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青葙子
释义

§ 概述

青葙子

一年生草本,高30-90cm。全株无毛。茎直立,通常上部分枝,绿色或红紫色,具条纹。单叶互生;叶柄长2-15mm,或无柄;叶片纸质,披针形或长圆状披外形,长5-9cm,宽1-3cm,先端尖或长尖,基部渐狭且稍下延,全缘。花着生甚密,初为淡红色,后变为银白色,穗状花序单生于茎项或分枝顶,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3-10cm,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子膜质,白色光亮;花被片5,白色或粉红色,披针形;雄蕊5,下部合生成杯状,花药紫色。胞果卵状椭圆形,盖裂,上部作帽状脱落,顶端有宿存花柱,包在宿存花被片内。种子扁圆形,黑色,光亮。花期5-8月.果期6-10月。

种子呈扁圆形,中心较边缘厚,直径0.1-0.15cm,厚0.05-0.1cm。表面光滑,色黑有光泽,侧面有一微凹的脐点,子外形似鸡冠花子,种皮薄而脆,易破碎,内面白色。气微臭,味微苦。为医保用药中的处方用药。

§ 药品简述

青葙子药名:青葙子

英文名:FeatherCockscombSeed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MEN CELOSIAE

别名:野鸡冠花、狼尾花、大尾鸡冠花、草决明、野鸡冠花子、狗尾巴子、牛尾巴花子。

性味:苦,微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清肝,明目,退翳。

主治:用于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

种子:清肝,明目,退翳。用于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

全草: 清热利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 L.的种子。

生态环境:生于平原或山坡;有栽培。

资源分布:遍布全国。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物或摘取果穗,晒干,收集种子。全草晒干备用。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含脂肪油和丰富的硝酸钾,尚含烟酸。种子含脂肪油约15%,淀粉30.8%,烟酸及丰富的硝酸钾。并分得β-谷甾醇、棕榈酸胆甾烯酯、3,4-二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3,4-二羟基苯甲酸、正丁基-β-D-果糖甙和蔗糖。

§ 禁忌

1、《本草备要》:“瞳子散大者忌服。”

2、本品清泄肝火之力较强,且能扩散瞳孔,故肝肾阴虚之目疾及青光眼患者忌用。

§ 药理

青葙子1、抗菌作用:煎剂对绿脓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感染伤口经用10%煎剂,绿脓杆菌不再生长,对伤口无明显刺激

2、干粉能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

3、有降眼压作用:青葙子水煎液(每1ml相当于1g生药)对正常家兔瞳无明显影响,连续用药6天后,眼压有轻度下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但不能阻止水负荷后的眼压升高。

§ 附方

1、急性结膜炎,目赤涩痛:青葙子、黄芩、龙胆草各9克,菊花12克,生地15克,水煎服。

2、高血压:青葙子、决明子、菊花、夏枯草各9克,石决明12克。水煎服。

§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种子扁圆形,中央微隆起,直径1-1.8mm。表面黑色或红黑色,光亮,于扩大镜下观察,可见网状纹理,侧边微凹处为种脐。种子易粘手,种皮薄而脆,胚乳类白色。气无,味淡。以粒饱满、色黑、光亮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黑灰色。

① 种皮表皮细胞暗棕红色。断面现类方形,径向27-56μm,切向约至35μm,外壁色深,极厚,具垂直或稍斜向的条状增厚,径向壁稍厚,弯曲;表面细胞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15-37μm,具致密网状增厚纹理。

② 种皮内表皮细胞多角形,具细密平行的角质纹理。另有色素层细胞、胚乳细胞及草酸钙方晶。

§ 文献论述

青葙子1.《本草纲目》:青葙子治眼,与决明子、苋实同功,《本经》虽不言治眼,而云一名草决明,主唇口青,则其明目之功可知矣。目者肝之窍,唇口青者,足厥阴经之证,古方除热亦多用之,青葙子之为厥阴药,又可知矣,况用之治目,往往有验,尤可徵。

2.《本经逢原》:青葙子,治风热目疾,与决明子功同。其治风瘙身痒,皮肤中热,以能散厥阴经中血脉之风热也。

3.《本草正义》:青葙,即鸡冠花之同类。其子苦寒滑利,善涤郁热,故目科风热肝火诸症统以治之。

4.《神农本草经》:疗唇口青。

5.《药性论》:治肝脏热毒冲眼,赤障、青盲、翳肿。主恶疮疥瘙,治下部虫疮。

6.《日华子本草》:治五脏邪气,益脑髓,明耳目,镇肝,坚筋骨,去风寒湿痹。

7.《滇南本草》:明目。治泪涩难开,白翳遮睛。

8.《本草原始》:除心经火邪。

9.《会约医镜》:去风热。

§ 栽培与管理

青葙子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栽培为宜。忌积水,低洼地不宜种植。

栽培技术:用种于繁殖。应选穗长、分枝多、产量高的植株采种子作种用。青葙与鸡冠花易杂交,显著影响产量,故留种应注意与鸡冠花隔离种植,以保证纯种。种子发芽率70%~80%,发芽适温为25℃,在20~30℃内发芽良好。春播3~4月,开1.3m的畦,条播,按行距30cm开浅沟,把种子均匀撒在沟内,覆土0.5cm,稍加镇压,浇水。每1hm2用种量4.5~6.0kg。穴播,按行株距各约25cm开穴,深5~6cm,做到穴浅底平,施人畜粪水后,拌少量火灰,作成种子灰,匀撒穴里,再盖火灰一层。每1hm2用种量3.75kg。

田间管理:出苗后,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苗高4~7cm

时,松土除草;第2次在苗高17cm左右时,浅薅除草,并进行匀苗、补苗,每穴苗3~4株;第3次在初现花时进行,结合培土,防止倒伏。在每次中耕除草后,结合追肥,施人粪尿、硫酸按、过磷酸钙。

病虫害防治:虫害有蚜虫等。[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