 2003年8月21日 立陶宛 Lithuania 2003年8月22日 希腊 Greece 2003年8月22日 委内瑞拉 Venezuela 2003年8月27日 埃及 Egypt 2003年8月27日 意大利 Italy 2003年9月19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3年9月19日......(Italian speaking region) [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