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青铜敦
释义

§ 简介

盛食器和礼器。流行于春秋战圈时期。由鼎、簋的形制给合发展而成。基本造型为圆腹、双环耳,三足或圈足,窄盖。器身常饰有环带纹等。

青铜敦

名称

中文名称: 青铜敦

英文名称: Bronze dui (a kind of ding shaped of watermelon)

§ 具体介绍

鼎和簋相结合演变而成

根据周代礼仪的规定,敦是专门盛黍、稷、稻、粱等粮食作物制成品的盛食具。敦的形态是由鼎和簋相结合演变而成的,呈一个浑圆的球状或椭圆状。由上下两个造形完全相同的三足深腹钵扣合而成,上体为盖,倒置后也可盛食。敦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后期,至秦代已基本消失。《周礼》中簋敦不分,宋代称敦为鼎,至清代始有学者将敦单独分出。

绚丽华贵的装饰

此件传世青铜敦是敦在消亡前夜的形态的代表作。椭圆形球状的中部有两对环状耳,顶面和器底装饰有火纹,口部饰三角重幛纹,两组纹饰之间则填以交错的卷云纹。所有的纹样均以银丝、红铜丝和绿松石镶嵌而成,显得极为绚丽华贵。

火纹又叫圆涡纹,因其形状极似商周时期的文字"冏",因而金石学家又称之为冏纹。冏在古代字书中被称为光,古代诗赋中有"冏然鸟逝"的章句,极言鸟飞之快。但冏字实为太阳的形象。太阳是天火,火神是祝融,而祝融两字的合音就是冏,因此冏纹应是远古太阳神崇拜的遗响。此种纹样在二里头文化中既已出现,盛行于商代及西周前期。

图片

Image

规格: 腹径25.4厘米 通高8.8厘米

出处: 走进珍宝世界:中国古代饮食具

年代: 战国

类型

质地类型: 铜器

功用类型: 饮食具

栏目关键词: 吃出来的等级—夏商周时期 盛食具 饮食具

收藏地: 上海博物馆

主题词或关键词: 敦

辅助分类项: 饮食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5: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