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家窑型马家窑文化陶器 |
释义 | 马家窑文化是受仰韶文化影响发展起来的一种原始文化,所以亦称“甘肃仰韶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190―1715年。马家窑文化暂可分为马家窑型、马厂型和半山型等。马家窑型马家窑文化因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马家窑型陶器,都是手制,采用泥条盘筑法。以彩陶最具代表性。罐、瓶、壶等比例均衡,棱角分明,富有特色。彩陶底色以橙黄为主,常绘黑彩,也有墨白两色和黑彩中加绘红彩的。 纹饰具有柔和均匀的风格,波纹线特多;以漩纹的组合最为流利生动,结构巧妙,富有强烈的动感。这种漩纹罕见于其它彩陶。青海大通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首次发现,对工艺美术史和舞蹈史的研究提供了极珍贵的实物资料。另有不少彩陶通体画满花纹,内彩很多,较为特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