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崇寿 |
释义 | 高崇寿 - 简历 北京大学 1934年5月5日 出生于北京市。 1953-1958年 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 1958-1960年 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 1960-1979年 任北京大学物理系讲师。 1960-1966年 任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教研室副主任。 1979-1983年 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高崇寿 1983-2001年 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和理论物理研究所教授。 1984-1996年 任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教研室主任。 1991-2001年 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0-1995年 任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物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理论物理教材建设组组长。 1995-2001年 任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1年- 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教授。 高崇寿 - 生平 高崇寿 高崇寿,1934年5月5日出生于北京,祖籍陕西省米脂县。父亲高祖光辛亥革命后是中国银行的高级职员,母亲毕业于北平大学。家庭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传统以及民主平等的气氛,对高崇寿少年时期的发展影响很大。高崇寿有2个哥哥、3个姐姐和1个弟弟,兄弟姐妹7人在不同领域学习和工作,相互间感情深厚,互相影响。高崇寿的少年时代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在天津、上海、重庆读过5个小学,后来又在上海、北京读过4所中学,高中先后就读于上海中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他从小就酷爱自然科学,向往探索自然的奥秘,课外还系统地自学数学和近代物理学,数学方面学习了微积分、微分方程、变分法、群论;物理学方面学习了原子光谱学、原子结构理论、相对论、量子力学。1953年以同等学历资格参加考试,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学习。 高崇寿于1958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毕业后留在北京大学任教。在任教一年后,就担任物理系、无线电电子学系、地球物理系两个年级共500名学生讲授理论力学课程工作。他事先参考有关名著,编写了讲义印发给学生,讲授时还纠正过去有关教材中的错误。高崇寿在任教的40多年里,先后讲授过理论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物理专门化数学、积分方程和变分法、光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群论、粒子物理学、粒子理论专题、广义相对论、今日物理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高崇寿在1960年4月起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教研室副主任,协助教研室主任王竹溪教授领导和组织理论物理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 “文化大革命”后,高崇寿恢复了物理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1980年8月,他在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进行学术访问研究期间,由于车祸颅脑严重受伤,经过紧急抢救,做了颅脑手术和治疗。手术后,高崇寿的右半身完全瘫痪,有26天丧失即时记忆能力。后来恢复了记忆力,经过顽强的训练和锻炼,逐步恢复了生活和工作能力。1981年4月,高崇寿重新恢复了他所致力的物理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在两年的时间里,他除了进行教学工作外,还进行粒子物理理论的科学研究,发表了11篇粒子理论的学术论文,1983年5月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84年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1985-1997年,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85-1990年,任国家教委物理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兼理论物理教材编审组组长;1990-1995年,任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物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理论物理教材建设组组长;1995-2001年,任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82年3月,高崇寿给全国理论物理研究生系统讲授“群论及其在粒子物理学中的应用”,后来撰写成专著和教材出版。1982年7-8月在北京市物理学会组织的讲座上系统讲授了“误差理论和实验的数学处理”,培养了大批大学物理教师。1993年8月,高崇寿作为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物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1-2001年,高崇寿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学术委员会主任、1994年起担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顾问委员会委员;1990-1996年,担任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顾问,1996年起担任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名誉理事长,1994年起担任全国高等学校理科非物理类专业基础物理研究会理事长。高崇寿是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名誉教授、高级特聘研究员,河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苏州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燕山大学等校的兼职教授。1987-1995年高崇寿担任《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会主任,还多年担任《中国科学》编委、《科学通报》编委、《Chinese Physics Letters》编委、《Communication in Theoretical Physics》编委、《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编委。 高崇寿 - 人物评价 高崇寿治学踏实、严谨,有探索精神。在科学研究中重视提出问题,认为“只有从科学上提出重要科学问题,才是开创性研究工作的起点”,他的许多重要的研究工作都是这样开展起来的。他在从事理论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时,除了充分运用逻辑演绎的数学分析方法外,还运用综合归纳的分析方法。有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的取得,是和这两方面的紧密结合分不开的。严谨是高崇寿治学的又一个特征。为了保证不出错,他对通过复杂计算给出的结果都用不同的方法独立计算两遍,进行比较。对于理论的演绎表述,都经过反复检查核对,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推敲。 高崇寿在科学研究集体中,提倡学术平等、学术民主,和同事平等讨论。即使是对自己的学生,也平等相待,坚持在科学研究探索过程中人人平等。1984年到1996年,高崇寿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教研室主任11年期间,理论物理教研室开展的科学研究方向从原来集中的3个方向发展到科学前沿的10个方向。 高崇寿参加的科学研究工作和撰写的学术专著和教材著作多次获奖:《强子结构和强作用动力学》获198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高能碰撞过程中的统计与几何性质”获199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群论及其在粒子物理学中的应用》获199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199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1995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一等奖;“粒子世界探秘”获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合著《粒子物理学概要》获1991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二等奖;合著《粒子物理与核物理讲座》获1995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二等奖;主编的《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2001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高崇寿于1979年10月至1980年9月应邀前往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进行研究工作。1985年10月至1987年1月,作为访问科学家先后应邀前往联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进行访问和合作研究。1991 年10月至1992年3月担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物理学荣誉研究员。1993年7月至1993年8月,先后应邀前往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瑞典隆德大学进行访问研究。1998年9月至1998年10 月,先后应邀前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进行访问研究。2000年7至2000年8月,应邀前往美国劳伦兹波克利国家实验室进行访问研究。1987年7月至1988年6月担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世界实验室)特别成员。 高崇寿 - 主要论著 1 苏肇冰,高崇寿,周光召.π+p→A+π+K共振—近阈效应关联的研究.物理学报,1963,19:672 2 高崇寿.介子共振态的强相互作用衰变.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4,10:241 3 北京大学物理系基本粒子理论组.瞬时相互作用下介子结构波函数的一些探讨(Ⅰ)瞬时相互作用下介子结构波函数的一般性质.物理学报,1976,25:31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