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学礼 |
释义 | § 人物简介 “刀具大王”马学礼 “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根据马学礼事迹,总结出的那个时代最响亮的口号,曾经传遍全国。 1955年,24岁的山东人马学礼由沈阳调到武汉重型机床厂,1957年7月从前苏联学习回国后,短短一年,他提出革新建议近300项,完成技术革新数十项。1965年,他研制成功高速“套料刀”,效率比原来的苏式工具提高6倍,在中国机械行业引起轰动。马学礼由此被同行称为中国“刀具大王”。1959年,马学礼被评为全国劳模。“照马学礼那样干”成为那个时代响亮的号召。 1958年9月15日,毛泽东主席视察武重,并亲切接见了马学礼。1959年,马学礼当选全国劳模。在人民大会堂,只有四五个劳模上台受到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接见,马学礼是其中之一。 § 初生牛犊 马学礼在帮助工人提高技术 1952年,21岁的马学礼在沈阳第一机床厂当车工,当他看到闻名东北的技术革新闯将、鞍钢机修总厂工人王崇伦的技术创新成果展示时,产生了一种“也想试试”的冲动,从此,他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技术创新之旅。 “我的第一个技术创新成果叫‘多刀多刃’,就是用多个刀具及其刀刃,代替原来的一刀一刃来加工铝件。当时,在师傅的帮助下,我琢磨了好几天,试验了上十次才成功,结果不仅提高工效好几倍,而且还提高了加工质量。当然,现在看来很‘小儿科’的。”马老回忆说。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马学礼似乎有了更大的动力。随后,他把“多刀多刃”延伸到加工大螺帽的切断工作中,改原来的单刀单刃为双刀双刃切削,一下子使工效提高了整整一倍。 1954年,有了多项创新成果的马学礼又琢磨上了一件事。原来,他所在的车间接受了一批任务急、数量大的军工任务,其中主要车工零件是一种四方头的大螺钉,用传统方法加工必须用四爪卡盘夹固校正加工,这样就使工人劳动强度很大,工效偏低。 对技术创新已经上了“瘾”的马学礼,为此四处寻找资料、日夜苦思冥想,却久久不得其解。 后来,却是车间常见的钻头及锥柄刀可直接装在尾座上的装置启发了他。经过多次改进和试验,于是一个有锥度的“内孔梢胎”、一个被认为是“0+1”(从无到有)的技术创新成果诞生了,不仅确保了质量,而且提高工效2至3倍。这就是后来闻名全国、并被广泛推广运用的“马氏顶针”(又称“马氏胎具”)。 马老介绍说:“‘内孔梢胎’的成果之初,还仅仅是在普通车床上加工一些螺钉和一些轴类工件。后来,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创新,它不仅可以夹固一些奇形怪状的工件,而且可以在各种车床上使用,以其制造简单、使用方便、省工省力,受到广大工人师傅的欢迎。如今50多年过去了,武汉重型机床厂仍把它作为加工花键轴的标准夹具在使用。” § 青春飞扬 马学礼在工厂辅导职工 1955年,马学礼作为支援内地建设的优秀技术工人从沈阳第一机床厂调到了武汉重型机床厂,并随即被派遣到苏联学习,1957年学成回国。 “充电”后的马学礼,一门心思地投入学习消化“老大哥”的先进经验、加快中国机械制造行业技术创新上——深孔套料刀是苏联创造的能把实心钢料的心子整体取出的一种工具,在加工大型空心结构轴件时应用广泛。 1958年初,马学礼着手研究将这项技术运用到工厂生产实践中,他以改变以往常用的老方法。几经实验后,他研制出了第一套新式模具。 但马学礼不满足眼前的成功,紧接着他琢磨着将高速切削运用于深孔套料加工中,用高于苏联制造的模具6倍的切削速度实现了“100+1”的飞跃。 当时的媒体曾这样报道:“套料刀制成以后,原来三个人干的活,现在只要一个人就行了,而且一个人还可以看两台机床。一根滑枕的加工时间,由原来的三十多个小时缩短到四个小时。” 1958年秋,厂领导告诉马学礼,大蜗杆生产加工已经成为完成全年生产计划的“拦路虎”。为确保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马学礼和几位工友商量着要承担起创新大蜗杆加工技术的重担,决心解决好这个连苏联“老大哥”也头痛的难题。 马老回忆说:“当时,我和工友们是整天整晚的不休息,终于从苏联加工丝杠的‘内旋风铣’中得到灵感,决定自己设计制造一台加工蜗杆的‘外旋风铣’。随后,几经改进,‘外旋风铣’终于试验成功。工人们由此可提高工效10至12倍。” 据统计:马学礼1958年就实现技术创新28项,1959年提出创新建议340多条,被采纳60多条。也就在这两年,马学礼技术创新的事迹在全国被广为传播,成为闻名全国的“刀具大王”,并多次受到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董必武等的亲切接见。 1959年,28岁的马学礼荣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同年,中共湖北省委作出开展学习马学礼运动的决定。 也是在这一年,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王任重发表长篇广播讲话,号召全省人民“照马学礼那样干”:“相信群众相信党,大搞革新有胆量,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 从此,“四见”精神成为马学礼的象征,成为一面激励工业战线的鲜艳旗帜。 § 老骥伏枥 马学礼在基层解决技术难题 1960年,组织上决定调马学礼到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学习,1965年毕业后回厂做技术工作。 1966年,马学礼参加了全国先进刀具观摩推广队,先后到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传经送宝。 此后的整整17年间,马学礼被拽进了政治旋涡,受到冲击,随后又被推上各级党政领导岗位,历任武汉重型机床厂、第二汽车制造厂党委副书记,武汉汽轮发电机厂党委第二书记。 期间,他又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省革委会副主任、武汉市委常委。马学礼还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 1983年10月,马学礼调湖北省总工会任副主席,分管群众生产和职工技协工作。 一心想在技术创新上有所贡献的他,觉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一方面,他努力组织协调好全省工会职工技术协作工作;另一方面,他利用工作之余为职工技协积极分子免费传授技术创新的经验,并在基层调研中尽可能地帮助企业解决一些生产和技术上的难题。 不久前,马学礼在给基层党支部的思想汇报中这样写道:“光阴荏苒,转眼我已是78岁高龄的人了。我常常想,我们国家装备制造业还严重缺乏高水平的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技术人才。我期望能在有生之年,继续我的技术工人情结,继续为培养新一代技术工人、为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增砖添瓦、尽心出力。”[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